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重庆市 >>长寿区 >> 双龙镇

双龙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双龙镇谷歌卫星地图)


双龙镇简介

  重庆市长寿区双龙位居长寿城东北部,距长寿城区22Km,距长梁高速公路合兴立交桥出口5Km,高速路与长寿湖旅游大道通过街道。拥有幅员面积57 Km2,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1万多人,地势平坦,重庆市级小城镇,已建城镇区域面积1.5Km2,常住人口1万人,商贸辐射地域达100Km2以上,人口达7万人以上。
   基础设施完善。水、电、气、路、电视、宽带、电话“七通”。日供水能力达1000 m3,日供天然气能力达3万m3,有3.5万千伏安变电站1座,有良好的医疗卫生、教育条件。
   自然资源丰富。有15亿吨岩盐、14.5亿m3天然气的丰富储量,有以枇杷、桃子、葡萄等为主的水果7000亩、5000亩精养鱼池,200亩花卉基地,有长寿湖和待开发的大罗山旅游风景区。是重庆第二国际机场建设首选地址。
   经济发展迅速。2004年全镇实现经济总收入2714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373.3万元,引进企业5家,协议引资4.1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6元,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双龙政策优惠,服务优质,投资环境良好,人民思想解放,办事诚信热情,是投资经商兴办企业的理想之地。我们真诚欢迎海内外客商和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开发,共创辉煌.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万人 57平方公里 500115127 401220 023 查看 双龙镇谷歌卫星地图

双龙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双龙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凤城街道

   凤城街道地处长江北岸、重庆市东部,位于长寿主城区,是长寿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街道办事处驻凤城街道黄桷堡3号。办事处辖10个社区、151个居民组,14个村、234个村民组。2009年末,凤城总人口20余万人,户籍人口16.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万人,农业人口3.6万人,流入1925人,流出1547人。)人口密度2751人/平方千米。   全街道幅员面积7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9.35公顷,森林覆盖率24%。街道经济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休闲观光产业发展渐成规模,辖区煤矿、木材等资源贮量丰富。依山临江,有白塔、张飞庙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   街道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快捷方便。顺江而下入沪,溯江而上达渝;渝宜、长涪高速路交汇于街道桃花新城,是重庆通达涪陵、垫江、万洲等区、县的必经之路,是渝东的门户和交通枢纽。优越的交通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凤城街道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的加速器。   凤城街道紧紧围绕全区“三地一中心”目标和“三大定位”发展战略,结合“五型长寿”建设,坚持“服务、维稳、加强自身建设”的工作思路,以“三创”工作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关注民生、保证稳定、统筹城乡,稳步推进“繁荣、文明、平安、和谐”新凤城打造。[1]   位置   凤城街道位于长江北岸,地处重庆市东部。幅圆面积72.7平方公里,耕地22935亩,其中:田11580亩,土11355亩。辖10个社区、151个居民组,14个村、234个村民组,总人口16.3万人,是长寿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交通   街道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快捷方便。顺江而下入沪,溯江而上达渝;渝宜、长涪高速路交汇于街道桃花新城,是重庆通达涪陵、垫江、万洲等区、县的必经之路,是渝东的门户和交通枢纽。优越的交通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凤城街道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的加速器。   发展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围绕“繁荣、文明、平安、和谐”新凤城打造,以“文明城区创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牢牢抢抓机遇,奋力攻坚克难,统筹城乡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07年底,街道辖区内有市属大中型工业企业8家,非公有制民营企业110余家,个体工商户5360余户。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7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 31.8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2亿元,街道办事处完成税收收入16927万元,完成本级一般预算收入349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75元。   近几年先后被国务院经济普查小组评为“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被重庆市委、市政府评为 “发展乡镇企业明星乡镇”、“五好”街道党工委;被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文明单位”;被长寿区委、区政府评为“五好”街道党工委、街镇经济实综合考核“三强”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文明城区先进集体等[2]。  

