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镇塔桥村位于红岩镇东南部,北与什坊镇隐丰镇相邻,南临红岩镇龙九村,西临什坊市师古镇,东临敖平镇、红岩镇窝店村。
一、基本情况
塔桥村位于辖区内二组,属平坝村,幅员面积约2.1平方公里,塔桥村全年气候良好,辖11个村民小组,654户、2077人,塔桥村有党员数54人,流动党员6人,五保户7户,低保户24户,优抚对象 10 人;塔桥村共有种植面积3050.05亩,其中水田面积1907亩(计征)。
二、主要产业:
小西瓜、水稻制种、川芎、莲藕、蔬菜等。
专业合作社1个:彭州市红岩镇弘升果蔬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
塔桥村的统规自建点:8个;统规统建点:2个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82118 | 611930 | 028 | 查看 塔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红岩镇社区 |
红岩镇社区位于川西旅游环线S106线彭什路地段上,是彭州市北大门,与什邡市师古镇交界,在鸭子河岸边。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社区范围内有四街一巷:会元街、金阳街、向阳街、虎兴街、兴隆巷;另辖两个小区:会元新街小区、艳阳小区。 社区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直接服务管理的常住人口607户,人口1407人,其中纯居民332户,人口561人,农业人口275户,人口846人。社区班子由一个支部、居委会组成,下辖4个居民小组。现有党员34人,人均可支配收入8924元,社区以从事个体经营为主。 |
塔桥村 |
红岩镇塔桥村位于红岩镇东南部,北与什坊镇隐丰镇相邻,南临红岩镇龙九村,西临什坊市师古镇,东临敖平镇、红岩镇窝店村。 一、基本情况 塔桥村位于辖区内二组,属平坝村,幅员面积约2.1平方公里,塔桥村全年气候良好,辖11个村民小组,654户、2077人,塔桥村有党员数54人,流动党员6人,五保户7户,低保户24户,优抚对象 10 人;塔桥村共有种植面积3050.05亩,其中水田面积1907亩(计征)。 二、主要产业: 小西瓜、水稻制种、川芎、莲藕、蔬菜等。 专业合作社1个:彭州市红岩镇弘升果蔬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 塔桥村的统规自建点:8个;统规统建点:2个 |
八角村 |
八角村位于红岩场镇西北部,东邻白石沟村,南与葛仙山镇接壤,西邻白鹿镇塘坝村,北与什邡八角镇、红岩镇灵石村相接,属高山区,海拔最高峰为1465米。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共195户,547人,其中一社21户54人,二社34户107户,三社20户64人,四社44户120人,五社50户,127人,六社26户75人,灾后重建统规统建113户,维修加固11户,异地安置36户。 本村森林覆盖率98%,有林地面积8千余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771亩,公益林面积1177亩,水田6亩(座落于白石沟村),以林木种植为主。 |
灵石村 |
灵石村位于红岩镇的西北部,北与什邡市湔底镇,西与什邡市八角镇相接, 东与红岩镇八角村,南与红岩镇幸福村相连。 灵石村为红岩镇的两个高山村之一,所有村民小组全部处于山区,海拔高度1500米,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灵石村土地总面积达9600亩, 退耕还林面积2515.5亩。土壤以黄土为主。目前全村共有户籍人口552人农业户数242户,辖七个村民小组。 全村共有适龄劳动力368人,残疾人21人,困难学生12人,特困家庭5户。 村民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大多数处于文盲和小学文化。 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退耕还林补助款和外出务工为主,目前外出务工人员已有300人左右。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3200元。 |
白石沟村 |
白石沟村,面积6.8平方公里,东面与梨花村相邻,西面与白莲村相邻,人口有1679人,总户数有:546户,村服务场所有健身场,篮球场、乒乓球场、村人均收入5350元。有村民代表55人,议事会成员27人 |
幸福村 |
幸福村位于红岩镇北部,北与什邡市湔底镇北桥村毗邻,东与红岩镇梨花村相邻,西与灵石村相连,南与白石沟村接壤。全村幅员面积2.91平方公里,以平坝和丘陵为主,地质多为沙壤,平均海拔600米。全村辖10个农业合作社,总户数658户,总人口1782人,有党员46人,劳动力1350人,外出务工380人,人均纯收入6500元/年。村服活动中心位于幸福村五社(幸福园)。灾后重建,统规统建558户。幸福园(五社)331户,948人。泉水源(2、9社)74户,209人。阳光苑(7社)76户,240人。八角苑幸福一社77户,206人。原址重建2户,4人。维修加固4户,13人。异地安置135人。全村耕地面积2601亩,林地1648亩,以珍稀食用菌,黄背木耳、水稻、油菜和种养植业为主导产业。境内有幸福水库一座,以开放式的锤钓基地对外开放,庆福页岩砖厂企业一个。 |
