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成都 >> 邛崃市 >> 临邛镇 >> 黄坝社区

黄坝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黄坝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黄坝社区简介

  黄坝社区位于邛崃新城西南部,幅原面积1.3平方公里,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是新成立的社区。社区总人口2803人,总户数1199户,社区设7个居民小组,管辖内小区包含吉瑞小区、滨水国际、火电小区。居民以原黄坝村和原瑞云村的失地农民为主。社区共有,印刷厂、玻璃仪器厂、洪兴沙发厂为主的3个企业,依托各企业,社区居民大力发展农家乐经济,现辖区内有农家乐30余家。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10183100 611530 028 查看 黄坝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黄坝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黄坝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玉带社区

  玉带社区地处临邛镇西南,紧邻铁花社区,南临南河,东临东南社区,与黄坝社区、花园巷社区紧相连。辐员面积4.3平方公里,2014年底总人口11080人,总户数3340户,辖区内20个居民小组,社区党支部党员178人,下设3个党小组。   社区内有劳动能力7202人,劳力输出206人,社区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于二、三产业,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3126元。辖区内有法院、检察院等9家企事业单位,居民住宅小区13个。主要街道有司马大道、邛陶路、玉带街、南宁街和河滨路。贫困低保户25户43人,残疾人103人,享受廉租户的共16户。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金鼓社区

  金鼓社区地处临邛镇东门,离市中心2.5公里,东南北邻前进镇,西邻马蹄社区,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   社区有耕地面积2185亩,总户数1260户,其中非农户450户,总人口3023人,劳动力2450人,辖区14个居民小组。社区党支部党员79人,下设5个党小组。   社区依托两个民营企业即金鼓药业和金忠实业,劳动力流转750人,居民收入来源于二、三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劳务输出等。集体经济收入3.2万元,人均纯收入11568元。社区加入社保人员580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1630人,贫困户17户23人,五保户4户5人,低保户15户23人,残疾患者79人,享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175户289人。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马蹄社区

  马蹄社区位于临邛镇东部,距邛崃市区2公里,与蜚虹社区、金鼓社区、渔箭社区、东南社区相邻,耕地面积1851亩,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全社区共15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405户,总人口3210人。中-员85名(其中预备党员1人)。社区低保户27户,51人;残疾人80人,优扶对象19人,参加城乡居民保险的人数1587人,参加少儿互助金93人。   社区位于邛崃市工业集中区范围,有繁华的车站码头、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有大型的通威饲料、东方实业有限公司、文君茶厂等近十家企业入驻社区。目前以餐饮、旅游、农业生产为主,盛产水稻、油菜及其他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全社区年人均收入8040元。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渔箭社区

  渔箭社区幅员面积6平方公里,东至金鼓社区,南至平原路,西至318线,北至108线,主要包括:新车站、佳德房产、东城尚都、阳光新城、上林郡、工业园区共有居民2116户,总人口5519人。下设15个   居民小组,其中劳动力3553人,社区共有低保户34户,共51人。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蜚虹社区

  蜚虹社区地处邛崃市区东大门,东临马蹄社区,南邻东南社区,西邻观音阁社区,北邻三好社区。社区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178户,6229人,户籍居民1580户,3679人,12个居民小组,党支部党员122人,11个党小组。辖区街道涉及蜚虹路、蜚虹街、长安大道、东虹路、文昌街,居民院落13家。   社区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第三产业经商、劳务输出、房屋出租、餐饮娱乐。社区两委会及工作人员7人,12个专业组长。居民加入社会养老保险1056人,医疗保3812人。目前享受低保的有25户,44人,享受廉租房的有17户,36人。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文昌宫社区

  文昌宫社区地处临邛镇东段,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有37个居民院落(其中,纯居民院落25个,单位院落12个),26个居民小组,住户2583户,常住人口7868人。辖区现有商家店铺600余家,流动人口718人,辖区单位8个,其中机关单位5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3个。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黄坝社区

  黄坝社区位于邛崃新城西南部,幅原面积1.3平方公里,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是新成立的社区。社区总人口2803人,总户数1199户,社区设7个居民小组,管辖内小区包含吉瑞小区、滨水国际、火电小区。居民以原黄坝村和原瑞云村的失地农民为主。社区共有,印刷厂、玻璃仪器厂、洪兴沙发厂为主的3个企业,依托各企业,社区居民大力发展农家乐经济,现辖区内有农家乐30余家。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铁花社区

