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成都 >> 双流区 >> 黄龙溪镇 >> 东岳村

东岳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东岳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岳村简介

  东岳村情况简介
  一、 基本情况
  东岳村位于黄龙溪镇的北大门,与永安镇的白果村、三星村相邻,与本镇的华严村、古佛村接壤,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总人口4723人,户数1501户,下辖9个村民小组,辖区交通条件优越,有双黄路、大黄路、中黄路,和即将开通的元华路、绕城高速路。2010年通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新建了白马滩和黄佛两个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总占地面积857.68亩(包含小区内的农用地的面积),安置农户1321户,安置人口3963人,总建筑面积176592平方米,其中白马滩小区占地面积为718.93亩,建筑面积144135平方米,安置农户1083户,安置人口3217人,黄佛小区占地面积138.75亩,建筑面积32457平方米,安置农户238户,安置人口746人,全村以农业为支柱产业。
  二、 主导产业布局和现状
  蔬菜基地:在1、2、3、4组,常年种植蔬菜的面积2000多亩(不含复种面积)
  葡萄基地:在5、6、7组,种植面积500多亩
  草莓基地:在7组,种植面积150亩
  猕猴桃基地:在7组、种植面积20亩
  水产养殖面积380多亩
  多经种植面积1000多亩(地瓜、海椒等)
  水稻种植面积2800多亩
  油菜种植面积1000多亩
  通过产业成立了观赏鱼协会、紫色薯合作社、白马滩观光农业合作社,申报家庭葡萄农场两家,草莓种植农场一家,葡萄博览园一处(莲谭园艺),组建了东岳村资产管理公司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10122111 610200 028 查看 东岳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岳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东岳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华严社区

  华严社区是由原苏华村和华严村合并而成,位于黄龙溪镇东北部,处于双流县与新津县交界处。东与古佛村交界,南与彭山县武阳乡莲花村,西与新津县普兴镇养正村相连,北接永安镇。全社区幅员面积8.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08亩,其中水田4506亩,旱地1902亩。华严社区有一个中心村三个聚集点,辖设七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5人。共有1013户,总人口2793人。其中分配人口2758人.华严社区办公室位于中心村,内设警务室、便民大厅、卫生站、老年活动中心、大小会议室、阅览室、广播室、和各部门办公室等。   

黄龙社区

  黄龙社区地处环境优美的4A级风景名胜区黄龙溪旅游中心地带,幅员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2亩,辖7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529户,总人口3162人(其中男 1590人,女1572人)。黄龙社区党总支现共有党员121名,党员党性观念强,“双强党员”和“党员示范户”具有很强的带富能力。    社区与嘉禾村、彭山县武阳乡相邻,是全镇唯一地跨两市的村,经济实力位居全镇8个村(社区)之首,固定资产800余万元,年纯收入50万元以上。在社区党总支的领导下,社区建成了1000辆/日的停车场;并将原来的停车场改建成了生态型停车场,进一步提升了景区形象,规范了停车场的经营和管理秩序。    黄龙社区交通便利,社社都通水泥路。社区紧靠锦江,地下水资源丰富,农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有充足的保障,社区80﹪以上的村(居)民都使用天然气和饮用干净、卫生的岷江自来水,还有20﹪左右的原陈新村村民正在申请安装天然气。社区内建有污水处理系统,辖区内的垃圾集中进行处理,社区居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是依托古镇旅游创收。   

古佛村

  古佛村基本情况   黄龙溪镇古佛村由原青山村和古佛村合并而成,位于双流县东南方向、黄龙溪镇北面,与华严村、东岳村、嘉禾村、彭山县牧马镇莲华村接壤,紧临恒大金碧天下、省旅游学校,双黄路、中黄路穿境而过,锦江、古佛堰流经全村,幅员面积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08亩,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1184户,人口3897人,其中男1973人,女1924人,共有劳动力2417人。村党总支现有班子成员5人,下设党支部2个,下设党小组8个,党员118名,其中男党员95名、女党员23名,35岁以下党员23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4名、高中以下文化程度94名。   古佛村已建成中心村、冬瓜濠、崔家湾三个小区,共计住户652户,人口2121人。古佛村以蔬菜、水果、经济作物、水产、家禽为主导产业,目前有双流县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一个,面积600亩;农业园区初具规模,入驻企业9家,流转农用地800余亩;全村有农业规模经营业主26家,其中养殖户5家、种植户21家,有家庭农场2家、现代农庄2家;共有塘堰51口,塘堰面积300余亩。全村有工业企业6家;餐饮服务业13家、旅馆2家、殡葬服务业2家。   

