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成都 >> 双流区 >> 中和街道 >> 东寺社区

东寺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东寺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东寺社区简介

  东寺社区位于中和街道南部;北与劲松社区接壤,南与双流县华阳街道广福社区毗连,东与蒲草社区相接,西与双流县华阳街道古城社区相邻。辖区面积(1.64平方公里·2010年区划调整后社区资料为1.04平方公里)。2008年由东寺村改设,系因辖域有东寺(庙宇)而名。下设居民小组10个。因紧邻天府大道,有广东路、中太路过境,交通区位相对优越,经济发展较快。2010年,社区人均收入8000元。2013年末,有居住户1140户,常住人口3608人,流动人口596人。辖区有单位企业10多家。建有占地83亩的东寺安置小区南新逸苑,有安置房1890套;有家乐福购物超市、幼儿园、文化体育活动广场等配套设施。社区建有综合服务站、再就业培训站、志愿者服务站、农村书屋和社区医疗服务站。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10122004 610200 -- 查看 东寺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东寺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东寺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蒲草社区

  1、辖区面积3.123平方公里,合计4684.98亩。   2、现有7个居民小组,14个社,共有976户,在籍人口2308人。   3、社区现有7个党小组,党员67人(含预备党员2名),其中女党员12名、男党员55名。   4、2012年大面积拆迁4130.01亩,仅有1社、2社442人(包括已拆迁安置124人),554.97亩土地未征占。   

姐儿堰社区

  姐儿堰社区成立于2005年7月,位于中和街道南部,西旁府河;北与锦江区桂溪街道相邻,南与会龙社区接壤,东接新华社区,西为双流县华阳镇。辖区面积0.48平方公里,现有7个居民小区,商业街1条,居民住宅楼112栋,住户4159户,户籍人口2653人,流动人口1729人,辖区单位15个,驻军单位4个,巡逻队员4人,下设9个居民小组;共有6支志愿者队伍(其中:党员志愿服务队、养老助残志愿服务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文明劝导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社区两委成员6名,工作人员4名,9个居民小组,成立有社区老年协会,有三支文体队伍(舞蹈队、养生太极拳队、篮球队)社区居民代表37人,议事会成员25人,监事会成员5人。社区目前有300 m2办公用房,150m2室外健身活动中心,300 m2室内棋牌活动室、乒乓球室舞蹈练功房及130 m2图书阅览室;室外篮球场一个。   

龙灯山社区

  龙灯山社区,幅员面积7.3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356人,流动人口逾2030人,其中在籍农业人口5316人、非农人口2040人;其中,在册大学生11人、残疾人137人、五保户1户、“双困”户8户、优抚对象21人;所辖居民小组17个,已征地7245.09亩,在外过渡人员3658人,多将安置于新华社区境内心怡花园B区定居。党支部下设党小组7个,共计党员136名(含预备党员2名),党员平均年龄约为51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约37.3%。   

东寺社区

  东寺社区位于中和街道南部;北与劲松社区接壤,南与双流县华阳街道广福社区毗连,东与蒲草社区相接,西与双流县华阳街道古城社区相邻。辖区面积(1.64平方公里·2010年区划调整后社区资料为1.04平方公里)。2008年由东寺村改设,系因辖域有东寺(庙宇)而名。下设居民小组10个。因紧邻天府大道,有广东路、中太路过境,交通区位相对优越,经济发展较快。2010年,社区人均收入8000元。2013年末,有居住户1140户,常住人口3608人,流动人口596人。辖区有单位企业10多家。建有占地83亩的东寺安置小区南新逸苑,有安置房1890套;有家乐福购物超市、幼儿园、文化体育活动广场等配套设施。社区建有综合服务站、再就业培训站、志愿者服务站、农村书屋和社区医疗服务站。   

会龙社区

  会龙社区位于中和街道南片区;傍天府大道,近邻天府新区华阳街道。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有会龙大道等多条区间道路。建有农安小区3个(会龙一期、二期和三期)已入住,会龙四期农安小区交房安置中;辖区内入住商业小区有中德英伦联邦、育才竹岛、齐盛艺境、领峰、长城馨苑、盛世名居、怡丰新城7个;有便民服务市场1个。有居住户3184户,其中,户籍人口2049户、4974人,还有流动人口7181人。社区居民议事会25人,社区民主监事会4人,社区居民代表55人。社区有工作人员20名:其中,社区两委成员7名、流动人口协管员3名、劳动协管员2名、社区聘请工作人员3名、巡逻队员5名。   