  铁花社区西南边接壤环城路,人口密集,最大的居民住宅小区有天庆小区、蜀涛花园、热电小区。有商业店铺700余间,公共娱乐场所40余家。社区治安秩序良好,居民生活安定,卫生清洁环境优美。历年来被邛崃市委市政府和临邛镇党委政府评为绿色社区,社区工作先进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北坛社区

  北坛社区地处邛崃市临邛镇东北交界线,幅员面积额1.5平方公里,管辖街道有大北街、大同街、农贸巷、文星街、北坛街、北环路、文水路。社区有29个居民小组,社区居民户约1400户,常住人口约4500人,在册党员293人,是城市经济文化的中心,商贸业繁华。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考棚社区

  考棚社区地处临邛镇西北角,面积约0.5平方公里,辖市府街、善政街、学道街、三步石街、善新巷、北环路、人民路等街、路、巷,居民小组25个,常住人口5754人。辖区有机关4个,企事业单位1个,学校一所,大型商贸中心一个,商业店铺500余家。   考棚社区因历史悠久的考棚街而得名,这里座落着城市的心脏——文君广场,周围商家云集,繁华万分。辖区内楼群院落居多,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迅速,治安状况良好。社区把邛崃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社区文化、社区建设有力的结合起来,努力创造营造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型社区。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龙兴寺社区

  龙兴寺社区位于邛崃市城西,面积约1.7平方公里,管辖的街道包括有西街、瑞云街、书院街、滨江路上段、滨江横路、龙兴寺路等六条主街。社区划分为22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5398人。有企事业单位4个,商业店铺262余家。   龙兴寺社区因历史悠久的龙兴寺庙而得名,辖区内楼群院落居多,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迅速,治安状况良好。社区把邛崃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社区文化、社区建设有力的结合起来,努力创造营造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型社区。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宝塔社区

  宝塔社区处于邛崃市东南方,属二级场镇,距离城区中心3公里,被大小南河环抱,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辖11组,人口2226人,耕地面积1236亩。目前主要经济发展是蔬菜种植和苗圃,利用回澜塔旅游资源,结合社区实际发展观光农业,竭力打造特色田园休闲为一体的娱乐乡村。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瓮亭社区

  瓮亭社区位于邛崃市中心地段,得名源自瓮亭公园一湖心亭——瓮亭。社区面积约0.3平方公里,管辖街道有南街、西街、南岳街、天庆街、新牌坊街、书院街、西较场街等七条主街。共有楼院47幢,背街小巷4条。有常住户1351户,常驻人口4723人,划分为18个居民小组,社区居民代表41个。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花园巷社区

  花园巷社区位于临邛镇南街中段,辖区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下辖5街3巷1路,辖区基本单位11个,商家店铺400余家,居民院落42个,社区居民总户数2845户,总人口9520人,社区居委会下设33个居民小组。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文君井社区

  蕴涵临邛古城浓郁厚重文化底蕴的文君井社区,因“一曲凤求凰”演绎的千古爱情佳话而得名,而当今的文君井社区承接着古老的文化传说,传播着现代文明的朝气蓬勃、生生不息……   文君井社区一地处邛崃市历史文化中心,辖区面积0.32平方公里。有居民小组28个,社区居民住户1987户,常住人口6575人,2004年、2007年分别被成都市精神文明办评为成都市级文明社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示范社区。   一直以来,社区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社区建设,牢固树立“经营社区、创先争优、打造精品社区、创新社区品牌”的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生态文明和谐社区和构建一流人居环境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强化基础、深化内涵、优化品牌、统筹发展、服务群众、大胆创新,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充分就业社区。近年来,全体社区党员干部群众正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人为本、齐心协力,不断探索社区建设的新路子,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观音阁社区

  观音阁社区地处邛崃市城区东南方,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管辖街道有:兴贤街、文庙东街、小南街、南环路、方圆街、东星大道、汇源街、文南路、文昌街、东街等,背街小巷9条。有33个居民小组,60个居民院落,常住户2525户,常住人口7380人。社区现有低保户35户80人,辖区机关业单位8个,商家店铺700余家。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东南社区

