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成都 >> 双流区 >> 兴隆镇 >> 罗家店村

罗家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罗家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罗家店村简介

  罗家店村地处兴隆镇北方,是华大路(现红星路南延线)进入兴隆的第一个村,它与兴隆镇瓦窑村、保水村及万安镇、华阳镇、正兴镇相邻。华大路、中山路、正公路东延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发达,地理环境优越。
   辖区幅员面积4.7平方公里,下辖9个社,918户,3310人,村支部党员79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村两委干部共9名(其中女性3名),便民服务人员1名,劳动协管员1名,综治队员4名。村议员21人,组议员59人。
   罗家店村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带领下,本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的原则,团结和带领全村群众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型旅游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托观光走廊的区位优势,诚信周到的一流服务,狠抓发展机遇,不断营造最佳发展环境,我们愿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精诚合作,携手共创美好田园城市。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10122121 610200 028 查看 罗家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罗家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罗家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场镇社区

  场镇社区基本情况介绍   兴隆镇场镇社区办公室设于兴隆镇场镇保水街5号,辖区周边与保水村接壤,距华阳卫星城6.5公里,全社区幅员约1平方公里。社区下设3个居民小组,辖区内共有常住人口6535人,总户数2247户,其中非农户居民724人(其中有选权的选民607人,男350人,女257人),共389户。辖区内设有中学、小学、成教校、幼儿园、中医院、供电所、信用社、加油站、邮电所、敬老院等职能机构,兴隆镇党委、政府设在辖区内正街53号。目前有居民安置小区2处,农民安置1处。辖区内水、电、气、路、光纤、宽带网络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场镇社区是兴隆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兴隆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场镇社区设有:便民服务站、社区城管执法分队办公室值班室、人民调解室、流动人口服务站、镇计生服务站、档案室、议事会议事室、会议室、远程教育服务站、党员活动室等各职能办公室。   

宝塘村

  宝塘村简介    兴隆镇宝塘村位于兴隆镇西南方,距兴隆场镇1.9公里。全村幅员面积4.47平方公里,以浅丘台地为主,土地总面积6705亩,耕地面积3124亩,辖区内有8个村民小组,人口960户、3007人。全村主要产业是草莓、西兰花种植,2014年4月宝塘村因天府新区项目建设全部征地拆迁。    2008年5月1日开始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2008年5月26日选新成立村级治理机制组织,村民主监事会由3人组成:汤绍清任组长,吕衡清、银则迪为成员。村集体资源管理委员会由5人组成:廖仲明任组长,沈秀华任副组长,汤绍清、汤炳根、汤炳元为成员。2008年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地经营权、林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产权的确权颁证工作,2009年5月,全村村民在开展承包土地实测工作的同时,自发自愿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地长久不变改革工作。2010-2011年,宝塘村进行了农村土地深化确权工作,完成农用地“应确尽确”工作。    2009年5月18日宝塘村便民服务站办公室、警务室、农资放心站建设工程开工,8月1日投入使用。2009年5月28日宝塘村公开招聘村级巡逻队员4名,吴洪林、张友兵、张义全、李启忠被择优录取,6月1日正式上班。    2009年9月成立了西兰花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社长由孟金华担任。    拆迁工作,2012年3月开始,天府新区项目天府大道中轴线征地136.88亩,拆迁人口121人。(其中宝塘村四组原赵家6社71.67亩,原赵家7社65.21亩)。2012年7月,兴隆湖项目征地3053.255亩,拆迁人口2114人。(其中宝塘一组原赵家1社626.019亩,拆迁人口408人;宝塘二组原赵家3社95.38亩,拆迁人口41人;宝塘三组原赵家4社253.95亩,原赵家5社202.09亩,拆迁人口387人;宝塘村四组原赵家6社159.12亩,拆迁人口61人,原赵家7社35.954亩;宝塘村五组原宝塘1社451.351亩,拆迁人口321人,原宝塘村2社18.813亩;宝塘六组原宝塘村3社114.453亩,拆迁人口154人;宝塘村七组原宝塘村4社535.859亩,拆迁人口403人;宝塘村八组原宝塘村5社518.606亩,拆迁人口339人)。 2013年3月,兴隆湖垫高区项目征地133.4亩。2013年4月,天府大道扩边项目征地58.01亩。(其中宝塘村四组原赵家6社48.06亩,原赵家7社9.95亩)2013年12月,兴隆湖垫高区项目拆迁51户农户,涉及宝塘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2014年4月环湖路征地项目拆迁,动员宝塘村全体为拆迁农户可以拆迁房屋,待遇与正常拆迁标准一样。2014年4月,宝塘村土地全部被征用。    今后,宝塘村将紧紧抓住天府新区建设机遇,加强就业培训力度,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三根松村

