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成都 >> 邛崃市 >> 牟礼镇 >> 乌木村

乌木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乌木村谷歌卫星地图)


乌木村简介

  乌木村地处邛崃市东路片区,牟礼镇高保路沿线,成新蒲快速路中段。全村有党员87人,21个村民小组,1107户,人口3600人。劳动力2100余人,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900余人。全村幅员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67亩,东临牟礼社区,南临大南河,西临曹店村,北临小南河。村委会距牟礼镇政府1.5公里,境内有2个沙场,1个客运公司,3个养鸡场,2个加工油厂。2012年中、短期流转土地1800余亩,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经商,种植业、养殖业实现纯收入9300余元。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10183102 611530 028 查看 乌木村谷歌卫星地图

乌木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乌木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牟礼社区

  牟礼社区基本情况   (一)幅员面积及经济发展状况   牟礼社区地处牟礼集镇,是牟礼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区位于邛崃市东南面,距邛崃市城区25公里,幅员面积1.4平方公里,东、南、西、北分别与龙凼村、杨柳村、乌木村连界。牟礼镇自古以来就是较发达的商贸集镇,自古商贾云集,交易繁盛,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委政府的带领和社区居委会的努力下,现已建成街道11条,有服装一条街,小商品一条街和较大超市5个及家电、餐厅、服务业等,是集吃、穿、用、玩为一体的商贸重镇,并建立了功能齐全的音乐文体广场。社区内还设有一个党支部和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辖11个小组,并有镇政府、工商所、中小学、邮电、电信、营业所、信用社、电管所和柄云客运公司等十余家单位,在给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的同时也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二)人口   社区总人口3452人,其中农业人口2185人,居民人口1267人,总共682户,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到1000余人,其中全家外出务工的为55户,从事经商人员约320人左右。   (三)农用地面积与集中居住情况   牟礼社区农用面积总共为1597.72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092.52亩,园地为505.20亩,牟礼社区由于处于集镇位置,场镇为居民集中居住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500元。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永丰社区

  永丰社区位于邛崃市东部,距离邛崃市30公里,距牟礼镇4公里,距成新蒲快速通道1.5公里,距新津县12公里,是蒲江、南河、斜江河交汇处,三面环水。永丰社区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邛崃(县志)有记载,秦代初期,设立过蒲阳县。南北朝时期设置“依政县”时共730多年。永丰是古文化的圣地,在历史上悠远长久。   永丰社区幅员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3893亩,以农业生产为主,其中生产水稻、油菜、蔬菜等。总户数1568辖24个居民小组,共有人口5210人,输出劳动力2260人辖区建有敬老院、小学、医院、机关幼儿园、农商银行、通讯等单位。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凤林村

  凤林村基本情况   凤林村位于牟礼镇西南方,东与新街社区相连,南与龙凤村相邻,西与三河村接壤,北与乌木村相接。距镇政府1公里,距邛崃市20公里。全村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村辖区总面积2235亩,有耕地面积1635亩。辖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734户,总人口为2327人,农业人口2315人,非农业人口12人,常年外出务工的人口855多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013人,参加养老保险1100多人。全村有党员57名,低保户28户,有生猪养殖大户31户,年初生猪13000头。村内有粮油加工作坊1个。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乌木村

  乌木村地处邛崃市东路片区,牟礼镇高保路沿线,成新蒲快速路中段。全村有党员87人,21个村民小组,1107户,人口3600人。劳动力2100余人,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900余人。全村幅员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67亩,东临牟礼社区,南临大南河,西临曹店村,北临小南河。村委会距牟礼镇政府1.5公里,境内有2个沙场,1个客运公司,3个养鸡场,2个加工油厂。2012年中、短期流转土地1800余亩,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经商,种植业、养殖业实现纯收入9300余元。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龙凼村

  龙凼村位于邛崃市牟礼镇东北面,距邛崃市城区约25公里,成都市区约50公里,成新蒲快速路穿行而过。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200亩,总户数:1317户,总人口:4217人,辖26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72人,劳动力人数:2287人,外出务工人员:1442人。地域特点:三面环河,多为泥沙地。龙凼村因传说曾经有龙居住形成现在的凼而得名,另有建于清朝的吴圣堂。农民集中居住达200户,分为中心村和聚居点。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同录村

