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重庆市 >>垫江县 >> 长龙乡

长龙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长龙乡谷歌卫星地图)


长龙乡简介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5万人 38平方公里 500231201 408300 023 查看 长龙乡谷歌卫星地图

长龙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长龙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桂溪镇

新民镇

  垫江县辖镇。1941年设新民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4年建双河口镇,1994年更名新民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57平方公里,人口3.3万。渝(重庆)巫(山)公路贯境。辖新民、双河口、石桥、南印、城北、团香、玉龙、七桥、凌云、树新、长山、宽田、帽合、明月、印盒、长岗、大通、白象、白云19个村委会和义河、正街2个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境内建有集灌溉、发电、旅游多功能的双河水库。.  

沙坪镇

周嘉镇

  周嘉镇是垫江县有名的商贸重镇和中心镇之一,素有“农民体育文化之乡”之称,位于垫江县东北部,东接普顺镇,南邻永安镇,西连沙坪镇,北与梁平县回龙镇和荫平镇接壤,幅员面积85平方公里,辖周嘉、晓兴、复兴三个场镇,15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6个居民小组。2005年末,全镇15273户,总人口46003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7亿多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7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1.34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8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27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99亿元。 周嘉集镇距垫江县城24公里,距重庆主城区135公里,距梁平火车站33公里,万州深水港120公里,渝宜高速公路贯穿镇域南北,镇区中心距渝宜高速公路周嘉出口(全县仅三个出口之一)2.7公里。 全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农耕条件好,是垫江重要的粮食、生猪、蚕桑和蔬菜、水果生产基地。耕地面积2687公顷,粮食总产量2.7万余吨,优质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占总面积85%以上。年出栏生猪4.5万头以上,出栏家禽60万羽以上,养蚕近3000张,产茧约8万公斤,种植优质蕃茄、黄瓜、藕等无公害蔬菜约5000余亩。垫江白柚10万株以上,高换改造嫁接琯溪蜜柚4万余株。 集镇面积2.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3万余人,城镇化率28.7%以上。2005年末,全镇有个体工商户400余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39万元,集市贸易3891万元。 电力 镇内有35KVA变电站1座,主变电容量6300KVA,年供电能力达1000万KVh;供水 全县有名的“西水东调”工程竣工,自来水源水来自渝东有名的红旗水库,日供水能力为7000吨,境内有大小河流3条,小型水库7座,总库容100万立方米;通信 设施齐全,程控电话3000门以上,移动(手机、小灵通)用户逾10000人;交通 垫普路、渝宜高速路贯穿镇境南北,渝宜高速路出口至集镇2.7公里的嘉兴大道即将竣工通车,垫普路为水泥路,村级路实现了村村社社通,且正在逐步硬化;文教卫生 镇内两所高完中、三个完小、一个市一级幼儿园,有教职工469人,在校生9828人,幼师20人 。镇卫生院下设三个门诊,各类医疗设施齐备,有医疗卫生人员68人,其中主治医师7人,医师医士各18人,病床50张,有120急救车1辆。.  

普顺镇

  普顺镇位于垫江县东北部,东与忠县相邻,北与梁平接壤,全镇幅员面积为86km2,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3000人。集镇面积1.5km2,居住人口5000余人,耕地面积1600公顷,全镇GDP138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余元,财政收入500余万元。2006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13000亩,接纳云阳移民401人。境域依山傍水,人杰地灵,交通便利,水电充裕,资源丰富,特产富饶,新兴的旅游产业诚迎四海宾客。小城镇发展、旅游开发、“小巨人”发展三大战略初见成效,蚕业畜牧业两大基地初具规模。垫普路、梁普路全部硬化,距长梁高速路口5km;全镇有学校10所,卫生院1个;安装程控电话3000余门,移动电话4000余部,100%的村实现了电话村,3000余户安装上了光纤,村村通光纤网络;多数村已进行了农网改造。供水供电得以保障,政策优惠,服务到位,一个宽松、舒适的发展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永安镇

