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庄子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623人,耕地面积1680亩,人均耕地2.5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有食品厂一家,老家具作坊11户,肉牛养殖场2户,废旧轮胎厂一处,超市3户,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以上班打工为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达90%以上,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础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26名,支部书记王善余,村主任范连甫,村会计陈玉明。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投资近200余万元,硬化了村内全部街道,进行坑塘治理,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修广场一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30922103 | 061000 | -- | 查看 滕庄子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只庄子村 |
只庄子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212人,耕地面积1242亩,人均耕地面积5.8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菜籽辣椒等,另有几十亩的蔬菜大棚。农闲时靠打工增加收入。农田水利设施较好,水浇地占100%以上,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19名,村支部书记张维镇,村主任张宝和,村会计代淑娜。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投资10万元翻修了村综合活动中心,投资4万元修建了活动广场,投资6万元硬化了村内的街道,从整体上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一街村 |
一街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1033人,耕地面积2596亩,人均耕地面积2.3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有5家大棚种植。古典家具6家。村民的主要收入以种地打工为主,水利设施主要靠流扬排干渠为主,基本水浇地占50%,农业机械成都在85%以上。 村内基层组织较扎实,全村有党员29名,村主任段春辉,村会计赵永庆。 |
姚庄子村 |
姚庄子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1143人,耕地面积3250亩,人均耕地2.84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有仿古典家具厂5家,有做粮食运输的10多家。村民经济主要来源为上班打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有机井4眼,水浇地占60%以上,农田农用机械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扎实,全村共有党员24名,村支部书记姚茂高,村主任姚茂泽,村会计李连香。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投资10多万元,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村内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滕庄子村 |
滕庄子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623人,耕地面积1680亩,人均耕地2.5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有食品厂一家,老家具作坊11户,肉牛养殖场2户,废旧轮胎厂一处,超市3户,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以上班打工为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达90%以上,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础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26名,支部书记王善余,村主任范连甫,村会计陈玉明。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投资近200余万元,硬化了村内全部街道,进行坑塘治理,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修广场一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石庄子村 |
石庄子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384人,耕地面积1162.2亩,人均耕地3.1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菜籽、瓜果、蔬菜等。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以上班打工为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深机井两眼,坑塘两个,水浇地占98%以上,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22名,村支部书记王树均,村主任王文均,村会计谭秀奎。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投资60余万元,硬化了村中主要街道,新建了娱乐广场,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实现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仁和镇村 |
仁和镇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400人,耕地面积265亩,人均耕地0.55亩,农业种植以玉米为主,村内有经营饼干生意的三户,火锅鸡饭店10家,村民主要收入以打工为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占95%以上,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19名,支部书记刘忠义,村主任胡忠泉,村会计李志德。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投资7万多元,修建了广场。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潘庄子村 |
潘庄子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600人,耕地面积1200亩,人均耕地2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有仿古典家具厂50家,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以制作销售红木家具。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有机井2眼,水浇地占80%以上,农田农用机械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扎实,全村共有党员30名,村支部书记马中甲,村主任马恩元,村会计马继禄。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投资50万元,硬化了村内4条街道,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变化。 |
