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成都 >> 彭州市 >> 小鱼洞镇 >> 草坝村

草坝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草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草坝村简介

  草坝村位于小鱼洞镇南部,东与新兴镇相邻,南靠磁峰镇,西和大湾村接壤,北临湔江河,与江桥村相连。距小鱼洞镇区约3.8公里。老彭白路从村域内部通过。全村幅员面积3.84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小组,全村685户,共2119人。灾后重建中,草坝村新建了两个统规统建点,共安置617户,1810人,其中金福缘统建点安置286户,860人;玉福缘安置点安置331户,950人。目前村域还有散居68户,309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10182116 611930 028 查看 草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草坝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草坝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复兴场社区

  复兴场社区的基本情况   一、 复兴场社区基本情况    小鱼洞镇复兴场社区地处小鱼洞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四周以河为界,距彭州市区33公里,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复兴场社区是涉农社区,共有15个居民小组,总户数805户,总人口2859人。复兴场社区主要以,旅游、观光、   种植川芎、三木药材、养殖肉牛、运输、经商、餐饮等为本社区的主要产业.   二、 复兴场社区的旅游资源和物质资源   1、复兴场社区由于地处场镇,交通方便、气候温和、光照适宜、充分地能为多种动、植物生长和生存建立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本社区由于地处小鱼洞镇场镇社区,加之人多土地少的因素,全社区的老百姓几乎30%的农户以种植为主,如,川芎、黄连、杜仲、银杏等经济作物,其中川芎为我社区的主要经济农作物,也是我社区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自我社区种植川芎以来至今,村民的人均收入与5年前的同期相比翻了两倍,还有30%的农户以运输、经商、餐饮等为主,还有30%的农户以打工为主。    2、复兴场社区由于四周以河为界,依山傍水,群山环抱,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是去银厂沟和潘龙谷的必经之处,为了今后的旅游产业打下基础,将泥塘寺、石匣子河、老街等,分别规划打造为旅游景点,泥塘寺着重打造为度假村,石匣子河着重打造为人工湖,老街着重打造为古镇,所以复兴场社区要以小鱼洞古镇之称来吸引游客。   三、 复兴场社区着重要打造的二个项目:    在十二五期间,充分利用本社区的优势,将打造,湔江河、老街、泥塘寺、石匣子河、冷水鱼餐饮等,其中着重以打造泥塘寺为主体,泥塘寺地处龙门山脉,海拔1050米,常年降雨量1100毫米、常年有效积温是3720O、常年无霜期248天。山上种满了银杏、核桃、桂花,梨等许多珍贵树木,   山上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葱郁。   后山紧靠杨坪村的蟠龙谷,山脚下是一条通往杨坪、中坝的公路—罗中公路,公路两边是我社区的统规统建安置点鱼虹小区和几家极具规模的农家乐,可同时接待1000人以上食宿。站在泥塘寺山顶鸟瞰山下,关口的牛金山电站尽收眼底,夏天更是绿树成荫、百花齐放。我们苟书记曾经说过,一定要将我们的泥塘寺山脉打造成以度假休闲为一体的花果山。   

太子村

  太子村地处彭白旅游沿线两侧,距彭州市市中区35公路。该村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1000余亩耕地,5000余亩林地。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86人,党员50人,780个劳动力,村民代表67人。   

草坝村

  草坝村位于小鱼洞镇南部,东与新兴镇相邻,南靠磁峰镇,西和大湾村接壤,北临湔江河,与江桥村相连。距小鱼洞镇区约3.8公里。老彭白路从村域内部通过。全村幅员面积3.84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小组,全村685户,共2119人。灾后重建中,草坝村新建了两个统规统建点,共安置617户,1810人,其中金福缘统建点安置286户,860人;玉福缘安置点安置331户,950人。目前村域还有散居68户,309人   

江桥村

  江桥村   江桥村位于小鱼洞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有彭白公路穿境而过,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耕地500亩,林地700亩,荒山、河滩3300亩。全村总户数291户,总人口1080人,党员38人。   江桥村主要以细叶乌头雷竹种植,冷水鱼养殖、餐饮作为主要产业。灾后重建后,江桥村根据自身情况修建农民集中居住安置点。“江桥人家”统规自建安置点由海峡建筑设计院设计,四川省荣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按照“1+13”的模式修建便民服务中心、警务室、公厕,并结合冷水鱼餐饮长廊、万亩竹海打造以餐饮、度假、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渔洞村