  三根松村位于兴隆镇东南面,与兴隆镇跑马埂村隔河相望、与天明村及永兴镇、合江镇相邻,成-自-泸高速穿村而过,两条50万千伏高压线横跨三根松村,老中三路与三根松村边界穿过,漉溪河环绕三根松村,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三根松村距镇政府3公里,辖区幅员面积3.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0余亩,辖区5个组,总户数546户,人口1822人。全村共有党员38名,村两委干部7名(其中女性2名),村大1名,协管员1名。   基本工作成效:    三根松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下,三根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主政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生产环境显著改善,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三根松村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特色农业有草莓、葡萄等,全村已流转800余亩土地。   制度建设:    新办公室于2011年9月24日搬迁,新办公室搬迁后环境得到大幅度提高,有功能齐全的办公场所、医疗室、残疾人康复室、防洪物质储备室、农资放心店和生活便民店。搬迁后村两委不断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统一制作规范的制度并上墙;有专人档案管理员,严格的管理制度,图书室实行全天开放,远程教育正常开展;在支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了村民议事会的作用,规范了议事会的各项制度,加强了会议记录。全村共有村议员21名,小组议员33名,并设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纪检员,提高和有效保障了村民参与村级基层自治的权益,村民议事监督、村‘三务’公开等完全透明.   基础设施建设:    三根松村已于2008年建设了4.8公里的水泥砼路面,2011年建2公里的水泥路和4000米“U”型渠。2011年新建设的标准化办公场所,按照‘环境优美、节约土地、布局合理、生活便利、经济实用’的总体规划原则。自来水、电、光纤、健身器材、绿化设施等一应俱全,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   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在2009年组建了3人的综治服务队,负责村内的禁然、纠纷协调、治安巡逻等工作,将各种社会和家庭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广泛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各种法律法规知识,同时注重‘防邪’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村境内未发生一例较大治安事件,使全村老百姓居住安心、舒适。   

廖皇寺村

  廖皇寺村属浅丘地带,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252亩,东与太平交界,西与兴隆镇天明村相邻,北与白沙交界,距兴隆镇场镇5公里。   廖皇寺村辖区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23人,总户数529户。兴太路横贯廖皇寺村1、2、4、5组,加起本村到平安的路全长5.5公里。廖皇寺村有丰富的水果资源,以赖家桥原1、2、3社为主的草莓300亩;以4组(原7社)为主的有机西瓜200余亩;有页岩砖厂1个,位于5组(原9社),占地26余亩。   廖皇寺村办公室位于兴太路与廖皇寺村到平安的交汇处,占地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设有便民服务站、村卫生站、健身活动中心、村支部办公室、村委员办公室、村议事会办公室、多功能会议室等。   

斑竹村

  兴隆镇斑竹村位处兴隆镇东北角,幅员面积约4.8平方公里,与万安镇,白沙镇接壤,下属7个村民小组,地势地貌以浅丘为主,常年出产水稻,油菜籽,水果蔬菜成为该村主要农副产品。腊梅花的种植为4组主要经济收入,现有腊梅种植面积500多亩。该村交通便利,成自泸路南北向穿过该村,正公路横跨东西,2.5公里的连接路把原斑竹村、分水村紧密连接,斑竹村共有村民2640人,共计786户,地承包面积:2944.18亩,集体建设用地面积:229098.22平方米。   

罗家店村

  罗家店村地处兴隆镇北方,是华大路(现红星路南延线)进入兴隆的第一个村,它与兴隆镇瓦窑村、保水村及万安镇、华阳镇、正兴镇相邻。华大路、中山路、正公路东延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发达,地理环境优越。    辖区幅员面积4.7平方公里,下辖9个社,918户,3310人,村支部党员79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村两委干部共9名(其中女性3名),便民服务人员1名,劳动协管员1名,综治队员4名。村议员21人,组议员59人。    罗家店村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带领下,本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的原则,团结和带领全村群众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型旅游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托观光走廊的区位优势,诚信周到的一流服务,狠抓发展机遇,不断营造最佳发展环境,我们愿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精诚合作,携手共创美好田园城市。   