  永安镇位于垫江县东北角,东接忠县,北连周加镇,西临曹回乡,南界高安镇,幅员面积97平方公里,距离县城28公里。垫普梁公路和成都市至上海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泸蓉高速公路进出口4公里,境内与外界相通的公路均为三级水泥路,交通十分便利。    全镇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05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2112人,其中农业人口40656人。主产水稻、玉米、高粱、薯类及多种水果,适宜种植桑树和畜牧禽养殖,是垫江“万担蚕茧”基地镇,畜牧产业化建设基地镇,白柚生产基地镇,优质粮油生产基地镇,素有“咂酒之乡”的美称。2005年全镇国民经济生产总值2.01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0.9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922 万元,全年财政收入254.5万元,粮食总产量26100吨。    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4500人,教职工191人。正规卫生院1所,村卫生站13个,卫生技术人员80人,村村实现了光纤、电话、公路三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蓬勃发展。    永安镇基础设施齐备,电信、邮政、金融、供水供电、饮食娱乐、商业一应俱全。    永安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热诚欢迎广大客商到永安投资置业,永安是宝地,处处有商机,美丽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永安镇恭候您的到来 。.  

高安镇

高峰镇

  高峰镇地处垫江中部腹心,川汉路、垫(江)涪(陵)路交汇处。距离县城14公里,距离重庆主城120公里,是垫江腹心重要的交通要道。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000亩,辖8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63个村(居)民小组33000人。境内海拔在350和450米之间,系渝东北平行岭谷区,地面起伏不大,属浅丘地貌。土壤主要为灰棕紫泥土,PH值5.5——7.5。年平均温度18.1℃。大于等于10℃的年积温5403℃;年日照时数1277.1小时;年降雨量1300——1700mm空气相对湿度82%,无霜期298天。境内的塘、库、堰密布,有小型水库4座,山坪塘227口,长江一级支流的高滩河流经全境,水资源总量达0.5亿立方米,并且境内无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水质清澈,适应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加工。.  

五洞镇

澄溪镇

  澄溪镇位于长寿、垫江、邻水三区(县)交界处,素有垫江“南大门”之称。是全国重点镇、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重庆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重庆市首批启动的经济百强镇和重点中心镇,是市委、市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全镇幅员面积59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总人口5.5万人,其中城镇面积2.76 平方公里,城镇人口2.5万人,城镇化率为45.4%。2005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8.13亿元,本级财政收入927.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亿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达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80元。   区位优势明显。澄溪距垫江县城17公里,距重庆主城区110公里,距长寿深水港54公里,距重庆航空港100公里。国道川汉路、省道渝巫路、长万高速公路和拟建的长梁铁路横贯全境。   商贸流通活跃。澄溪是重庆市域东部重要的区域性物流结点,境内的小商品交易市场、农产品市场辐射长寿、邻水等周边区县;特别是木材市场是渝东最大的木材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发展成为西南乃至全国的木材经营集散地之一。   自然资源丰富。闻名遐尔的卧龙河气田储量居全国第三,开采量居全国第一,并有亚洲最大容量的增压站。同时,这里有全国唯一的能集钻井、采集、净化、输配及应用为一体的地方性天然气化工企业集团,日输天然气450万立方米,价格比国网低25%。国家级企业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和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之一的重庆鼎发实业公司均在镇内建有分厂,为我镇发展天然气化工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澄溪镇农产品也极为丰富,其中的生猪、蔬菜、蚕桑、白柚、丹皮等均属全市十个“百万工程”项目。   投资环境宽松。近年来,澄溪镇倾全镇之力强力打造招商引资环境。一是大力加强硬环境建设,几年来,已投资上亿元用于水、电、气、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五纵五横”的城镇骨架,完成了农网改造,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启动了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工程。大力投资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原澄溪卫生院与县医院合并后成立了垫江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澄溪小学和垫八中电化教育全市领先,教学质量已连续多年名列全县前列,目前,两校正努力创建市级示范学校。.  