观东社区

  观东社区东邻龙灯山社区西接会龙社区北挨应龙社区南与劲松社区接壤。府南河支流洗瓦堰穿过社区东面,孕育了这片朴实的土地。社区幅员面积2平方公里,下辖9个居民小组,截止2010年底,全村共有1228户,2888人。   2008年,观东村创建市级文明社区成功;2010年,观东社区创建省级文明社区成功。   

府河社区

  中和街道府河社区位于美丽的府河之滨,成仁路穿辖而过。府河社区是纯居民社区,社区工作以服务居民为重心,在对工作的高效率、精细化、规范化有更新要求的形势下,高新区中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研究决定:于2012年9月10日以成仁公路为界将原有府河社区划分为两个社区,以北为仁和社区,以南为府河社区。府河社区属于纯城市社区,幅员面积1平方公里,分为8个居民小组,人口2万余人,7千余户;社区党员126名;辖区有中和上街、中和中街、中和下街、中和后街、太平街、半边街、新兴街、成华街、华路街、花鸟巷、钟家巷府滨中路等二十二条街道;有南桥春天、府河一二三期、蓝色钻石小区、东府花园、鑫福家园等四十二个小区院落;中和中学、农业银行、电影院、农商银行、天然气公司、老年协会等二十多家单位,个体工商户1000余户。   

劲松社区

  劲松社区始建于2004年7月,地处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南端,与龙灯山社区、蒲草社区、东寺社区、会龙社区、观东社区接壤,与双流县华阳街道相望(以天府大道为界),龙灯山路至东向西从社区穿过。辖区幅员面积2.08平方公里(2010年5月区划调整前为2.28平方公里),现有11个居民小组(14个社);常住居民户1990户、人口4460人;流动人口4220人;社区党员96人,议事会成员70人,居民代表71人。商业开发居住小区5(城南名著、鸿阁一号、棕榈南岸、城南晶座、大城际),拆迁安置自拆自建小区1个;现有辖区企业77家。    劲松社区办公硬件设施齐备:有便民服务大厅(152㎡)、警务室(30㎡)、群团学习活动室2个(240㎡)、老年活动中心(40㎡)、文化活动广场1处(500㎡)、图书室(备各类图书8000余册)、电子阅览室(电脑16台)、各种宣传栏(11个)、全民健身场1处(拥各类健身器8个、蓝球场1个、乒乓球桌3张);为社区居民的便民服务、学习培训、全民健身打下了基础。   

化龙社区

  化龙社区位于中和街道下场口,美丽的府河之滨,幅员面积1.97平方公里,成仁路、中和快速通道,纵横交叉于辖区,交通顺畅。化龙社区居民委员会于2004年6月18日正式成立,由原中和镇化龙村改制建成。下设四个居民小组,现有人口3579人,人均纯收入8625元。社区两委协助街办以公开、公正、公平的阳光拆迁政策拆迁、安置居民1275户。现社区居民分别居住在和美家园一、二期和龙祥佳苑。    化龙社区辖区内有单位52户,个体经营户1098户,以第三产业为主。社区配套设施完善,有幼儿园、中学、公卫所和大型综合市场等。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化龙社区紧紧围绕中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提出的“融入最美高新,构建和谐中和”的思路引进了三利宅院、每日集团、十八步岛、领馆区1号等房产开发商,占地约1500亩,各式风格的别墅群拔地而起,灯光、草坪、绿化等配套设施完备。沿府河信步走来是社区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双龙社区

  双龙社区位于中和街道东南面,东与应龙社区相临、南与新华社区交界、西与化龙社区相连,北与新民社区、朝阳社区交界。社区已经拆迁完毕,现有6个居民小组(12社),幅员面积2.05平方公里,户口在本辖区的户数8369户、人数约1.5万人(其中社区失地农民户数1611户、人数3638人)。辖区内有残疾人109人,贫困户 3 户,低保户19户(23人),五保户3户3人。社区党支部下设9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21名(预备党员2人)。社区人员情况:两委7人、流动人口协管员3人、劳动保障协管员3人、综治服务队6人、工作人员2人,共计21人。社区居民代表45人、议事会成员29人。辖区有3个商住小区(荣祥佳苑、香榭国际、楠香山)、1个事业单位(冶金测绘队)、2个院落(农机站、凯泉公司)和1个农民集中安置小区龙祥佳苑,龙祥佳苑一、二期共19栋, 2033套住房,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入住率达100%。    社区建有综合服务站、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等。社区党员素质高,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意识较强,在社区建设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应龙社区

