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成都 >> 蒲江县 >> 长秋乡 >> 古佛村

古佛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古佛村谷歌卫星地图)


古佛村简介

  古佛村位于蒲江县东部、长秋乡西南部,地处长秋山脉,距蒲江县城24.5公里、长秋乡政府5.5公里、成雅高速寿安站12.5公里,东、南昌与眉山市盘鳌乡村接壤,西、北与蒲江县鹤山镇相邻,蒲江到眉山的寿眉路穿村而过,是进、出村交通运输的主干道。全村辖8个社,总人口745人,总户数215户。全村幅员面积3.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2亩,主要种植柑橘、琯溪柚等经济作物。其中有“不知火”3100亩,琯溪蜜柚500亩,柑橘年产量约5000余吨,柑橘主要销售给批发商,琯溪柚销往福建等省。
  古佛村经济较为落后,全村人均收入仅5688元,较全县低近1000元,大部分村民处于贫困状态。目前制约古佛村发展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0:一是地理条件限制。古佛村属蒲江县偏远山区,全村地形复杂,生产类别受限,生产成本高,受益于县域经济辐射、带动小。二是农业产业化弱。农业产业化及市场经营体系尚未形成,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小,品牌价值不突出。三是人才缺乏。民众文化素质偏低,经营理念落后。现代化农业产业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弱,人才匮乏。
  古佛村2011年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市级帮扶贫困村,由市政协主席唐川平定点帮扶、市政协办公厅对口联系、并派有市政协机关干部到古佛村驻村挂职。古佛村的扶贫工作得到了市、县各级扶贫联系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市政协主席唐川平、蒲江县委书记施跃华等多次到古佛村视察和指导扶贫工作,积极协调市、县相关部门解决扶贫资金。2011年,全村共解决了扶贫资金325.54万元,其中市政协唐川平主席共协调资金213.5万元,市工投集团解决专项资金100万元,市财政局解决专项资金30万元,市交委解决专项资金38.5万元,市农委解决扶贫资金50万元,青羊区财政局解决扶贫资金15万元,市国土局解决扶贫资金5万元,县级各帮扶部门解决扶贫资金112.04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用于产业发展,主要是用于高改“不知火”,2011年全村共高改“不知火”600亩。二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全村共年硬化水泥路3.83公里、拓宽弯道26处、延伸产业路9公里、维修加固危桥7座、修筑挡土防护墙0.5公里、修建交安设施24处。
  2011年,古佛村在市、县各级联系部门和联系领导的真情帮扶下,全村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688元增加到6800元,比2010年增加1112元,增幅达19.5%。通过一年的扶贫开发,古佛村产业优势日益明显、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12年,我们准备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抓住扶贫开发契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把古佛村打造成为“最美橘香田园山村”。
  在产业上,主要围绕“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继续发挥全村“不知火”优质杂柑产业的优势,把全村“不知火”产业做大做强。一是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高改并新栽500亩优质杂柑“不知火”,将全村适宜种植“不知火”的区域全部改良为优质杂柑 “不知火”。二是探索并完善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合作社积极争取各种惠农政策和涉农基金,在全村推广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规范优质杂柑的生产管理技术。同时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依托,积极促进村民下山居住后村民原有的土地、山林承包权的流转,使土地、山林等资源能有效利用。三是重点抓好50亩优质杂柑“不知火”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在示范基地内安装滴灌系统,灭虫灯、扦插黄板、购买割草机等方式,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农业生产力。同时,我们准备在示范基地内铺设碎石路、打造观景台等,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等生活性功能,打造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观光农业。
  在基础设施上,我们准备围绕“不知火”优质杂柑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一是新修1社1.4公里产业路,实施新开路基和碎石路铺面。该道路总长1.4公里,修通后可与眉山市产业路相连(通往眉山著名景点太清观),增加群众出村的通行路线,为全村发展乡村旅游业打下基础。二是对古佛村5社和8社共2公里产业路进行硬化,使该路沿线80余户、200余人受益,为900余亩农户柑橘生产提供便捷的交通。三是继续对全村余下20处路窄、坡陡、弯急处进行拓宽,增加交通安全系数,提高道路通畅能力。四是对全村7口缺水区域内的山坪塘进行整治,在全村区域内新修微水池5口,解决灌溉用水。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10131203 611630 028 查看 古佛村谷歌卫星地图

古佛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古佛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石马村

  石马村位于长秋乡东部腹中。比邻成都优先发展镇——寿安镇,距成雅高速寿安接道口5公里。2010年被确定为市级城乡环境“五十百千”示范村同时创建市级生态村,全村幅员面积5.25平方公里;村内生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支柱产业是养殖业和种植业生产,盛产优质脐橙、不知火、棺柚、米枣等水果,以柑桔为主的果园面积2000多亩,年总产量达400多万公斤,年出栏具有特色养殖的跑山鸡5万多只,是跑山鸡养殖业基地。村辖12个村民小组,338户农户,总人口1041人。近年来,在市、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实施了扶贫开发工程,使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彻底改造,实现了村组通了水泥路,实现了微水治旱,是蒲江县集雨集灌工程示范片,2003年,0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来村视察。目前,全村人民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正昂首阔步发展产业,打造品牌,治理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开源村

