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海南省 >>临高县 >> 南宝镇

南宝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南宝镇谷歌卫星地图)


南宝镇简介

  南宝镇位于临高县西南部,距县城30公里,毗邻儋州市,与西联、西流、新盈、加来四个国营农场接壤,是边远偏僻的革命老区镇。全镇有9个村委会,38个自然村,3065户人家,总人口13019人。全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水旱田13928亩,旱地8008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5亩。南宝镇多丘陵,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浅层沙质土分布较广,森林覆盖率32%,水稻一年2造,期间种蕃薯等作物。产业结构调整后,冬种瓜菜、橡胶、香蕉逐步成为我镇三大主导产业。
  南宝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3.4℃,极端最高气温39.6℃,最低气温2.2℃。年均降雨量1733㎜,最多年份2274.2㎜,最少年份822.2㎜,受海洋季风影响,降雨量多而集中,气候湿热,受益于松涛水库引入我镇的第四、五支灌溉,加上水利设施较好,灌溉面积13100亩。美丽的文澜江穿越东部地区,文澜河沿岸自然景色优美,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3万人 80平方公里 469024107 570000 0898 查看 南宝镇谷歌卫星地图

南宝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武郎村 0 0

----

查看 武郎村谷歌卫星地图
郎基村 0 0

----

查看 郎基村谷歌卫星地图
松明村 0 0

----

查看 松明村谷歌卫星地图
松梅村 0 0

----

查看 松梅村谷歌卫星地图
古道村 0 0

----

查看 古道村谷歌卫星地图
博廉村 0 0

----

查看 博廉村谷歌卫星地图
好贤村 0 0

----

查看 好贤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宝村 0 0

----

查看 南宝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宝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临城镇

  临城镇是临高县县城镇,位于临高县的中部,文澜江的中下游,东濒北部弯,西至加来农场,北接博厚镇,南邻波莲镇,是临高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镇面积164.4平方公里,海岸线10公里。具有集沿海、平原、小丘陵地理的多样化土地资源,可耕作土地面积达74177亩。全镇共有33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160个自然村,农户14749户,总人口108542人。镇党委下属共有63个党支部,全镇在职干部136人。    临城镇作为临高县的第一大镇,其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横卧于文澜江左右的平原地带,以盛产水稻、番薯、糖蔗、瓜菜等农产品为主,是全县的重要粮仓和工业原料产地。以坡地、丘陵为主的美台、昌拱、洋甘等地,初步建立了龙眼、荔枝、橡胶、木材、纸浆林等为主体的林、果、热作生产基地,展现出立体种植经济全面发展的态势。北部弯,海水清澈而无污染,盛产墨鱼、鱿鱼、膏蟹等水产品,近年来,以高位池养虾为主的海水养殖得到较快发展,成为临城镇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临高角,旅游自然资源丰富而人文历史深厚,是解放海南渡海战役的登陆点,是全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连绵十里的白沙碧水,构成海南水质最好的弯月形天然浴场,成为了远近游客留恋忘返的旅游胜地。.  

波莲镇

  波莲镇位于临高县的西北部与临城、新盈、调楼、东英、南宝5个镇接邻,距临城6公里,距新盈港13公里。从临城通往新盈、南宝的公路途径波莲墟区,交通十分便利。目前,全镇总人口有27860人,管辖12个村(居)委会,1个镇办农场,58个自然村,全镇土地面积119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1.6万亩,坡地6.6万亩。   波莲镇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宜发展热带水果、橡胶林木、冬季瓜菜和水稻制种生产。近年来,该镇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收到良好的效果。2005年镇粮食面积1.8万亩,早造制种面积1万亩,冬季瓜菜种植1.2万亩,波莲镇是全县较大的种植生产基地之一,共有9个热带水果生产基地。目前,全镇的热带水果种植面积19750亩,主要品种有龙眼、荔枝、香蕉等,其中反季节龙眼是波莲镇的特色产品,橡胶林木业迅猛发展。目前全镇橡胶种植面积达14840亩,林木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2005年,该镇积极发动和鼓励农民大种浆纸林,种植面积达1.1万亩。如今,水稻制种、冬季瓜菜、热带水果、橡胶林木和浆纸林已成为波莲镇产业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  

东英镇

  东英镇位于临高县北部,北部濒临琼州海峡。全镇有13个村(居)委会,49个自然村,26243人口。行政区域面积83.3平方公里,其中水旱田16452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7亩。东英镇有勤劳、善良的人民,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海岸线长20公里,海洋性气候,水陆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农村经济主要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盛产水稻,优势产业为甘蔗,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高山岭旅游度假区等景点。    几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确立优势产业并不断发展壮大,该镇现有水稻面积15120亩,甘蔗11250亩。充分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各种农作物,香蕉、橡胶、胡椒等也正在发展壮大,形成新的亮点。渔业产值占GDP的50%以上,全镇有325艘大小作业渔船。海水养殖潜力较大,有水产公司养虾厂、橡源公司养虾厂、临高思远实业有限公司养虾厂等多个高低位池养虾厂以及万方公司鲍鱼养殖场。    以建设文祖文明生态村为纽带,各自然村已进行改水改厕,建起了沼气池,村容村貌大大改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不断发展。    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该镇有2所初级中学,19所小学,2所卫生院,教育发展潜力较大,师资队伍素质高,教学环境优化,“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医疗设施完备,卫生管理制度逐步规范化。.  