  东南社区地处临邛镇南门,东临渔箭社区,南临南河,西邻玉带社区,北临金桂社区,社区幅员1.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22户,9938人,下设18个居民小区,社区有街道、道路6条,小区10个。   社区加入社保人员2218人,参加医保1896人,参加新合医疗1213人,社区低保户19户,已-残疾人87人,低收入9户。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西江村

  西江村位于邛崃市西郊,离城0.5公里,下设11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种粮面积2226.65亩,总人口3223人,共965户,其中从事农业人数为2894人,329人外出务工,格外增加收入。   西江村现以粮食、蔬菜、生猪、水稻为主,农民集中居住点相对集中,其组与组之间相互靠拢,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每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不等。西江村气候相对适中、湿润,山川交错,其大路平整宽阔,农田间小路曲折,以丘陵为主,平坝为辅的地形地貌,适合种植水稻、油菜、蔬菜等农作物,其次,全村共有3个提灌站,佐江河,红旗水库排水渠,其排灌沟渠5300米,保证农作物的优良种植,不影响村民的生产,保证村民取得丰收。主要农产品生产为水稻、油菜、生猪家禽养殖等。水稻产量110斤,油菜300斤,生猪养殖2180头,其出栏量4230头,家禽类10280只,出栏量19380只。农产品生产的实施标准化、规模化,在2008年5月,西江村村委会带头,农户志愿入股的前提下,西江村成立了“西江村果蔬专业合作社”,村委会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引进本地和外地客商到西江村投资,其合作关系十分良好。不仅这些,西江村旅游农业发展也十分不错,先后建立青岗寨、桂花林、朋友园、西河水岸4个农家乐,不仅促进农村旅游农业的发展,同时年总收入的提高也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十方村

  邛崃市临邛镇十方堂片区(包括、十方村、南桥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邛窑遗址所在区域。位于邛崃市市区西南方向,西北以黄坝大桥延伸线为界,东南以老川藏公路为界,东北以南河北岸为界,西南以山足线为界,区域总面积约1.57平方公里。项目区距离邛崃市城中心直线距离约2公里。总面积约2355亩(不含河流水域面积),用地现状为耕地1725亩(含自留地250亩)。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土陶村

  临邛镇土陶村位于邛崃市南郊,全村幅员面积达3.9平方公里,地貌为山、丘、坝并存,邛崃至平乐古镇道路横贯其境,东靠十方村,西接孔明乡太阳村,南与棠子沟村接壤,北临黄鹤村。辖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78户,常住人口1718人,其中农业人口1664人,非农业人口54人;劳动力1106人,其中:男585人,女521人;党员71人,其中:男60人,女11人,入党积极分子4名;现有耕地面积2212.12亩,其中:田2016.12亩;地:196亩,人均耕地面积约1.3亩,村集体年收入2.29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为0.85万元;主导产业为白酒、蔬菜、生猪、茶叶、雷竹。土陶村产业主要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雷竹种植400余亩,已具一定规模;形成了以蔬菜、粮食、雷竹、白酒、茶叶等为代表的五个产业集群。辖区工业企业18家,土陶村对外交通便捷,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巴蜀最早的“邛窑土陶”盛产地,故命名为--土陶村。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棠子沟村

  临邛镇棠子沟村位于邛崃市南郊,全村幅员面积达3.4平方公里,地貌为浅丘、坝并存,邛崃至卧龙镇方向,辖13个小组,总户数668户,常住人口2100人,其中农业人口1890人,非农业人口210人;党员57人,预备党员1人,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0900元。   现有耕地面积1920亩(其中:耕地1730.97亩.),是主要以外出及当地务工为主。棠子沟村辖区工业企业5家。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为经济支柱。棠子沟村对外交通便捷,村委会在318线旁.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白酒重点工业区.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文笔山村

