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埂村位于高埂中心村内,靠着高埂场镇和高埂中学,,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485人,距邛崃20公里,,距镇政府3公里,全村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18.23亩,高埂村以种植业为主,种植蔬菜较多,以大棚蔬菜为主。
高埂村与七里村、中安村、和平村、光明村、联合村、高桥社区相邻。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83111 | 611530 | 028 | 查看 高埂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高桥社区 |
高桥社区地处高埂镇高桥社区集镇,由原东河村、高桥村、长风村合并而成。高桥社区幅员面积6.08平方公里,总户数2140户,人口6321人,(其中农业户数1709户,4780人;非农业户数431户,1541人)辖村民小组30个(26个农业组,4个非农业组),村级议事会代表52人,组级议事会代表130人,党员141人,残疾人144人,优抚人员21人,五保5人,低保56户80人,年收入7200元。辖区内有镇公立卫生院一所和卫生站6个、高埂派出所、九年制学校、幼儿园一所,邮政银行一所、农商银行一所、超市6家等。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七里村 |
(一)人口、幅员面积及经济发展现实状况 1、人口及幅员面积:人口2296人,总户数744户,其中从事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劳动力人数1568人,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 2、农用地面积:2318.23亩,其中耕地:2316.5亩、园地:1.73亩,基本农田面积2154.5亩。 3、农民集中居住点情况:七里中心村入住26户,82人; 4、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64元。 (二)自然资源及水利设施 1、气候条件 七里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为16度,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1136毫米,全年 无霜期达280天,年平均日照时为1104小时,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条件适合本区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的种植。 2、地形地貌:属于平坝,耕地质量良好,区域内耕地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耕层质地为壤土,结构性好,熟化度高,供肥力强,矿质养分含量较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为主;经济作物以种植食用菌、蔬菜、油菜、药材、西瓜、水果等为主;高埂镇养殖业主要养殖奶牛、猪、鸡、鸭、鹅、兔、鱼等,有家庭养殖和规模养殖两种形式。 3、水利设施:浆砌排灌沟渠3500米,提灌站2座,旱井2口。 (三)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1、主要农产品年生产:水稻种植面积2400亩,年产1200吨;小麦种植面积300亩,年产140吨;油菜种植面积1500亩,年产300吨;蔬菜种植面积600亩,年产900多吨。 2、生猪存栏1802头,年出栏5640头;存栏奶牛252头;商品鸡存栏3250只,年出栏106750只;商品鸭存栏1200只,年出栏14600只。 3、七里村现有存栏2000只养鸡专业户1个,占地面积5亩;存栏252头奶牛场一个占地面积约38.86亩。 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思路 按照成都建设“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目标定位,结合社区实际,加大一二三产互动发展,通过一段时间把七里村建成“产业发达、功能完备、生态优宜、城乡一体”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观光示范村。 (二)生产(产业)布局 七里村建立优质蘑菇种植基地。 养殖业: 到2015年,建成规模化、标准化存栏养鸡养殖场1个,常年存栏鸡7000只,标准化规模奶牛养殖场1个,存栏350头奶牛。1000只以上存栏养鸡户2户,1000只以上存栏养鸭户2户。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高埂村 |
高埂村位于高埂中心村内,靠着高埂场镇和高埂中学,,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485人,距邛崃20公里,,距镇政府3公里,全村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18.23亩,高埂村以种植业为主,种植蔬菜较多,以大棚蔬菜为主。 高埂村与七里村、中安村、和平村、光明村、联合村、高桥社区相邻。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中安村 |
中安村地处高埂镇北面,距高桥集镇2.5公里,由原尹水、中安村合并而成。幅员面积3.83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4017.2亩。总户数729户,人口2438人,辖村民小组17个,村级议事会代表23人,组级议事会代表57人,党员65人,残疾人102人,五保5人,优抚人员8人,低保26户43人,年人均收入10650元。辖区内有卫生站1目前流转土地2907.87亩。其中藕田1189.87亩、青笋312亩、川芎284亩、水稻种植大户9户1718亩。目前循环经济生态养殖场正在施 工中。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和平村 |
和平村有14个组,总常驻人口2576人,幅员面积:3.78平方、、公里,林盘18个,现已建村组水泥路15.5公里,受益群众2576人,还未硬化的入户道宽3米,长8公里,建成后受益群众225户。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光明村 |
一、基本情况:高埂镇光明村位于高埂镇南面,距邛崃市16公里,有19个村民小组,总常住人口2696人,总户数851户,党员63人,有劳动力人口1667人,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3179.78亩,(其中耕地:2954.74亩、园地:69.9亩,基本农田面积2200亩)。光明中心村入住农户60户,212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780元。 二、产业发展情况:光明村养殖业主要养殖奶牛、猪、鸡、鸭等,有家庭养殖和规模养殖两种形式,有标准化奶牛场1个,存栏奶牛800余头,生猪存栏5724头,年出栏21740头;种植业主要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现有荷塘湿地上千亩。 三、自然资源及水利设施 1、气候条件 光明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为16度,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1136毫米,全年无霜期达280天,年平均日照时为1104小时,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条件适合光明村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的种植。 2、地形地貌:属于平坝,耕地质量良好,区域内耕地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耕层质地为壤土,结构性好,熟化度高,供肥力强,矿质养分含量较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为主;经济作物以种植食用菌、蔬菜、油菜、药材、西瓜、水果等为主;高埂镇养殖业主要养殖奶牛、猪、鸡、鸭、鹅、兔、鱼等,有家庭养殖和规模养殖两种形式。 3、水利设施:大南河穿境而过,浆砌排灌沟渠21000米,旱井1口。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联合村 |
联合村位于联合村1组,工业大道旁,左面是兴新粮油公司,右面市康华实木门厂,联合村16个组,常住人口2456人,面积3530亩,距邛崃18公里,联合村以种植业为主,种植蔬菜较多。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