段庄子村 |
段庄子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960人,耕地面积2400亩,人均耕地2.5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蔬菜大棚。村内有做仿古典家具作坊20家。村民主要收入为上班打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80%,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27名,村支部书记段春强,村主任王明辉,村会计段善强。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改观,硬化街道4000米水泥路面,修建休闲广场一座,新建村委会及村民活动中心一处。农家书屋的成立更加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
东王店村 |
东王店村基本情况 东王店村位于黑龙港河畔,村西是青王公路,村南石中古红木文化产业园,村北是别墅式新民居小区。距离县城10公里。现有人口700人,耕地面积1500亩,人均耕地2.2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有机井两眼,水浇地占80%,的主要经济收入靠古典红木家具制作和销售。有私营企业4家,提供就业岗位数十个。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有党员25名,村支部书记杨增堂,村主任杨晨,村会计姚炳林。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村中道路全部硬化,条条相通。新建广场一座,并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图书室等。广场南侧竖立着一块明朝万历年间的地藏寺碑一座。并有喷泉射灯。真是美丽壮观。村内环境卫生整洁,没有乱堆乱放的现象,有固定的额保洁人员2名,每天定时清理垃圾。一个环境优美,整洁文明的环境下,会更加努力往前迈进。 |
刘庄子村 |
刘庄子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1321人,耕地面积2906亩,人均耕地面积2.2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有仿古典家具厂15家。村民收入来源为制作古典家具或在古典家具厂上班,。农田水利设施一般,水浇地占60%以上,农业机械化达到8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28名,村支部书记陈广,村主任刘传旺,村会计刘广银。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投资80万元,硬化了村内街道800米,修建广场1000平米。从整体上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南辛房村 |
南辛房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878人,耕地面积1650亩,人均耕地1.88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有仿古典家具厂4家,私营企业2家。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占80%以上,农田农用机械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扎实,全村共有党员32名,村支部书记张维亮,村主任董立楠,村会计董宝峰。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投资50万元,硬化了村中南北和东西2条街道,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变化。 |
南孙庄村 |
南孙庄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1400人,耕地面积3443.5亩,人均耕地3.3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以仿古家具为主导产业,其余人员以打工为主,有几乎以大棚经济作物为主。农业设施齐全,水浇地面积达到100%,集体机井7眼,码头6个,灌溉面积全覆盖。 基础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32人,支部书记张树忠,村主任姚传喜,村会计王汉田。 近几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加大投资,扩建中心大街,新修水泥路5条,港汉大桥通车,解决百姓种地难问题,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中孙庄村 |
中孙庄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470人,耕地面积1198.41亩,人均耕地面积2.43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为菜籽等。村内有扎扫帚作坊7家,村民主要收入以扎扫帚和打工为主。农田水利设施一般,水浇地占60%以上,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16名,村支部书记张树忠,村主任强一军,村会计孙有钱。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从整体上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北孙庄村 |
北孙庄村基本情况 现有人口1900人,560户。总耕地面积5926亩,人均耕地面积2.69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菜籽大蒜等。村内有古典家具经营户40户。全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上班打工。水利设施较好,有深机井10眼,水浇地面积达到90%,农业机械化为95%以上。 基层组织健全,全村共有党员47名,村支部书记王建,村主任王兵,村会计姚树海。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改观,村内硬化了主要街道并且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
大李庄村 |
大李庄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1028人,耕地面积2000亩,人均耕地面积2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有仿古典家具厂20家,超市2家。村民收入来源为制作古典家具或在古典家具厂上班。农田水利设施较好,水浇地占100%以上,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32名,村支部书记李殿岭,村主任李海峰,村会计韩广亮。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新建村内医疗室和村大队办公楼,硬化路面3条4500平米,安装路灯80盏。从整体上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南蔡庄村 |
南蔡庄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805人,耕地面积1800亩,人均耕地面积2.2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果木树和蔬菜大棚。村内有机箱厂3家,制作古典家具作坊1家,超市2家。村民主要收入以上班打工为主。民农田基础实施较好,水浇地占80%以上,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32名,村支部书记刘传清,村主任刘雷,村会计刘汝林。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投资70余万元,硬化了村内南北和东西主要街道10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修建广场一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提高了村民出行,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活动。 |
