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重庆市 >>奉节县 >> 兴隆镇 >> 杨店村

杨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杨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店村简介

  兴隆镇杨店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2人,其中70岁以上的老党员7人,流动党员6人,预备党员5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现有7人享受40年以上党龄补助。
  由邬贤荣担任村支部书记,曾来朝、彭昌权、陈佳文、王家翠组成支委成员。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00236128 404600 -- 查看 杨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杨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三角坝社区

  三角坝社区位于兴隆镇中心,地处“天坑地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腹地,距县城约80公里,位于201国道边,交通便利。幅员面积1.74平方公里,辖9个居民小组,963户,3030人,耕地面积814亩,林地面积1349亩,人均年收入5680元。社区建有一个集医务室、农家书屋、社保站、警务室、广播室等为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社区内有6所学校、1所医院、1个大型休闲广场、1个文化站、2个农贸市场。经过近十几年的城镇建设发展,三角坝社区农业用地剧减,发展模式逐渐由农村向城镇转变,产业发展也由农业向第三产业转变,商饮业、服务业等逐渐成为主要产业。   

杉木村

  杉木村位于奉节县城以南,兴隆镇东部,距镇政府14公里,东起荆竹、西至新街、南承六垭、北接小寨,幅员面积16.7平方公里。本村辖16个村民小组,共334户,1390人,支部党员31人。耕地面积980亩,林地面积22000亩,为市级特困村,2010年人均年收入3650元,低保110人,五保14人,计划于2012年启动整村脱贫。   全村主要产业仍然以传统农业种植业为主,其中以高山农业以及高山药材种植最为驰名。杉木村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土豆。部分村社养殖山羊、生猪,主要经济作物为中药材党参、云母香、玄参等,但是因基础设施比较差,没有形成规模。在重庆市外经贸委、奉节县建委的大力扶持下,调整了产业结构,规模发展养羊产业和中药材种植;在林业局的帮扶下,建立了柳杉育苗基地、优质核桃改良基地;为了解决桃源居所有住户的后续发展问题,县城乡建委计划打造农业观光园,发展林、农家乐,让桃源居成为天坑地缝旅游的后勤服务基地。   

石乳村

  石乳村位于兴隆镇东南部,因村内有峻峭秀美的石乳峰而得名,辖15平方公里,与三角坝居委会紧紧相邻,奉恩路穿越村内近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有7个社,901户,共3250人;村设党支部,共有党员64名,2008年荣获兴隆镇优秀党支部称号。   村内崇山峻岭,风景秀美,空气清新,海拔1200米以上,属于典型的高山气候。俯瞰整个村庄,三面环山,中间围成一个1.0平方公里的平坝,规划中的石乳新区正选址于此,新区将被打造成具有建筑特色、民族特色和旅游特色的市级小城镇建设示范点,新区建成后将使石乳村升值潜力倍增。   村两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依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为把石乳村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电话:15826451651   

三桥村

  兴隆镇三桥村与友谊村、六垭村接壤,幅员面积14.76平方公里,辖7个社,316户,1216人,其中五保户14户,2011年78人享受农村低保。域内最高海拔1300米,最低海拔1200米。2011年人均纯收入约5461元,人均占有粮食385公斤。   三桥村已完成农网改造,通电率达100%。7个社中有5个社的公路已经硬化。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全村没有支柱产业,主要经济来源靠生产农副产品和外出务工。   

桃源村

  桃源村位于兴隆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辖18个社,680户,2800人,劳动力600人,外出务工人员数量958人。土地面积37000亩,其中耕地面积3000亩,林地面积29000亩。主产农作物为玉米、洋芋和红苕,经济作物有有两烟及魔芋。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人均占有粮食385公斤。目前,全村尚有40%的贫困户。   桃源村与杉木村、石乳村、三桥村、友爱村、友谊村、高坪村、清泉村、东坪村、梅花村、回龙村、杨店村、新街村、方洞村、安淌村、三角坝社区、庙湾村、川鄂村相邻。  

友爱村

  友爱村地处兴隆镇政府一公里处起点,东与石乳清泉村连界,南到龙桥相邻、西到桂花、 安埫村相处,北同友谊村和居委会相连,全村幅员面积约28平方公里,11个组:共629户,户籍人口2345人,其中男性1289人,女性1056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337亩,林地面积16482亩。   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劳务输出为主,占全村农户总收入的65%,其它经济的种植如有烟叶、魔芋,部分药材等。养殖业有猪、能繁母猪、少量牛、羊、鸡等。农副产品主要为玉米、洋芋、大豆、油菜等。   发展现状:   遵照执行兴隆旅游新城发展建设,促进农户户万元增收的目标任务,任务性发展项目,劳务输出800余人,烟叶种植400多亩,魔芋生产300亩,散户蔬菜种植1000亩,生猪出栏人均一头,红豆杉育苗120亩,金银花栽种100亩,厚朴栽种50亩。   结合旅游建设,我村计划完成村内硬化路沿线的旅游观光农业所涉及近200户的征地工作和10家农家乐建设发展宣传。同时争取本村内两个集中居民点尽早启动。   

