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成都 >> 崇州市 >> 文井江镇 >> 铁索村

铁索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铁索村谷歌卫星地图)


铁索村简介

  铁索村位于文井江镇西南部,东与本镇大同村连界、西与大邑雾山连界,南与本镇万家社区连界,北与鸡冠山乡连界。距成都78公里,崇州市38公里,境内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约800米,年均气温19℃,年降雨量1100毫米。铁索村资源较为丰富,依山傍水。全村面积8.75平方公里,林地12490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村域内有青石、山木药材、竹笋、茶叶、苗木等资源。5.12地震后,铁索村灾后重建选择统规统建.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小区空闲房屋较多,发展空闲房屋出租,这也是我们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另外按照文井江镇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健康文井江为中心,枇杷茶、牛尾笋两条主线为抓手的发展方向,铁索村根据铁索村实际,发展生态绿茶,改变原有的老茶园和传统的不科学的茶摘、加工方式,采用新方法提高茶叶的品质,保证茶农的经济收入。普遍栽种牛尾笋,利用文井江镇牛尾笋的发展强势带动铁索村种植业发展,同时变土地资源为资本,打造铁索村特色亮点,在全村范围内遍撒油菜籽,全力打造文井江镇铁索村“最美山区菜花村”,给人以视觉上不一般的观感,吸引游客到铁索村旅游、就餐、租房,以此增加铁索村旅游小村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农家乐、一桌餐、空闲房屋出租等带领老百姓增收。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10184110 611230 028 查看 铁索村谷歌卫星地图

铁索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铁索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马家社区

  一、地理位置   马家社区位于崇州市文井江镇场镇东面,是文井江镇的门户,也是进入鸡冠山的门户,分别与本市三郎镇的茶园村、怀远镇的青峰岭社区,以及本镇的清泉村、大坪村交界,距成都市74公里,距崇州市34公里。   二、人口状况   全社区共有9个村民小组,419户,总人口1509人,汉族人口1505人,藏族人口4人,其中妇女385人,劳动力850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509人,常年外出打工215人。全村低收入户108户,256人,特别贫困家庭40户,80人。   党员60名,党小组9个。   三、社区安置点   马家社区共有一个安置点,是马家社区灾后重建的农民集中区(统规自建),现正式改名为温泉旅游小村,占地面积29.8亩,安置点农户45户,安置人口180人。社区活动中心面积485平米,住宅总面积6003平米。马家安置点是崇州市所有安置点中开工时间表最迟,而完工最早的一个统规自建点。2009年4月15日开工,2009年9月30日完工,2009年12月30日全部入住,水、电、光纤全部开通,排污、污水处理、绿化、停车等功能全部齐备。设有卫生站、物业管理、健身设施及其它便民服务场所。该安置点已通过成都市创优秀物业服务中心工作。在成都市房管局、崇州市房管局的指导下按照市精神文明关于开展“三新”活动的指示下,结合马家社区的区位优势和实际,按村民自治原则,制定了温泉旅游小村物业管理规约,并建立了相关的制度、规定,门卫管理制度,治安保卫制度,房屋租售管理规定,家禽家畜管理规定,实行了门前“三包”,建立了房屋专项维修资金,成立了志愿引导队,文体活动队,文明劝导队。开展了“清洁之家”、“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通过各类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广泛宣传活动的开展,温泉旅游小村物业管理逐步制度化、正规化,形成了自身物业管理特色,居民的文明素养得到了提升,基本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   四、资源状况   马家社区资源较为丰富,依山傍水,龙门山脉贯穿其中,文锦江河流顺流而下,森林覆盖率80%以上,全社区幅员面积9.43平方公里。社区产业以林业、竹笋、茶叶、苗木、生态养殖业及旅游业为主。境内有文锦江温泉、新天地温泉、掌老寺、石香寺、茶园观光道、百年银杏、二十多家农家乐。林地面积10000亩,牛尾笋3000亩,茶园面积1000亩,苗木300亩。一年一届的“文井江镇生态旅游绿茶节”所产生的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强力推进了以茶文化搭桥的现代生态观光农业,跃上一个新的平台。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万家社区

