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重庆市 >>奉节县 >> 青龙镇 >> 发祥村

发祥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发祥村谷歌卫星地图)


发祥村简介

  发祥村位于青龙镇的西部,与吐祥镇的百腊村、范家村、青林村相邻,幅员面积11.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以上,下辖9个村民小组,988户,3465人。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240元。
  发祥村党支部现有党员58人,其中女性党员2人,占占党员总数的3%,,35岁以下党员5人,占党员总数的9%,党龄40年以上老党员20人,占党员总数的34%。
  蚕桑是发祥村的骨干产业,同时是万元增收工程的先头项目。03年退耕还林载桑40万株,06年东桑西移工程载桑37.5万株,该年度被重庆市外经委评为东桑西移工程第一名。建小蚕育室4间240平方米,养蚕大棚16户2000平民,07年新栽桑树56万株,全村共有桑树160多万株。年养蚕20张以上的7户,10张以上的136户,5张以上的300户,,一般蚕农228户,其中栽桑40亩的有2户,20亩以上的12户,10亩以上的70户。今年我村已建成500亩标准化高产桑园基地。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00236129 404600 -- 查看 发祥村谷歌卫星地图

发祥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发祥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柑坪社区

  柑坪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青龙镇镇政府所在地,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2679亩,林地4262亩,建设用地共540亩。柑坪社区是由原简家村、柑坪村、东厢村1社、祝柏村1社建制调整合并而成。总人口3786人,其中常住人口3028人,由五个居民小组构成。   柑坪社区(场镇)是镇政府所在地,场镇内有中心医院、中心小学等机构,并新建成休闲娱乐广场。经过近几年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投入,社区积极协调,场镇的面貌大有改观,居民居住及生活条件得到了质的转变。   柑坪社区经济发展较为平稳,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特别是两翼万元增收工程的推进和深化,更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推动力,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种植、养殖发展迅猛,劳务收入有较大的提高,柑坪社区劳动就业保障服务站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社区的党建工作,“三进三同”、“创先争优”等活动开办得有声有色。社区干部的工作面貌和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和提高,思想认识得到了提升,也赢得了广大居民的认同。   柑坪社区是奉利路必经之处。奉利路经社区区域约8公里,交通较为便捷。但是社区上段山区村道较为落后,今年已作为工作重点来改善村道路况,努力为广大居民办好“路路畅通”工程。   柑坪社区班子成员是青龙镇基层干部中平均年龄最为年轻的。班子在镇政府和上级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一定抢抓机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坚决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社区广大居民“办好事”,“办实事”。严格要求自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大窝社区

  大窝社区简介   基本概况   青龙镇大窝社区,位于原一磺厂所在地,东临五马镇三峡村,南临兴隆镇东坪村,西与青龙镇红阳村连接,北与青龙镇苟家社区相连,距县城60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山高坡陡,是典型的高山地形,呈山地气候,海拔925—1800米,奉恩主干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方便。全社区幅员面积7.6平方公里,辖3个居民小组,总户数941户,2482人,人均纯收入5300元。   资源丰富   大窝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煤、硫、铁矿等各类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具有极大的开采价值,是承接重煤集团等知名企业落户实施重大项目的风水宝地。   基础设施   道路管网、街道绿化硬化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大窝小学、休闲广场、篮球场、卫生室、广播室等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社区新村现已实现通讯、网络、电力、-、清洁能源全覆盖。集教育、医疗、休闲、居住为一体的生态型、精品化的农民新村雏形已经形成,于山野之中,可静享现代宜居社区之便。   生态移民   大窝生态移民工程于2009年开始实施,按照县发改委优质施工、妥善安置的要求,高规格建设农民新村商住两用房52套,共投入资金420万元,有效改善了居住在偏远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200余人的居住条件。   廉租住房   为解决好一磺厂近千下岗职工的居住问题,在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国土局、县城乡建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1年启动了廉租房建设。项目分为两期。1期建设规模100套,2期建设规模180套。整个建设将于2012年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未来几年,大窝社区将逐步完善功能配套设施,加快大兴公路改造、金凤山生态农业观光等项目的推进,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新村规划扩容至占地80亩,远期规划集中居住人口3000余人。力争未来五年把大窝社区打造成集“生态、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精品化宜居示范社区。   

上庄村

  上庄村位于青龙镇西北角,东与柑坪居委会相连,西与黄坪村接壤,南靠发祥村,北倚康营村,全村共有农户596户,总人口2378人,耕地面积1483亩,所辖6个社,公路主道全长8.5公里。    根据本村耕地面积少、剩余劳动力多的特点,我村主要以劳动力外出务工为主、以传统产业为辅。据统计,我村有60%以上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给我村经济注入了活力,我村的传统产业均以畜牧业、蚕桑业为主。另外,利用本村的地理优势,拓开挣钱门路,号召群众多栽种红苕,种植油菜、魔芋等经济作物,从而增加我村村民的经济收入。    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两委高举发展的主题不动摇,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过两年来的艰辛努力,村道扩建已开工建设完工。我村8.5公里主道进行硬化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为优化灌溉模式,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群众会,代表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集资22600.00元,用于水利设施整治及维修。    我村今后的奋斗目标是: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规范村里的各项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0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同心同德,把三个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发台阶。   

