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重庆市 >>城口县 >> 河鱼乡

河鱼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河鱼乡谷歌卫星地图)


河鱼乡简介

  城口县辖乡。1949年前后为高望乡,1954年置河鱼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大巴山脉南麓,与陕西省岚皋县漳河坪乡,平利县八仙乡接壤,距县府38公里。面积131.5平方公里,人口0.4万。公路与县道高(观)东(安)路连接。辖河鱼、红星、正双、平溪、万星、木鱼、大店、畜牧、高洪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薯类,特产核桃、生漆、猕猴桃、杜仲等。养殖业以生猪、山羊为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131.5平方公里 500229221 405900 023 查看 河鱼乡谷歌卫星地图

河鱼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河鱼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葛城街道

  葛城镇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北依雄伟的大巴山,南临美丽的任河,是城口县委、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全镇幅员面积80.89平方公里,总人口5万人,辖6个社区居委会,10个农业村。   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以-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进取,抢抓机遇,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坚持以特色城郊经济为基础,民营经济发展为主导,狠抓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为主的三产业,农业、工业稳步发展,科教和社会事业迅速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2003年被列为重庆市“百个经济强镇工程”镇之一,首批启动的城镇化建设45个中心镇,市级商业中心镇建设;2004年列入国家经济开发示范镇;“四镇工程”建设都是城口县唯一入选的乡镇。 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8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500元。1999年,2000年连续两年被重庆市评为“六好乡镇”,先后被授予国家全民健身先进集体,重庆市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农村“-”学教活动先进集体、重庆市“四、五”普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南大街社区、东北大街社区评为“市级文明示范小区”,镇机关大院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 2005年,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评为重庆市“市级文明单位标兵”。   葛城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日趋完善,交通四通八达,向北为通向陕西的城岚路,向南为通向主城区的“八小时工程”干线公路,向西为连接四川省万源市火车站100公里的新城万路,向东为连接长江黄金水道的城巫路,主干道“十字架”已基本形成。除国家西部大开发适用的一切优惠政策,有市级“百镇工程”、“小城镇中心镇”、“商业中心镇”的一切配套优惠政策。镇党委、政府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发展镇域经济主体的头等大事来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外来投资者及经济发展创造一个优良而宽松的发展环境。.  

复兴街道

  复兴街道位于重庆城口县。下辖:   500229002009 121 太河场社区   500229002206 220 阳坪村   500229002207 220 柿坪村   500229002208 122 茅坪村   500229002209 121 和平村   500229002210 122 友谊村   500229002211 220 红坪村   

巴山镇

   巴山镇位于城口县西北部,任何下游,距县城38千米。辖巴山社区,立新、民生、元坝、新岭、黄溪、农民、努力、联盟、坪上、龙王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文化路176号。公路与省道城(口)万(源)路连接。   [邮编]405900 [代码]500229102:~001巴山镇居委会 ~202立新村 ~204民生村 ~205元坝村 ~206新岭村 ~207黄溪村 ~208农民村 ~209努力村 ~210联盟村 ~211坪上村 ~212龙王村   [沿革]1913年属冉高乡团,1940年置坪高乡,1945年更名人和乡,1953年改新民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新枞公社,1983年改新枞乡。1997年,面积39.3平方千米,人口0.5万,辖大田、大湾、 山、立新、洞湾、大屋、民主、民生、岸云、元坝10个行政村和新枞1个居委会。?年改为巴山镇。   2004年撤销黄溪乡,并入巴山镇,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面积125.4平方千米,人口1.26万人,镇政府驻冉家坝。   附:黄溪乡位于城口县西北部,任何下游,距县城23千米。 [沿革]1949年前后属坪坝乡,1953年置黄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87.8平方千米,人口0.7万,辖黄溪、新岭、奋发、小河、农民、回湾、大联、努力、新坪、联盟、坪上、长岭、龙王13个行政村。  

坪坝镇

  城口县辖镇。1913年为坪坝乡团,1941年置坪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25公里。面积58.4平方公里,人口1万。省道城(口)万(源)公路过境。辖议学、五星、官田、丰华、乐园、新华、光明、聚马、红口、跃进、永安、永兴、前进、新安、瓦房15个村委会和坪坝1个居委会。企业有陶瓷、建材、农产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薯类,特产茶叶、核桃、猕猴桃。养殖业以生猪、山羊为主。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有县龙洞沟煤厂、坪坝茶场。.  