太平镇

  太平镇位于垫江县城南,距县城8公里,距重庆主城区120公里,幅员面积51.31平方公里。渝万、沪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旅游资源独特,矿产资源丰富,水电气供应充足,通讯设施先进,区位优势明显。    全镇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88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万余人。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85亿元,财政总收入5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65元,纳税5万元以上的“小巨人”企业15个。 太平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围绕“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旅游业兴镇”的发展思路,紧扣建设“旅游名镇、经济强镇”的总体目标而努力奋斗。    农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生猪、蚕茧、牡丹、食用菌四大农业产业化初步形成。工业经济发达,有荣中水泥、丰源磷肥厂、-汽油为龙头的企业40多家。镇内旅游资源丰富,有牡丹近万亩,盛产丹皮,被誉为“丹皮之乡”。太平牡丹已纳入重庆市100万亩花卉苗木和100万亩优质中药材农业产业化工程。境内有国家A-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之称的“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和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的明月山风景区。    牡丹旅游区幅员面积30平方公里,种植牡丹面积2.5万亩,居全国之首。该景区在华夏牡丹花海生态园基础上,打造了三大重点旅游项目:太平湖牡丹精品园、百灵山牡丹艺术园、恺之峰牡丹文化园。另有楠竹山景区、金山原始丛林区等自然景点、人文景观30余个,成为垫江县最佳避暑地和旅游胜地。围绕旅游景点,巩固和扩大牡丹种植面积,注重牡丹精品园的培育,培植芍药以延长花期,共栽植牡丹100多万株,芍药6万株。每年3月,牡丹和芍药相继开放,花期可持续一月之久,成为牡丹生态旅游区的两大亮点。开发以牡丹为主的旅游产品,生产出了“丹皮王”、牡丹药物牙膏和牡丹洁身宝,深受广大游客喜欢。自2000年,太平镇举全镇之力进行牡丹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景点培育等工作,成为六届垫江牡丹节的主办或承办单位,为牡丹节的成功举办提供了良好的软硬环境。牡丹节启动了农业观光旅游,不仅提高了垫江县和太平镇的知名度、美誉度,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鹤游镇

  鹤游镇距重庆垫江县城37公里,垫涪公路穿越全境,东接坪山镇,南邻白家镇,西靠包家乡,北连砚台镇,全镇幅员面积32.8平方公里,属平状高丘地形,海拔345—520米,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雨量1183毫米,日照1177小时,现有耕地890公顷,其中田566公顷,土324公顷,辖7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45个村(居)民小组,2006年总人口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   镇内有小学3所,其中私立学校一所,村校一所;垫江二中、文兴高中两所高级中学坐落于鹤游。卫生院一所,村级卫生站8个。已硬化的村级公路13.5公里,村村组组均已通公路。鹤游镇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山寨式城堡——鹤游坪古城堡,城中城就在鹤游镇,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   经济发展   200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862万元,比2004年增长21.8%;财政总收入3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 96元,比2004年增长22.3%。2006年,全镇优质水稻、玉米良种化覆盖率已达100%。改良推广二0猪 65 头,累计改良种猪1200头,发展畜牧养殖大户近100户,建成生猪养殖小区1个,实现生猪品种改良率达90%以上,出栏肥猪21660头,存栏生猪1.5万头,出栏小家禽22万只,存栏小家禽9.3万只,畜牧产值3000万元。从长寿区引进一家榨菜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种植榨菜7000亩,种植蜜本南瓜2000亩,增加农民收入200余万元。   2006年,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为21户,其中工业企业15户,年末企业职工266人,比2004年增长19.3%;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653万元,比2004年增长率83.9%;实现总产值3312万元,其中工业企业总产值2176万元,实现小巨人5个,入库税金49万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99.5%、55.8%、66.7%、75%;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731人,实现劳务收入2238万元。   至2006年,全村已修通村社公路12.5公里,硬化公路9公里,通社率达100%,通湾率达80%以上。  

坪山镇

  坪山镇位于垫江县东南部,地处垫江、长寿、涪陵三区县交界部位,濒临长寿湖尾端,区位优势独特,特色资源丰富,涪(陵)垫(江)干线公路贯通全境,素有“垫江南大门”、“涪垫锁钥”之美誉。坪山镇幅员面积79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居委、13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人。集镇建成区2平方公里,集镇人口1.9万人。   镇域经济蓬勃发展。一是农业产业化纵深推进。榨菜、蚕桑、蜜本南瓜三大产业基本形成;柑橘、肉鹅、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大棚蔬菜等设施农业稳步推进。二是工业经济升级提速。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基本形成;基本形成以榨菜生产、草制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发展格局。2011年成功引进投资2.5亿元、年产值2.75亿元的涪陵榨菜集团4万吨精加工项目,每年可实现利税2000万元,解决600个剩余劳动力就业。三是现代化城镇建设与商贸流通产业统筹推进。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拉动城镇框架、完善城镇功能,不断增强城镇承载力、支撑力和辐射力。大力引进辐射范围广、产业关联度高、带队功能强的木材、家俱、粮油、农贸等专业市场,松下、步步高、重客隆等一批知名连锁店落户坪山。   坪山将围绕“富民强镇”目标,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主要抓手,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与基础建设,协调推进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力争把坪山建设成为垫江南部区域经济文化重镇。   