  文笔山村位于临邛镇南郊距城区三公里,国道318线从文笔山村路过属于浅丘地,交通便利,幅员面积4.6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885亩,全村总户数724户,总人口2356人,下辖16个村民小组。2010年村民人均输入达到5600余元。全村现有中心村、聚居点各一个涉及120户,涉及300余人。   文笔山村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集中居住区内基本家家户户使用电器、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美化清洁家园,成立了一支8人保洁队伍,每户均有保洁桶,设立垃圾堆放点,垃圾清扫器具齐全,并配备三部垃圾运送车,设立一个垃圾中转箱,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新建5座垃圾池,1个污水处理池。中心村内设有老人活动中心、篮球场、路径、乒乓球场、门球场、娱乐中心、图书馆等,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邱店子村

  一、基本情况   临邛镇邱店子村位于邛崃的南端,距邛崃市8公里,镇政府6公里,东邻临邛镇红岩子村,南邻宝林镇三一村,西邻卧龙镇丰收村,北邻临邛镇文笔村。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2316人。辖区内有中心村聚居点4个,入住农户153户,480人。全村村道总里程26公里,已建成水泥路24.34公里,覆盖全村16组个村民小组,已达到组组通水泥路。邱店子村区域内农业灌溉渠共4条,长7.4公里,农业灌溉有充足的保障。邱店子村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水质较好,能保证人畜饮水。2014年,农村人均纯收入11695元。   二、目前发展情况   (一)产业发展:邱店子村现已流转土地3000余亩,主要种植猕猴桃和生猪养殖。成立了邛崃市红金阳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注册了4家家庭农场,除了外地来承包土地的业主,邱店子村不少村民也加入了专业合作社,种植猕猴桃,并与以成都鞍桥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生猪养殖相结合,促进种养殖循环,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二)新村建设情况:邱店子村自2005年以来,建设了2个移民聚居点和两个中心村,聚居户数153户,聚居人数480人。小区环境优美,村民居住条件更是焕然一新。   (三)基础设施:全村已建成水泥路24.34公里,有山坪塘2口,蓄水池6个,排灌沟渠、U型槽18公里。公共服务配套情况,邱店子村建立了4个文化活动广场,修建了村民健身广场,定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逢端午、重阳、新年等节气,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茶余饭后,组织群众跳坝坝舞,鼓励大家积极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晨阳村

  北郊,距离城区4公里,成温邛公路贯穿全境,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3150亩,全村共19个村民小组,总共878户,总人口3130人,有劳动力人口1869人。有党员85人,有酒厂两家,木器加工厂2个,劳保用品厂1个,汽车销售服务公司1个等企业,餐饮休闲农庄2个,有大型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4个,猕猴桃种植基地4个。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和务工收入。一直以来。晨阳村社会和谐.稳定,民风淳朴,是一个投资发展的好地方。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元兴村

  元兴村地处邛崃市临邛镇西行邛泸路6公里处,依山傍水风光秀丽迷人与隔江相望的葫芦村、黄鹤村相连,紧邻旅游胜地白鹤山;幅员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55亩,林地面积3827亩;总户数372户,总人口1181人,有党员38人,辖区10个村民小组;现有村道约10公里,其中水泥路7.2公里,土路2.8公里,村民收入来源于一、二、三产业,其中主要农业产业茶叶。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葫芦村

  葫芦村全村幅员面积1.6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0.5亩。8个村民小组,413户,1398人流经葫芦村的河流为白沫江河,村委会成员任期目标,围绕新农村建设配合开展土地整理小区建设,村道扩建双车道建设,努力把葫芦村建设成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南江村

  南江村位于临邛镇南部,共设21个村民小组,1206户,总人口4239人,耕地面积2020余亩,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   南江村17.18.21组租给成都嘉禾实业有限公司制种面积145.2亩,1、2、3、4、16、17组租给四川华元博冠生物育种有限责任公司制种面积660亩,17组徐继兵租地12亩,2.3.4.5.6.7、14组租给川之味果蔬基地410亩,20组租给天府驾校55亩,20组君乐酒厂租地60亩,,10、19组开心草莓园租地共计44亩,8组葡萄基地租地55亩,11组绿化树木租地80亩,9组堆放材料租用30亩。30亩以上的流转土地共8家,涉及1495.2亩。   新邛路征地扯迁涉及到的组分别是1、3、4、5、6、7、8、17、18、19、20、21共53户,面积242余亩。东二路征用南江村1、8、13、14、15组共计约40余亩。   2005年土地整理,修建中心村一个,138户,大约410人。聚居点两个,分别是金凤聚居点和新江聚居点,金凤聚居点18户,约61人,新江聚居点20户,约69人。南江聚居点未建成,现堆放乱石未复耕,约5亩。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顺江村