博厚镇

  博厚镇位于临高县东北部,东邻澄迈县桥头、福山镇,南接多文镇,西依临城镇,墟镇距县城仅7公里,北临琼州海峡。辖22个村(居)委会,1个镇农场,113个自然村,6942户,人口36049人。总面积174.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1公里,现有耕地面积46316亩,水田面积23716亩。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宜人。   水陆交通发达。西线高速公路从该镇东南方向穿过,临海公路穿过墟镇,建有金牌、和邦码头,可通往岛外各地区。金牌码头现可泊停500吨级轮船,和邦码头能泊停万吨级轮船。   自然资源丰富。该镇地处沿海,有洁白的海滩、湛蓝的海水,神秘的海岛。陆地属于平原半丘陵地带,土质属于水稻土和红岩土,宜于制砖,土质肥沃,盛产临高乳猪、沙虫、膏蟹、鱿鱼、对虾等,闻名内外。发展农业、水产、林业、商贸、旅游条件独特优越。水稻、林业、畜牧业、糖蔗业为该镇传统支柱产业。.  

皇桐镇

  皇桐镇地处临高县东部,东南部与澄迈县福山镇交界,距临高县城20公里,225国道、省道临海路横穿其中,交通便利、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属热带雨淋带,雨量充沛,有松涛水库东干渠横穿而过,发展农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又有自古之称的临高八景之一的“古银瀑布”,真是个景色宜人,物产丰富的农业镇。    全镇总面积为124.3平方公里,辖区18个村(居)委会,66个自然村,人口2.1万人。可耕地面积为9.8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为1.5万亩,坡地面积为8.33万亩。该镇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瓜菜、甘蔗、水果(龙眼、荔枝、香蕉等)橡胶、林木等。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镇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拟出“以稻薯持家,蔗胶助家、瓜菜起家,香蕉发家”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经过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去年该镇种植冬季瓜菜1.3万亩,瓜菜打出了“无公害”品牌,种植香蕉1.5万亩,比往年增长74%,出现了拥主等“香蕉村“,良利等“瓜菜村”,不少农民已建起了“香蕉楼”、“瓜菜楼”。甘蔗、橡胶、龙眼、荔枝、林木等都得到空前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同时,皇桐镇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得到全面发展,社会稳定,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皇桐镇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方向快速发展。.  

多文镇

  多文镇位于海南临高县东南部,距临高县城约22公里,东与皇桐、南与加来、和舍,西与临高县城,北与博厚等镇毗邻。海榆西线,粤海铁路贯穿多文,是琼西的交通要道,交通便利。   多文镇土地面积约99.28平方米公里,总人口19067人,其中农业人口15730人。耕地面积56338.2亩。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得天独厚的地区。   全镇共有1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和一个镇办农场、初级中学2个、完全小学7个、不完全小学5个、饭店24家、旅店6家、茶艺馆和卡拉OK歌厅共19家、商品特色一条街3条。   多文镇特产有:甘蔗、花生、香蕉、多文头神空心菜、凤雅酸菜、临高乳猪、东江鸡。.  

和舍镇

南宝镇

  南宝镇位于临高县西南部,距县城30公里,毗邻儋州市,与西联、西流、新盈、加来四个国营农场接壤,是边远偏僻的革命老区镇。全镇有9个村委会,38个自然村,3065户人家,总人口13019人。全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水旱田13928亩,旱地8008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5亩。南宝镇多丘陵,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浅层沙质土分布较广,森林覆盖率32%,水稻一年2造,期间种蕃薯等作物。产业结构调整后,冬种瓜菜、橡胶、香蕉逐步成为我镇三大主导产业。   南宝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3.4℃,极端最高气温39.6℃,最低气温2.2℃。年均降雨量1733㎜,最多年份2274.2㎜,最少年份822.2㎜,受海洋季风影响,降雨量多而集中,气候湿热,受益于松涛水库引入我镇的第四、五支灌溉,加上水利设施较好,灌溉面积13100亩。美丽的文澜江穿越东部地区,文澜河沿岸自然景色优美,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调楼镇

  美丽富饶的调楼镇地处北部湾畔,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农渔结合乡镇,素有南国明珠之称。目前,全镇总人口4.7万人,19个村(居)委会,总面积57.84平方公里,宜种农作物面积17000亩,其中水田面积8932.198亩,坡地面积5772.318亩。海岸线11公里,海滩涂面积3000多亩,沿海珊瑚礁面积358.2公顷,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水养殖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调楼、抱才、黄龙等3个优良渔港,各类渔业船只801艘,具有较强的海洋捕捞能力。.  

