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北省 >>承德 >> 隆化县 >> 郭家屯镇 >> 三道营村

三道营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三道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三道营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三道营村位于郭家屯镇北沿111国道约10公里处,村域面积40000亩,耕地面积3000余亩,林地面积3000余亩。全村辖六个村民小组,315户,1220口人(其中:流动人口280人,贫困人口及残疾人65人),全村党员42人。村班子状况:经工作组了解班子比较和谐,大家就能够拧成一股劲,齐心协力谋发展。资源储量:三道营西冰场沟已探测出金属矿,尚未开采。村民人均收入1000元,经济来源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农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现有280人外出打工。村民办理医疗、养老保险比率在90%以上。该村农田大宗作物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养殖业以养猪、牛为主,现养猪存栏200头以上两户、养牛60头以上两户。村内无任何企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二、发展现状
  (一)现状分析
  1、发展优势
  村民养殖致富热情高
  走访中部分村民反映近年看到村里王显民、王显良、刘子龙、王艳龙等人养猪、养牛赚了钱、养殖有了规模,也希望自家通过养殖脱贫致富。
  2、发展劣势
  农民增收难
  该村3000余亩耕地以种植玉米为主,由于水源差,粮食作物难以旱涝保收,该村退耕还林面积多达281.20亩。走访中了解到,全村1220口人中就有280人外出打工,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因为农田的收入非常有限。
  3、存在的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贫乏
  一是村级债务重。该村总债务达33.27万元,而债权为0。同时,在民情走访中,有的村民要求公布村级财务账目,更多地了解本村的经济状况。
  (2)自然灾害
  受地理位置影响,三道营村老黄沟、杨树沟、汤泉沟由于山坡植被较差、村未修排水渠,另小滦河位于村西0.5公里处,因无河坝,在雨水多发季节,会出现山洪冲入村庄,小滦河水冲毁淹没附近农田现象,对人身安全、房屋、牲畜、农田造成一定损失和威胁。
  (3)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薄弱
  村委会位临111国道旁,交通比较方便,但通村公路尚有3000米为土路。贯穿全村的一条全长4公里的通村公路,但弯多路窄。由于交通条件差,导致该村农民秋收时农用三轮车无法会车,只能有一辆退回原路,村民经常为此出现摩擦。
  (4)水源条件差
  该村原灌溉水源是小滦河水,由村干部组织村民挖渠将水引至农田,后由于河道变向原因,水渠不能使用,农田没有水源灌溉。近年受干旱影响相继出现绝收、产量减半现象。由于通过打机井灌溉费用较高,农民难予承受。
  该村五、六组村民近三年由于原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的水源干枯,已无法使用自来水。经过驻村工作组实地勘察、走访,其管道、设施保存完好。
  (5)村民养殖致富热情高急需扶持
  走访中部分村民反映近年看到村里王显民、王显良、刘子龙、王艳龙等人养猪、养牛赚了钱、养殖有了规模,也希望自家通过养殖脱贫致富。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不具备专业知识、技术不敢尝试和部分村民由于资金不足,盖不起大棚、圈舍,无法扩大规模。
  (6)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不丰富
  村干部及村民反映该村村部按村民意愿已于去年建完主体工程,但是内部装修、阅览室、健身房和院内600平米的健身广场等项目由于村级经费困难,至今尚未建设。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30825109 067000 -- 查看 三道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三道营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三道营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三道营村