  牟礼镇同录村地处成都平原,东与永丰村、两河村相邻,南紧靠邛崃南河下游,西与龙凼村相邻,北与赵塔村接壤。全村管辖下有19个村民小组,全村村民代表有95人,同录村面积4699.2亩,1044户人家,总共3301口人,年人均收入约8000元。同录村村委会位于小区内,小区环境优雅,内设有篮球场,乒乓台和健身器材。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曹店村

  曹店村住落于牟礼镇西北角,与牟礼镇相隔3.5公里,东与羊安樊哙村嗝河相邻,南与乌木村相邻,西与高硬镇白合村相邻,北与羊安镇高河村相邻,幅员面积5.3平方公里,2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45户,总人口4342人,村干部6名,党员120名,设27名组长(名单附后),低保户36户83人,五保户12人,常年外出务工1600多人,60岁以上老人9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常年产值2000余万,2010年人均年收入7215余元。曹店村历史悠久,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曹姓人家在此开店,为过往行人提供饮食住宿,故而得名曹店。曹店村种植面积3942亩,常年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年出栏生猪10000余头,常年有能繁母猪800余头,鸡、鸭、鹅出栏20000余只;现存栏耕牛20余头。曹店村有富于劳动力2700人,2010年全面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发放3942.22亩耕保基金1377346.5元,平均每亩349.38元,每人平均增收317.21元。2011年曹店村成立依丰水稻种植合作社,规模化种植无公害优质水稻有3276亩,实行“六个统一”种植管理的模式,开拓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清河村

  (一)自然条件   1、四川省邛崃市牟礼镇清河村位于四川省邛崃市西部,东距邛崃市区30公里,成都市区60公里,属革命老区,全村幅员面积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00亩,园地30亩,林地100亩,基本农田面积1309亩。全村总人口2035人,农户总数625户,其中农业人口600人,现辖13个组。   2、地形地貌:清河村地处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成都平原与龙门山系过渡带,地貌单元为平坝,海拨高程约340m。   3、气候条件:清河村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1050mm。   4、水利设施:清河村河流水系为斜江,主要灌溉渠道为大寨堰,排灌沟渠为复兴沟尾水地段,其中提灌站为8组的73.5千瓦的电力提灌。   (二)社会经济概况。   清河村2035人625户,主要产业结构为种植,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   (三)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清河村主要以农业为主,水稻和油菜是传统优势农业产品,属于典型的坝区农业,水稻播种面积为1700亩,产量为600公斤,油菜播种面积为1400亩,产量为250公斤,生猪的存栏数为1200头,出栏数为3600头。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迎祥村

  牟礼镇迎祥村位于邛崃市西南部,离邛崃市区26公里,距镇政府4公里。由原花碑、迎祥两个村合并而成。全村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辖2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82户,总人口3075人。   迎祥村便民服务室主要所具备的服务功能是代办村民所需事务;群众代表112个,议事会成员21个,村两委成员6人:   迎祥村一期,中心村集中居住143户、445人。迎祥村二期中心村集中居住48户、130人。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三河村