新盈镇

  一、基本概况   新盈镇位于海南省西北部,临高县西部,地处琼州海峡之滨,后水湾内,濒邻北部湾,西与越南隔海相望。全镇土地面积34平方公里,其中海岸线7公里,海滩涂3500亩,港湾5个,该地区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水陆交通方便,是一个较为繁荣富裕的滨海小城镇。   新盈镇是临高县第二大镇,也是海南最大的乡镇之一,镇区面积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3万人。现管辖15个村(居)委会,1个镇办农场,47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51739人,其中农业人口11613人,渔业人口 31870人,非农业人口8256人,拥有国家一级群众渔港———新盈港,渔船1151艘,总吨位159106吨。镇内有外驻企业3个。   二、资源情况   1、自然资源   新盈镇集沿海、平原、丘陵地理于一体,属沿海平原地形,年平均气温28度左右,年降雨在3000毫米以上,土壤肥沃。水产、农业、矿石、林业、商贸、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附近海域盛产军曹、石斑、鲳鱼、鲈鱼、白虾、鱿鱼、乌贼、螃蟹等各种鱼类、贝类和蟹类。后水湾由于渔资源丰富,特有“海南海上筏钓第一湾”之称号。其半丘陵地带,适合种植各种粮食作物、热带经济作物、热带水果、反季节瓜菜以及多种林木。沙滩平原适宜养殖各种海上贝类。美丽富饶的后水湾和邻昌屿以及彩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该镇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湾内和屿上资源丰富。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精心策划和经营下,现已形成以岭昌屿、后水湾、红树林为连片景区的特色产业链,集海钓、筏钓、拉网、赶海、观光等为一体的具有新盈特色的海洋休闲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2、基础设施情况   城镇功能完善,基础条件好。镇内建有两万多门程控电话机站,移通、联通、电信、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镇,日产100万吨净水厂能满足城镇生产、生活需要,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电视。镇内有中学1所,小学4所,村校15所,中心卫生院1所,乡村门诊48所,幼儿园6所,村幼儿园2所和私立学校3所。   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雾田开发区,新建新盈车站、综合农贸市场,改善全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条件。对镇墟至附近沿海渔村道路进行硬化,实现连路连片,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城镇化水平。.  

加来农场

  加来农场位于海南省临高县南部,总人口3.48万人,土地面积16.3万亩。1964年10月由加来人民公社集体转制为国营农场,划归海南农垦管辖。是以谷物为主业的国有一类中型企业,也是海南省唯一一个“场带管镇”的特殊企业。   2013年12月8日加来农场正式移交临高县地方属地化管理,管辖1个加来镇政府和8个农业作业区。镇政府下辖有3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全场共有68个自然村庄。另外还管辖有三个直属单位(医院、防疫站、管水所)和两个二级企业(商贸公司、临高嘉来实业有限公司)。   农场主要以水稻、冬季瓜菜和橡胶种植为主。盛产大米、瓜菜、番薯、花生等;主要热带作物有橡胶、胡椒、槟榔、油棕等;主要水果有香蕉、西瓜、杨桃等。加来的临高乳猪是临高县特产,也是主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其特点粗食长膘快、瘦肉多、肉味香脆可口,名扬岛内外,在香港享有盛誉。   加来农场地势南高北低,北部和中部为平坦宽广的加来洋田,年平均气温:23.C,年降雨量1624.2毫米。水田以潴育型水稻土为主,耕性较好,土质多偏砂,肥力较低,此外还有少量理化性质不良的潜育性水稻土和沼泽型水稻土。坡地土壤主要有两种:一是由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主要分布在农场南部,土层较厚,多为砾质粘壤,发生层次明显,有机质含量中下,一般富钾而缺磷,保水性较好;二是由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主要分布在农场西北部。土质较深厚,质地较砂,有机质含量低,养分比较缺乏。农场的土壤肥沃,植被丰富,适宜种植橡胶、甘蔗等热带、亚热带作物。水田一年可种两造水稻,一造瓜菜。由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除了淡水养殖和畜牧业等产业外,同时最适宜瓜菜种植。农场现有耕地面积4.3万亩,水稻种植3.7万亩。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农场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冬季瓜菜品牌产业,去冬今春,种植冬季瓜菜达3.9万亩,瓜菜主要品种有尖椒、圆椒、泡椒、螺纹椒及南瓜等,据统计,年产量约9万吨,年产值达2.6亿元。2002年加来农场被海南省确定为首批“无公害瓜菜生产示范基地”,目前,加来农场已成为海南西部一个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辐射临高、澄迈、儋州三市县等10多个乡镇、农场。带动了农场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冬季瓜菜生产已成为农场广大职工百姓创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农场距临高县城23公里,距海口市100公里。225国道(海榆西线)从农场境内穿越,境内有加来高级中学(原为省农垦加来师范学校,是省直属单位)及加来机场部队等单位。加来镇墟小城镇建设规模与日俱增,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周边各乡镇、农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南宝镇特产大全




南宝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