发祥村

  发祥村位于青龙镇的西部,与吐祥镇的百腊村、范家村、青林村相邻,幅员面积11.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以上,下辖9个村民小组,988户,3465人。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240元。   发祥村党支部现有党员58人,其中女性党员2人,占占党员总数的3%,,35岁以下党员5人,占党员总数的9%,党龄40年以上老党员20人,占党员总数的34%。   蚕桑是发祥村的骨干产业,同时是万元增收工程的先头项目。03年退耕还林载桑40万株,06年东桑西移工程载桑37.5万株,该年度被重庆市外经委评为东桑西移工程第一名。建小蚕育室4间240平方米,养蚕大棚16户2000平民,07年新栽桑树56万株,全村共有桑树160多万株。年养蚕20张以上的7户,10张以上的136户,5张以上的300户,,一般蚕农228户,其中栽桑40亩的有2户,20亩以上的12户,10亩以上的70户。今年我村已建成500亩标准化高产桑园基地。   

竹柏村

  竹柏村距离青龙镇场镇中心2公里左右,幅员9.5平方公里,2100人左右,交通方便,基础设施较好。该村主要种植基本粮食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土豆等),林业发展成功(有专业合作社种植桂花树等),煤碳资源发达。近几年,村中50%的人口外出打工,劳务经济稳中有升。  

康营村

  康营村位于青龙镇南边,西岭上庄,东接海坝,西连五马镇三峡村,是青龙镇除大窝社区外,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幅员面积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27平方米,人口总数2107人。该地群众经过7年的艰苦努力,建立了康营村野山羊养殖基地,平均每户养殖野山羊15到20只。除满足当地人需求外,大量销往县城及周边乡镇,初步形成以康营村为品牌的野山羊。该村正努力打造以野山羊养殖为头的龙头企业,带动全村人民走开发式脱贫道路,努力把康营村建设为整村脱贫村。  

黄坪村

  黄坪村位于青龙镇境内,距离场镇13.1公里,,辖6个社,521户,1896人。东靠康营村、上庄村;南邻发祥村;西与吐祥镇纸房村相连;北连甲高镇摩天村。幅员面积13.5平方公里,海拔在700至1300米之间,系市级贫困村。    本村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环境等方面开展工作。实现巩固一个烟叶,发展两大产业的目标任务,基本形成了以蚕桑、魔芋为主导的两大脱贫产业。  

苟家社区

  苟家社区位于青龙镇东,居委会所在位置离镇政府3公里。社区有4个居民小组,居民535户,共 2211人,其中党员23人,占全村人口的1.04%。国土面积6.5平方公里,退耕还林面积751亩,人均耕地面积1.07亩,平均海拔750米,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现有养殖和油菜籽两个产业协会,经济收入以畜牧业和劳务输出为主。   

覃家村

  覃家村位于青龙镇内,幅员辽阔,共有耕地2007亩,农户320户,人口1300余人,4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6人,党员34人,人均纯收入3500元左右。有四个种粮大户,一个安定饲养专业合作社。村立足山区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开发农业,是村多年来抓的经济立足点。  

海坝村

  海坝村位于青龙镇中心场镇4公里,幅员5.1平方公里,辖区共4个社,471户,1653人,2258亩耕地,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4340元。  

东相村

  东相村位于青龙镇以北,东靠五马乡王坪村,南邻竹柏村,西与柑坪村为界,北与海坝村相邻。总人口1899人,共553户。于2002年村建制调整,由原东相村、高泉村合并,沿墨溪河北岸3000余米岸线上升到峰云冠主峰以下地域,幅员面积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5亩,林地及荒山4720亩,海拔460——1100米之间,劳动力689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523人。2010年农户人均粮食300公斤,2010年人均收入5220元,全村共有贫困户92户,285人,五保户20人,持证残疾39人,全村辖4个社。属市级贫困村。   1.基础设施情况    村级主公路7.5公里,路基未改造,社公路17.5公里,人畜安全饮水以解决1200人,还有699人饮水困难未解决。电力正在改造,自然村未通人行便道。   2. 基础产业情况    农业产业主要种植粮食,蔬菜等。养殖业以蚕、猪、牛等零星产业,不具规模。结合我村土质、气候、海拔等自然条件,适宜规模发展中药材、果树等主导产业。   3.社会事业情况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健全。入学率100%;合作医疗参合率95%;基本养老保险28.8%。电话、电视入户率90%,已通广播,砖混结构住房30%。   


发祥村特产大全




发祥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