庙坝镇

明通镇

修齐镇

  1、位置与交通:   修齐镇位于城口县东南部。东与岚天乡接壤,南与高观镇、治平乡交界;西与高燕乡、葛城镇毗邻,北与北屏乡相连。西距城口县城16公里,距四川省万源市火车站126公里。县级公路城巫路由西向东穿越修齐镇,是镇域和镇区的主要交通道路。另有乡村公路修齐一岚山一仁桥,修齐一兴华一茯苓。有各类机动车辆(不完全统计)288辆,其中:农用车93辆、小客车3辆、铲车4辆、摩托车145辆、小车43辆。   2、自然条件:   镇域境内属半高山区,仁河贯穿其中,另有杉治河、岚溪河汇于仁河。最高山陈二娃娅口,海拔2447米,最低为仁河边738米,气候属四川盆地北亚热带山地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垂直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3.60度 ,无霜期250天,常年降雨量136.1毫米,相对湿度80%。镇域幅员面积170.1平方公里,山多地少,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稻谷、油菜和杂粮;副业以养猪、山羊为主。另有林地、药材、锰铁矿、煤矿、大理石等资源。   3、人口经济:   修齐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8346人,其中城镇人口1371人,农村人口16975人,总户数为5001户。农业以粮为主,副业以养殖为主(猪、牛、羊)。工业以采矿、建筑为主。场镇商贸繁荣,交通运输业发达。至2005年底,镇内建成6.3千伏电炉锰铁厂3座,20立方米富锰渣厂3座,锰粉厂5个,焙烧窑58个,新建1.2万伏电炉锰铁厂2座,年产6万吨煤厂1个,非煤矿山(锰矿)洞口94个,扩建年产250吨小块腊肉厂1个,秦川牛繁殖基地1个,日产鲜蛋1000公斤的鑫茂蛋鸡养殖场1个,总投资2500多万元同英核桃乳加工项目已在我镇落成,投资1000万元的大范溪煤厂已开始产煤,满负荷生产后可实现年创税300万元。200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为1.5亿元,财政收入890万元。.  

高观镇

  一、地理位置   高观镇位于城口县东部,距县城33公里,东与东安,南与厚坪,西与修齐,北与河鱼、岚天等乡镇接壤。居于海拔800——2367米之间,境内山大坡陡,呈三分水土七分山坡的自然地貌。镇政府所在地高观寺,海拔860米,是原高望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场镇距风景秀丽的青龙崃自然保护区7公里,闻名于重庆市内外的黄安坝草场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城巫路穿场而过,任河贯穿其中,流经东升、渭溪、白岩、高观、蒲池、双竹、施礼等村。   全镇总幅员面积1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774亩,辖10个村、1个居委会,50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2787户、10427人,其中农业人口2319户、8274人,场镇人口2153人。   二、资源概况   高观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有丰富的土地和森林资源。全镇现有耕地面积9784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洋芋、红笤为主。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2%,退耕还林19596.5亩,种植苗木主要以经济林为主。经济林木以核桃、板栗为主。核桃种植在高观镇历史悠久,其产量居全县之首,品质优良,远近闻名,为此,高观镇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核桃之乡。正是由于有了土地和林地资源优势,带动了本镇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高观镇的骨干产业项目。   三、2005年经济现状   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4200万元,人均纯收入2227元。粮食复种面积21200亩,总产3900吨。年末毛猪存栏11848头,山羊存栏11201只,家禽存栏18593只,畜牧业总收入达770万元,是高观镇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财政收入63万元,比上年增加50万元。   四、今后工作思路   1、抓好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产业。一是种植业:2006年计划种植魔芋1000亩,其中示范基地500亩; 种植优质油菜500亩,蔬菜500亩,其中联片种植200亩; 种植牧草500亩; 规划实施林下中药2000亩。粮食复种面积22000亩,计划总产4000吨,人均粮食450公斤。二是养殖业:2006年计划毛猪出栏13000头,人均1.5头,培植养猪大户1000头以上的2户; 山羊出栏13000只,人均1.5只,培植养殖100只以上的10户, 50只以上的30户,以东升村为山羊发展示范村,并专业实施山羊品种改良; 土鸡养殖以蒲池、双竹两村为示范村,年末出栏20000只,继续发展壮大火鸡养殖。.  

