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泉村地处出江镇,位于大邑县城西部,距城27公里,距成都77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80公里,贯穿大西路4公里,东与田园接壤,南望出江河与出源社区相连,西邻花水湾黎沟村,北与花水湾天宫庙社区和西岭镇大农村相接,幅员面积1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林地8000亩,耕地190亩。全村共有19个社,农户456户,现有人口1451人,劳动力984人,外出务工550人,正式党员56名。主要产业为红梅种植和佛手瓜种植,人均年收入12240元。域内有成都大自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29106 | 611330 | 028 | 查看 鱼泉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出源社区 |
出源社区基本情况: 出源社区地处出江镇集镇文化中心,位于大邑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据成都市80公里,至双流国际机场70公里。东面与香桂村,南面与香桂村相连,西面与香桂村,北面与鱼泉村相邻。全社区副员面积3.5平方公里。 总人口:1565人,其中农业人口1013人,男518,女495人。总人口中,党员43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议事会成员31人,监委会成员7人。农业人口中:劳动资源数568人,其中男劳动资源数386人,女劳动资源数182人。其中劳动资源数中,从事农业和旅游业劳动力人数152人。 总户数:470户,其中农业户数321户,辖区下设8个居民小组。总面积678亩,其中耕地面积98亩,药材面积292.4亩,扩大面积:365.5亩。退耕还林面积26亩,林地面积256亩。 2012年底人均纯收入12798元。 第二、三产业:经商、外出打工、服务业 文化宣传队伍:腰鼓、花环、农村政策宣传,代表镇参加文体比赛(太极、腰鼓、文艺节目)。 治安巡逻队、义务-。 |
下坝社区 |
下坝社区地处大邑县出江镇,位于大邑县城西部距城26公里,距成都70公里,距 双流国际机场80公里。东面与宝珠村相连,南面与上坝相连,西面与虎岗村,北面与高坝相邻。全社区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共有21个村民小组,农户510户,总人口1800人,耕地1700亩,森林2360亩。本社区以养猪和林木、红梅、佛手瓜为主要产业。 |
雷山村 |
雷山村地处大邑县出江镇南部,距离出江镇15公里,距大邑县城区45公里,从出江镇出发一路经三坝河(原三坝乡,上坝、中坝、下坝)自下而上,跨过邛崃地带山地5公里穿境而过,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便利,水源缺乏,人畜饮水、灌溉都较为困难。村域呈三角状形,东、南、北与邛崃大同乡连界,西与马桥村接壤,海拔1080米,坡度25度,常年平均温度20℃左右,全村总面积3.62平方公里,约5430亩,土壤呈酸性。现有耕地面积940亩,林地面积2080亩,人均占有林地面积45亩。 |
宝珠村 |
宝珠村位于大邑县出江镇,地处大邑县西南方向,是一个山区乡村,出江河流经1、2、3社,村域面积6.5平方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22户,人口773人,党员26名。耕地面积260亩,人均粮食产量400斤,2012年人均纯收入10070元。 宝珠村目前以粮食生产、牛尾竹种植和林业为主要产业。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面广,森林覆盖率高达80%。宝珠村水资源丰富,农田水利设施环绕全村,有排灌沟渠1条(陈李堰)、提灌站1个,微水工程设施1个,堰塘3个,还拥有山塘等水利设施,农业生产旱涝保收。村级道路状况良好,水泥路面硬化2.8公里,通组公路紧紧相连。移动电话通讯网络覆盖全村,信息畅通。 宝珠村地处大邑县四水厂水源保护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绿树环绕,生态环境秀美无比,村民纯朴、勤劳。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正吸引着独具慧眼的你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兴业。与我们一道携手把宝珠村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支部书记: 胡 俐 联系电话 13684073550 村支部委员: 龚天成 联系电话 13981779813 牟希云 联系电话 13438201054 |
高坝村 |
高坝村位于大邑县出江镇东南面,距县城20公里、距成温邛高速公路15公里,是安仁古镇、新场镇通往花水湾温泉和西岭雪山的必经之道,全村幅员面积2.39平方公里,辖9个生产小组,全村总人口1024人,安出路旅游公路和源自西岭雪山的出江河穿村通过。 高坝村山青水秀、风景迷人,这里古木参天、洞石奇异,这里既有典型的山水田园风光、河滩美景,又有许多古出文化遗址,1032尊药师岩唐代摩岩石刻雕像,见证了高坝的历史辉煌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在秦汉时期,这里就已有川西古出人的活动足迹。隋唐时期,高坝村的文化达到鼎盛,这里遍布二郎庙、川主寺、巴山庙等佛、道、儒宫观道场,更有药师岩、虎刨泉、千佛岩等2000余尊摩岩石刻造像雕刻在高坝飞凤山悬崖陡壁之上。 高坝村不仅田园风光秀美,而且盛产名木异草,这里许多珍贵树木,如楠木、香樟、红豆、银杏等,又有慈竹、红梅、黄柏、厚柏、杜仲、兰草、金蛋子、茶叶等观赏植物。 高坝村民风纯朴、宜居宜养,有近百岁老人8名、80岁以上寿星26名、有老体协队1支,文艺队1支。 随着党的惠民政策不断深入,高坝村再一次迎来了历史发展机遇,目前全村九个社已全部通公路、水、电通讯已覆盖全村,村两委班子正在积极筹划资金,积极打造高坝村原生态乡村农庄(龚坝)、高坝村乡村旅游休闲新村(高坝小区)、高坝经济林木发展带(谭湾、支锅石、花果山、周槽)目前已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一个(龚坝)、跑山鸡养殖场一个(许山、飞凤山)、芋头种植基地一个(谭湾、周坝)三木药材种植地一个(周槽)。 欢迎有识之士到高坝村考察投资 |