中蔡庄村 |
中蔡庄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500人,耕地面积1230亩,人均耕地2.23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为约600亩地的培育树苗。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大部分户靠树苗种植,约占70%,年轻人主要以上班打工为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有深机井4眼,村西沟渠2条,基本实现了旱地能浇,雨水涝了能排。农田农用机械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基层组织扎实,全村共有党员19名,村支部书记孟宪岐,村主任孟宪岐,村会计王贺轩。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走在了全镇的前列,今年实现了全村条条街道硬化,安装了50多盏太阳能路灯,实现了村中的全部亮化,近几年特别关注村内村外的卫生,全村的道路打扫的十分干净整洁。村容村貌上了一个大台阶,通过今年的建设,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北蔡庄村 |
北蔡庄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1224人,耕地面积2848亩,人均耕地面积1.9亩,农业种植以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大棚蔬菜菜籽等。村里仿古家具厂和养殖户共9家。村民主要收入依靠上班打工。农田水利设施较完善,水浇地占70%,农用机械化达到95%以上。 村内基层组织建设健扎实,全村共有党员45人,村党支部书记李少发,村主任刘同生,村会计孙玉发。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投资30余万元,硬化了村中主要街道和修建了文化广场,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三街村 |
三街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1020人,耕地面积2300亩,人均耕地面积2.21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有蔬菜大棚50亩,主要种植黄瓜甜瓜为主。村内有红木家具厂2家,私营企业2家,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收入和个人上班打工为主,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有深机井4眼,水浇地占耕地的90%,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的基层组织建设稳定扎实,全村共有党员35名,村民代表25名,村支部书记张寿柏,村主任张凯,村会计郝志申。 坐落在镇区,逢三和八大集农贸市场,在新农村建设上,近几年投资上百万,硬化了村内主要街道,东西2条,南北2条,配套设施齐全,太阳能路灯安装了76盏,节能灯47盏,亮化了全村。主要街道上种植了龙爪槐108棵,白蜡树210棵,绿化了全村街道,全村街道卫生管理共有3名保洁员,每天定时清理街道两侧的卫生垃圾,配套设施垃圾车一辆,垃圾池5个,垃圾箱18个,公测3处,使全村的卫生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进。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村庄治安稳定全村安装监控摄像头34处,减少了刑事案件的发生,村民们生活在安定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里。 |
周庄子村 |
周庄子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950人,耕地面积3690亩,人均耕地面积3.2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200亩大棚,只要种植黄瓜和甜瓜。村民的主要收入以种地打工为主。农田水利设施较好,有深机井5眼,水浇地占80%以上,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24名,村支部书记张宝利,村主任张金莲,村会计马风涛。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投资10万元硬化了村中水泥路面1000米,砖道400米。给村民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
广福楼村 |
广福楼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1500人,耕地面积3096.7亩,人均耕地2.23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有做仿古典家具作坊18家。村民主要收入为上班打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60%,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27名,村支部书记姚岩如,村主任姚印连,村会计姚清如。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修建砖道3000米,硬化水泥路面500平米。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实现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东魏村 |
东魏村基本情况 流河镇东魏村村向北紧挨津保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共有人口1300人,耕地面积4030,人均耕地3.1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私营企业以古典家具为主,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上班打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80百%,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27名。村支部书记孙军,村委会主任孙军,村会计王振荣。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积极改进,争取石村中面貌焕然一新。 |
西魏村 |
西魏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847人,耕地面积2434亩,人均占有耕地2.87亩,农业种植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菜籽为主。村内有经营仿古家具工业的13户,村内由私营企业2家,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以上班打工和收废品为主,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可达到50%以上,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32人,支部书记刘胜春,村主任孙福奎,村会计路维权。 近年来在亲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村内各条街道都进行了硬化,建设了新的村委会办公室及老年活动中心,去年投资30余万元对环村北路进行了水泥硬化,并且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前魏村 |
