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成都 >> 邛崃市 >> 茶园乡 >> 西禅社区

西禅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西禅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西禅社区简介

  (一)人口、幅员面积及经济发展状况
  1、人口及幅员面积
  西禅社区坐落于邛崃市临邛古镇西北角的出江河边,距离临邛古镇约16公里。辖区幅员面积约4.2平方公里,辖1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426人,农户共824户;中心村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房入住193户,集镇集中居住283户,实行规范化物业管理。社区共有劳动力1569个,其中从事农业劳动力人数约400人,外出务工达500人次,留守儿童4人,困难群众130人。社区党员60人,其中流动党员2人。
  2、农用地面积
  全社区实测土地承包面积2179.17亩,其中园地面积77亩,林地369亩,耕地1951亩,自留地153亩,地形山、丘、坝各占三分之一,水稻、玉米和油菜等种植面积充足。
  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本社区居民收入主要靠种植农产品、养殖牲畜和外出务工,农民人均年收入8300元,农业总产值1500万元。
  4、集体茶园
  社区原集体茶园50亩,租赁给本社区10组杨玉洪使用,年租金1000元。桃园21.6亩租给业主李琼,年租金2160元。
  (二)自然资源及水利设施
  1、气候
  西禅社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年可照时数1107.9小时,年降雨量900毫米,无霜期285天,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适宜农作物栽培,主要灾害有霜、雪、冰雹。
  2、地形地貌
  西禅社区属丘陵地貌,土壤肥沃,适应油菜、玉米、小麦生长。林业资源丰富。主要特色种植有秦王桃树300亩,枇杷50亩,葡萄30亩,新发展樱桃30亩,枣树30亩,樱花100亩。
  3、水利设施
  水资源方面:西禅社区范围内,有出江河从社区中穿过,水源丰富,另社区区域内农业灌溉渠纵横密布,农业灌溉有充足的保障。社区人畜饮水主要靠桑园通泉水厂提供,由于地形原因,有几个组水源未能送达,地下水资源也不丰富,人畜饮水有一些困难。
  (三)产业发展情况
  1、秦王桃:社区两委通过招商引进业主投资,种植秦王桃300亩,目前,秦王桃产业已初具规模,集旅游观光、赏花、品果休闲于一体。带动了当地群众务工等。
  2、枇杷:西禅社区两委通过引进业主投资,种植枇杷50余亩,与桃花山想对应,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带动周围群众种植了樱桃30亩、枣树30亩等具有经济效益的果树。
  3、葡萄:西禅社区两委通过引进业主投资,在社区中心村旁种植了葡萄30余亩,也创造了不错的收益。
  4、依托桃花山的发展,西禅社区两委通过招商引进业主投资,在我社区八卦井投资新种植了樱花100余亩,用于发展旅游产业,对我社区今后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四)中心村基础设施情况
  西禅中心村占地6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93户695人。集镇居住283户1010人。
  西禅社区居委会办公室位于中心村,面积200平方米,设有便民服务室、调解室、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有多媒体设备一套,电脑4台,远程教育设备一套,图书2500册。
  目前西禅中心村有篮球场二个,乒乓球台两张,健身器材七个,垃圾分类桶400个,路灯50盏,集镇路灯70余盏,垃圾果屑箱20个。
  (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西禅社区支部有党员60人,其中30岁以下9人,30-40岁6人,40岁以上45人。设一个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3人。
  西禅社区居委会成员5人,初中文化1人,高中文化3人,中专文化1人。
  西禅社区通过民主选举成立议事会,议事会成员共23人,选举会长一人,副会长1人,设资金管理委员会1个5人和质量监督委员会1个5人。
  (六)存在困难
  1、14组组道路面坑坑洼洼,下过雨后,更是泥泞不堪,群众出行困难,公服资金无力改变其现状,14组群众反映强烈。
  2、13组、14组、15组、16组地处山林,地下水资源极少,人畜饮水比较困难,群众反映强烈。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10183201 611530 028 查看 西禅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西禅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西禅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西禅社区