华山村 |
一、基本情况 华山村位于离大邑县城25公里,距成都市80公里处,紧靠大双公路。东临大双路,南接花水湾温泉区,西靠西岭镇,北连斜源镇。全村共有6个农业合作社,185户农户,总人口620人。幅员面积4.16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荒山面积达9500余亩。全村位于海拔高度700米至1860米。 二、自然资源丰富 全村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森林覆盖率达98%,还有丰富的天然药材(天麻、山药等),另外在荒山面积中还有很多不同品种的竹子,如白家竹、拐棍竹、丁丁竹等,每年产各种竹笋上万余斤。还有楠竹300余亩,每年产楠竹笋几千斤,出售楠竹几万斤。全村盛产“三木药材”:黄柏、杜仲、厚朴。种植面积4000余亩,每年出售“三木药材”2万斤左右。 本村村民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种植佛手瓜,自2004年大规模种植以来,历经八年时间,华山村佛手瓜已形成一定规模。依托地理优势及佛手瓜产量喜人,产值时间较长( 6月份——11月直至下霜),亩产可逾8000斤,经济收益可达1.5万元/亩。本村1、2组种植佛手瓜,种植面积60余亩。 华山村水资源丰富,整个水源都是地下水,水质很好,不仅能解决本村居民的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还引流了一股水用于解决出江街上居民生活用水问题。 三、基础设施 全村水、电、路三通,一天5米宽的水泥路从大双公路直接贯穿到华山村最顶处。通过合理运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资金,已将沿途支路硬化到各个社,水泥路更是家家户户通到家门口,交通十分方便。全村农户全部吃上天然自来水,用电户达到100%。可用于修建乡村酒店的空旷面积约300亩。 四、发展情况 近年来,通过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老百姓的大力配合,华山村已成功创建“市级示范村”。 目前,华山村已有成规模的林药场一个,面积达3000余亩;淡水鱼养殖合作社一个;种植青花椒企业一个,面积达400余亩,投产收益。 |
田园村 |
田园村基本情况 出江镇田园村地处大西路出江段,全村共有23个社,农户586户,现有人口2077人,劳动力1180人,外出务工700人,现有正式党员50名,预备党员2名。主要产业为红梅种植、佛手瓜种植及其它林业为主,现全村共有佛手瓜面积1500亩,耕地1756亩,林地1580亩,佛手瓜种植合作社1个,养猪专业合作社1个。 按照我镇产业规划要求,结合我镇一村一特色的规划实际,拟在我镇田园村邻出江河或大双路沿线新建佛手瓜种植标准示范基地500亩。该项目涉及新购佛手瓜苗3万株,新建佛手瓜架500亩,开展规范化种植,带动全村种植户逐步改进佛手瓜种植技术,更新佛手瓜品种,在3—5年内田园村佛手瓜种植业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种植。该项目预计需要资金180万元,其中购买佛手瓜苗30万元,新建佛手瓜架150万元。为减少种植户的种植风险,新建佛手瓜深加工企业1个,购买设备及新建厂房,预计需要资金800万元,该项目我镇拟引入社会资金解决。 拟在田园与华山村交界处,新建一个我镇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中心,销售我镇的特色农副产品及农副产品,在项目落实的同时,申报绿色产品认证,完善我镇特色产品商标申报,打响我镇的特色农副产品的品牌。该项目两个项目涉及用地8亩,按照每亩3万元土地权属调整及附着物补偿费用,预计需要资金15万元;修建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场平需要费用预计10万元。修建农副产品服务中心3000平方米及完善配套设施需资金100万元,共计需要资金125万元。 预计在我镇田园村新建的2个项目共计需要资金305万元。 |
马桥村 |
马桥村地处出江镇东南方向与邛崃大同和花水湾交界,离出江集镇所在地10公里,共有14个农业合作社,328户农户,人口1387人。幅员面积7.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21亩,荒山林地面积8000亩。有道路通向本村接安出路,长度6500米。有5个社道路已经形成基础路面,长度7500米。目前,农民主要收入为林业、养殖和外出务工,人均纯收入3250元。 |
上坝村 |
上坝村概况 大邑县出江镇上坝村地处邛崃山脉以东,距出江镇4公里,地形以中高山为主,全村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3%,山清水秀,是我县安西旅游环线的必经之路。 上坝村辖11个村民小组,291户,总人口1102人,劳动力人口563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410人。 |
虎岗村 |
虎岗村基本情况 虎岗村虽为出江镇一较偏远村庄,却有幅员面积7.5平方千米,林地7500余亩,耕地1192亩,其中水田87.5亩,不管是佛手瓜的大量出售还是猕猴桃产业的迅速兴起,都以其较好的收成告诉大家其物产的丰富。虎岗村共有13个生产小组,协助大家致富的村干部4人、-1人、治保员2人、议事会成员31人、监事会成员5人、党员29人、其中30岁以下2人、30-50岁13人、50岁以上14人,这些干部在村的致富、贫困户的脱贫工作中,为实现村集体富裕的目标做着不断的努力。 |
鱼泉村 |
鱼泉村地处出江镇,位于大邑县城西部,距城27公里,距成都77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80公里,贯穿大西路4公里,东与田园接壤,南望出江河与出源社区相连,西邻花水湾黎沟村,北与花水湾天宫庙社区和西岭镇大农村相接,幅员面积1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林地8000亩,耕地190亩。全村共有19个社,农户456户,现有人口1451人,劳动力984人,外出务工550人,正式党员56名。主要产业为红梅种植和佛手瓜种植,人均年收入12240元。域内有成都大自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