晏家街道

    重庆市长寿晏家街道办事处,位于长寿城区西郊,是长寿通往重庆的必经之路。办事处辖10个村,8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约9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0万人。2011年,街道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比2010年增长1555元,增长率为22.4%;工业总产值为11.18亿元,增长1.88亿元,增长率为20.2%;新增就业2205人,增加783人,增长率达55.1%。   晏家街道是长寿城区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突出,工业基础尤为雄厚,基础设施完备。长江黄金水道濒境而过,渝长高速公路横贯中部并在辖区建有长寿汽车西站,到重庆只有1小时时间,渝怀铁路在辖区石门村建立客货火车站,渝利铁路在其境内建有长寿火车南站。水路、铁路、公路四通八达,交通网络构架已经形成,水、电、气、路通信基础设施完备。   辖区工业基础雄厚,现有各类企业达68个,其中工业企业60个,从业人员5260人。街道工业企业经济初步形成了以建筑材料、纸制品、塑料、家具制造等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年产值达3亿元。   未来发展前景看好。长寿区委、区政府提出“三地一中心”建设目标,其工业制高的重点和实施地在晏家街道。目前,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重庆长寿化工园区、晏家工业园区建设紧锣密鼓、如火如荼。随着重庆化工园区和晏家工业园区进程的不断加快,未来3—5年,将建成一个以化工产品为龙头,工业门类齐全,产业结构合理,社区服务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新区。  

江南街道

  江南镇位于长江以南,东与涪陵区石砣镇相邻,南靠五堡山山脉,与涪陵区石合乡接壤,西与巴南区麻柳镇相连,北临滚滚长江,与长寿主城区和川维厂等省市属厂矿隔江相望。幅员面积68.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6719户,20592人。耕地面积26204亩,林地46916亩。200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83亿元,财政收入4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37元。 江南镇是长寿区唯一地处长江之滨南岸的三峡库区移民重镇,历史以来是长、涪、巴三区交界的物资集散地,陆路距离主城区仅6公里。目前,江南镇已纳入长寿主城区南部新城规划建设,随着长寿长江公路大桥的建成,江南镇与主城区将连为一体,成为长寿经济的南大门,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江南镇整个地势呈南高北低状,由沿江河谷、低山浅丘、高山峡谷三部分组成。最高海拔864米,最低海拔147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水利资源丰富,全镇水库有6座,占地450亩,蓄水量达35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面64%。江岸线长31公里,水域面积1549公顷,灌溉、养殖、发电、航运等皆得其利。电力资源充足,辖区内有变电站1座,供电量为6300千伏安。水陆交通便利,镇域航道26公里,客货码头6个,区级长江车渡1个,大小船只72艘,其中客船8艘,货船20艘,机动打渔船44艘。渝怀铁路长江大桥横跨南北,长扇路、五庆路、龙石路横穿东西,通车里程161公里(其中移民公路33.4公里),构成“#”字形的水陆交通网络,成为连通北岸与长寿主城区融为一体和向南跨区互动发展,启动未来江南经济引擎的一把“钥匙”。江南镇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境内有秦代“清.巴寡妇”墓址,清代古建筑王爷庙及千佛寺、大悲寺、回龙寺等“五寺八庙”宗教文化和扇沱“八景”等人文景观。自然景点有龙桥湖山水、龙山寨秋容、五堡山-、白虎洞奇观…独特的人文环境、气候和以民族传统风情为特点的旅游资源,深深地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目前,已引进重庆佛光旅游开发公司对龙山寨、龙桥湖等景点进行前期开发,同时联合巴南、涪陵相邻乡镇共同开发五堡山森林公园,努力打造绿色天然“氧吧”。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为江南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也促进了长寿南部地区资金、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在更广范围内的流动。.  