高燕乡

  高燕乡位于城口县城西南面,距县城5公里,城乡主干道穿越其中。山高坡陡,立体地貌突出。全乡幅员面积1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共有耕地33894亩。森林面积52138.5亩,灌木林地50596.5亩,疏林地552亩,荒山荒地47058亩,自有天然林40155亩,荒山造林34200亩。辖14个行政区,93个农业合作社。现有总人口15292人,4099户。全乡的劳动力资源总数为6228人。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锰矿属全国之首),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山青水秀,地沃物丰,民风纯正。    近年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曾志良,乡长王宗伦的带领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廉洁、务实、创新、高效”的工作作风,以“生态立乡、农业稳乡、工业富乡、商贸活乡”的基本思路,弘扬城口精神。以打造锰工业镇为重点。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2003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产值2.6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600万元(含县属重点企业)。农民人均收入2000元,人均粮食600公斤。    境内锰矿资源极其丰富,目前已探明的锰矿储量达2627万吨,占全县的80%。现已形成锰矿年开采量35万吨,生产富锰渣26万吨,锰铁0.2万吨的能量。境内有锰矿开采及加工企业200余家,年产值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5家。目前新发现的煤矿、钡矿、铁矿、镁矿等正待开发之中,新增企业犹如雨后春笋,使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境内主要盛产向日葵、魔芋、茶叶、杜仲,党参、生漆以及其他名贵中药材均有分布。有长田、五峰的向日葵基地,覃家河的魔芋基地,五峰的土鸡饲养基地。还也“红军大蒜”、“广西垭茶叶”、“老君山木漆”已在市场独占鳌头。    我乡将以现有的区域、经济、资源等优势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践行“-”重要思想,牢牢把握“-”精神和全县十次-会议精神,把十届二次扩大会议精神与全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发展壮大,在全县率先走向实现小康示范乡镇。    再此,邀请社会各方客商来我乡投资开发,我们将为你提供最宽松的环境,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  

龙田乡

  城口县辖乡。1949年前后属复木乡,1954年置龙田龙,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任河中游,距县府5公里。面积73.9平方公里,人口0.5万。县道葛(城)岔(溪口)公路、葛(城)北(屏)公路过境。辖中河、仓房、田坝、快乐、长茅、四湾、中安、龙河、卫星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薯类,特产茶叶、生漆、猕猴桃。养殖业以生猪、山羊为主。境内有县小河口电站、油房沟电站。.  

北屏乡

  城口县辖乡。万县市山羊发展基地乡。1911年属老鸦乡团,1940年置老岚乡,1945年更名北屏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与陕西省岚皋县漳和平乡接壤,距县府21公里。面积135.4平方公里,人口0.6万。县道葛(城)北(屏)公路过境。辖安乐、长安、仓坪、太平、松柏、茶坪、金坪、月峰、双河、北屏10个村委会和北屏1个居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薯类、水稻。特产生漆、猕猴桃和党参、杜仲、天麻、当归等名贵药材。养殖业以生猪、山羊为主。森林资源丰富。.  

高楠镇

左岚乡

沿河乡

双河乡

  城口县辖乡。万县市山羊发展基地。1913年为双河口乡团,1945年属崇德乡,1953年置双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58公里。面积68.5平方公里,人口0.4万。省道城(口)万(源)公路过境。辖东坪、双流、陈心、原坪、竹园、红湾、天星、花园、龙坪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薯类,特产魔芋、核桃、生漆、猕猴桃和党参、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养殖业以生猪、黄牛、山羊为主。.  

蓼子乡

鸡鸣乡

咸宜镇

  城口县辖镇。万县市山羊发展基地乡。1913年前后属鸡咸乡团。1949年前后置咸宜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100公里。面积123.4平方公里,人口1.1万。省道城(口)开(县)公路过境。辖咸宜、青龙、中鹿、新坝、环流、大坪、双丰、葛藤、香炉、兴坡、李坪、双桥、明月13个村委会和咸宜1个居委会。企业有采煤、建材、农产品加工等厂、矿。农业主产玉米、薯类、水稻,特产烟叶,特产茶叶、猕猴桃、核桃和党参、杜仲、黄连等名贵药材。养殖业以生猪、黄牛、山羊为主。境内有县环流电站。.  