  牟礼镇三河村地处邛崃市东南面,距邛崃市20公里,距牟礼场镇5公里,顺南河流域一带。三河大桥、罗滩大桥横跨南河,兴贤场到高埂场道路穿境而过,成为交通的重要枢纽,东与曹店村隔河相望,南与凤林村相邻,西与固驿相接,北与高埂场镇相辉映,赋予全村灵性与生动。   一基本情况   1.牟礼镇三河村地处邛崃市东南面,距邛崃市20公里,距牟礼场镇5公里顺河流域一带。三河大桥、罗滩大桥横跨南河,兴贤场到高埂场道路穿境而过,成为交通的重要枢纽,东与曹店村隔河相望,南与凤林村相邻,西与固驿相接,北与高埂场镇相辉映,赋予全村灵性与生动。全村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26亩,辖2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18户,总人数3168人,其中劳动力1548人,外出务工人员368人。全社区有党员99名,党小组3个,新发展议事会成员25人。居民主要经济产业、蔬菜种植、畜禽养殖、劳务输出、第三产业等。   2.全村成立了邛崃市牟礼镇三河村农业有限公司,邛崃市牟礼镇三河村蔬菜合作社,建立了蔬菜渊源体系,实现大园小业主的经营模式。实行种养平——生猪、沼气、蔬菜。实行可持续发展模式。全村种植蔬菜农户700余户,种植蔬菜   面积2400亩。根据三河村自然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规律,三河村以种植海椒、茄子、四季豆、番茄、黄瓜为主。以菜产业带动农业发展。2012年三河村村民年收入1200元左右。人均年收入比2011年增加5%。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全村实现了水泥路组组通,建设水泥路23000余米。全村水泥路覆盖率88%。U型沟已建设渠槽29000余米。三河村现有提灌站两座。   二、发展规划   1、农业主导产业的建设:   ——蔬菜生产。按照扩大产业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推行标准生产的基本思路,积极推广蔬菜良种种植,以将提高蔬菜产量,增加最大收益率为总目标,坚定不移,加快发展。在不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加强良种繁育,提高品质,重点发展早熟品种和高产品种,形成合理的品种结构,全面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质量。   ——畜牧产业:依据三河村自然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规律,我们确定畜牧业以生猪产业为主,生猪产业带动农业发展。扩大养规模,增加饲养量,通过努力使三河村生猪年出栏达到3000头,增加农民收益。   ——蔬菜产业:三河村地处城郊,蔬菜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所以我们准备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蔬菜产品加工,使蔬菜产业成为三河村农业的支柱产业。品种布局上重点发大葱、大蒜、棚室蔬菜等品种,规划发展种植面积3600亩。加强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蔬菜生产的技术水平,基本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   ——蔬菜产业:三河村有多年净菜加工基础,2014年底完成大型净菜加工厂的建设。   ——蔬菜产业:提高蔬菜质量。打造蔬菜品牌。提高三河村“敖河坝”蔬菜品牌的知名度。   ——服务中心建设:坚持以建立“为农服务中心”为主要内容,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服务中心要按照便民利民、实用有效的原则发展。服务中心一般应设置村民教育、农资供应、农技服务、文化娱乐、计生医疗、信息服务等服务项目。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小塘村

  地处牟礼镇西南部,且处五绵山尾段,南面与蒲江县五星镇交界,西边与花碑村相邻,东边与回龙相望。幅员面积7.7平方公里,是牟礼镇面积最大的一个村,属丘区地带。全村辖24个组,总户数1049户,总人口3390人,正式党员人数93人,入党积极份子3人。劳动力人口:2500人,外出务工人员:1900人,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约600人,耕地面积4388.94亩,产改确权面积7600亩,全村水泥路约30公里,碎石路28公里,组泥土路30公里。全村通电100%。全村主要沟渠长度40公里。农毛渠30公里,1——12组、24组靠10处电力提灌站灌概,丘区用水主要靠提灌站供应。目前新村正在建设之中,报名户数已达200余户。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和传统种植业和外出务工。2012年度农民人均收入8200元。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开元村

  开元村简介   开元村位于邛崃市牟礼镇西南方,距邛崃市城区约23公里,成都市区约60公里,成新蒲快速路穿行而过。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898亩,总户数:626户,总人口:2056人,辖13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47人,劳动力人数:1430人,外出务工人员:680人。地域特点:分两个阶梯,泥地1/3,沙地2/3。开元村因曾经开元寺庙宇而得名。农民分三个聚居点集中居住。   。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杨柳村

  杨柳村基本情况   牟礼镇杨柳村位于邛崃市东面,离市区25公里,离牟礼镇1.5公里,顺大南河一带行政组9个,长约2公里,顺小南河行政组14个,长2.5公里,成新蒲快速通道横穿杨柳村。东与龙凼村膈南河相邻,南与回龙民乐村交界、西与开元村相壤,北与牟礼社区格南河毗邻。空气清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环境空气好,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好地方。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133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辖18个村民小组。杨柳村总户数789户,总人口2672人,其中劳动力1604人,党员55人,外出务工人数720人,农民集中居住较散。有二个村卫生所、以前有2座庙宇,汪庙、乔庙。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龙凤村

