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 村(社区)幅员面积 2平方公里,耕地1700亩,辖内共有村(居)民小组 13 个,村民议事会一个,成员31人。总户数719户,村(居)民 2183人,0党员 58 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82120 | 611930 | 028 | 查看 龙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场镇社区 |
升平城镇(社区)辖积泉、玉泉、莲泉村总面积1.513Km2。主要街道6条(升玉南街,升玉北街,兴农街,文学街,兰花街商贸街)农产品贸易区2个,常驻人口1846人,常驻户数512户;机关单位1个(升平人民政府),常驻单位7个(升平公立卫生院,升平农商银行,升平畜牧站,升平中学,升平中心幼儿园,升平派出所,升平供电所)场镇社区办公服务场所l个(社区活动中心)。 |
墓山村 |
墓山村概况 升平镇墓山村位于升平镇东北方,距升平声场镇4公里,与三界镇隔河相望,和九尺镇相邻。墓山村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共800户,总人口2489人,其中党员60人,耕地面积2576亩,2011年实现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是彭州市远近闻名的叶菸种植大村,据传:墓山叶菸历史悠久,曾是清乾隆贡菸。 近年来,墓山村认真按照“131N”新型村级治理建设要求,于2000年硬化的3.5公里“九罗”公路横穿村境而过,是出入墓山村的主要通道,2004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2009年实施的土地综合整治,共计修“U”型渠,“三面光”沟,31条,18400米;2009年至2011年争取农机局资金建提灌站3座,2009年墓山村党支部书记阳廷刚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墓山村党支部多次荣获彭州市先进基层组织称号。 墓山村蔬菜产业发展迅猛,常年大地菜种植面积达4500亩(含复种),主打品种有莴笋、白菜、莲花白、茄子、黄瓜、豇豆等近20个品种,年产蔬菜达1200万公斤,远销全国各地,公蔬菜种植一项,可实现农民人均年收入5000元。墓山村建有蔬菜专销合作社1个,并注册了“绿韵”商标,接纳社员800户,集中规模经营土地50亩,标准化绿色蔬菜培育基地50亩,使墓山蔬菜成为引领升平万亩无公害蔬菜向绿色蔬菜转型的领军品牌。目前,墓山村民受蔬菜专销合作社的影响,正积极筹办墓山叶菸专销合作社。墓山叶菸是墓山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常年种植面积800亩,销售收入达500万元,可实现人均年收入2000元。墓山叶菸历来畅销省内外,名冠全川,已成为墓山村“打造叶菸文化,推动文化强村”的当家品牌。 墓山村人杰地灵,民风淳朴, 地下水资源特别丰富,公共服务设施也比较健全,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制约其加快发展的因素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012年,村支“两委”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总体安排部署,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总抓手,提出“强组织、促发展;重民生,创和谐”的工作思路,采取“村内大事村民说了算、服务项目村民愿意才干”的办法,帮助村民的困难,发展墓山村的经济,再兴建叶菸专合组织1个,并申报注册“大墓山”叶菸商标。 |
昌衡村 |
昌衡村基本情况 昌衡村是辛亥大都督尹昌衡的故里。地处升平镇以北,全村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辖区16个农业合作社,全村总人口3160人,正式0党员104人,杨柳分干渠、高堰子、马牧河呈“川”字型穿境而过。什彭公路、成什绵高速途径昌衡村,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肥沃的土地孕育昌衡人生态、宜居。初具规模的企业发展,为昌衡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壮大集体实力打下坚实基础,为村民的增收致富夯实了保障,造就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切实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美丽、幸福的新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积极推进。 昌衡村村支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富而思进上台阶,千方百计谋发展。坚持筑牢经济发展这个基础,强固先进文化这个支撑,突出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为实现中国梦、昌衡梦不断谱写新篇章。 对游人开放的尹昌衡故居,每年一度的稻田鱼美食节,淳朴、诚实守信的昌衡人,热忱欢迎您来品鉴“生态是基础,文化是灵魂”的美丽乡村。 |
银雀村 |
银雀村位于彭州市东北方向,幅员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3800亩,辖区共有村民小组22个,村民1236户4002人。村活动中心服务场所有健身、娱乐器材,供银雀村村民使用。村人均收入6000元左右。 |
龙吟村 |
龙吟 村(社区)幅员面积 2平方公里,耕地1700亩,辖内共有村(居)民小组 13 个,村民议事会一个,成员31人。总户数719户,村(居)民 2183人,0党员 58 人。 |
青春村 |
青春村位于彭州市东北方向,离彭州市区3公里,全村面积2.4平方公里,912户,2576人口,村民代表小组15个,人均经济收入:6000元左右,村服务所场具备群众开会、娱乐等功能。 |
石桥村 |
升平镇石桥村地处升平镇西北边缘,西北面与彭州市军乐镇交界,距彭州市石化基地3.5公里,东面距成绵高速复线2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00亩,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78户,总人口2203人,有党员84人。全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川芎、大蒜、叶烟、蔬菜等。全村养殖业以养猪、养鱼为主,现有养猪大户3家,水产养殖基地16亩。村内有水力发电、家具制造、食品加工、建材生产等各类企业5家。 石桥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生活环境优良,全村水泥道路总长为8公里,西南面有两条公路直通彭州市区,村北面紧邻双向4车道的小马公路,杨柳支渠、黄土河呈东西走向横穿全境。 石桥村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欢迎各界人士来石桥村投资发展。 |
广圣村 |