渡舟街道

  渡舟镇辖15个村,1个居委会,1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4414人,其中农业人口40886人。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兴旺发达,是区政府规划的生态工业园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 渡舟镇属于重庆市区和三峡库区过渡地带,区位优势日益突出:渡舟镇南部与长寿区正在进行建设的北部新城接壤;交通网十分发达:距城区中心2公里,一条60米宽的景观大道把渡舟与主城区紧紧相连,距桃花高速公路立交桥只有500米,长垫、长洪公路和319国道贯穿全境;渡舟镇规划了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园、生态农业园、生态工业园、生态住宅园等将会给渡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 渡舟镇党政班子在区委、区府的领导下的带领全镇人民在团结奋进,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主城为主题,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着力点,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全力建设城郊重镇,努力打造经济强镇。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全镇经济总量达到8亿元,比上年增长12%。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5.85亿元,收入5.75亿元,利润820万元,新增固定资产投入3900万元。全镇现有企业39家,其中化工6家,建材13家,食品加工10家,医药1家,包装3家,工业3家,机械加工3家。初步形成了建筑、建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机械加工、家具制造等骨干产业。企业固定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2家,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7家,税收在10万元以上的有10家;有个体工商户近500户。二、三产业实现的税收占全镇税收的70%,已经成为渡舟镇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财政税收实现816万元,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达97%。城镇建设开工面积80000平方米,竣工面积40000平方米,新增城镇人口730人,城镇化率达到21%。粮食总产量达到262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0元,比上年增长180元。.  

新市街道

  新市镇位于长寿区东郊,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辖8个村、54个村民小组、2.98万人。辖区地势平坦,农产品丰裕,是长寿重要的产粮、生猪、禽蛋和优质伏淡季水果基地。200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82亿元,财政总收入612万元,社会存款余额8000万元,农民年均收入3082元。2004年评为长寿区的“三快街镇”、“五好街镇党委”、“最佳文明单位”等称号。    全镇自然资源丰富,桃花溪河流纵贯镇境,境内有叶家沟、龙家沟、东门、东风四座水库,水资源丰富;境内浅层天然气资源储量大、质高,几口气井的天然气不需脱硫直接并入主网输往重庆主城等地。区位交通优势突出,距长寿城区10公里,长垫公路、长葛公路、长双公路、长万高速公路横贯全境,村道公路四通八达。基础设施齐备,辖区水、电、气、闭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有3.5万伏变电站一座,中学1所,小学8所,医院1所。    近年来,新市镇按照“农业富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科技兴镇”的四镇战略,着力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跨越式发展工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城镇化发展。    全镇农业产业化调整已初具成效;工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重庆燎原日化厂、重庆明杨纸杯厂、重庆嘉晟鞋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亨达饲料厂、重庆鑫泽植物油厂、重庆荣和电器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已投产或正在落地建设之中;何石井开发新区建设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二期工程正稳步推进,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全镇的镇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有较大进步。.  

八颗街道

  八颗镇位于长寿主城区西郊,东临桃花溪,西倚明月山,南靠晏家工业园区,北傍商贸重镇葛兰,幅员面积99.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2386亩,田28617亩,土13769亩,林地55000亩),人口4.6万。辖15个行政村,126个村民组。2005年粮食总产量27017吨;工农业总产值4054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8500万元,农业总产值12040万元;财政收入970万元,其中: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4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2元,城乡居民蓄储余额16467万元。 区位优势凸现,距离长寿主城区10公里,距渝长高速公路晏家出口7公里,距渝怀铁路川维车站及长江川维码头9公里。    交通、通信便捷,市、区公路主干道渝巫路、长洪路纵横贯通,凡八路、八红路、付新路以及村村相连的镇村公路形成完备的立体交通网络覆盖全境,现有程控电话交换机3座、移动电话发射塔基站4座,程控电话5760部,移动电话1100部。    矿产资源富集,境内优质煤、优质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企业发展强劲。依托境内矿产资源,已建成年产22万吨p.0425水泥的渝桂水泥厂是长寿区最大的硅酸盐水泥厂家。全升防水涂料厂、渝港化肥有限公司、竹纤板厂,1个岩石砖厂、规模较大的矿石场14家等企业,发展态势良好。还有西煤、窝凼、庆丰三个优质煤矿。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较快,水产养殖1000亩,其中:占地650亩的启红农业开发公司已成为长寿乃至渝东地区的优质水产重要供应基地,已发展3800亩黄栀子、笋竹两用竹4200 亩,花椒1500 亩、蚕桑6000亩,香椿等绿色生态农业,蔬菜基地2500亩(山区反季蔬菜500 亩),笼养蛋鸡及商品肉鸭、兔、牛、羊85万只,其规模还在进一步做大,许多农业龙头企业看好八颗,现代农业初具雏形。    商贸繁荣市场活跃,全镇有八颗、梓潼、付何、三个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集贸市场,吸引重庆渝北、巴南、四川邻水及长寿区八颗镇周边5个街镇的商贾云集、交易活跃。.  