周溪乡

  城口县辖乡。1949年前后属明通乡,1953年置周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90公里。面积94.6平方公里,人口0.7万。公路与省道城(口)开(县)公路连接。辖大*#、龙寨、杉木、回龙、凉风、龙潭、迎丰、九龙、鹿坪、三元、青坪等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薯类,特产茶叶、生漆、猕猴桃、核桃和党参、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养殖业以生猪、黄牛、山羊等。境内有县梆梆梁林场。.  

明中乡

治平乡

  城口县辖乡。1913年属菜子坝乡,1941年置菜蒙乡,1945年更名治坪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治平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30公里。面积60.6平方公里,人口0.5万。公路与省道城(口)(巫)溪路连接。辖新花、新红、小林、阳合、新桥、新胜、永益、新生、石竹、岩湾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薯类、水稻,特产茶叶、生漆、猕猴桃和党参、杜仲等名贵药材。养殖业以生猪、黄牛、山羊。森林资源丰富。.  

岚天乡

  "  一、基本概况   岚天乡位于重庆市城口县的东北部,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大巴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东与城口县河鱼乡接壤,南与城口县修齐镇毗邻,西与城口县北屏乡交界,北与陕西省岚皋县漳河乡相连,幅员面积108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2公里。   岚天乡现辖4个行政村、17个村民小组、877户、3399人(农业人口3302人),有可耕地18139亩,森林面积128399.5亩,森林覆盖率达76%以上。境内群山起伏,河壑纵横,整个地貌为南北高于东西,海拔在1100米—2480米之间,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地”之称,属典型的高山区、深山区和石山区,是全县最边远、偏僻的贫困乡镇之一。   二、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岚天乡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抢抓机遇,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大力弘扬“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岚天精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打扶贫开发攻坚战,积极发展山区特色经济。特别是近年来,我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城口县提出的“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等政策性机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建设生态农业经济乡”的发展目标,大力推广“畜—沼—林”的发展模式,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林下种草(药材)、修圈养畜、建池用(沼)气,把做大做强以草食牲畜为主的畜牧业和林果业、中药材种植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富民兴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事来抓,全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05年底,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5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33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473吨,人均占有粮食476公斤,农村贫困落后面貌有了明显改变。   三、机构设置   按照政事、政企职责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岚天乡逐步建立健全了精简、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现设有乡党委、政府、人民代表大会、纪委(监察室)、武装、妇联、工会、财政所等机构,乡党政机关设置有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扶贫民政办公室等4个内设机构。乡所属事业单位有5个,即:乡中心小学校、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卫生院、畜牧兽医站。.  

厚坪乡

  城口县辖乡。1949年前后属治平乡,1954年置厚坪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47公里。面积96.8平方公里,人口0.4万。省道城(口)(巫)溪公路过境。辖云峰、尖峰、龙盘、小堰、庙坪、青峰、大堰、白鹤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薯类,特产核桃、生漆和党参、天麻、杜种等名贵药材。养殖业以生猪、黄牛、山羊。.  

河鱼乡

  城口县辖乡。1949年前后为高望乡,1954年置河鱼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大巴山脉南麓,与陕西省岚皋县漳河坪乡,平利县八仙乡接壤,距县府38公里。面积131.5平方公里,人口0.4万。公路与县道高(观)东(安)路连接。辖河鱼、红星、正双、平溪、万星、木鱼、大店、畜牧、高洪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薯类,特产核桃、生漆、猕猴桃、杜仲等。养殖业以生猪、山羊为主。.  

东安镇

  城口县辖镇。万县市山羊发展基地乡。1948年前属高望乡,1949年置东安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任河发源地,大巴山脉南麓,与陕西省镇坪县华坪乡,平利县八仙乡接壤,距县府75公里。面积293.7平方公里,人口0.9万。公路与省道城(口)(巫)溪路连接。辖任河、鲜花、双坝、金狮、沙湾、齐华、新建、大树、朝阳、望乡、新田、黄金、德安1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薯类,特产核桃、生漆、猕猴桃和党参、天麻、黄连、杜仲、黄柏等名贵药材。养殖业以生猪、牛、山羊为主。森林资源丰富。.  


河鱼乡特产大全




河鱼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