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村基本情况:
灯塔村位于桂花镇的西面,地处彭州市与都江堰交界处,全村辖12个小组,652户,2036人,党员85人,其中60岁以上有41人,占48%,40岁以下党员30人占35%,女党员12人,占1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8人,占56%;村两委班子4人。全村耕地面积1500亩,属于平坝地区,以粮油种植为主,以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产业为发展趋势。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灯塔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党的-精神和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持0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思想作风建设为根本,创建先进的党组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全村的基层建设水平。
灯塔村各项基础设施薄弱,作为市镇两级的门面,已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发展为趋向。党员队伍偏向老龄化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不足,对村上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党员干部、群众的管理和教育,将各项基础工作扎实有续的推进,为推动灯塔村和谐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82111 | 611930 | 028 | 查看 灯塔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桂花社区 |
彭州市桂花镇桂花场社区是由原桂花社区、瓦子村、罗汉村合并而成,行政区域3.9平方公里,辖区19个居(村)民小组,人口3257人,全社区共十九个居(村)民小组、农户七百多户、居民五百多户,共有党员115人。耕地面积2450亩,林地550亩,四西旅游环线横贯全境,交通十分保利,是桂花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丰乐社区 |
丰乐社区位于彭州市西北部,距市区20公里,镇政府2公里,有S106川西旅游环线穿村而过。全村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坝区耕地面积498亩,山区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1300余亩,其他荒山河滩约14.5余亩,平均海拔700米,年平均气温21.5℃,全年降水量1200mm。全村共十一个村民小组、农户300户、户籍人口1451人,城镇居民399户、常住人口2038人,共有党员56人。灾后重建工作中,丰乐社区结合震前彭州市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在本村实施的“城乡统筹”集中居住建设项目,按照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四性”要求,0完成了灾后住房重建工作。全村共有74户村民选择了统规统建方式,并于2009年3月动工在丰乐8组修建莲花安置小区,于2010年5月完工,现已全部入住;社区共有统规自建点三个,分别为安龙小区、锦乐小区、盘龙小区共计613户,781人。建筑面积约:26640平方米。 |
衡州村 |
衡州村位于桂花镇东南部,距市区20公里、距镇政府2公里,北 与利济村相连。西与红石桥村接壤。全村幅员面积约4.5平方公 里,耕地面积3300余亩,林地面积2600余亩,年平均气温14.5- 15.8℃,降水量960mm。全村共有14个农业合作社,农户448户, 正住人口1405人,有0员56名。衡州村活动中心位于蜀衡红 乡小区,占地面积15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80余平方米。 村支两委班子团结一致,为民、务实、清廉,按照镇党委政府 的发展目标,为创建“法治、富裕、美丽、文化、文明”新桂花而 奋斗努力。 |
一龙村 |
一龙村地处桂花镇东部,距镇政府2公里,从大桥下桥头,穿过S106川西旅游环线直通一龙村,全村幅员面积为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62亩,林地面积1890亩。截止2012年4月全村共12个组、415户、1330人。其中54名党员,1名预备党员。 |
高峰村 |
高峰村地处四川省彭州(微博)市桂花镇东部,集山丘、河谷、林地、平坝为一体,气候温润,环境生态。自北向南,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土溪河(古蜀杜宇河)纵流全境。东以土溪河为界,和中国西部最大的牡丹观赏基地——丹景山隔溪相闻,北与风景秀丽的莲花湖水库接壤,西与天府之源都江堰(微博)的向峨乡毗邻,南与三国文化名人张松故里三圣寺相望,罗汉洞、山水美地等美景佳处点缀周围。全村幅员面积6.3平方公里,总人口1071人,总户数371户,劳动力637人,外出务工人员223人,残疾40人,低保困难户47户,困难学生20人。全村现有耕地总面积1110余亩,境内以高山林地为主,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灾后重建以后,村民生产生活主要集中安置在本村的贤仁坝一带,少量的散居户均分布在土溪河沿河一带。 |
插旗村 |
插旗村位于桂花镇西部,2004年与原乌木村合并后以境内名山插旗山命名。距桂花场镇五公里,东与本镇石花村,南与丰乐场社区相临,西与都江堰市胥家镇新民村,蒲阳镇旗松村,北与向峨乡茶房村交界。全村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海拔750米,桐麻河穿境而过,有耕地1700亩,林地6000余亩,农户406户,总人口1190人。经过灾后重建,建成统规统建一个小区春天坪小区,以及两个统规自建小区即仙鹤小区、丽溪苑小区。 |
沂水村 |