  一、基本情况   三道营村位于郭家屯镇北沿111国道约10公里处,村域面积40000亩,耕地面积3000余亩,林地面积3000余亩。全村辖六个村民小组,315户,1220口人(其中:流动人口280人,贫困人口及残疾人65人),全村党员42人。村班子状况:经工作组了解班子比较和谐,大家就能够拧成一股劲,齐心协力谋发展。资源储量:三道营西冰场沟已探测出金属矿,尚未开采。村民人均收入1000元,经济来源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农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现有280人外出打工。村民办理医疗、养老保险比率在90%以上。该村农田大宗作物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养殖业以养猪、牛为主,现养猪存栏200头以上两户、养牛60头以上两户。村内无任何企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二、发展现状   (一)现状分析   1、发展优势   村民养殖致富热情高   走访中部分村民反映近年看到村里王显民、王显良、刘子龙、王艳龙等人养猪、养牛赚了钱、养殖有了规模,也希望自家通过养殖脱贫致富。   2、发展劣势   农民增收难   该村3000余亩耕地以种植玉米为主,由于水源差,粮食作物难以旱涝保收,该村退耕还林面积多达281.20亩。走访中了解到,全村1220口人中就有280人外出打工,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因为农田的收入非常有限。   3、存在的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贫乏   一是村级债务重。该村总债务达33.27万元,而债权为0。同时,在民情走访中,有的村民要求公布村级财务账目,更多地了解本村的经济状况。   (2)自然灾害   受地理位置影响,三道营村老黄沟、杨树沟、汤泉沟由于山坡植被较差、村未修排水渠,另小滦河位于村西0.5公里处,因无河坝,在雨水多发季节,会出现山洪冲入村庄,小滦河水冲毁淹没附近农田现象,对人身安全、房屋、牲畜、农田造成一定损失和威胁。   (3)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薄弱   村委会位临111国道旁,交通比较方便,但通村公路尚有3000米为土路。贯穿全村的一条全长4公里的通村公路,但弯多路窄。由于交通条件差,导致该村农民秋收时农用三轮车无法会车,只能有一辆退回原路,村民经常为此出现摩擦。   (4)水源条件差   该村原灌溉水源是小滦河水,由村干部组织村民挖渠将水引至农田,后由于河道变向原因,水渠不能使用,农田没有水源灌溉。近年受干旱影响相继出现绝收、产量减半现象。由于通过打机井灌溉费用较高,农民难予承受。   该村五、六组村民近三年由于原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的水源干枯,已无法使用自来水。经过驻村工作组实地勘察、走访,其管道、设施保存完好。   (5)村民养殖致富热情高急需扶持   走访中部分村民反映近年看到村里王显民、王显良、刘子龙、王艳龙等人养猪、养牛赚了钱、养殖有了规模,也希望自家通过养殖脱贫致富。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不具备专业知识、技术不敢尝试和部分村民由于资金不足,盖不起大棚、圈舍,无法扩大规模。   (6)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不丰富   村干部及村民反映该村村部按村民意愿已于去年建完主体工程,但是内部装修、阅览室、健身房和院内600平米的健身广场等项目由于村级经费困难,至今尚未建设。   

半壁山村

  一、基本情况   半壁山村位于隆化县西北部,距县城115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全村总面积8.6平方公里,6个居民组、5个自然村、全村253户,985口人,其中贫困户183户,贫困人口720人,人均年纯收入1400元。有党员23人,其中年龄在20至40岁2人,40至60岁12人,60岁以上9人,全村有荒山10320亩,耕地2851亩,人均2.9亩。60%是山坡地,由于地力差,农业收入只能解决村民温饱问题,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仅靠粮食收入和外出务工,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二、发展现状   (一)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通过座谈、走访了解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半壁山村发生的一定变化,尤其是党的-以来,中央实施的免征农业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村民普遍反映党的政策好、得民心,坚定地拥护中国0的领导,农村人心整体稳定。但是,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制约半壁山村发展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半壁山村是一个农业村,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小部分种植水稻、杂粮,由于农业种植成本连年涨价,造成种地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很难实现增产增收。   二是二是缺乏技术和市场信息,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对市场信息不畅,思想保守,科技致富能力较差,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力以外出打工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没有接受相应的技能培训,主要以出卖劳力为主,工资较低,报酬不固定,收入无保障。   四是人均纯收入低,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1400元的达183户,靠低保、民政救助的有40户,根本没有发展经济和改善生产条件的启动资金,形成了恶性循环。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生产仍然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   六是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由于地域和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农民的科技意识、环保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薄弱,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   七是农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很多群众不愿意种地,想发展农业项目的,又苦于缺信息、少技术、无项目、不知从何入手,又怕担风险。   


三道营村特产大全




三道营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