砚台镇

  砚台,以莲花溪中有一大石如砚而得名。砚台镇是垫江县2001年机构改革唯一新建镇,幅员面积78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4.4万;距县城27KM,高速路入口9KM,长寿港48KM,机场98KM,交通便捷,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电、气等资源得天独厚,工业基础雄厚;年径流量6亿立方米的高滩河、大沙河交汇于此;装机容量1250千瓦的高洞电站屹立其间;40余个中央、市、县气井星罗棋布;富源公司、青啤公司两大县级骨干“金花”企业辐射带动,福建闽富化工、庆江玻棉厂等10余个企业“小巨人”群星闪耀。  

曹回镇

  垫江县辖乡。1953年置回龙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龙桥公社,1983年复置龙桥乡,1992年更名曹回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3.3万。垫(江)普(顺)梁(平)公路贯境。辖建坝、龙桥、马堂、西竺、龙珠、自平、苦竹、马安、跳墩、茶园、乐安、安山、桂高、徐家、白草、中南、杨河、石院 、沙丘、大华、江西、打鼓、龙坡、沈家、玉华2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  

杠家镇

包家镇

  包家镇位于垫江县西南端,距县城37公里,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辖6村1居委,48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3229人。   包家镇交通便利,澄沈路、包兴路贯穿全境,村村通水泥路,社社通公路。水资源丰富,大沙河、龙溪河穿境而过,南部紧邻长寿湖,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非常适宜农作物生产。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规模种植了万亩柑橘和万亩蔬菜,并依托长寿湖湿地保护区、万亩橘海开发集观光、休闲、餐饮于一体的“湖畔橘海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带”,现代农业发展形式喜人。工业初具规模,包家岔路口至场镇公路沿线拥有2家保温材料厂、3家榨菜加工厂、1家纸管厂、1家砖厂等企业,形成了集食品加工、建材生产、纸制品加工等无污染企业为主的“包兴工业产业带”。作为毗邻4A级风景旅游区——重庆长寿湖的边贸特色小城镇,包家镇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了以“突破、进位、共富”为思路,以“生态橘海,乐活包家”为发展特色的湖畔橘海生态旅游名镇发展总体规划,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工业,重视农民新村、公路、休闲广场等民生工程建设,不仅帮扶群众创收增收,共同富裕,更注重保障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为建设新农村、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劲动力。   

白家镇

  垫江县辖乡。1939年置白家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7公里。面积57平方公里,人口3.1万。辖白家、吉庆、烟坡、山福、农居、鸿鹤、云龙、云山、光宝、团石、柏林、合心、观斗、吉祥、永平、天生、静峰、活良、丰收、川石、丛林、三角、湖滨2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特产柑橘、烤烟。.  