  临邛镇顺江村地处邛崃市东部,距邛崃城区7.5公里,东与前进镇、南与宝林镇接壤、西临宝塔社区、北临南江村。全村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365.39亩,属平坝纯农地区。村内群众主要收入来源:外出打工、就近务工、土地流转、传统种养殖业;主要农作物:水稻、油菜;主要经济作物:果蔬、中药材、果蔬;畜牧业以饲养小家禽家畜为主。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黄鹤村

  黄鹤村位于邛崃市西南方向,位于邛名高速路出口旁,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现有住户637户,全村人口2573人。人均经济收入6000元左右,村内有两个聚居点,交通便捷快速,自然条件优越。全村农业劳动者种粮结合茶叶采摘经济收入稳定。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八角村

  临邛镇八角村位于邛崃市北路,全村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地貌为平坝,邛崃至大邑高山公路贯穿其境,辖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49户,常住人口2216人,现有耕地面积2547.09亩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关家村

  临邛镇关家村位于邛崃市北郊,全村幅员面积达3.5平方公里,地貌为浅丘、坝并存,邛崃至大邑高山镇方向,辖13个小组,总户数660户,常住人口2292人,其中农业人口2292人,非农业人口0人;现有耕地面积3787.94亩(其中:耕地3449.71亩.自留地338.23亩),是主要粮食生产基地,盛产生猪、蔬菜、等。关家村以公司+村委会+农户方式的生产模式发展制种产业,辖区工业企业1家,希望小学1座.形成了以蔬菜、粮食、制种等为代表的三个产业集群。关家村对外交通便捷,村委会在拱高速旁.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关家村1组在100多年修建关地庙一座,故命名为—关家村。   关家村地处邛崃市北部坝区,辖13个居民小组,共660户,2261人,人均耕地面积约1.68亩。东靠临邛镇八角村,西靠临邛镇东乡村,南靠前进镇华山村,北靠桑园童桥村.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红岩子村

  红岩子村位于临邛镇东南部,东于宝林镇结界,西邻于邱店子村,北以文笔山村为界,南以宝林镇三叶村相邻,离城8公里,幅员面积5.16平方公里,总户数478户,人口1650人,劳动力1120人。党员47人,入党积极份子3人。11个行政组,村议事人员33人,组级议事人员55人。村两委人员共5人,大学生2人,书记季敏,电话号码:13808224697,村主任邱丹,电话号码:136666221853。村人均年收入6200元/年。红岩子村经过土地整理共计村道26公里,修建U型槽800米。现有春源养殖有限公司、太丰种鸭公司、猕猴桃种植基地1000亩、茶叶800亩。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金鹅村

  金鹅村位于邛崃市北部,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水稻,水稻种植面积约3363.24亩,共有20个组,1115户农户,3605名村民,组到长度约为10公里。现有办公室3间、办公电脑6台、办公桌5张(板房图书室1间、板房活动室一间)、集体土地约为90亩。现有村两委人员7人,村书记为周全清,村主任为王武伦、党员101人,预备党员1人。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喻坎村

  喻坎村位于邛崃城西3公里,地属浅丘区,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9小组,总户数586户,总人口1946人,劳动力人口987人,人均经济收入3520元,新建村委会广场1个。全村耕地面积:1040亩,全村硬化道路已达12公里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胜利村

  临邛镇胜利村地处邛崃市城北,全村幅园面积3.5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共计3967人,其中农业人口3160人,非农业人口807人;现有耕地2272.78亩、园地200亩、基本农田面积2272.78亩。全区地势平坦,属平坝地区,是主要粮食生产基地,盛产生猪、蔬菜、家禽、花木等。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渔村村