  一、人口、幅员面积及经济发展状况   1、龙凤村位于牟礼镇西南面,距邛崃市城区20公里,距成新蒲快速通道500米,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东面与开元村相邻,南面与小塘村相邻,西面与三河村相邻,北面与凤林村相邻,改革开放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村两委的积极配合努力下,现已建成一个中心村,入住200多户。第二期中心村项目即将完工,村内设有一个党支部和一个村民委员会,辖15个村民小组,一个便民服务中心。中心村成立了一个文艺宣传队,给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同时也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2、龙凤村有总人口2875人,总户数849户,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到1000余人,全家外出务工的有43户,党员人数82人。   3、龙凤村有农用地总面积为1773亩,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水稻、油菜和生猪是传统优势农业产品。   二、基础设施情况   1、龙凤村现有村、组道路25公里,现已硬化15公里。沟渠35公里,现已建成U型沟、浆砌沟20公里。   2、在3年内争取各方面项目资金将余下道路全部硬化,沟渠全部实行浆砌三面光。   3、龙凤村现有土地规模流转500多亩,在2016年前土地规模流转规模达到1000亩以上。   三、发展规划   贯彻落实党委政府有关指示精神,围绕龙凤村年度目标任务和党委政府提出的项目实施计划,坚持发展学习不松懈,真抓实干,努力提升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发展不动摇,千方百计谋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量力而行,努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1、成立一个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面积突破一千亩的规模种植,依靠合作社提供的技术、信息,使蔬菜种植逐步得到无风险、稳收入的一个好项目。   2、成立一个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依靠春源、艺牧养殖公司为技术核心,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带动规模养殖户40户以上,常年生猪存栏量得到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   3、以上两行的发展将使龙凤村2015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赵塔村

  赵塔村地处牟礼镇东北面,东与清河村相连,南隔高保路与同录村相接,西与乌木村相邻,北隔斜江河与羊安相望。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属平原地区。全村辖22个组,总户数1112户,总人口3560人,党员人数87人,其中劳动力人口:2300人,外出务工人员:1189人,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600人,耕地面积2465亩,全村建成水泥路10.5公里,碎石路3.7公里,组泥土路3.8公里。全村通电100%。全村主要沟渠长度8.5公里。农毛渠10.4公里。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和传统养殖。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赵塔村将重点推进全方位的经济发展,多方位发展积极分子,择优选拨党员,带动群众改善现有不足,依托公共服务项目和其它项目支持,开展农村文化生活,争取多方引进项目将现剩沟渠道路修建完善,打造生态环绕的赵塔。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定期,不定期学习党纪,国法和科技知识,使全国村民掌握党的方针政策。村两委完善工作体制全面为村民服务好,对对低收入人群进行一对一帮扶,对失去生活来源的老人实行应保尽报。多方面组织和努力整理环境和卫生,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使天更蓝,水更绿。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两河村

  两河村位于邛崃市牟礼镇最东端,大南河与蒲江河在此交汇流入新开河进入新津境内,距邛崃市城区30公里,距离牟礼镇政府约5公里。两河村东南环水,与回龙莲花村、临江村隔河相望,西与同录村接壤,北与永丰村毗邻。两河村系2005年由老两河(双江村)与江临村合并而成,全村幅员2.6平方公里,计税面积1330.51亩,耕地面积2022.29亩。   全村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46户,总人口2152人,党员52人,低保户31户,拿证残疾人70人,劳动力130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700余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100多人,参加养老保险300多人。两河村有集中居住区一个,为2007年土地整理时修建,小区共有32户人家,其他居民为分散居住。两河村村委会就位于8组的集中居住区内,村辖区有两河大桥1座,于2008年渡改桥修建。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乌木村特产大全




乌木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