桂花镇沂水村位于彭州市桂花镇北面山区腹地,东与本镇高峰村相邻,南与本镇桂花场社区、双红村交界,北与都江堰市向峨乡接壤,西与本镇石花村交界,村委会驻地距桂花场(镇政府驻地)2.5公里,距彭州市城区20公里,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属山区地貌,海拔680-1000米,森林覆盖率91%,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4℃。全村辖14个农业合作社,有农户344户,党员46人,总人口1019人(其中:劳动力人口619人,残疾人43人,低保户11户)。有277户(910人)村民分别集中居住在沂兴苑和阅峰庭两个聚居点,集中居住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0%,集中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89%。现有耕地970亩,林地11300亩,竹类和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水域面积300多亩(其中罗汉湖水域面积150多亩)。有水果产销合作社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各1个:经济林果种植360亩,中药材种植(灵芝、天麻、山木药材)50余亩,食用菌种植30多万袋。村内有社会资金建设的大型“老年怡养中心”一所,床位已达1000个(计划容纳床位10000个)。均纯收入6525元,村社道路总里程22.7公里,硬化道路12.1公里,尚有10.6公里泥路需硬化。 沂水村是解放前夕党组织在桂花早期设立点之一,有彭州市党史教育基地一处。 |
清桥村 |
清桥村属于浅丘地带位于桂花镇的西南角,全村幅员面积约2.5平方公里。其中:耕水田约1000余亩;山地800余亩;林地600余亩。全村辖1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户460户,人口1486人,低保户9户,3个小区集中居住农户230户,参加新农村医疗合作保险率约为97%。全村设党支部1个,党员总人数47人,党员中男党员43人,女党员4人,设团支部1个,团员30人。2012年全村农村经济人均收入约4872元。 |
龙头村 |
龙头村地处龙门山脉丘陵地带,幅员5.2公里、辖下13个社、540户、人员1710人、党员48人、低保户15户、五保户10户。2008年汶川地震,龙头村是重灾区。灾后重建龙头村共建3个小区包括:甘泉小区、观音桥小区、盘山小区、涉及户数296户、人数1031人、统建24户、维修加固150户、原址重建17户、异地安置12户。主要以种植为主,现有大头菜种植基地一个,年销售100吨大头菜 |
三圣村 |
三圣村位于彭州市西北部,距市区25公里,镇政府1.5公里,有S106川西旅游环线绕村而过。全村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坝区耕地面积1320亩,林地面积480余亩。年平均气温21.5摄氏度,年降水量1100毫升。全村共13个村民小组,农户526户,1726人,共有党员52人。在“5.12”地震中,三圣村全部受灾,死亡1人,受伤4人,85%的房屋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5200万元。 灾后重建工作中,三圣村结合震前彭州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本村实施的“城乡统筹”集中居住建设项目,按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四性”要求,0完成了灾后住房重建工作。全村共有118户选择了统规统建方式,并于2009年10月动工在三圣村修建农科安置小区,于2010年10月完工,现已全部入住;三圣村共有统规自建点2个,分别为农科小区,三圣小区共计119户,建筑面积约24320平方米。 |
双林村 |
桂花镇双林村位于位于彭州市西北部,与都江堰市驾虹实际村交界,距市区26公里,镇政府2公里,有S106川西旅游环线蒲阳河穿村而过。全村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坝区耕地面积1856亩,平均海拔1080米,年平均气温21.5℃,降水量1100㎜。全村辖1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户538户,人口1845人,党员54人。在“5.12”特大地震中,双林村全部受灾,死亡2人,受伤5人,80%房屋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5200万元。 灾后重建工作中,我镇结合震前彭州市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在本村实施的“城乡统筹”集中居住建设项目,按照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四性”要求,0完成了灾后住房重建工作。全村共有120户,417名村名选择了统规统建方式,于2010年5月完工,现已全部入住;双林村共有统规统建点三个,分别为交界小区、凤凰阁小区、东阳小区共计136户,557.建筑面积约10900平方米。 |
灯塔村 |
灯塔村基本情况: 灯塔村位于桂花镇的西面,地处彭州市与都江堰交界处,全村辖12个小组,652户,2036人,党员85人,其中60岁以上有41人,占48%,40岁以下党员30人占35%,女党员12人,占1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8人,占56%;村两委班子4人。全村耕地面积1500亩,属于平坝地区,以粮油种植为主,以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产业为发展趋势。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灯塔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党的-精神和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持0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思想作风建设为根本,创建先进的党组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全村的基层建设水平。 灯塔村各项基础设施薄弱,作为市镇两级的门面,已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发展为趋向。党员队伍偏向老龄化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不足,对村上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党员干部、群众的管理和教育,将各项基础工作扎实有续的推进,为推动灯塔村和谐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 |
双红村 |
双红村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总户数411户,总人口1279人,分15个自然小组,有党员56人。 灾后重建: 统规统建25户。人口79人。(跨村安置) 自建157户,562人,分三个点位。 支委: 书记:贾开祥 组织委员:付波 成员 :孟军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