广圣村地处彭州市升平镇东北角,距镇政府1.5公里,有成绵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副员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3748多亩,气温5℃,降水量1200mm.全村共有2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共有农户1085户,人口3471多人,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广圣村共有1078户受灾,其中重建43户,异地安置3户,其他受灾的房屋都进行了加固维修。 广圣村以农业产业为特色,无公害蔬菜种植为支持产业。水田为主,农业经济作物主要以菠菜,白菜,大蒜,油菜为主,其中菠菜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广圣村紧邻彭州市区交通便利,邻近成都濛阳农产品交流中心,村民种出来的农产品都能方便快捷的销售。产业发展主要是花卉苗木的栽培,陆续发展菠菜、白菜、莴笋等无公害蔬菜种植特色的产业发展。 “131N”村级治理机制 “131N”村级治理机制是指:强化一个领导核心(村党支部),建立健全三个自治组织(村民议事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培育一个市场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多个其他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群团组织、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其它民间组织)。 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 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策,研究决定广圣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带领群众深化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物资文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 广圣村地处彭州市升平镇东北角,距镇政府1.5公里,有成绵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副员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3748多亩,气温5℃,降水量1200mm.全村共有2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共有农户1085户,人口3471多人,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广圣村共有1078户受灾,其中重建43户,异地安置3户,其他受灾的房屋都进行了加固维修。 广圣村以农业产业为特色,无公害蔬菜种植为支持产业。水田为主,农业经济作物主要以菠菜,白菜,大蒜,油菜为主,其中菠菜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广圣村紧邻彭州市区交通便利,邻近成都濛阳农产品交流中心,村民种出来的农产品都能方便快捷的销售。产业发展主要是花卉苗木的栽培,陆续发展菠菜、白菜、莴笋等无公害蔬菜种植特色的产业发展。 “131N”村级治理机制 “131N”村级治理机制是指:强化一个领导核心(村党支部),建立健全三个自治组织(村民议事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培育一个市场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多个其他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群团组织、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其它民间组织)。 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 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策,研究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带领群众深化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物资文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 |
莲泉村 |
莲泉村地处彭州市东北方,距市区8公里,镇政府1公里,紧邻场镇社区,有彭什路和成绵高速公路传村而过,9号支渠和杨柳支渠贯穿全村,有电站一个,全村共有20个农业合作社。全村幅员面积5公路,耕地3250亩。 |
龙福村 |
龙福村地处彭州市东北方、升平镇南大门,紧邻天彭镇光明社区,距市区3公里,离镇政府5公里,主要有彭什路和成绵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地下泉堰丰富,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好地方。全村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辖24个村民小组和一个龙福明居,耕地3780.23亩,年平均气温23.5℃,降水量1200㎜。共有农户1324户,人口4113人,村组干部31人,村民代表121人,议事会成员51人,功能性党小组9个,党员106人。 龙福村主要以无公害蔬菜种植为支柱产业,种植的蔬菜主要有豇豆、青椒、四季豆、莴笋、叶烟等。龙福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同时邻近成都濛阳农产品交流中心和市中心,销售农产品方便快捷,在产业发展方面,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村内已基本形成规模是乡村休闲产业基础。 |
积泉村 |
积泉村地处彭州市东北方,距市区6公里,紧邻升平场镇,交通顺利,有彭什路穿境而过。全村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1500亩。年平均气温23.5摄氏度,降水量1200mm.全村共有1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共有农户850户,其中低保50户,困难户57户。共有人口2435人,其中党员90人。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积泉村共有850户受灾,其中异地安置16户,统规自建5户,其他受灾群众的房屋都进行了维修加固。 积泉村以农业产业为特色,主要以无公害蔬菜种植为支柱产业,积泉村的大蒜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种植的其它蔬菜有豌豆.青椒.四季豆.莴笋等。同时,积泉村具有良好的种养殖基础,在积泉村2社和3社有一个由宁德市援建的彭州市升平镇高科技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占地57.6亩。积泉村正积极打造高科技食用菌产业园区,为更多群众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