  临邛镇渔村位于邛崃市西南,距离邛崃城区3公里,幅员面积6.2平方公里。共有1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54户,人口2849人,分散五保户3户,邛名高速公路邛崃西出口位于渔村7组,经过黄坝大桥与邛崃司马大道相连,为渔村目前进出邛崃城区的主要快速通道。农用地面积5326亩。其中耕地2038亩。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鹤鸣村

  鹤鸣村位于临邛镇西郊,据城区三公里。邛芦路从鹤鸣村路过,交通便利,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180亩,全村总人数950户总人口3480人,有18个村民小组,有党员120人。有酒厂、油厂、竹压笆厂等企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养职业、外出务工。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石燕村

  石燕村位于邛崃西5公里,地属浅丘山区,幅员面积7.9平方公里,全村16个小组,总户数564户,总人口1704人,劳动力人口987人,人均年经济收入5884元,全村耕地面积2056亩,(其中田868亩,地1188亩),山林面积4760亩。村党支部1个,3个党小组,32名党员,(其中男党员30名,女党员3人),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村委会成员5人,村议事会成员21人,村务监督委员会5人,村质量监督委员会5人,村资金监督委员会5人,已办残疾人57人,低保户19户29人,伍保人员11人。村级公共场所400平方米,其中会议室60平方米,办公室60平方米,院坝280平方米。现有组道水泥路6.389公里,全村基本达到户户通水泥路,山间小道2.5公里。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柏树村

  临邛镇柏树村位于邛崃市西郊,距市区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达9.48平方公里,地貌为山、丘地区,辖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92户,户籍人口1198人。村两委4人,村级议事会成员22人,组级15组。人均年收入0.85万元,集体资产总值约20万元。   现有耕地面积750余亩,林地5000余亩,竹林3000余亩,现有园林树木200余亩。粮食作物种植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为主,经济作物以种植油菜等为主;养殖业主要养殖蚕、鸡、鸭、猪、兔、羊、牛,以家庭养殖最为普遍。但是农产品单产水平均低于邛崃市平均水平,农业发展还要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大。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盐坝村

  邛崃市临邛镇盐坝村地处龙门山脉,邛崃城西。村办公点距市区约15公里。东与本镇盘陀村、红旗村交界,南与本镇柏树村交界,西与本市大同乡交界,北与本市大同乡交界。全村幅员面积9.4平方公里,辖区15个村民小组,共计人口1850人,农户640户,低保户22户、39人,残疾人52人,党员62人,村民代表21人,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800元。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350亩,山林面积3510亩。盐坝村经济发展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经济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养殖业。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和养殖、劳务输出为经济支柱。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红旗村

  红旗村位于临邛镇西部,邛水路6公里处,属丘林地域。东邻临邛镇喻坎村,西、南邻临邛镇盘陀村,北邻桑园镇向阳村,总人口2168人,总户数650户。村民委员会一个,下设8个村民小组,村干部5人,村民小组长8人。幅员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40亩,林地面积826亩,水域面积224亩,劳动力人数1466人。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盘陀村

  邛崃市临邛镇盘陀村地处龙门山脉,邛崃城西。地形山、丘、坝皆有,辖14个组,全村幅员面积9.7平方公里,距邛崃市区3公里,东与本镇喻坎村、西江村交界,南与本镇鹤鸣村、石燕村相连,西与本镇的盐坝、柏树村交界,北与本镇的红旗、陈燕、茶园村相连。建成通车的邛(崃)名(山)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有唐代古庙“盘陀寺”和“花置寺”。故而得名“盘陀村”。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东乡村

  东乡村处于邛崃市临邛城北片区,土地富饶、人杰地灵、一望无垠,主要以粮油、果疏产业为主。历代就有“万石粮仓”之称。2013年至2015年两年间,禾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东乡村陆续流转土地1000余亩,打造以种植、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东与关家村、西与金鹅村相连、北与桑园镇、南与前进镇相连,全村幅度面积3.8平方公里,总户数812户,总人口2439人,辖区有14村民小组,村党支部委员3人,党员73人,下设6个党小组。村两委人员5人,外聘人员2人,村内劳动人1365人。土地流转1300余亩,平时外出务工人员1000人以上,主要以建筑、服务业为主,共有残疾人91人,参加新合医疗人员1684人,列入最低生活保障有23户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黄坝社区特产大全




黄坝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