永平镇

  永平镇地处垫江东南角,南与坪山镇接址,北与高峰镇相连,距县城24公里,涪垫路由北向南横穿而过,大沙河由东向西跨越其境。全镇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辖七个行政村,43个农业社,有农户4536户19060人,其中农业人口18504人,非农业人口556人,现有耕地面积18150亩。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全年完成1.68亿元,同比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1235万元,同比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全年完成4300万元,增幅12%;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4900元。   【行政区划】:永平镇辖七个行政村43个农业社:金光村、光辉村、罐石村、双堡村、石平村、鲜花村、秋桥社区。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2年预期各项经济指标为: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2亿元,同比增长13.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亿元,同比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750万,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107元,同比增长19%;财政收入可实现98万元,完成预算的115.3%。   (一)招商引资初见成效。今年以来,围绕现代农业和轻型加工,广泛收集信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农业项目2个,跟踪在谈电子化工项目3个。全年协议引资2.3亿元,到位资金1.3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1%。   (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目前,全镇有民营企业40户,其中工业企业31户,新发展微型企业15户。其中明月山农业开发公司投资500万元技改项目已基本完工;本源食品公司投资500万元开发的蜜本南瓜深加工项目正抓紧建设,并正在申报为规上企业;悦露酒厂投资100万元扩建厂区、增加设施并不断改善品质,全年销售额可望实现600万元,已通过QS第一次评审。   (三)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的基础上,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品质为根本、以业主为主体的思路,积极发展现代效益农业。一是做优做强蜜柚产业,新栽红心蜜柚800亩,完成石平村1000亩精品蜜柚园放线打窝和苗子定购,全镇蜜柚40多万株面积1.2万亩,同时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实施嫁接改良和柚果套袋,有效提升了蜜柚品质。二是推进榨菜、蜜本南瓜、加工型辣椒、香芋规模特色种植,总面积近10000亩,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又给当地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加工原料。三是利用大沙河,引进业主新建200亩生态鱼养殖基地,带动群众增收;四是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培育和发展了一批野禽野猪鹌鹑优质葡萄为主的大户,并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城乡建设提质提速。一是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场镇品位。今年以来,我们把市政建设作为一项重大任务进行重点投入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年累计整合筹集资金80余万元,高标准综合整治永平大桥北桥头至政府食堂近4000平米街道,开展了一个月的市政市场秩序-行动效果良好,新建垃圾处理池1座,整治场镇公厕和卫生死角10余处,购置了一批垃圾处理设施,建立了市政管理队伍。在全县市政考核中多次名列前茅。二是积极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今年完成了4个村近6000人的供水管网安装,完成了场镇应急供水方案编制上报和临时取水。立足长远完成了村社级公路硬化13.87km,完成农村危旧房屋改造25户, C、D类危旧房调查统计已录入系统503户,新村建设有序推进。完成第一批100亩的土地复垦项目,第二批287亩土地复垦项目已申报并进入入库核查阶段。三是规划20亩集镇建设用地,正上报审批,同时规划了70亩增减挂钩项目,为来年土地出让和建设打下基础。   (五)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012年,坚持一月一次例会制度,认真落实综合治理各项要求。共接待群众来访52人次,下访群众235人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324件次,解决交办信访5件次,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应对群众诉求,全镇治安良好,社会稳定。高度重视生产安全,开展各类安全宣传和检查80余次,排查处理安全隐患42起;检查各类机动车800余台次,设立警示路标60块,设急弯下坡防撞墙3处,行政处罚65人次,安全生产呈现出基础日益扎实、工作日益规范、群众日益理解的新局面。   (六)社会事业得到全面进步。一是计生工作有序开展。2012年全镇开展“计生赶场”8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发放计生药具2000余人次,优生优育健康检查1100余人次,孕前优生服务102对;新增计生奖励扶助对象9人,开展计划生育居家养老服务21户,上门服务90余次;依法处罚违法生育对象65人次,征收社会抚养费130余万元;男女性别比达到104比100,趋于正常水平。二是社会保障全面落实。2012年,全镇转移农村劳动力7741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47人,实现了劳务收入1985万元;227户、612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全年发放保障金12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人数达到了17788人,缴纳参合资金889400元,参合率95.2%;开展了“慈善双日捐”等献爱心活动,筹集善款142300元,救助留守儿童、受灾群众1023人70万元。三是科教文卫事业进展良好。2012年,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开展农业技术培训30次,受众达8000余人次;创建“无烟”单位5个,免费发放灭“四害”药物5000包;新增图书1万余册,农家书屋实现7个村(社区)全覆盖;镇文化站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余场次,受众达6000余人次。   (七)党的建设取得新的实效。一是创新乡镇运行机制。按照编制不变、统筹使用、人岗相宜的原则,对机关13名中层干部实行了全员竞争上岗、20个岗位实行了一般干部“双向”选择,干部活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二是扎实开展-表联系群众活动。2012年,全镇共接待群众800余人次,收集群众反映事项90条;已办结反馈的38件,正在办理的17件,不能办理已作解释说明的35件。三是加强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市第四次-会和-精神,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年建设各项活动,不断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新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2名,预备党员12名,党员转正10名。四是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加强廉政制度建设,规范镇村财务管理和重大项目决策,镇村干部无违纪违法行为。五是积极推进村级阵地建设。投资30万元修建的双堡村活动室已竣工验收,鲜花村活动室已选址动工。   

