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重庆市 >>奉节县 >> 太和乡 >> 阳坝村

阳坝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阳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阳坝村简介

  一、阳坝村基本情况
  (一)人口和地理概况。阳坝村位于龙桥土家族乡的西北部,是龙桥的北大门,离乡政府约3公里,位置比较偏远,面积约22.5平方公里,下辖16个社,由原阳坝村9个社与椿树村7个社合并而成,710户,2407人。现有耕地2355多亩,林地19222多亩。全村经济总收入1444万元,人均年纯收入3296元,公路里程45公里,村办公室280㎡,学校540㎡。
  (二)“两委”班子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有10人,党支部5人,村委会5人,其中男8人,女2人;大专学历2人,高中学历4人,初中学历4人;35岁以下的6人,50岁以上的4人。支部书记刘仲如41岁,高中学历,任支部书记多届;村主任刘学洪29岁,大专学历,为本届新当选村主任。支书、主任之间和村两委班子之间比较团结,具有较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群众比较信任。
  (三)组织建设情况。村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69人,预备党员3人。原来党员以务农人口为主,党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近年来重点发展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使党员队伍从年龄、知识和意识上都有了较好的改善。近年来未出现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现象,无党员干部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党员基本能够参加组织生活,接受党员教育,遵守党章各项规定,切实维护党的纪律,按时缴纳党费,并在学习实践“-”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较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经济建设状况。村委没有任何收入,历年积欠债务却高达1万多,工作运转十分困难。村民收入以种植业和养殖为主,人均年收入约3296元。其中种植以烟叶、魔芋为主,今年种植烟叶2000余亩,魔芋1000多亩;养殖以生猪为主,去年引进了红豆杉种植,现有种苗繁育基地300余亩,成片栽植红豆杉800多亩。
  (五)社会管理情况。村财务村务党务“三公开”工作比较实在,公开时间及时,内容规范,财务公开村民很难看明白。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一些事务没有制度作为依据。村两委计生工作抓得很积极,近年来每年都能达标。计生公开栏内容较为全面,公开时间也比较及时,村民比较满意。现村里综治情况良好,无吸毒、贩毒和聚众-人员,无制假贩假人员和地下非法加工厂。村民近年来没有发生越级-、非正常-情况。社会救助方面,村里共有低保户 户,均能按时足额领到救济金,基本生活能够得到较好保障。村里共有小学生30多人,无儿童失学和因家庭困难而退学情况。村民参加合作医疗率近98%,凡愿意参合者均以参保。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单一,娱乐以打麻将和扑克牌为主,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氛围尚未营造。
  二、村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村两委班子对村发展经济缺乏办法,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村两委干部认为按照上级规划,阳坝村限制发展工业,只能以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主,而农业很难产生较大经济效益,旅游业基础更是薄弱,村两委对此缺乏办法,存在着一定的等待上级送项目、送项目上门的思想。
  (二)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不够规范。主要问题一是公开不及时,如财务公开的内容甚至是三个月的;二是公开的内容不完整,如党务公开方面关于发展党员的公示内容比较缺乏;三是公开内容的形式不切合农村实际,如财务公开仅公开财务会计报表,专业性强,满表都是术语,普通农民群众很难看得明白。
  (三)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目前为止, 三川公路(三公里至川鄂)于2008年完工,如果时间一长,路基、路面将受到损坏,影响车辆通行;11、14、15社饮水有困难;3社与5社之间有长约1公里的断头路,7、8、9社之间有长约2公里的断头路;篮球场、卫生站、文体活动中心等都未建立,文体设施的缺乏使村民娱乐活动单调,主要以打麻将和斗地主消遣时间,不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化面貌。
  (四)-多,需救助对象多。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充分发挥他们带领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消除“等、靠、要”思想,树立艰苦奋斗、自力更的意识,生立足本村实际,积极寻找带领村民致富的新路子。
  (二)完善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从制度上规定公开的地点、时间、内容和形式,让村民能够看得到、看得懂,看得及时、看得方便,让村民真正参与到村务管理上来,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保障村两委依法行使职权,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三)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村民建立文明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较好的基础设施保障。改善农村的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发展积极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引导村民逐步改变不良娱乐习惯,营造良好乡风,建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精神文明。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00236272 404600 -- 查看 阳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阳坝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阳坝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阳坝村