瓦窑村

  瓦窑村简介    瓦窑村新农村位于兴隆镇东部,临场镇,旁边有东山快速通道、成自泸高速,漉溪河等重要交通要道。新农村由3个村民小组构成,包括5组、6组、7,共160余户,现有人口600余人,是瓦窑村统规自建安置集中点。主要是在农业种植上以草莓种植为主,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17850元,新农村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辖区内有太阳岛、碧水山庄等以以餐饮、娱乐为主,推动以“服务型”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刘家坝村

  刘家坝村情况简介   1、兴隆镇刘家坝村位于兴隆场镇东北方,东与廖皇寺村相连,南与天明村、瓦窑村相邻,北与斑竹村交界,交通便利,辖区内有兴白路、兴太路与太平镇、白沙镇、兴隆镇相通,有约15公里水泥路通各村民小组,全村90%以上农户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全村幅员面积4.1平方公里,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38户, 3300人,有党员85名。村年集体经济收入3.56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3000元,2013年在天府新区规划中,刘家坝村被定位为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区。   2、全村产业特点:早在90年代末,村民响应改革开放政策引进了草莓、枇杷、梨子的种植,目前全村果树有枇杷、葡萄、梨、柑橘、桃子及其它小水果千余亩。传统川菜和粤菜共有3000余亩次。还有传统农业,如水稻、玉米、油菜等。2014年,刘家坝村成立了成都市刘家坝村瑞浓生态草莓合作社和成都博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年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迅速。另外刘家坝村企业有刘家坝砖厂,金凤砖厂,成都五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及2015年将重点打造的“锦官城外”生态园项目,“美丽新村”项目正在申报中。刘家坝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人员1865人,其中外出务工一年以上的有528人,主要从事生产、加工、制造、建筑和服务业。    3.交通状况;兴隆镇刘家坝村地处龙泉山脉以西的浅丘区,属于典型的农业村,刘家坝村到兴隆场镇约3公里,路面宽4米,到合江场镇10公里,到太平场镇9公里,到白沙场镇4公里。以上均为水泥路面。目前刘家坝村主干道水泥路长6公里,宽4米。距华龙路5公里,距成简快速通道(三叉)8公里,距华大路3公里,成自路及正公路横穿刘家坝村。    4、水利、电利:漉溪河贯穿刘家坝村3、4、6、7、8组,全村水源充足,农田灌溉用水全部靠提灌抽水灌溉;农村生活用水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传统的地下深井水,一方面是岷江自来水,电力:十千伏的高压线横穿全村而过,全村共有大功率变压器10台能够完全满足全村生产生活用电,   5、刘家坝村在2008年全面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共作,当年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地经营权、林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产权的确权颁证工作,2009年5月,全村村民在开展承包土地实测工作的同时,自发自愿开展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改革试点工作。 2010-2011年,刘家坝村进行了农村土地深化确权工作,完成农用地“应确尽确”工作。   2008年,刘家坝村在全村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实测的基础上,颁发了《集体土地所有权证》15本、《集体土地使用权证》818本、《房屋所有权》777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915本、《林权证》15本,发放耕保卡915张。在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过程中,刘家坝村尝试开展“村两委+议事会”新型村级基层治理新机制的有益探索,建立了耕地保护制度。在2014年1月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第三届村组议事会成员52人(其中村监督委员会成员5人)。2014年召开村议事会11次,形成决议90件,解决村与群众矛盾问题48个,真正实现了由“代民做主”为“让民做主”。在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方面,2014年市、县、镇共拨付资金50余万元,2011年,刘家坝村完善村民活动中心、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硬件设施建设、外包农业技术服务、畜禽防疫、环境整治、医疗卫生服务等6个服务项目。从2011年到2013年,刘家坝村利用村级公共服务资金、县镇扶贫资金为全村村民硬化社道约8公里,极大的改善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为刘家坝村改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刘家坝村的区位优势。土地面积广而肥沃,植被覆盖面积广,环境优美,刘家坝村已经于2010年、2011年实施了退宅还耕项目,村民居住相对集中。全村共有一个中心村,3个聚居点,能完全能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用电,成自泸及正公路横穿刘家坝村原金凤村1、2、3、4、5、6、7、8、社,距离成简快速通道、华大路较近,山青水秀,适合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都市休闲农业。   