  (一)人口、幅员面积及经济发展状况   1、人口及幅员面积   西禅社区坐落于邛崃市临邛古镇西北角的出江河边,距离临邛古镇约16公里。辖区幅员面积约4.2平方公里,辖1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426人,农户共824户;中心村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房入住193户,集镇集中居住283户,实行规范化物业管理。社区共有劳动力1569个,其中从事农业劳动力人数约400人,外出务工达500人次,留守儿童4人,困难群众130人。社区党员60人,其中流动党员2人。   2、农用地面积   全社区实测土地承包面积2179.17亩,其中园地面积77亩,林地369亩,耕地1951亩,自留地153亩,地形山、丘、坝各占三分之一,水稻、玉米和油菜等种植面积充足。   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本社区居民收入主要靠种植农产品、养殖牲畜和外出务工,农民人均年收入8300元,农业总产值1500万元。   4、集体茶园   社区原集体茶园50亩,租赁给本社区10组杨玉洪使用,年租金1000元。桃园21.6亩租给业主李琼,年租金2160元。   (二)自然资源及水利设施   1、气候   西禅社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年可照时数1107.9小时,年降雨量900毫米,无霜期285天,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适宜农作物栽培,主要灾害有霜、雪、冰雹。   2、地形地貌   西禅社区属丘陵地貌,土壤肥沃,适应油菜、玉米、小麦生长。林业资源丰富。主要特色种植有秦王桃树300亩,枇杷50亩,葡萄30亩,新发展樱桃30亩,枣树30亩,樱花100亩。   3、水利设施   水资源方面:西禅社区范围内,有出江河从社区中穿过,水源丰富,另社区区域内农业灌溉渠纵横密布,农业灌溉有充足的保障。社区人畜饮水主要靠桑园通泉水厂提供,由于地形原因,有几个组水源未能送达,地下水资源也不丰富,人畜饮水有一些困难。   (三)产业发展情况   1、秦王桃:社区两委通过招商引进业主投资,种植秦王桃300亩,目前,秦王桃产业已初具规模,集旅游观光、赏花、品果休闲于一体。带动了当地群众务工等。   2、枇杷:西禅社区两委通过引进业主投资,种植枇杷50余亩,与桃花山想对应,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带动周围群众种植了樱桃30亩、枣树30亩等具有经济效益的果树。   3、葡萄:西禅社区两委通过引进业主投资,在社区中心村旁种植了葡萄30余亩,也创造了不错的收益。   4、依托桃花山的发展,西禅社区两委通过招商引进业主投资,在我社区八卦井投资新种植了樱花100余亩,用于发展旅游产业,对我社区今后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四)中心村基础设施情况   西禅中心村占地6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93户695人。集镇居住283户1010人。   西禅社区居委会办公室位于中心村,面积200平方米,设有便民服务室、调解室、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有多媒体设备一套,电脑4台,远程教育设备一套,图书2500册。   目前西禅中心村有篮球场二个,乒乓球台两张,健身器材七个,垃圾分类桶400个,路灯50盏,集镇路灯70余盏,垃圾果屑箱20个。   (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西禅社区支部有党员60人,其中30岁以下9人,30-40岁6人,40岁以上45人。设一个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3人。   西禅社区居委会成员5人,初中文化1人,高中文化3人,中专文化1人。   西禅社区通过民主选举成立议事会,议事会成员共23人,选举会长一人,副会长1人,设资金管理委员会1个5人和质量监督委员会1个5人。   (六)存在困难   1、14组组道路面坑坑洼洼,下过雨后,更是泥泞不堪,群众出行困难,公服资金无力改变其现状,14组群众反映强烈。   2、13组、14组、15组、16组地处山林,地下水资源极少,人畜饮水比较困难,群众反映强烈。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张坝社区

  (一)人口、幅员面积及经济发展状况   1、人口及幅员面积   张坝社区坐落于邛崃市临邛古镇西北角的出江河边,距离临邛古镇约18公里。辖区幅员面积约3平方公里,辖13个社区民小组,总人口2098人,农户共667户;中心社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房入住128户,实行规范化物业管理。社区共有劳动力1431个,其中从事农业劳动力人数约400人,外出务工达1000人次,留守儿童8人,困难群众55人。社区党员60人,其中流动党员1人。   2、农用地面积   全社区实测土地承包面积1835.32亩,其中园地面积206.81亩,林地184.45亩,耕地1381.68亩,地形山、丘各占三分之一,水稻、玉米和油菜等种植面积充足。   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本社区居民收入主要靠种植农产品、养殖牲畜和外出务工,农民人均年收入8625元,农业总产值1200万元。   4、集体企业   社区原集体机砖厂租赁给邛崃市宏城页岩砖厂经营,年租金12000元,原张坝小学校租赁给本社区4组刘静成使用,年租金4000元。   (二)自然资源及水利设施   1、气候   张坝社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3℃,年可照时数1107.9小时,年降雨量1117.3毫米,无霜期285天,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适宜农作物栽培,主要灾害有霜、雪、冰雹。   2、地形地貌   张坝社区属丘陵地貌,土壤肥沃,适应油菜、玉米、小麦生长。林业资源丰富。主要特色种植有桑树90亩,年养蚕150张,新发展65亩猕猴桃。   3、水利设施   水资源方面:张坝社区北临出江河,并有一条灌溉渠堰跃进堰贯穿全境;水利设施方面:本社区有提灌站4座,微水池10个,水资源丰富,能够保证农户灌溉需要。社区人畜饮水主要靠地下水,由于地形原因,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有几个组人畜饮水有一些困难。   (三)产业发展情况   1、猕猴桃:社区居委会主任谢刚华2011年带头租赁张坝社区11组农户耕地20亩,带动其他3户农户租赁45亩耕地种植猕猴桃,目前猕猴桃苗长势良好。   2、油菜制种:张坝社区9、10、11、12、13组与大邑县油菜制种公司合作,在5个组制种约357亩。   3、蚕桑:张坝社区现有桑园90亩,年养蚕150张,产值15万。   (四)中心村基础设施情况   张坝中心村占地2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28户423人。   张坝社区居委会办公室位于中心村,面积400平方米,设有便民服务室、调解室、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有多媒体设备一套,电脑4台,远程教育设备一套,图书2500册。   目前张坝中心村有篮球场一个,乒乓球台两张,健身器材四个,垃圾分类桶30个,路灯30盏。   (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张坝社区支部有党员59人,其中30岁以下4人,30-40岁4人,40岁以上51人。设一个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3人。   张坝社区居委会成员4人,初中文化2人,高中文化2人。   张坝社区通过民主选举成立议事会,议事会成员共25人,选举会长一人,副会长1人,设资金管理委员会和质量监督委员会。   (六)存在困难   1、谢家坝大桥正在修建,但是从9组石沟子到大桥道路(约600米)只有3.5米宽,严重影响大桥完工后通行。   2、6组、9组人畜饮水困难,群众反映强烈。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和乐村