  开源村基本情况   开源村位于长秋乡东部,与眉山市、彭山市接界。全村幅员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亩,果园面积3000亩。开源村辖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01户,总人口952人,其中劳动力498个,有党员40名,议事会成员27名,监事会成员5名。主要支柱产业是柑桔生产、生猪养殖、跑山鸡。水泥路4000米。   

高韩村

  高韩村地处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长秋乡中心地带,东连眉山秦家镇马桥村,西连鹤山镇堡顶村,南连眉山市盘鰲乡核桃村及本乡古佛村,北连本乡石马村,全村幅员面积7.02平方公里。辖15个社,总户数398户,人口1440人,劳动力680人,党员54名,耕地面积1656亩.现有村道11.14公里,其中水泥路9.79公里,泥路4.5公里;社道17公里,其中碎石路6公里,泥路11公里。主要支柱产业是种植业。   

古佛村

  古佛村位于蒲江县东部、长秋乡西南部,地处长秋山脉,距蒲江县城24.5公里、长秋乡政府5.5公里、成雅高速寿安站12.5公里,东、南昌与眉山市盘鳌乡村接壤,西、北与蒲江县鹤山镇相邻,蒲江到眉山的寿眉路穿村而过,是进、出村交通运输的主干道。全村辖8个社,总人口745人,总户数215户。全村幅员面积3.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2亩,主要种植柑橘、琯溪柚等经济作物。其中有“不知火”3100亩,琯溪蜜柚500亩,柑橘年产量约5000余吨,柑橘主要销售给批发商,琯溪柚销往福建等省。   古佛村经济较为落后,全村人均收入仅5688元,较全县低近1000元,大部分村民处于贫困状态。目前制约古佛村发展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0:一是地理条件限制。古佛村属蒲江县偏远山区,全村地形复杂,生产类别受限,生产成本高,受益于县域经济辐射、带动小。二是农业产业化弱。农业产业化及市场经营体系尚未形成,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小,品牌价值不突出。三是人才缺乏。民众文化素质偏低,经营理念落后。现代化农业产业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弱,人才匮乏。   古佛村2011年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市级帮扶贫困村,由市政协主席唐川平定点帮扶、市政协办公厅对口联系、并派有市政协机关干部到古佛村驻村挂职。古佛村的扶贫工作得到了市、县各级扶贫联系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市政协主席唐川平、蒲江县委书记施跃华等多次到古佛村视察和指导扶贫工作,积极协调市、县相关部门解决扶贫资金。2011年,全村共解决了扶贫资金325.54万元,其中市政协唐川平主席共协调资金213.5万元,市工投集团解决专项资金100万元,市财政局解决专项资金30万元,市交委解决专项资金38.5万元,市农委解决扶贫资金50万元,青羊区财政局解决扶贫资金15万元,市国土局解决扶贫资金5万元,县级各帮扶部门解决扶贫资金112.04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用于产业发展,主要是用于高改“不知火”,2011年全村共高改“不知火”600亩。二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全村共年硬化水泥路3.83公里、拓宽弯道26处、延伸产业路9公里、维修加固危桥7座、修筑挡土防护墙0.5公里、修建交安设施24处。   2011年,古佛村在市、县各级联系部门和联系领导的真情帮扶下,全村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688元增加到6800元,比2010年增加1112元,增幅达19.5%。通过一年的扶贫开发,古佛村产业优势日益明显、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12年,我们准备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抓住扶贫开发契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把古佛村打造成为“最美橘香田园山村”。   在产业上,主要围绕“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继续发挥全村“不知火”优质杂柑产业的优势,把全村“不知火”产业做大做强。一是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高改并新栽500亩优质杂柑“不知火”,将全村适宜种植“不知火”的区域全部改良为优质杂柑 “不知火”。二是探索并完善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合作社积极争取各种惠农政策和涉农基金,在全村推广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规范优质杂柑的生产管理技术。同时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依托,积极促进村民下山居住后村民原有的土地、山林承包权的流转,使土地、山林等资源能有效利用。三是重点抓好50亩优质杂柑“不知火”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在示范基地内安装滴灌系统,灭虫灯、扦插黄板、购买割草机等方式,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农业生产力。同时,我们准备在示范基地内铺设碎石路、打造观景台等,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等生活性功能,打造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观光农业。   在基础设施上,我们准备围绕“不知火”优质杂柑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一是新修1社1.4公里产业路,实施新开路基和碎石路铺面。该道路总长1.4公里,修通后可与眉山市产业路相连(通往眉山著名景点太清观),增加群众出村的通行路线,为全村发展乡村旅游业打下基础。二是对古佛村5社和8社共2公里产业路进行硬化,使该路沿线80余户、200余人受益,为900余亩农户柑橘生产提供便捷的交通。三是继续对全村余下20处路窄、坡陡、弯急处进行拓宽,增加交通安全系数,提高道路通畅能力。四是对全村7口缺水区域内的山坪塘进行整治,在全村区域内新修微水池5口,解决灌溉用水。   


古佛村特产大全




古佛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