大河村

  大河村基本情况    大河村位于黄龙溪镇东面,东与川江村相邻,南与响水村交界,西与黄龙社区、嘉禾村相连,北与川江村和永安镇双坝村交界。幅员面积6.4平方公里,全村辖有7个村民小组,人口3506人,7个党小组,有党员105名。有府河、鹿溪河穿越全境,锦江大桥、古镇廊桥、新、老籍黄路、正回路纵横交错,交通发达,大河大河村属浅丘地带,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全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5℃,全年总降水量正常,平均降水量870㎜左右。全村地下水资源丰富,并有蓄水塘(池)32口,提灌16处,农用水和村民生活用水充足有保障,村域范围内植被繁茂,环境优美,主要经济作物:蔬菜、马铃薯。   农业支撑产业主要是蔬菜。由于大河村与古镇相连,隔水相望,村内现有旅游景点:大佛寺,大悲院,陈家水碾,旅游是大河村经济发展的增产点。现在大河村以农业为基础,大量发展旅游服务业,以一、三产业互动,是成为大河村经济发展趋势。   大河村已全村通电,通电讯,电力基本满足,有变压器10个,供电750千瓦,有固定电话381部。   大河村1、2、3、4、5、6、7组村民生活日常用水90%是自来水,水,村内污水为分散自流,无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有公用公厕1个,村内垃圾采用公司运作,全村有卫生室1个,工作人员2人,占地140平方米。有警务室一个,巡逻队员5人,占地80平方米。   大河村村民日常生活主要是用电、用柴为主,部分村民使用液化气,村内有沼气池36口,现在有6口在使用。   

东岳村

  东岳村情况简介   一、 基本情况   东岳村位于黄龙溪镇的北大门,与永安镇的白果村、三星村相邻,与本镇的华严村、古佛村接壤,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总人口4723人,户数1501户,下辖9个村民小组,辖区交通条件优越,有双黄路、大黄路、中黄路,和即将开通的元华路、绕城高速路。2010年通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新建了白马滩和黄佛两个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总占地面积857.68亩(包含小区内的农用地的面积),安置农户1321户,安置人口3963人,总建筑面积176592平方米,其中白马滩小区占地面积为718.93亩,建筑面积144135平方米,安置农户1083户,安置人口3217人,黄佛小区占地面积138.75亩,建筑面积32457平方米,安置农户238户,安置人口746人,全村以农业为支柱产业。   二、 主导产业布局和现状   蔬菜基地:在1、2、3、4组,常年种植蔬菜的面积2000多亩(不含复种面积)   葡萄基地:在5、6、7组,种植面积500多亩   草莓基地:在7组,种植面积150亩   猕猴桃基地:在7组、种植面积20亩   水产养殖面积380多亩   多经种植面积1000多亩(地瓜、海椒等)   水稻种植面积2800多亩   油菜种植面积1000多亩   通过产业成立了观赏鱼协会、紫色薯合作社、白马滩观光农业合作社,申报家庭葡萄农场两家,草莓种植农场一家,葡萄博览园一处(莲谭园艺),组建了东岳村资产管理公司   

嘉禾村

  嘉禾村面向成都市的母亲河——府河,背靠极具文化底蕴的原始山林——皇坟山,是黄龙溪千年码头的必经之路。全村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76亩,共1438户,总人口4350人,其中农业人口4317人,非农业人口33人,男2164人,女2186人。辖8个村民小组,其中有6个小组被例为黄龙溪镇城镇新区规划范围,先后被授予“全国计划生育协会村级先进单位”“成都市示范农家书屋”、“成都市社区教育示范工作站”、“双流县人居活动生态小区”、“双流县“三八”红旗集体”等殊荣。   嘉禾苑、嘉禾庄两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已建成,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小区安装的风光互补低碳环保路灯,是成都市使用新能源路灯的示范工程。全村以平坝为主,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距成都40分钟车程,距城南卫星城华阳镇20分钟车程,接通至乐山、眉山,双黄路、中黄路在此交汇,交通方便,紧挨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黄龙溪的核心景区。是黄龙溪镇政府、派出所、卫生院、文化站、工商所等行政职能部门所在地;也是黄龙溪镇城镇新区规划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四川省旅游学校、黄龙溪镇客运站、商贸市场、黄龙溪公立幼儿园、复地项目景观大道等已落户嘉禾村。   嘉禾村属平原地带,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全村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无环境污染,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2℃,年日照时数1232小时,自然灾害仅有洪灾史,无地旱灾、雪灾、地震史。全村地下水资源丰富,并建有蓄水池(塘)17 口,提灌站3处,农业用水和村民生活用水有充足保障。村域大部分范围内植被繁茂,环境优美,曾被双流县农发局评为“生态文明村”。   嘉禾村交通便利,双黄路、中黄路穿村而过,全村以嘉禾庄为支撑点,建有数条树枝状的村社道路,村道合计长5000 米,社道路合计长16000米,村道均已铺设为水泥路,村社道路宽2.5——7米,通往村内主要大型院落。   