三溪镇

   三溪镇位于重庆市垫江县南大门、美丽的长寿湖畔,因黑虎凼、黑龙江、竹园坝三水汇入玉纸溪而得名,是垫江东南端的宜居园林示范镇、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称。全镇幅员面积7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3米;镇辖6个行政村和2个居民社区,共6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9074人,5102户,其中农业户数4134户,农业人口18382人;有13个基层党组织(1个党委,1个党总支,11个党支部)党员673名;有完小2所,卫生院1所,农村商业银行1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    区位优势突显。三溪镇地处四区(县)交界处,东接重庆市丰都县,北连垫江县裴兴镇,西邻垫江县坪山镇,南界重庆市长寿区飞龙乡和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距垫江县城38公里、重庆主城区140公里,距渝万高速公路、渝宜高速(垫忠高速)公路最近入口均只有30公里,垫涪公路横贯全镇,距离涪陵火车站只有40公里。    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湖泊、溶洞、山泉等旅游景观。其中:林地6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54%;水域面积3万亩(辖区内有3万余亩的长寿湖湖面);太白溶洞长500多米,洞内洞洞相连,所探到洞内窄处一米多宽,仅能一人侧身通过,深处有几十米;三溪鲫鱼年产200吨,肉质鲜嫩享誉四方;优质龙花山泉日出水量达2500立方米;石灰石、镁矿等矿石遍布全镇,其中石灰石储量达21亿吨。    经济发展活跃。全镇工业经济以垫江兴华水泥厂和三溪建材经营联合体为主;农业经济以发展生猪、黑山羊、土鸡、种鹅等生态养殖,榨菜、中药材、柑橘、蜜本南瓜、蚕桑等规模种植,娃娃鱼、金蝉、野猪、豪猪等特色养殖为主。    投资环境优越。镇党委、政府坚持“集镇建设树形象、旅游开发聚人气、工业发展上档次、产业升级增效益、助困安民为己任”的整体发展战略思路,把全镇努力建设成为垫江东南端宜居园林示范镇、长寿源养生养老休闲娱乐基地。,对外来投资者实行全方位“一条龙”服务,严格坚持手续从简、办事从快、诚信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并出台系列鼓励外来投资者参与三溪大发展的优惠政策。    思想解放、开拓进取、热情好客的三溪人民竭诚欢迎五湖四海宾客前来投资兴业、旅游居住,共谋发展,共创辉煌,共享幸福!   

裴兴镇

长龙乡

沙河乡

  沙河乡位于垫江东部,县城35公里。东临忠县双桂镇,南接杠家乡,西靠高安镇,北抵忠县金华乡。全乡辐员面积32.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 383.1公倾。下辖5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1.2万人。  沙河乡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7℃,年均降雨量1160毫米。地貌类型多样,以浅丘和中丘地貌为主,乡境西北部为低山,海拔高度375—1070米。土壤以紫色土、冲积土和水稻土类占绝对优势,黄壤仅在西北低山区有分布。东山山脉贯穿沙河全境,全县唯一一条未被污染的大沙河至东北向西南流经全乡,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  境内种植有板栗、核桃、水蜜桃等特色水果;有九叶青花椒、天府十号花生、黑山羊、宝顶大米等特色农副产品。沙河乡是建设中的万亩花椒之乡,蚕桑生产、黑山羊、良种生猪养殖初具规模。大量的绿色无污染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从沙河输送到县城及市内、外。沙河人民靠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不断地改造着沙河,建设小而美、富而强的沙河是沙河人民永远不懈的追求。.  

大石乡

黄沙乡

  垫江县辖乡。1941年与五洞合并为沙桥乡,1956年析出置黄沙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1.8万。涪(陵)垫(江)公路贯境。辖黄沙、永进、光明、长青、金凤、爱社、八一、东山、万胜、活龙、全胜、长红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产石油、天然气。特产黄沙白柚闻名全国。.  


长龙乡特产大全




长龙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