  应龙社区简介   应龙社区是中和街道的一个涉农社区,地域半丘半坝,大部分属浅丘,2004年由张家寺、应龙、陆肖三个村合并,接三圣乡、新兴镇、毗邻双龙、新华、朝阳、观东、龙灯山社区。幅员面积7696亩,耕地3917.4亩,辖九个居民小组,21个老社,现有人口5147(2012年末数)人,有农业家庭户2198户(2012年末数),社区两委班子8人,党小组9个,在中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社区境内交通便利,经济以现代农业为主导。   

新华社区

  新华社区位于成都市外东8.5千米,中和街道西南方2.5千米,毗邻姐儿堰社区、双龙社区、应龙社区、会龙社区,213国道(也叫成仁路)由东北而西南从辖区内穿过,仅距会展中心500米;现有商住小区:翡翠半岛(已入驻)、领馆国际城(已开始入驻一、二期)、嘉年华社区(在建)、蜀鑫房地产(在建);安置小区:新怡华庭(在建)、新怡花园(在建)A、B区。    新华社区幅员面积共2.45平方千米(计3675亩),2004年新华村并村并组,由14个社并为六个组,辖区内6个居民小组(原14个社),其中第一居民小组由原1、2社合并而成;第二居民小组由原3、5社合并而成;第三居民小组由原4、13、14社合并而成;第四居民小组由原6、7社合并而成;第五居民小组由原8、9、10社合并而成;第六居民小组由原11、12社合并而成;2007年7月新华村更名为新华社区。有户籍人口410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人、轮换工25人),1668户;(不包括新增加的商住小区:翡翠半岛15户29人,国际领馆城5户8人,其它入驻居民未拿到社区登记故统计不全),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5310元。因我社区整体拆迁,绝大部分居民在外过渡,现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在4500余人左右。    社区有12个党小组,社区党员114名,预备党员4名, 后备干部6名,2012年发展预备党员3名,转正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名。联合工会697人,其中:企业工会9家,260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清理10家,在建工地16个,总流动人口4114人。  

朝阳社区

  朝阳社区在2004年由原朝阳村和瓦子埝村合并而成。幅员面积3.25平方公里,下辖9个居民小组,目前有居民1875户,户籍人口4484人;有社区议事会成员21人,监事会成员5人,居民代表(组议事会成员)62人。现有131名党员,分为5个党支部。女党员41名,占党员总数的31%,党员35岁及以下的41人,60岁及以上的50人。党员小学文化的24人,初中文化的42人,高中(中专)文化的29人,大专以上文化的36人。    朝阳社区党总支部成员3人(书记:李保成,委员:贾志萍、罗秀清)。居委会成员6人(主任:贾志萍,委员:汪绍琼、曾小红、裴昌兵、张蕾、佘帮忠)。纪检小组成员3人(组长:罗秀清,成员:汪绍琼、佘帮忠)。    从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朝阳社区先后完成9个居民小组(15个社)的征地拆迁工作。   常住人口5800多人,所辖三个安置小区:朝阳一期、朝阳丽景、盛世嘉苑,共有居民住宅栋58栋,5988户,个体工商户100余户。    朝阳社区现已基本完成盛世嘉苑安置工作,就以后的小区管理及其他工作思路:    1、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作用,在小区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倡导居民文明生活;在小区开展植绿护绿活动:倡导居民爱护坏境;在小区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倡导居民遵纪守法。    2、充分发挥社区老年协会作用,在小区开展文艺表演,吸引居民参加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在小区组织老年文明劝导队,制止居民的不文明行为;以老人在家庭和社会生活的经验和威望,带动居民不断提升文明程度。    3、提升服务居民的能力,特别是扶持-开展就业创业活动,为居民提供用工信息;组织技能和创业培训,组织居民参加各级组织的招聘。   

新民社区

  新民社区更名于2004年06月(由原新民村更名为新民社区),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现有五个居民小组,辖区院落17个(其中安置小区1个),总户数6781户,人口总数约23733人。   社区两委8人(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6人);村大1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及流动人口协管员7人(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5人);巡逻队工作人员6人。   社区五个居民小组,共有居民小组长5人,为充分发挥社区民主自制:社区设组议事会小组,成员37人;设社区议事会小组,成员29人;设监督委员会小组,成员6人;设理财小组,成员3人。   


东寺社区特产大全




东寺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