菩提街道

  菩提街道设立于2015年12月21日,位于长寿主城区,是长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街道辖区以区政府为中心,东接但渡,南连凤城,西邻八颗,北连渡舟,辖桃花、古镇、朝阳、胜天、菩提5个社区和松柏、东新、红花、阳鹤、田坝、菩提6个村,幅员面积37.7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29.02万人,户籍人口5.1万人,居住人口13.4万人。辖区有大专院校1所,高级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中小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4所,公立医院2所,私立医院4所,大型商场4家。城区道路硬化率、自来水普及率、燃气通气率均为100%。菩提街道办事处驻桃源西四路1号。  

邻封镇

  长寿区邻封镇距长寿主城区25公里,位于风景幽美的龙溪河畔,东邻长寿湖镇,南接但渡镇,西与渡舟镇接壤,东北角与双龙镇毗邻,西北方与新市镇相连。全镇幅员面积5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979人,其中农业人口34404人。    全镇耕地面积31358亩,人均耕地约0.92亩,是龙溪河流域生态旅游经济带的一个特色产业重镇。逶迤跌宕的万亩绿海柚林、风光旖旎的画廊龙溪河、古老神秘的名胜古迹东林寺堪称邻封“三绝。 其中邻封沙田柚多次荣获国家农业部金奖,被评为中华民果。目前,全镇沙田柚种植面积达到24000亩,投产面积达5000亩,年产量突破400万个,年创收3000万元。    2005年,全镇粮食产量23241吨,工农业总产值35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4元,城乡居民蓄储余额17100万元。.  

但渡镇

  但渡镇位于长涪高速公路但渡立交桥,距长寿主城区6公里。全镇辖8个村,64个村民小组,共有6925户,2万人,幅员面积57平方公里。现已实现村村通公路、电话、全面完成了农村电改。沙田柚、花椒、柑桔、竹笋是主要的农产品资源。楠木院森林公园、丁木湖、龙溪河绿色自然风光以及龙溪河畔占地面积均在100亩以上的三大-庄园(碧园钓鱼山庄、海盛绿色庄园、龙寨休闲娱乐园)以及一万多亩森林资源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但渡新场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可容纳城镇人口1.5万人,各项功能日臻完善,已累计投资390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镇内大青石、页岩、原煤、天然气、水能资源丰富。辖区内发电厂3座,其中市级发电站2座,私营发电站1座,国家级化工企业1个,乡镇企业39个。    2005年企业产值23200万元,收入22700万元,利润1130万元。农业产值9014万元,利润5304万元。农民人平收入3190元。粮食产量7832吨。水果产量4656.61吨。家禽产量9.1万只。生猪出栏2.34万只。    但渡镇依托长涪高速公路但渡立交桥、319国道,以及村村贯通的交通服务功能,着力发展四大优势经济。一是充分利用楠木院省级森林公园的竹海、森林,黄草山的丁木湖、龙溪河畔三大-庄园、龙溪河绿色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创建但渡至长寿湖一线的旅游景区。二是立交桥城镇建设优势,进一步招商引资,健全城镇功能,扩大城镇规模,造就旅游、商贸、和居住环境之地。三是大力发展商贸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但渡的剩余劳动力解决出路,切实壮大企业支柱产业。四是充分利用农业大户发展优势,以点、片、大户模式,大力发展农业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云集镇

