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社区基本情况
温泉社区位于花水湾镇旅游开发中心地带。幅员面积10.2平方公里,社区共有16个村民小组,436户,总人口1528人,有党员59名、其中贫困党员2人。社区现有劳动力822人,其中本地务工:191人,外出务工:306人。2012年温泉社区主要以旅游产业为主,利用本社区地理优势,通过联营联建打造个体经营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务工就业。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发展“三木”药材种植、跑山鸡养殖产业,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全社区经济发展。2013年产业发展结合大同片区土质气候优势,利用外企带动发展种植猕猴桃60亩;发展代家沟三木药材1200亩;充分利用旅游开发优势 发展小户型餐饮住宿80家。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29107 | 611330 | 028 | 查看 温泉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温泉社区 |
温泉社区基本情况 温泉社区位于花水湾镇旅游开发中心地带。幅员面积10.2平方公里,社区共有16个村民小组,436户,总人口1528人,有党员59名、其中贫困党员2人。社区现有劳动力822人,其中本地务工:191人,外出务工:306人。2012年温泉社区主要以旅游产业为主,利用本社区地理优势,通过联营联建打造个体经营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务工就业。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发展“三木”药材种植、跑山鸡养殖产业,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全社区经济发展。2013年产业发展结合大同片区土质气候优势,利用外企带动发展种植猕猴桃60亩;发展代家沟三木药材1200亩;充分利用旅游开发优势 发展小户型餐饮住宿80家。 |
天宫社区 |
天宫社区是由原天宫村和高安村合并而成,全社区幅员面积11.1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3724.6,水质清澈。辖16个居民小组,农户539户,共计人口1819人,劳动力人口1218人,党员74人,低保户43户56人(其中城镇低保户3户3人), 五保户4户,2014年底人均纯收入12955元。 全社区现有耕地面积195.5亩,人均 0.11亩,宜林荒山12367亩,退耕还林面积1357.6亩,种植业占 5 %;有少量的家庭养殖和林下养殖,特色产业有天麻、大鲵、跑山鸡、天宫古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养殖、劳务输出为经济支柱。 |
千佛村 |
千佛村基本情况 一、花水湾镇千佛村千佛村辐员面积33平方公里,辖有22个社,有村民407户,1665人,劳动力1162人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325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4980元,贫困人口130人,全村宜林林地35747亩,地处高山,农户居住分散,大部分农户出行交通不便,村民就业打工率低,经济发展滞后,属市级贫困村。依托唐王坝原生态、雪期长的优势,资源好的优势,积极引进高端四季休闲体验项目。在唐王坝打造花水湾运动休闲中心,集春夏山地高尔夫,夏季休闲避暑,锈迹观光狩猎,冬季户外滑雪等项目,丰富花水湾的旅游元素,打造高端运动休闲基地,现通过镇党委政府正在对外招商中。 二、村现有村两委会干部5名,村民小组长22名,社级网格22个。 |
伍田村 |
花水湾镇伍田村棣属花水湾镇人民政府,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的要道大双旅游线上,距离县城30公里处,紧靠花水湾旅游度假小镇,东连出江河,西接锯齿山,南邻黎沟村,北靠天宫社区、阳沟村。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335户农户,总人口1320人,总面积5平方公里。村内有居民小区1个,花水湾九年制学校1个,派出所1个,水务局山区水资源站1个,四川科技职工大学出江校区1个,茶厂1个,安置小区1个,茶园500亩,以楠竹为主竹业3000亩,林业5000亩,退耕还林地934.9亩,自留耕地204.97亩,园地11.47亩,林地83.03亩,荒山林地约6000亩,就业劳动力750个,外出务工人员380人。2010年农业总产值300万元,人均纯收入5800元。2009年被0大邑县委、县政府评为学习型村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花水湾镇党委政府评为目标完成先进单位。 |
阳沟村 |
阳沟村 简 介 一、概况 大邑县花水湾镇阳沟村地处邛崃山脉主峰锯齿山下,东与本镇天宫小区相接,南与本镇伍田村相接,西至锯齿山脊,北与西岭镇任湾村相接。境内有一河两沟,三面环山,最低海拔885米,最高海拔2400米。幅员面积14400余亩(9.6平方公里)。有天然林5000余亩,人工造林8000余亩,其中竹子面积3000余亩,耕地面积357.4亩已全部退耕还林。村委会下设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人数446人,143户,其中低保户15户,29人,特困户2户。全村现有劳力369人,就近务工和自谋职业213人,常年外出务工156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7名,贫困党员3名。 二、目前经济状况 阳沟村过去是全县闻名的产煤村,过去群众收入主要靠煤炭产业。成都市退出产煤业后,群众收入陷入困境,通过政府引导村两委的努力,现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主要靠:一是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二是通过流转土地解决部分群众就业,现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形势已成立四个林业专业合作社;三是部分群众搞养殖业。 三、现存在不足 一是留不住人。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和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群众增收困难,人口这些年来负增长,年轻的大部分安家在外,人口老龄化愈来愈明显突出。 二是基础设施差。全村共有村社道路11.5公里,实际硬化完好的只有5公里。 三是群众增收路子窄。主要表现三缺,一是缺增收项目;二是缺发展资金;三是缺专业技术人才。 四、经济发展的打算 1、产业发展 ①、根据阳沟村土地和自然气候情况大力发展竹种植,建万亩川西小竹海(含天宫8组、伍田村6组),笋竹兼用、品种不限。一般5年初见成效。 ②、拆除煤矿遗留的烂房和乱搭滥建房屋,对符合条件的民房进行风貌改造(含天宫8组、伍田村6组),搞农家旅游。‘ ③、由于阳沟村乔木灌木树根较多,发展根雕竹器加工业。 2、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硬化三社、六社公路6.5公里。 五、目标 以竹为媒形成休闲、观竹、品笋、根艺一条沟。 |
黎沟村 |
黎沟村概况 花水湾黎沟村地处花水湾镇西部,共有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95户,人口1417人,劳动力897人,幅员面积约9.6平方公里,属山区村落,土地稀少。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群众主要以煤矿开采务工和种植业生产为主营收入,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和煤矿产业的退出,群众收入渠道变窄,现主要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目前全村有贫困户46户,占总户数的11.6%;残疾人57人,低保户10户18人,散居五保户5人。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40元,在各部门的扶贫帮扶下,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9802元,同比增收30%。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