  和乐村地处茶园乡政府西南方,幅员面积3.1平方公里,东临大邑县,西临凤仪村,辖1个中心村,14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657户,2093人,其中从事农业的人口1750人左右。全村实测土地承包面积2746.62亩,其中自留地128.35亩,耕地2618.27亩,地形山、丘各占二分之一,水稻、玉米油菜等种植面积充足。和乐村居民收入主要靠种植农产品、养殖牲畜、打工,农民人均年收入6120元,农业总产值1217.5万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0度,无霜期350天,年降雨量1150毫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适宜农作物栽培,主要灾害有霜、雪、冰雹。属平原及丘陵地貌,土壤肥沃,适应水稻、油菜、玉米、小麦生长,也适应果木蔬菜生长、种植,种植的果树有猕猴桃、柑橘等;蔬菜有红花藕、榨菜等。和乐村主要灌溉有八河堰,跃进堰。全村粮食(大小春)种植面积2056亩,单产500公斤/亩,总产205.6吨。全村蔬菜面积285亩,14.3吨。全村油菜577亩,单产150公斤/亩,总产86.6吨。全村水果面积121亩,单产510公斤/亩,总产61.7吨。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凤仪村

  凤仪村地处茶园乡东部,幅员面积约3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有居民603户,1925人,其中从事农业人口1040人。凤仪村居民收入主要靠种植农产品、养殖牲畜、打工,农民人均年收入6270元,农业总产值600万元。茶园乡凤仪村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植被良好,物产丰富,是邛崃市北部丘陵、竹、林、茶、土特产以及旅游综合经济区内的新村貌;有耕地面积2200亩,园地面积270亩。凤仪村属山丘地貌,土壤肥沃,适合发展蔬菜、油菜、水稻等种植业。现状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向符合邛崃市整体规划。东临出江河,有堰塘6个,水资源丰富,同时,八河堰和跃进堰穿村而过,是全乡主要排灌口。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茶坝村

  茶园乡茶坝村位于乡政府西北方,村办公点距乡政府6公里。茶孔大路直接贯穿全村12个村民小组,村北临出卩江河,水源充足;村内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更有道教源地大坪山,使全村形成一种“望山亲水”的和谐自然环境。   全村幅员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69.77亩,辖12个村民小组,共计人口986人,农户343户,党员36人,人均年可支配收入5850元。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417亩,主要类型为山、丘各占一半;林地367.4亩,主要类型为高半山乔木;农村居民用地总面积180亩。全村以种植和分散养殖业为主,特色产业有粮油、优质蔬菜、土鸡、土鸡蛋。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粮油、蔬菜种植、劳务输出为经济支柱。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箭道村

  箭道村地处邛崃市茶园乡西南面,距茶园场镇1.0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全村幅员面积5.2平方公里,距新场古镇1.5公里,距邛名高速桑园匝道口4公里。箭道村是原箭道村和花红村两村合并为一的村,东、南与桑园镇向阳村接壤,西与周场村毗邻,北与西禅社区相邻。箭道村地势以丘陵为主,土地肥沃,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经济作物以茶叶、水果及林竹为主,特色种植为茶叶、秦王桃。畜牧业以生猪及家禽饲养为主。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周场村

  茶园乡周场村位于茶园乡政府西南处,村办公点距茶园乡场镇4公里。茶石路穿境而过。村紧邻大同乡陈院村。   全村幅员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78亩,辖21个村民小组,共计人口1840人,农户640户,党员56人,人均年可支配收入9500元。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378亩,主要类型为旱地和水浇地;园地面积3100亩,主要类型为茶园;农村居民用地总面积192亩。全村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特色产业有优质茶、车厘子。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以茶叶种植和养殖、劳务输出为经济支柱。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西禅社区特产大全




西禅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