  云集镇幅员面积115.32平方公里,11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人口3543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9人),耕地面积39693亩,其中田15047亩,土24546亩,最高海拔800米,属典型的山地浅丘地带,东与丰都县接壤,北临垫江县,西接长寿湖镇,南与涪陵区接壤。常年雨量1152毫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畜食、水果、水产品及各种蔬菜。镇内天燃气藏量丰富,有温泉、煤、石矿、森林资源。    全镇公路里程157.452公里,其中区道12.085公里,镇道21.385公里,村组级公路123.987公里。.  

长寿湖镇

  长寿湖镇地处长寿区东北角,位于龙溪河流域中下游的长寿湖畔,距长寿主城区28公里,距重庆主城区100公里。    长寿湖镇现辖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111个村民组,幅员面积104.53平方公里,有14605户,现有人口51824人,其中农业人口45306人。    长寿湖镇因美丽的长寿湖而得名。辖区长寿湖水面面积3万余亩,占长寿湖水面面积的三分之一。重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要将长寿湖风景区建设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名片,并将长寿湖风景区列入重庆市十佳风景区。以此为契机,2003年,长寿区委区政府提出,以长寿湖风景区为龙头,全力加快长寿旅游资源开发,将长寿建设成为重庆市休闲旅游胜地。目前,长寿湖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招商引资进展顺利。    作为长寿湖风景区开发的主战场,长寿湖镇顺势而上,乘借长寿湖旅游开发的东风,依托实施重庆市百强镇工程,加快旅游名镇建设,调优产业结构,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全镇综合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2005年,全镇实现GDP2.8亿元。其中一产业:8925万元,占GDP31.8%;二产业:7750万元,占GDP27.7%,比去年同期增长27.2%;三产业:11325万元,占GDP40.4%,比去年同期增长3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7950万元。全年完成税收总额1500万元,同比增长20%;镇级财力达到960万元;增长25%。2005年被评为全区三强镇。.  

双龙镇

  重庆市长寿区双龙位居长寿城东北部,距长寿城区22Km,距长梁高速公路合兴立交桥出口5Km,高速路与长寿湖旅游大道通过街道。拥有幅员面积57 Km2,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1万多人,地势平坦,重庆市级小城镇,已建城镇区域面积1.5Km2,常住人口1万人,商贸辐射地域达100Km2以上,人口达7万人以上。    基础设施完善。水、电、气、路、电视、宽带、电话“七通”。日供水能力达1000 m3,日供天然气能力达3万m3,有3.5万千伏安变电站1座,有良好的医疗卫生、教育条件。    自然资源丰富。有15亿吨岩盐、14.5亿m3天然气的丰富储量,有以枇杷、桃子、葡萄等为主的水果7000亩、5000亩精养鱼池,200亩花卉基地,有长寿湖和待开发的大罗山旅游风景区。是重庆第二国际机场建设首选地址。    经济发展迅速。2004年全镇实现经济总收入2714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373.3万元,引进企业5家,协议引资4.1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6元,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双龙政策优惠,服务优质,投资环境良好,人民思想解放,办事诚信热情,是投资经商兴办企业的理想之地。我们真诚欢迎海内外客商和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开发,共创辉煌.  