友谊村

  奉节县兴隆镇友谊村地处绝世奇观——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腹心,与兴隆场镇毗邻,幅员面积10.5平方公里,辖9个社、950户、3850人、3200亩耕地。海拔1000~1200米,平均气温13.7~10.8℃,平均年降雨量1320.5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548.9小时,无霜期259~222天。友谊村土地肥沃,绿野纵横,森林覆盖率达90%,常见的树种有松、杉、杨、柏等,较名贵的有银杏、珙桐等,农业产业以烟叶、玉米、为主,有十分丰富党参、杜仲、天麻的等名贵中药材和猕猴桃、魔芋等保健食品,其中玉米年产量1200吨、烟叶年产量14.4万斤,是全镇的农业科技高产玉米示范片和烟叶种植基地。友谊村地属喀斯特地貌,境内有龙井峡地缝、玉盘池、“十八罗汉”、三桥河、百年昙花寺、寨子湾赛观音、子游先生纪念馆等数十处景观。   近年来,在村支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全村呈现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31万元,其中务工收入433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130元,同比增长15%,村民生活得到保障;全村建设面积0.06平方公里,人均住宅建筑面积15平方米,村民住宅得到保障;电话装机数230户,电话普及率95%,村民通讯得到保障;奉恩路、友谊路和“通村”路3条公路共长56公里,横贯境内,100%的社、95%的农户通公路,村民出行得到保障;有占地2000平方米,能容纳180人的友谊村小一所,村民教育得到保障;新增容量450千伏安的变压器9台,220V和380V低压线路150公里,村民用电得到保障。今后,全村将以场镇为基础,以主要干道为依托,建成环城路、友谊村小、唐家湾三个居民点,不断朝着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前进。   

高坪村

  高坪村位于兴隆镇西北部,距离镇政府25公里,幅员面积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00多亩。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共有居民487户, 1760人,党员32人。高坪村民风淳朴、村民勤劳,多年来,立足山区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开发农业,以规模化种植烟叶、魔芋来发展本村经济。我村今后的奋斗目标是: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规范村里的各项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0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同心同德,把三个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发台阶。   

清泉村

  清泉村位于兴隆镇西南方,东与湖北省连界,南与龙桥乡接壤,西邻友爱村,北接石乳村,海拔1350米,幅员面积10平方公里,全村共6个社,485户,1682人。   清泉村与杉木村、石乳村、三桥村、桃源村、友爱村、友谊村、高坪村、东坪村、梅花村、回龙村、杨店村、新街村、方洞村、安淌村、三角坝社区、庙湾村、川鄂村相邻。  

东坪村

  东坪村位于兴隆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幅员面积35.6平方公里,辖25个社,406户,1899人,劳动力950人,外出务工人员数量320人。土地面积38000亩,其中耕地面积4300亩,林地面积31000亩。主产农作物为玉米、洋芋和红苕,经济作物有有两烟及魔芋。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人均占有粮食385公斤。目前,全村尚有30%的贫困户。   

梅花村

  【基本位置】   梅花村位于兴隆镇内,东临安淌村,南临友爱村,西临桂花村,北临方洞村。村域面积10.24平方公里,最低海拔600米,最高海拔1000米。全村共有农户510户,人口1968人,21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0人,党员29人,预备党员3人。   【产业经济】   本村的经济作物以金银花为主,大湖中药材种植有30家农户参与,约70亩。有一个蔬菜种植大户,经营土地面积20亩。   【村镇现状】   我村是由原永寿村和原梅花村合并成现在的梅花村,依照山头分为头槽、二槽、三槽。2012年计划烤烟面积640亩,正在逐步进行中。目前我村正在积极进行桂花路(桂花村—二槽)的公路路基改造和全村的农网改造;村服中心计划投资七万余元,目前已基本建成,待需逐步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   