  一、阳坝村基本情况   (一)人口和地理概况。阳坝村位于龙桥土家族乡的西北部,是龙桥的北大门,离乡政府约3公里,位置比较偏远,面积约22.5平方公里,下辖16个社,由原阳坝村9个社与椿树村7个社合并而成,710户,2407人。现有耕地2355多亩,林地19222多亩。全村经济总收入1444万元,人均年纯收入3296元,公路里程45公里,村办公室280㎡,学校540㎡。   (二)“两委”班子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有10人,党支部5人,村委会5人,其中男8人,女2人;大专学历2人,高中学历4人,初中学历4人;35岁以下的6人,50岁以上的4人。支部书记刘仲如41岁,高中学历,任支部书记多届;村主任刘学洪29岁,大专学历,为本届新当选村主任。支书、主任之间和村两委班子之间比较团结,具有较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群众比较信任。   (三)组织建设情况。村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69人,预备党员3人。原来党员以务农人口为主,党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近年来重点发展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使党员队伍从年龄、知识和意识上都有了较好的改善。近年来未出现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现象,无党员干部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党员基本能够参加组织生活,接受党员教育,遵守党章各项规定,切实维护党的纪律,按时缴纳党费,并在学习实践“-”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较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经济建设状况。村委没有任何收入,历年积欠债务却高达1万多,工作运转十分困难。村民收入以种植业和养殖为主,人均年收入约3296元。其中种植以烟叶、魔芋为主,今年种植烟叶2000余亩,魔芋1000多亩;养殖以生猪为主,去年引进了红豆杉种植,现有种苗繁育基地300余亩,成片栽植红豆杉800多亩。   (五)社会管理情况。村财务村务党务“三公开”工作比较实在,公开时间及时,内容规范,财务公开村民很难看明白。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一些事务没有制度作为依据。村两委计生工作抓得很积极,近年来每年都能达标。计生公开栏内容较为全面,公开时间也比较及时,村民比较满意。现村里综治情况良好,无吸毒、贩毒和聚众-人员,无制假贩假人员和地下非法加工厂。村民近年来没有发生越级-、非正常-情况。社会救助方面,村里共有低保户 户,均能按时足额领到救济金,基本生活能够得到较好保障。村里共有小学生30多人,无儿童失学和因家庭困难而退学情况。村民参加合作医疗率近98%,凡愿意参合者均以参保。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单一,娱乐以打麻将和扑克牌为主,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氛围尚未营造。   二、村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村两委班子对村发展经济缺乏办法,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村两委干部认为按照上级规划,阳坝村限制发展工业,只能以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主,而农业很难产生较大经济效益,旅游业基础更是薄弱,村两委对此缺乏办法,存在着一定的等待上级送项目、送项目上门的思想。   (二)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不够规范。主要问题一是公开不及时,如财务公开的内容甚至是三个月的;二是公开的内容不完整,如党务公开方面关于发展党员的公示内容比较缺乏;三是公开内容的形式不切合农村实际,如财务公开仅公开财务会计报表,专业性强,满表都是术语,普通农民群众很难看得明白。   (三)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目前为止, 三川公路(三公里至川鄂)于2008年完工,如果时间一长,路基、路面将受到损坏,影响车辆通行;11、14、15社饮水有困难;3社与5社之间有长约1公里的断头路,7、8、9社之间有长约2公里的断头路;篮球场、卫生站、文体活动中心等都未建立,文体设施的缺乏使村民娱乐活动单调,主要以打麻将和斗地主消遣时间,不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化面貌。   (四)-多,需救助对象多。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充分发挥他们带领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消除“等、靠、要”思想,树立艰苦奋斗、自力更的意识,生立足本村实际,积极寻找带领村民致富的新路子。   (二)完善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从制度上规定公开的地点、时间、内容和形式,让村民能够看得到、看得懂,看得及时、看得方便,让村民真正参与到村务管理上来,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保障村两委依法行使职权,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三)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村民建立文明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较好的基础设施保障。改善农村的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发展积极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引导村民逐步改变不良娱乐习惯,营造良好乡风,建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精神文明。   

蜀鄂村

  蜀鄂村位于渝鄂交界之处,全村幅员面积19.7平方公里,所辖15个社,由原蜀鄂村9个社与银厂村6个社合并而成。全村现有348户,1198人,其中有效劳动力673个。现有耕地面积2063亩,林地面积21700亩。正在开发的龙桥河旅游风景区横贯而过,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坑地缝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景色神奇秀美而享誉中外。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70%,生态环境极佳,是理想的休闲度假胜地。平均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山气候条件,为蜀鄂村带来了特有的种植条件,适合种植白肋烟、蘑芋、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等经济作物,以及党参、野生天麻、云母香等药材的生长。自奉节县鑫桥蔬菜种植有限公司2006年落户蜀鄂村以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和“土地流转”模式,全村规模化种植蔬菜近1万亩,成为群众重要的增收项目。   

瑞丰村

  瑞丰村幅员面积11.4平方公里,辖24个社,由原瑞丰村10个社、高台村7个社和黄秋村7个社合并而成。全村现有1150户,3483人,其中劳动力1889人,耕地面积3270亩,林地面积29295亩。龙桥土家族乡政府、龙桥卫生院、龙桥中心小学、龙桥场镇均设立在该村,是龙桥土家族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奉节县鑫桥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和奉节县桥联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落户该村。建成了除劳务收入以外,以生猪、鸡、羊、牛等畜牧业,魔芋、辣椒、西红柿等蔬菜种植业和白肋烟为主的经济作物产业格局;建成了以红豆杉和中药材为主的后续产业基地;工业、建筑业等二、三产业中的商业、服务业也有所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  

龙桥村

     龙桥村位于龙桥河旅游风景区,海拔1600米以上,属高寒地带,无霜期短,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998亩,林地35130亩,下设11个社,由原龙桥村5个社与九厂村6个社合并而成。全村有226户, 682人,其中劳动力412人。   龙桥村属典型的山区,耕地基本以25度以上的旱地为主,无任何防涝抗旱设施。全村共有人畜饮水池10口,无法满足本村村民的饮水需要。燃料主要以木头为主,极少部分用煤气。80%民房为危房,急待改造。全村10个社通电,70%的农户能看上电视,60%的农户安装有电话,1%的农户使用电脑,60%的农户拥有摩托车。全村公路长35公里,有10个社通达,但路面状况差,边沟不畅,涵洞不通,堡坎不固。   龙桥村属全乡最小的村,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全村年经济总收入约45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3299元,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文化的需要。本村有面积约80平方米的村办公楼一栋,无法承担村级办公服务职责。全村有90%的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现有建卡贫困户40户,其中相对贫困户30户,绝对贫困户10户,27人,五保户2户,3人。   


阳坝村特产大全




阳坝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