龙河镇

  长寿区龙河镇地处长寿城区东北20公里处,2003年9月由原龙河镇、合兴乡、乐温乡合并而成,镇政府所在地设在合兴场;属浅丘平坝地势,土壤肥沃,龙溪河流经12个村达19公里,拥有独特的长寿湖区气候,是长寿区有名的鱼米之乡。幅员面积89.9平方公里,耕地42344亩,其中田30686亩,土11658亩。辖17个村,114个村民组,14336户,46671人。    交通便捷。境内有长梁高速公路合兴立交桥出口,合龙路、合葛路,合双路已硬化,加之纵横贯通的镇村组公路,形成了完备的立体交通网络。信息传输畅通。    矿产及水资源十分丰富,有储量丰富的天然气等矿藏。有发电站、建筑公司、红砖厂、塑料加工厂、苕粉加工厂、油料加工厂等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石堰镇

  石堰镇位于长寿区以北34公里处,渝巫路、长梁路由南至北穿境而过,具有良好的区域、地理优势,幅员面积101.78平方公里,耕地50711亩,辖20个行政村132个村民小组,是我区的第四大镇。    该镇物产丰富,盛产水稻、玉米、油菜、水果、煤炭等,年产粮食3.3万吨,财政收入248万元,企业收入11000万元,小城镇面积0.4平方公里,场镇电网改造已经完成,天然气工程也已投入使用,镇内已实现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闭路电视,全镇拥有移动电话7000门。到2010年,该镇场镇人口将达1.5万人,场镇面积2平方公里。.  

云台镇

  位于长寿区北部,距区府35KM,距重庆主城区100KM。场镇位于东经107.11,北纬30.07,属三级台地浅丘区,处于明月山支脉的东南翼。斜谷宽阔、土地肥沃,海拔305—1009米,幅员面积87.32KM2。常年最高温度40.5℃,最低温度零下1—2℃,日照119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67.7㎜,相对湿度79.9%,无霜期335天。光照丰富,雨量充沛,冬暖春早,对发展农业生产十分有利。耕地面积34657亩,森林面积15000亩,有煤、石灰石等矿产资源,适合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油菜、豆类、蔬菜等农作物;梨、桃、李、葡萄、黑桃、板栗等经济作物。    云台镇辖1个居委会、13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人,城镇常驻人口1.2万人,场镇建成区面积2.3 KM2。    交通便捷,渝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建有互通式立交桥,距场镇2.5 KM;318国道横穿城镇,是万州、武汉以至上海进出重庆的交通要道。距长寿区深水港码头、铁运站35公里,通过渝宜高速路辐射全国各地。    镇域内储水充沛,有各类水库6座,发展种养殖业及加工工业用水有保障;拥有3.5万KV及11万KV变压站各1座,能充分满足各类用电需要;卧渝线等天然气管道途经该镇,建有日供天然气10万M3的配气站1座;设有万门程控电话分局。70年代四川省石油局川东钻探公司在云台镇设置基地,苦心经营30年来,各类基础设施良好,配套齐全。    云台镇是重庆小城建设示范镇、重庆市“百镇工程”镇之一、长寿区三个中心镇之一,各项基础配套设施齐全,享受重庆市给予小城镇各种优惠政策。2005年成为重庆市首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拥有600亩创业基地。    云台镇敞开胸怀,喜迎八方来客。拥有川东钻探公司部分闲置资产,拥有充足的能源和发达的交通,进入云台的投资者将享受和长寿化工园区同等的优惠政策。云台将成为投资开发者的热土!.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海棠镇

  海棠镇隶属于重庆市长寿区与云台镇、垫江县澄溪镇、四川邻水县八耳镇相邻,是长寿最北的边关镇,距城区46公里。境内交通便捷,渝巫路、渝万高速公路贯穿而过,与村级公路相联,场镇距渝万高速公路云台出口,澄溪出口各5公里,距重庆市中心90公里,距长寿深水港码头50公里,距渝怀铁路川维站80公里。   地区生产总值10994万元,财政总收入7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49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5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8348人。   -   基础设施   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完善;境内交通便捷,渝巫路、渝万高速公路贯穿而过,与村级公路相联,场镇距渝万高速公路云台出口、澄溪出口各5公里,距重庆市中心90公里,距长寿深水港码头50公里,距渝怀铁路川维站80公里。   -   特色产业   镇内有天然气净化厂一个、配气站一座、增压站一个,年产硫磺2万吨以上,煤矿4家,年出煤10万吨;规模碎石厂2家,年产砖1000万匹的页岩砖厂2个。   -   镇内资源   全镇幅员面积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532亩,林地16515亩。   -   内设机构   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民政办公室,综治办公室,城镇建设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社保所,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1]  

