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村位于三江镇北部,地处羊马河,崇双路之间。全村面积约5.5平方公里,辖21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344亩,全村总人口3417人,户数1140户,学龄前儿童450人,育龄妇女725人,全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率99%,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基本医疗保险达99%,劳动力2050人,低保救助对象28人,五保户22人。
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
1、道路。仁和村村域内共有硬化道路3条,长度约3700米,宽4至7米。基本实现组组通水泥路。灌新路,崇双路途经仁和村境内。
2、给水。仁和村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很好,目前全村村民均直接取地下水供生活生产所需。
3、排水。村域内无系统排水设施,村区现状尚无污水处理厂,水体制主要为雨污合流制,就近排入沟渠,对河沟污染较为明显。
4、供电。村域供电由三江供电所供给,现状有三听路、三压路两条高压线西北穿村而过,已实现户户通电。
5、电信。仁和村通信信号全覆盖,电信光纤自崇州市电信局。
6、社会服务设施。全村服务体系设有垃圾收集房,村委会驻地建有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点及医疗站,基本上能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84101 | 611230 | 028 | 查看 仁和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桥东社区 |
三江镇桥东社区位于崇州市、新津县、大邑县三县交界处,面积约500多亩,辖11个村民小组,其中4个居民组,共计4000多人。现有党员41人。村民收入人均收入约7000元/年,虽然近些年有约300人外出务工,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家庭的经济困难。桥东社区集体无产业支撑,属于农业发展村。 桥东社区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9℃,年降雨量为1100毫米,属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质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多种农作物和水果、花卉苗木。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崇新社区 |
崇新社区地处三江场镇,属非涉农居民社区。县道三安路、怀华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为三江镇经济商贸中心,总人口达2386人,有5个居民小组,有党员人数28名。本辖区内有三江中学、三江小学两所学校。辖区居民主要从事商贸业,有规模性经营性企业8家,有居民健身场所,基本设施齐全。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顺金社区 |
三江镇顺金社区位于三江镇东北部,幅员面积约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为900亩,共有八个自然组,一个场镇,户籍人口2285人,其中农村人口1850人,流动人口4000人左右。辖区内有小学一所,幼儿园两所,医院一所。社区群众经济收入以劳动力打工为主,怀华路横穿全社区,交通便利,各组主要道路已经通过农用地整理项目及公服资金建设完成。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听江村 |
听江村位于崇州市三江镇东南面,与崇州市江源镇、双流县金桥镇交界。既是三江的门户,又是崇州的门户,距离成都双流国际航空港仅12公里,处于成都二绕高速以内,交通、物流、商贸业较发达。 全村幅员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73亩,12个村民小组,共计人口1946人,农户649户,党员54人,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673亩,主要类型为水田和水浇地;园地面积200亩,主要类型为果园;农村居民用地总面积273亩。全村以种植和工业为主,特色产业有葡萄、梨、花卉苗木。农村主要收入来源以水果生产和养殖、劳务输出为经济支柱。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崇新村 |
崇新村地处三江镇东部。2015年,全村幅员面积10.5平方公里,村民小组16个,总农户759户,人口2599人,劳动力1499人,村有农用地面积2232亩,其中:耕地面积2100亩,园地面积132亩。崇新村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9℃,年降雨量为1100毫米。属平坝地区,地势平坦,土壤为紫色水稻冲积土,土壤质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多种农作物和水果、花卉苗木。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沿河村 |
沿河村位于三江城镇南面,北靠场镇,西靠富国村,南靠永同村,东靠黑石河,幅员面积3724亩,辖23个村民小组,居民户数1118户,人数3442人。沿河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210人,本地务工人员约1000人,务工人员月平均工资约1000元以上。全村有种植面积水稻田2400亩、旱地300亩,花木苗圃基地约800亩。境内建有占地78亩的污水处理厂和旺达养殖厂。村级活动中心已于20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到200平方米。全村主要道路为硬化水泥道路,各组之间道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蒙渡村 |
三江镇蒙渡村位于崇州市、新津县、大邑县三县交界处,面积约1300多亩,辖10个村民小组,1540多人。现有党员41人。村民收入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人均收入约4500元/年,虽然近些年有约300人外出务工,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家庭的经济困难。蒙渡村集体无产业支撑,属于纯农业发展村。 蒙渡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9℃,年降雨量为1100毫米,属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质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多种农作物和水果、花卉苗木。 二斗渠、三斗渠穿越蒙渡村,全村拥有灌溉斗渠2条,长2000米,农渠2条,长2200米。全村除了贯穿全村的道路硬化,其余机耕道路都未实现水泥道路硬化。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胜利村 |
胜利村基本概况 胜利村地处三江镇西部。2010年,全村幅员面积2平方公里,村民小组11个,总农户568户,总人口1910人,其是劳动力1100人。全村有农用地面积854.98亩,其中:耕地面积689.98亩,园地面积0亩、林地面积165亩,耕地中基本农田面积为689.98亩。 胜利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年降雨量为1100毫米。属平坝地区,地势平坦,土壤为紫色水稻冲积土,土壤质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多种农作物和水果、花卉苗木。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舒桥村 |