前魏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550人,耕地面积1214亩,人均耕地面积2.6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菠菜籽。村内有古典家具加工制作企业12家,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收入和企业收入。农田水利设施较好,水浇地占80%以上,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31名,村支部书记孙寿岱,村主任许云德,村会计孙学通。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投资13万元修建了村内卫生室和村委会。投资25万元硬化了街道1000米。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北张庄村 |
北张庄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686人,耕地面积1933亩,人均耕地面积2.82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香菇为主,村内有古典家具9家,私营企业1家,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上班打工为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70%以上,农业机械化达到98%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25名,支部书记李玉深,村主任李克洪,村会计李玉华。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投资120万元左右建设村委会办公室4间,幸福院4间,2个文化广场。硬化了村内水泥路3条,砖道1条。安装了太阳能路灯74盏。村内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实现了村内整洁,村风文明。 |
李豹庄村 |
李豹庄村基本情况 李豹庄村位于流河镇西南方向,青县县城北,紧挨青王公路,黑龙港河从村西流过,地理位置优越。共有人口880人,耕地面积2640亩,人均耕地3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有仿古典家具厂6家,私营企业2家。村民主要收入以上班打工为主。村内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田地块小机械费贵,但是农田农用机械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基层组织扎实,全村共有党员21名,村支部书记李德奎,村主任司进明,村会计李永川。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投资50万元,硬化街道1500米,绿化了道路两侧,修建500平米的广场一座,安装路灯83盏,修建公共厕所1个,坑塘治理美化。通过一系列的建设,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张浩庄村 |
张浩庄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240人,耕地面积876.25亩,人均耕地3.65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菜籽等。村内有做仿古典家具作坊3家,村内私营企业一家。村民主要收入以上班打工为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80%,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17名,村支部书记陈丙方,村主任张润生,村会计张兴良。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投资7万元,硬化了村南主要街道,方便了村民出行,从整体上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杨家庄村 |
杨家庄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780人,耕地面积2800亩,人均耕地3.59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有做仿古典家具作坊12家。村民主要收入为上班打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60%,农业机械化达到90%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42名,村支部书记肖沛营,村主任杨同忠,村会计杨树成。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改观,投资130万元硬化了村内街道,修机井2眼投资8.1万元。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实现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小邵庄村 |
小邵庄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402人,耕地面积1208亩,人均耕地面积3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有制作古典家具厂4家,经营建筑材料2家,村内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以上班打工为主。农田水利设施较好,有3眼深机井,2眼浅机井,水浇地占65%以上,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21名,村支部书记邵庆珠,村主任邵庆雨,村会计邵印福。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改变,硬化了村南一条街,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升官屯村 |
升官屯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515人,耕地面积1178亩,人均耕地2.28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种植菜籽。村内有做仿古典家具作坊5家。养殖专业户4户。村民主要收入为上班打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有机井三眼,水浇地80%,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35名,村支部书记王汝栓,村主任王树水,村会计王树川。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改观,投资25万元硬化了新村街道,修建了广场一座。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实现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东空城村 |
东空城村基本情况 东空城村位于流河镇西南方向,南侧为李豹庄村,西侧为大城县西空城村,东林北张庄村,夹道河从村南侧流过,青王公路从村东侧通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共有人口1100人,耕地面积3500亩,人均耕地3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大棚蔬菜,苗木等。村内有私营企业4家,专业养殖户10家,有仿古典家具厂40家。村民主要收入以上班打工为主。村内农田水利设施较好,水浇地有2000多亩,农田农用机械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基层组织扎实,全村共有党员37名,村支部书记董纪元,村主任董凤玉,村会计董有峰。两委班子工作积极认真,团结一致,凝聚力强,能为群众办实事,收到了群众的高度好评。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突出的成绩,先后投资30万余万元硬化了环村路900米,修建广场一座,安装路灯90盏,厕所改造150余户,修建公厕4个,安装监控4处,植树10000株,环境清理多处,通过一系列的建设,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小邵营村 |