回龙村

  回龙村位于奉节县兴隆镇东大门,距离镇政府25公里,主干道便利通畅,区位优势明显;全村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0余亩,林地面积100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2700亩,共辖21个社,858户,3258人,其0有党员60人,低保户132户,170人,绝对贫困户103户;产业以农业为主导,突出集中于种养殖业,主要作物为玉米、红薯、油菜等,辅以少量的轻工业,发展相辅相成,消长有序,基本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空置问题,农民人均收入3200元;积极发展旅游业,境内有神仙洞、旱夔门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景色独特秀丽,极具开发价值。在县委县府领导下,镇党委政府指导下,回龙村两委积极探索摸进,经济、社会事务健康发展,有条不紊的向前迈进。   

杨店村

  兴隆镇杨店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2人,其中70岁以上的老党员7人,流动党员6人,预备党员5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现有7人享受40年以上党龄补助。   由邬贤荣担任村支部书记,曾来朝、彭昌权、陈佳文、王家翠组成支委成员。   

新街村

  【基本情况】   新街村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兴隆镇内,东临小寨、杉木、六垭三村,南临安淌村,西邻方洞村,北临九盘河。村域面积16.7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农户663户,人口1972人,3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0人,党员36人。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土豆,经济作物为黑木耳、魔芋及烟叶,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约4000元,为市级特困村。   【产业经济】   本村拥有2个菌类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占地约50亩、年产魔芋50000余斤的魔芋种植基地。2个菌类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分别带动农户359户、157户,年产黑木耳分别约2吨、8吨,香菇分别约5吨、1吨,目前,正筹备打造自己的品牌销售到各大超市及市场上。   【村镇现状】   本村充分发挥地理与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开发农业,是村多年来狠抓的经济立足点。现我村在全县率先建立黑木耳种植基地。我村今后的奋斗目标是: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规范村里的各项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0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同心同德,把我村推上发展新台阶。   

方洞村

  方洞村位于兴隆镇东北部,东与新街村接壤,西临梅花村,南临安淌村,北与龙门村隔河相望。幅员面积22平方公里,辖18个社、537户、1818人、221亩耕地。海拔350~1150米,平均气温36.4~13.8℃,平均年降雨量1320.5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548.9小时,无霜期259~222天。方洞村土地肥沃,绿野纵横,森林覆盖率达90%,常见的树种有松、杉、杨、柏等,较名贵的有银杏、珙桐等,农业产业以烟叶、玉米为主,有十分丰富的魔芋等保健食品。方洞村境内有茨竹沟电站、唐家新屋等数处景观。   近年来,在村支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全村呈现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15万元,其中务工收入1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村民生活得到保障;全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0平方米,村民住宅得到保障;电话装机数10户,移动电话1340部,村民通讯得到保障;乡道长7.8公里,贯穿境内,村民出行基本得到保障;有能容纳120人的村小两所和能容纳23人的幼儿园两所,村民教育得到保障;新增容量250千伏安的变压器4台,220V和380V低压线路26公里,村民用电得到保障。今后,全村将以种养殖为基础,以主要干道为依托,发展旅游业,不断朝着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前进。   

安淌村

  安淌村距兴隆镇政府两公里处,与梅花、友爱、新街、友谊村连界,全村辖25个小组524户,户籍人口2194人,村内自然风光优美,气候宜人。有着石观音、地缝等多出自然景观。   村民主要经济作物:烟叶、磨芋、部份药材、蔬菜、养殖业收入,生猪、能繁母猪、少量牛、羊、鸡,农副产品玉米、洋芋、大豆、油菜各种蔬菜类等。   2011年我村在村支两委的带动下,大力发展金银花产业,全村共种植金银花2000余亩,从而带动全村迈向增收的良好局面。   

庙湾村

  庙湾村东至东坪村南至桃源村西至太和乡北至青龙镇是兴隆的西大门,幅员面积15.93平方公里辖7个居民小组,1285户,总人口3689人,2010年人均收入3624元。域内最高海拔1800米,最低1000米,适耕地273公顷,主要农作物为马铃薯、玉米,主要经济作物为烟叶,林地733公顷。   

川鄂村

  川鄂村位于兴隆镇镇域西端,距兴隆镇场镇所在地19公里,与太和乡毗邻。幅员面积11.6平方公里,海拔1200-1500米,辖19个社,590户,2331人。耕地3150亩,林地11550亩。2011年,川鄂村成立广奉基地单元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川鄂分社,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奉节分公司投资1100万在川鄂村五社、肖家山修建集群烤房60座和10座,育苗大棚5座、收购场及附属设施,散建烤房23座,2012年4月,完成5000亩烟叶育苗工场建设,新建烤房40座,形成一个集专业化烘烤、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一体化的“现代烟草农业整村推进示范村”, 2012年发展烤烟1500亩,预计烟叶总收入达600万,是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示范村。   


杨店村特产大全




杨店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