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村位于都江堰市西南境地内,地处都江堰市、崇州市交壤之处。村域面积为4.2平方公里,整个地域呈不规则长方形,山地林地1.2平方公里,平坝区为3平方公里。
大通村现辖13个组,总户数716户,现居人口2324人。大通村党支部党员人数67名,书记1名,副书记1名,支部委员2名,10名党小组长。
政府于2009年引进鸿琛公司进行灾后重建(统规统建)安置房的建设工作,已选择统归统建的户数为472户,总人口为1672人。在2010年10月参加统归统建的受灾农户占80%分到了安置房。由于其他原因,杨家花园未交付使用。水电气等达90%已开通。
产业方面,大通村私有木器加工厂几家,年产值约3千万元。村境内河流以环山渠为主,又有没头河,友爱渠穿境而过,
大通寺山沟汇集多条山间小溪后流入环山渠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81114 | 611830 | 028 | 查看 大通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大观社区 |
1;大观社区地处大观场镇,约1.5平方公里,集镇常住人口3400人约900户,属于社区管理的非农业人口570人。 2;大观社区设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7名,其中正式党员36名,预备党员一名,男党员31名,占84%,女党员6名占16%,高中以上文化16人占43%。50岁以下20名占54%;支部共分两个党小组。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宿仙社区 |
宿仙社区位于大观镇西南方,2005年按成都市行政体制划分,由石城村与国良村合并而成,是一个纯偏远高山社区,平均海拔1100米,距离大观镇场镇10公里,距离都江堰市区37公里,距离成都市76公里。宿仙社区北与阿坝州汶川县接壤,西南与崇州市街子镇三郎镇毗邻,幅员面积8.1平方公里,其中森林幅员面积10400亩,可用耕地面积1600亩。辖区内共有12个村民小组。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艳景社区 |
艳景社区艳景位于大观镇,大观镇古为蜀国地,历史悠久,建制归属历代更替,至公元1949年1月建乡兴场。艳景社区和茶坪社区、宿仙社区紧挨,年平均日照数1024小时,平均无霜期258天。艳景社区目前有良好的森林资源环境和人文文化。而且艳景社区位于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即使是夏天,也是相当凉爽,固夏季更是避暑圣地。 艳景社区现在交通设施逐渐健全,村名出行方便,通村通组公路也在按计划修建中。 社区加大对农民创业的帮扶,目前大观镇艳景社区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合作社,其中包含了“艳景土鸡场”等等,并且在都江堰市有相应门市提供产品,以供大家选购,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荷园社区 |
荷园社区地处青城山脉,辖大观场镇周边,方圆4.5平方公里。总人口2150人,738户划分十二个村民小组;设党支部一个,党员总数93人,分布在十二个村民小组,成立六个党小组。大观村主要以旅游为主,以发展农家乐为主导,有一个木材加工厂,一个印刷厂。目前以全面完成灾后自建,分别入住一期安置点和二期安置点。组与组之间的水、电、气也完成全覆盖,道路以相互连成一遍、信息相通。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滨江村 |
滨江村位于大观镇西南6公里,味江河畔,东邻青城外山普照寺后山,南邻川西古镇崇州市街子镇,西邻街子镇莲经村,北邻本镇茶坪村。全村幅员面积5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户数298户,人口898人,村党支部现有0正式党员62名,预备党员2人,下设4个党小组。 5.12大地震造成滨江村298户农户房屋严重受损,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灾后重建完成联建总户数153户,自建农户45户,道、水、电、天燃气基本接通,随着灾后重建的推进全村现有农家休闲6家,经济树种:桂花、银杏全村共计栽种450亩约35000株,仅此一项滨江村人均年收入增加300元左右。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双乐村 |
双乐村位于都江堰以南20公里,省道S106线以西,西邻普照寺,南邻街子古镇,成(都)青(城山)快速通道路畅通全境。全村幅员面积达3.13平方公里,共有781户2238人。共有13个村民小组,党员87人,城乡低保户、贫困户39户。现有3个规模家具厂,农家乐2户,规模养殖户5户。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大通村 |
大通村位于都江堰市西南境地内,地处都江堰市、崇州市交壤之处。村域面积为4.2平方公里,整个地域呈不规则长方形,山地林地1.2平方公里,平坝区为3平方公里。 大通村现辖13个组,总户数716户,现居人口2324人。大通村党支部党员人数67名,书记1名,副书记1名,支部委员2名,10名党小组长。 政府于2009年引进鸿琛公司进行灾后重建(统规统建)安置房的建设工作,已选择统归统建的户数为472户,总人口为1672人。在2010年10月参加统归统建的受灾农户占80%分到了安置房。由于其他原因,杨家花园未交付使用。水电气等达90%已开通。 产业方面,大通村私有木器加工厂几家,年产值约3千万元。村境内河流以环山渠为主,又有没头河,友爱渠穿境而过, 大通寺山沟汇集多条山间小溪后流入环山渠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欣禾村 |
大观镇欣禾村位于大观镇东面,与本市青城山镇、安龙镇相邻,S106线穿境而过。全村幅员面积5042亩,辖15个农业社,共815户2767人。现有党支部一个,设党支部书记一名,委员二名。村党支部共有中国0党员106名,下设党小组5个,村民委员会设村主任一名,委员二名,村主任助理一名,选举产生议事会,成员34名,村民代表84名,其中党员24名。 社会管理和群众生活: 欣禾村按照(四性)要求,引进社会资金实施了“增减挂钩”项目,建成了“田园城市”格局的欣禾新村安置小区,参与农户达627户。小区占地面积303亩,成组团式布局,总建筑规模73430平方米。自2010年7月摇号分房后,已有526户共2006人分房并陆续搬进新居。小区内水、电、气、路、讯、光纤、卫生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建立了小区管委会,深入开展“三新”活动,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生活环境地得到极大改善。 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 欣禾村依托川西旅游环线、成青旅游快速,以及浪漫大观高尔夫小镇、普照寺、街子古镇等旅游资源优势,根据市旅游局规划,按照“AAAA”级标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现已引进成都青牛集团建立猕猴桃基地1600余亩,即将发展具有一定档次和规模的乡村酒店和相应旅游配套实施,一三产业互动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