小邵营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350人,耕地面积1050亩,人均耕地面积3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菜籽等。村内有制作古典家具厂10家,村内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以上班打工为主。农田水利设施较好,水浇地占80%以上,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13名,村支部书记邵吉祥,村主任刘铁钢,村会计杨迎春。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改变,硬化了村东主要的街道,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盖宿铺村 |
盖宿铺村基本情况 流河镇盖宿铺村东林京杭运河,距离青王公路2公里,交通便利,总人口931人,耕地面积1812亩,人均耕地面积2亩,私营企业2家,以种植玉米蔬菜为主,蔬菜主要供应天津北京沧州大城等。全村共有深机井3眼,浅机井12眼。 基层组织建设十分扎实,全村共有党员39名,村支部书记姚文胜,村主任姚成明,村会计刘国强。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了很大的改观,村内共有垃圾池8个,保洁人员2名,每日定期打扫卫生,保持全村环境整洁干净。村内安装摄像头15个有效率的降低了刑事案件的发生。 |
小交河村 |
小交河村基本情况 流河镇小交河村位于黑龙港河畔,青县的北门,于天津市交界,交通便利,总人口1500人,耕地面积3300亩,人均耕地2.2亩,农业种植以玉米为主,村内养殖户3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1000亩,农田农用机械普及率达到90%。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加工制作红木家具。 基层组织扎实,全村共有党员32名,村支部书记李广起,村主任齐永义,村会计李行民。村内两委班子团结,近年来村内十分稳定。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投资370万元,硬化村南路9200米,村北路700米两条,南北大街1320米,两条小街1000米。村内坑塘经过了治理,焕然一新。村内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李又屯村 |
李又屯村基本情况 李又屯村位于津保公路南线北侧,眦临静海县,是流河镇的东大门。共有人口608人,耕地面积390.77亩,人均耕地0.6亩,农业种植以玉米为主,村内有私营企业2家,外资企业1家,仿古典家具厂5家,专业养殖户3家。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上班打工为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面积90%以上,农田农用机械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基层组织扎实,全村共有党员32名,村支部书记严晓丹,村主任马广庆,村会计王云鹏。村内两委班子团结,近年来村内十分稳定。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投资40万元,硬化了村内主要街道1000米,清挖排水沟300米,修建村委会一座,公共厕所2个,安装路灯40盏,植树1000棵。村内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丁苑庄村 |
丁苑庄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782人,耕地面积2580亩,人均耕地3.2亩,农业种植以玉米为主,村内有种植蔬菜大棚6户,经营仿古典家具作坊15家,私营企业2家。村民经济主要来源为上班打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占70%以上,农田农用机械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扎实,全村共有党员17名,村支部书记王富春,村主任韩世秋,村会计张雨良。村内两委班子团结,近年来村内十分稳定。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投资100多万元,对村内村外的街道进行了硬化。村内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西王店村 |
西王店村基本情况 西王店村位于青县县城9公里,紧挨西王青王公路。共有人口430人,耕地面积1040亩,人均耕地2.4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菜籽等,村内有古典家具作坊15家,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上班打工为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90%,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23名,村支部书记马忠彪,村主任陈润强,村会计陈润才。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较好,全村街道基本硬化,村内有了很大的变化,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大邵庄村 |
大邵庄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1100人,耕地面积3400亩,人均耕地3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有有仿古典家具厂8家,私营企业一家。村民主要收入以上班打工为主。村内农田水利设施较好,水浇地占80%以上,农田农用机械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扎实,全村共有党员40名,村支部书记楚向斋,村主任吕贺起,村会计邵青松。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投资50万元,硬化了村中主要街道,给村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小郝庄村 |
小郝庄村基本情况 共有人口495人,耕地面积1544亩,人均耕地3.1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有仿古典家具厂6家,加油站一家,玉米烘干厂一家。村民主要收入以上班打工为主。村内农田水利设施较好,水浇地占90%以上,农田农用机械普及率达到100%以上。 基层组织扎实,全村共有党员28名,村支部书记肖宝普,村主任肖宝仁,村会计肖寿兰。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投资30万元,硬化村南公路至滕庄子公路1500米。到现在为止,村内街道全部硬化完成,路灯广场齐全。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小王庄村 |
小王庄村村基本情况 坐落于硫黄公路两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共有人口618人,耕地面积1634.05亩,人均耕地2.34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经济作物大棚黄瓜为主,村内养殖有牛羊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90%,农业机械化达到95%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全村共有党员20名,村支部书记于世伟,村主任董立喜,村会计于焕利。两委班子工作认真积极,团结一致,能为群众办实事,受到了村民的高度好评。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上投资30万元,硬化了村里2条水泥道,投资15万元修建了广场1000平米,通过一系列的建设,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变。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