  渔洞村   渔洞村位于小鱼洞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约1.5公里,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有彭白公路穿境而过,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耕地310亩,林地1100亩,荒山、河滩3840亩。全村总户数201户,总人口681人,党员33人。   渔洞村位于彭白路边,湔江河畔,该村灾后重建有两个统规自建点,一个统规统建点。“5.12”地震过后,小鱼洞大桥地震遗址公园成为全镇主要景点之一,该村利用起特有的环境优势,主要发展旅游餐饮业。   

大湾村

  大湾村位于小鱼洞镇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约1公里,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有老彭白路穿镜而过,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山地面积1443亩,水田面积262亩,林地和荒滩面积9760亩,全村总户数555户,总人口1878人,党员44人。   大湾村与太子村、草坝村、江桥村、渔洞村、大楠村、中坝村、杨坪村、复兴场社区相邻。  

大楠村

  小鱼洞镇大楠村地处彭州市西北方,东与通济镇黄村、花拱村交界,南与本镇的江桥村、草坝村接壤,西与本镇的渔洞村、董坪村相连,北与龙门山镇国坪村交界,距市区30公里,幅员面积10.4平方公里,其中平坝区农田600余亩,年平均气温13.5℃,年降雨量1000mm,高山区耕地15000余亩,年平均气温11.5℃,年降雨量1200mm, 平均海拔1100米,距镇政府3.4公里。村内以山地和平地为主,土质多为沙土。   

中坝村

  中坝村地处小鱼洞镇北部最边远山区,幅员面积14.6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2100亩,农耕地面积800亩,退耕还林面积1200亩,天然林面积4600亩,荒河滩面积2600亩,其他面积720亩,主要以生产山木药材为主。灾后重建四个安置点:一号点(富森家园),二号点(思源人家),三号点(瑞欣云阁),四号点(药乡仙居),辖区七个农业合作社共1018人,其中男性520名,劳动力占331名,女性498名,劳动力占226名,党员42名,群众代表57名,议事会成员27人。   

杨坪村

  杨坪村基本情况   杨坪村位于小鱼洞真西面,距场镇1.5公里。全村总人口,320户1078人。12个农业合作社,村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3个集中安置点。其中1个统规统建点,集中安置168户, 人;2个统规自建点,蟠龙新居集中安置29户,102人;起亚家园集中安置16户62人。   为了提高杨坪村村民基本生活水平,解决村民务工,增加收入。早2005年之前,由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同意,在杨坪村6、7、8、9,4个合作社区域内,先后开办了2个页岩矿山。由于运输,将原有的水泥乡村公路全部破坏,到雨季路面泥泞路深一尺,给村民出行带来的严重的不便。为了解决出行的困难,杨坪村召开解决相关问题的专门议事会,会议决定由村上出面与相关企业进行协调,要求相关企业对损坏路段进行赔偿,经过协调后,相关企业同意对损坏路段进行赔偿,赔偿40万元。等企业到期报停后修复公路,2012年3月,企业证件到期报停后,村民要求及时对该路段进行修复。   为了恢复该路段,解决村民出行困难的问题,杨坪村经过2013年3月23日“一事一议”会议,对该路段修复问题进行讨论。该路段,工程量全长2公里,路面宽3.5米,郭家河坝原有的涵管改为线浇桥梁,经过预算,需资金约75万元。村民筹劳约1200个劳动力,资金来源,原企业赔偿费40万元,村公资金35万元,共计75万元。   经过“一事一议”会议讨论,该路段要推荐本村有责任心的村民出面管理负责,保证路面质量,资金使用有专人监督工程动工期为4月初至5月初,为期一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经过讨论研究决定,由杨坪村4组袁齐勇,袁其法、9社肖代明3人为修路管理负责人。杨兴华、杨明德、汪光发、肖兴荣4人为资金使用、质量监督负责人,全村村民为监督管理成员。   通过全村村民的共同监督努力,该工程在雨季来临之前于2013年5月5日全部竣工完成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草坝村特产大全




草坝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