天明村

  天明村基本情况简介   天明村属于浅丘地带,幅员面积4.9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825亩,东南与合江交界,西与兴隆镇保水村相邻,北与刘家坝、瓦窑村相邻,距场镇2公里。天明村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54人,共854户,其中优抚对象18人,党员55人(女性党员人)。锦绣东山生态观光走廊横贯天明村3、4组(全长1.6公里)。成自路横贯天明村1、2、4、6组,全长近3.4公里。漉溪河环绕天明村4个组(长5公里)。   天明村入驻企业:页岩砖厂两个,占地200余亩,绵樱鸭业公司在天明村原村小落户占地6亩,天成弥猴桃占地50余亩,四川西南四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位于原8、13社,占地200余亩,四川润绿苑林园艺有限公司位于原6、7社,占地180余亩,太阳岛占地40余亩,玫瑰天堂公司占地680余亩,成都华都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占地580亩,成都名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占地190亩,蜀沁园林苑艺公司占地73亩,成自泸高速公路征地500余亩,双流县兴隆宏胜园艺种植场占地340余亩,现共计流转土地3000余亩。   天明村活动中心位于原兴合路与华大路交汇处,占地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设有便民服务站、村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农民活动中心、村支部办公室、村民委员会办公室、村议事会办公室、多功能会议室等。   

跑马埂村

  跑马埂村是天府新区建设区域的核心区。跑马埂村位于兴隆镇西南部,村委会驻地距场镇3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999户,总人口3126人,党员79名。村两委干部共7名(其中女性1名)。   村幅员面积4.87平方公里,(银家坝、银家石梯、陈家坝、贾家坝)耕地面积3270亩,林地1533亩,集体建设用地1205亩。跑马埂村东与天明村、三根松村隔河相邻,南与永兴镇、煎茶镇交界,西与宝塘村交界,北与保水村交界。历史文化底蕴,天主教堂巍然耸立。猫猫沟堵水堰125亩水面,绿树倒映,微风轻波。漉溪河横贯全村9个村民小组,段面长10000米,形成一条环境优美的风景线。   目前,就天府新区项目区兴隆湖、红星路南延线和三岔湖立交桥拆迁项目,已全面拆迁完成,工程项目以全面在建设施工中。   

保水村

  保水村基本情况    兴隆镇保水村位于兴隆镇场镇周围,由原来的的胜利村改名为保水村,保水村村委会驻地距镇政府0.3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3150人,户数1062户,幅员面积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48.4村相邻,南与天明村隔河相邻,西与跑马埂村、宝塘村相邻,东邻华大籍路,北与瓦窑村交界。鹿溪河横贯全村内1组、2组、3组,形成了一条环境优美的风景线。周家坝、宋家坝、保水沟、团龙桥等历史著名地构成了保水村的地理轮廓。    保水村村属浅丘地带,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全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1℃,年日照时数1242小时,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自然灾害有旱灾和雹灾等,无地震史。漉溪河经过保水村。村内有保水沟河流流经村内全村地下水资源丰富,并建有蓄水池11 口农业用水和村民生活用水有充足保障。华大路(景秀东山观光走廊)途经保水村,生态旅游玫瑰园位于保水村的华大路侧。村内主要经济作物草莓和枇杷和梨。    保水村由于位于兴隆镇周围附近,受场镇规划的影响,导致了工业发展较为薄弱,村内没有成规模的工业企业,仅有一个工业企业天龙砖厂。目前全村主要以外出经商和外出务工为主。但是由于保水村位于生态观光走廊这条线上,保水村的旅游发展业逐步走向规模化,目前村内依托观光休闲旅游业的玫瑰园,逐步成为村民增收的另一个渠道和全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保水村现有经济构成是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一、三产业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已形成明显趋势。    保水村交通便利,中山路.华大路穿村而过。成昆铁路线经过保水村。村内主要交通干道为,中山路.斑宝路.兴跑路、保莲路. 全村以兴隆镇镇为支撑点,以上述道路为主骨架,建有数条树枝状的村社道路,村道合计长3.8米公里,社道路合计长12公里米,村道均已建设为水泥路面。村社道路路宽3.5米至6米,通往村内连接主要大型院落。村上已通电力、电讯线,天然气管道、光纤。岷江自来水等设施。其线路已基本上沿道路两侧引入各社。村民日常用水主要为岷江自来水。村内有污水处理厂一个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村内垃圾为统一清运处理。由距离城镇较近,村民购物,小孩就学均利用兴隆镇的设施,另村有卫生站一处,职工人数3人,占地100平方米。   


罗家店村特产大全




罗家店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