舒桥村全村人口4076人,1282户,幅源面积5.2平方公里,东邻三江场镇,南邻富国村,西邻大邑县沙渠镇,北邻古泉村,23个村民小组,党员131人。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三江村 |
三江村地处三江镇中心地带,全村幅员面积0.8平方公里,由于三江村地处于三江镇街上,耕地面积较少只有300亩左右,总户数586户,人口1607,有村组干部14名,9个村民小组,党员68名,5个党小组。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牂牁村 |
四川省崇州市三江镇牂牁村地处于三江镇西北方向,牂牁村村委会到三江镇政府大约3公里,北边紧邻崇州市大划镇板桥村和江源镇文宫村,东面是三江镇方碾村,西面是古泉村,南面是胜利村,全村已经初步实现重要道路畅通化,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幅员面积大约2.2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1765亩,辖15个村小组,共计约2000人,,农户657户,党员60人,人均年收入6000元。 全村耕地面积1765亩主要为水田,用于种植水稻小麦等经济类作物,农村居民用地585亩,全村居民来源收入主要是外出务工和务农,有村委会在内的五家企业单位,不仅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难问题,也提高了全村的生产总值等。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皂角村 |
皂角村位于三江城镇东北方,东靠双流金桥,西靠江源镇,南靠仁和村,北靠江源镇,幅员面积4000余亩,27个村民小组,居民户数1300余户,人数4000余人,皂角村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1000余人,务工人员月平均工资约1500元。全村现有种植面积水稻田3500亩、旱地310亩。村级活动中心已于20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到110平方米。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古泉村 |
古泉村地处三江镇北部。2015年,全村幅员面积4.3平方公里,村民小组27个,村民代表61名。总农户1382户,总人口4558人,其中劳动力2235人。全村有农用地面积4351亩,其中:耕地面积3400亩、园地面积411亩、林地面积540亩,耕地中基本农田面积为3400亩。村成立了古泉村备战桥土地股份合作社,已经启动的土地整理有125户人参加。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永同村 |
永同村地处崇州市三江镇最南端,全村村区域面积3025亩,村民小组17个,居住农户数755户,总人口2234人,其中劳动力人数1368人。全村农用地面积2165亩,主要从事粮油生产、蔬菜、菌类种植、苗木培育、家禽家蓄养殖和五金铁件、家具生产。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王桥村 |
王桥村位于城东东南方向,地处崇州与新津交界处,是三江镇东南大门,全村辐员面积3.0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人数2424人,耕地面积2486亩。人口密度808人∕平方公里,学龄前儿童368人,育龄妇女480人,全村九年义务教育率100%,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农村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率达100%,劳动力1860人,低保救助对象4户,9人;五保户11人,残疾人21人。全村分为两大类型发展,其中4、5、6、7、8、9、14组以大棚蔬菜为主,1、2、3、12、15、11、10组为工业为主,全村列年经济稳定发展。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富国村 |
富国村地处三江镇西南部,地处崇州、新津、大邑交界处。全村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村民小组20个,总农户985户,总人口3193人,其是劳动力1528人。全村有农用地面积2445.67亩,其中:耕地面积2445.67亩。2013年人均收入12700元。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三桥村 |
|
宋桥村 |
三江镇宋桥村位于镇政府东面,村办公点距三江镇2公里。“二绕”(成都)、崇双公路(崇州----双流)、灌新公路(都江堰----新津)路呈“X”字型穿境而过。村紧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9公里。 全村幅员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64亩,瞎14个村民小组,共计人口3092人,农户1029户,党员100人。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064亩,主要类型为水田和水浇地、园林面积76亩,主要类型为花椒园,农村居民用地总面积1080.8亩。全村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特色产业有杂耳根、郁金。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和养殖、劳务输出为经济支柱。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仁和村 |
仁和村位于三江镇北部,地处羊马河,崇双路之间。全村面积约5.5平方公里,辖21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344亩,全村总人口3417人,户数1140户,学龄前儿童450人,育龄妇女725人,全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率99%,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基本医疗保险达99%,劳动力2050人,低保救助对象28人,五保户22人。 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 1、道路。仁和村村域内共有硬化道路3条,长度约3700米,宽4至7米。基本实现组组通水泥路。灌新路,崇双路途经仁和村境内。 2、给水。仁和村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很好,目前全村村民均直接取地下水供生活生产所需。 3、排水。村域内无系统排水设施,村区现状尚无污水处理厂,水体制主要为雨污合流制,就近排入沟渠,对河沟污染较为明显。 4、供电。村域供电由三江供电所供给,现状有三听路、三压路两条高压线西北穿村而过,已实现户户通电。 5、电信。仁和村通信信号全覆盖,电信光纤自崇州市电信局。 6、社会服务设施。全村服务体系设有垃圾收集房,村委会驻地建有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点及医疗站,基本上能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方碾村 |
方碾村位于三江镇黑石河、白马河、羊马河交汇处,地处崇州、双流交界处,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有村民小组18个,总户数800户,总人口2270人。劳动力1826人,低保救助对象15人,五保户17人。全村耕地1981.62亩。全村主要道路为水泥路,组与组之间道路相通,交通便利。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