响水村

  响水村基本情况   响水村2004年由原毡帽村、响水村合并而成。幅员面积8.44平方公里,2014年全村总户数924户,人口2928人,耕地面积通过确权实测面积3984.01亩(其中田面积1849.79亩,地面积1505.84亩,退耕还林面积628.38亩。)所辖七个村民小组,党员111人,2014年经济总收入4662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11705元,村集体收入达3.8万余元。响水村地处黄龙溪镇深丘,沟壑纵横,籍黄路穿村而过,处于锦绣东山生态观光走廊和蜀风牧山文化旅游走廊结合部中心,距黄龙溪古镇3公里,彭山县彭祖山景区12公里,籍田镇2公里邻鹿溪河和东风渠末端,401厂和103厂在村中有旧厂区500余亩(属国有土地)。   响水村系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全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C0,年日照时数1248小时,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自然灾害有旱灾和雹灾等,无地震史,村内提灌站21处,全村地下水资源丰富,并建有蓄池(塘)49口,鹿溪河从响水村境内流过,长度3500千米。农业用水和村民生活用水有充足保障。村域范围内植物繁茂,独具特色的红沙土,适合种植红萝卜,现已创出品种且销往成都、仁寿等县、市市场。   现已成立巨桉种植专业合作社,凤凰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已种植巨桉1500亩。   全村退耕还林面积628.38亩,其中薄壳核桃398.68亩,巨桉229.7亩。   村内有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2个,占地520余亩,年出栏和入栏生猪2万余头。种植企业一个,四川省登悦林木种植有限公司,现以在响水村成片。流转林地4600余亩,种植速生丰产林。村内没有成规模的工业企业,全村主要以外出经商和外出务工为主。响水村现有经济构成是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一、三产业互融合,互动发展已成明显趋势。   响水村交通便利,籍黄路穿村而过,村内主要交通干道为东南向的镇道籍黄路,建有数条树枝状的村社道路,村道合计长9000米,社道路合计长27800米,村道均已属水泥路面,社道属土泥路面,村、社道路路宽4米,道经村内连接主要大型院落。   村上已通电力,其线路已基本上沿道路两侧引入各社。电力来源于籍田35KV变电站及彭山从电局,经10KV输电线路引入,电力条件充足,村上设有配电房,全村已安装无线座机电话208部。    村民日常用水主要以岷江自来水厂和抽取地下水,村内污水为分散自流,无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无独立设置的公厕。村内垃圾为集中处理,有垃圾箱14个,保洁人员13人,村有卫生点一个,便民服务和农资综合服务站各一个。自来水入户498户。   全村燃料结构以材为主。村内有沼气池33口。   

川江村

  川江村基本情况   黄龙溪镇川江村位于黄龙溪镇东部,北与永安镇双坝村、梨园村相邻,东南与天府新区籍田镇相邻,与籍田镇由一条鹿溪河相隔,新借黄路从村中心腹地穿越而过,全长3.1公里。全村的地貌呈东南向西狭长走势,是典型的浅丘农业村。川江村由原十字村、川江村、大坪村三村于2004年合并而成;现辖8个村民小组,共934户,2998人,党小组8个,党员73名,村两委干部8名,困难户81户,其中低保32户,残疾人155人,五保户20人,困难党员14人;幅员面积7.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201亩,林地面积4300亩;全村道路43公里,其中已硬化水泥路面36公里,全村集体塘堰53口,已浆砌35口,未浆砌18口;提灌站13处,已改造12处;沟渠44公里,已改造37公里;农业灌溉主要靠老南干和鹿溪河提灌,农业主要产业是粮油、蔬菜、红花生、四季苔菲、地瓜子、海椒、和畜禽水产养殖等,现已成立农业经济合作社三个,家庭农场三个,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15745元。   


东岳村特产大全




东岳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