虎形村 |
虎形村位于红岩镇场镇周围,东面与什邡市师古镇交界,南面临近红岩镇龙九村,西面与葛仙山镇接壤,北至红岩镇梨花村。由原来的红岩镇虎形村和百花村合并而成,全村山、丘、坝俱全,以丘陵为主。本村经济主要以种植木耳、川芎、水稻和大蒜为主。幅员面积5.03平方公里,辖20个社,806户,人口2259人。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虎形村房屋全部损毁。在灾后重建中,虎形村共有统建点三个,(分别在2、3社原水泥厂、北门大桥处和龙九社区),自建点四个(分别在5、6社艳阳新区,4、9社原新苑,12社全福新区,和13社石桥新区)。 |
梨花村 |
梨花村位于彭州市红岩镇以北,北面与什邡市湔底镇接壤,南邻本镇虎形村,东面与什邡市师古镇相连,西邻本镇白石沟村,全村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辖17个农业合作社,农户745户,人口2126人,其中党员56人,劳动力1632人,外出务工198人,人均收入6220元,安置点673户,梨花村地处坝丘结合地带,主要企业有两座砖厂,耕地面积34000亩,经济作物有黄背木耳.果树.大蒜等,以木耳和梨花坪旅游为主导产业。在5.12地震中,梨花村主导产业受到了严重损失,其中黄背木耳最重。全村有1900万袋木耳受损,达到95%;其中完全倒塌的1200万袋,占60%。地震后该产业恢复难度较大,但同时也为该产业的重新布局,重新规划提供了机遇。旅游资源有已开发几年并初见成效的生态观光景区——梨花坪。安置点居民已经全部入住,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解决灾后农民生产生活,产业发展等问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按照彭州市灾后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梨花村主导产业优势,实现一.二.三产业互动。 灾后梨花村构建产业 1.恢复产业:恢复木耳和梨花坪旅游为产业.。 2. 构建产业:引进珍稀食用菌品种,以带动农户由单一的黄背木耳向多品种,珍稀品种转变,提升梨花村食用菌产业的整体水平。 |
龙九村 |
龙九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龙九村地处红岩镇东南方,东与什邡市接壤,南与塔桥村相连,西与部队农场为邻,北靠鸭子河。龙九村属于典型的川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龙九村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00亩。辖11个村民小组,农户910户,其中低保27户,残疾46户,留守儿童8户。总人口2585人。其中党员75人,劳动力1632人,外出务工198人,人均收入6020元。龙九村共有两个统建点、一个自建点分别是:龙九板房统归统建安置点共562户,其中虎形村58户、本村504户,龙九板房安置点包括6户自建户。梅家祠堂统归统建安置点共118户,自建点安置点共17户。异地安置、维修加固104户。 二、产业发展规划 一、龙九村主要是种植川芎、大蒜、莲藕、西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1社至5社、10社主要种植西瓜,种植面积400亩。6社—7社主要种植黄背木耳、叶子烟等。依照这一情况,龙九村制定以扩大西瓜、食用菌种植规模,依托蜀水荷香发展莲藕种植。从而带动其他经济发展的战略。 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好龙九村村道、水利工程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解决好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 三、小区管理 为了让村民入住小区后能有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今年本村准备对龙九村两个小区的环境进行整治,具体措施是栽树苗,搞绿化,首先在兴龙小区建设后房,先把兴龙小区打造一个亮点,然后规划龙九小区。 四、目前龙九村存在的问题: 1、虽然准备打造小区,但是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需要慢慢灌输思想,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
窝店村 |
红岩镇窝店村距彭州市城区20公里,北与红岩场镇新区相连,南和敖平镇相接,西与葛仙山镇接壤,村活动室位于红岩镇场镇新区,属平坝村,全村幅员面积约3平方公里,耕地3465.11亩,15个农业合作社,农户906户,正住人口2874人。2个统规统建小区,8个统规自建小区,桃李晨溪小区251户,769人,桂荷别苑小区184户,582人。村党支部下设14个党小组,党员92人,其中预备党员3人。 村域经济以种植莲藕、小西瓜、川芎、大蒜及蔬菜为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