葛兰镇

  葛兰镇地处长寿区腹心,渝东地区交通要冲,渝万公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商贸繁荣,是市级示范小城镇,重庆市的首批启动中心镇和全市百个中心商贸镇。幅员面积47.5平方公里, 辖25个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45000人。 2002年实现GDP2.9亿元,财税总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分配收入2600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    ——工业基础比较雄厚。镇有乡镇企业53个,其中工业企业52个(2002年),产值19558万元,收入17687万元,工业产值17009万元,从业人员2768人.近年来,一批企业成规模发展,主要有年产40万吨水泥的重庆金盘山水泥有限公司;年产精煤10万吨的精洗煤公司;年加工2万吨优质稻米的葛兰金山米业公司;另外,农用机械制造、水泥制品、木制家具、再生纸加工业、食品加工、生物饲料加工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建筑、建材、能源、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    ——商业比较繁荣。葛兰历来是毗邻地区农副产品、小百货集散中心,商贸流通比较繁荣,有渝东地区占地面积最大(55亩)的综合农贸市场。近年来,积极引导和发展,建成了以综合市场为中心的商贸区,木材、汽车修理、粮油三个专业市场初具规模,家具制造、服装百货、五金家电、特色餐饮四条专业街基本形成,引进了一批市、区级商业企业来镇开办连锁店、专销点,商业档次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近2亿元,全镇有3800户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4600人。 ——城郊特色农业突出。从增加农民收入出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镇内有 6家农业龙头开发企业(荣达、星球、宇科达、好又来等)。基本形成“两带一园”的农业经济板块,东边以4500亩沙田柚为主的经济带,西边以3000亩优质梨为主的经济带,中间渝巫路沿线以60万只笼养蛋鸡、3000亩无公害蔬菜、2000亩笋材两用竹、1500亩花卉苗木等为主的高效农业示范园。2002年农牧渔业产值9400万元。.  

洪湖镇

  洪湖镇位于明月山、铜锣山之间的大洪河畔,距长寿主城38公里,重庆主城65公里,交通四通八达。幅员面积103.6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16万户,4.5万人,农业人口3.73万人,场镇常驻人口0.77万人。耕地3.31万亩,其中:田1.58万亩,土1.73万亩。镇辖5个中小型发电站,1家水产责任有限公司,1家公路有限责任公司,1家民用天然气有限公司,2家页岩砖厂及青泉饮用水厂,4家煤矿,8 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驻入。6万亩天然森林、1万亩西山竹海, 100余处大小溶洞,50℃地下温泉。盛产芦池优质稻米、无公害蔬菜,大过河黄花梨,御临河、水碾河沙田柚、脐橙;还产白鲢、花鲢、翘壳、鳊鱼、野生甲鱼。    誉为“三月四月看梨花,五月六月尝桃李,七月还有黄花梨,八月酷暑吃西瓜,九月十月柑桔红,一年四季瓜果香。    洪湖镇是长寿、渝北、邻水边邻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14所中小学校,3所卫生院,14个新型合作医疗站,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邮政、电信、辐射10余个乡镇,20余万人口。.  

万顺镇

  万顺镇地处长寿区西北角,位于长寿西山脚下,大洪湖湖畔,与四川省邻水县接壤,距长寿主城区42公里,距重庆主城区60公里。    万顺镇现辖8个行政村,71个村民组,幅员面积57平方公里,有9375户,现有人口29033人,其中农业人口28109人,耕地面积20580亩,其中田:10080,土10500亩。?? 万顺镇境内资源丰富,不仅有1万余亩的大洪湖水面,还有1万余亩天然林和多种经济作物,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万顺镇地处山水之间,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旅游休假和居住的理想场所。.  


双龙镇特产大全




双龙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