  万家社区基本情况   (一)村域位置及人口   万家社区地处文井江镇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全社区面积9.01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37亩,总人口约1987人,人口密度125人每平方公里。   全社区九年制义务教育率百分之百,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基本医疗保险达百分之百,劳动力712人,低保救助对象14人,五保户5人,残疾人24人,党员47个。   (二)自然资源   万家社区东邻清泉村、大邑,南与大邑接壤,西连铁索村、鸡冠山,北接大坪村、大同村,最低海拔700米,最高海拔1793米。鸡冠山旅游公路贯穿而过,距崇州市区37千米,森林覆盖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宜人。村域内有棕溪沟、文井江两条大河,由西向东纵贯全境,水资源丰富,降水充足。尤其开华片区,可以说有山有水。   绿茶中上品大叶批把茶早在宋代就有“龙门贡茶”之美誉,主要分布在6、7、8、9组。古代妙峰朝阳寺(也称朝阳庵)遗址规模宏大,在2005年出土的永乐、成化年间完整文物50余件,是川西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文物,现存于文馆所。但是由于“5.12”的破坏,朝阳庵遗址受到了极大的损坏,如今万家社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亟待恢复和保护。   万家社区主要盛产竹类、棕、茶、药类、野生蔬菜;动物常见的野鸡、松鼠,国家珍稀动物有野猪、熊、野山羊等;还有青蛙等两栖类,蛇等爬行类。这些都是非常生态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奠基石。“5.12”后,虽然我社区村民灾后重建差不多完成了,但是各种产业还没有上轨道,旅游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村民们也没有富裕起来。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大同村

  大同村基本情况介绍   文井江镇大同村位于崇州市在怀鸡公路中段,属文井江镇政府所在地,分别与三郎镇、鸡冠山乡及本镇铁索、万家社区接壤,距成都78公里、崇州市38公里、老场镇约2公里,年均气温19℃。大同村资源较为丰富,依山傍水,全村幅员面积9.23平方公里,耕地3000余亩,其中种植茶叶300亩,林地6400亩,退耕还林530亩。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279户,常住人口1021人,全部集中居住,基础设施配套有:文井江镇文化站、文井江镇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办公室、警务室、劳动社保、医保、计生、垃圾收集站、公厕、全民健生、公交港湾式站台等场所、医院、体育设施、陆续建设农贸市场、放心店、邮政、储蓄、公交等。   大同村地势平坦,风景幽美,自然风光独特,温泉资源丰富,境内有”神仙岩”、”野猪池”风景区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大同旅游小村的特色,灾后重建安置点分有5个苑区,分别是绿居苑、文井苑、桂香苑、民俗苑、怡景苑。还有800亩的可建设用地,按乡村旅游建设设计,是一个正待开发的自然风景区。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铁索村

  铁索村位于文井江镇西南部,东与本镇大同村连界、西与大邑雾山连界,南与本镇万家社区连界,北与鸡冠山乡连界。距成都78公里,崇州市38公里,境内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约800米,年均气温19℃,年降雨量1100毫米。铁索村资源较为丰富,依山傍水。全村面积8.75平方公里,林地12490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村域内有青石、山木药材、竹笋、茶叶、苗木等资源。5.12地震后,铁索村灾后重建选择统规统建.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小区空闲房屋较多,发展空闲房屋出租,这也是我们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另外按照文井江镇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健康文井江为中心,枇杷茶、牛尾笋两条主线为抓手的发展方向,铁索村根据铁索村实际,发展生态绿茶,改变原有的老茶园和传统的不科学的茶摘、加工方式,采用新方法提高茶叶的品质,保证茶农的经济收入。普遍栽种牛尾笋,利用文井江镇牛尾笋的发展强势带动铁索村种植业发展,同时变土地资源为资本,打造铁索村特色亮点,在全村范围内遍撒油菜籽,全力打造文井江镇铁索村“最美山区菜花村”,给人以视觉上不一般的观感,吸引游客到铁索村旅游、就餐、租房,以此增加铁索村旅游小村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农家乐、一桌餐、空闲房屋出租等带领老百姓增收。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大坪村

  大坪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大坪村地处龙门山脉,成都西部、崇州北部,距成都68公里,崇州35公里,青城街子古镇20公里,鸡冠山森林公园18公里。最低海拔700米,最高海拔1580米。年平均气温18.9℃,年降雨量为1100毫米。森林覆盖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属纯山区。   二、人口及资源   全村8个村民小组,312户,1042人,其中,劳动力544人。大坪村支部下属4个党小组,党员49人,其中,男42人,女7人,50岁以下28人,40岁以下16人,高中(含高中)以上7人。   全村幅员面积7.18平方公里(10770亩),村民种植(各户散种)牛尾竹、茶、山黄瓜、佛手瓜等农作物,野生药材、高山野菜遍布全村。灾后重建待建项目有兴蜀乡村酒店,七闲半山酒店,巴蜀文锦国际生态度假村,贡茶山庄。   三、社会发展现状   村民种植(各户散种)牛尾竹3000余亩,茶园面积1000余亩,,重楼等药材400余亩,花卉苗木等1000余亩。   村民委员会驻地(5组),活动中心设有劳动保障站,医疗站,广播室,计生服务室,职业技能教育点,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点,文化活动室和健身场所等。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清泉村

  清泉村位于崇州市文井江镇西南面,分别与大邑、怀远及本镇马家社区、万家社区接壤,境内以山地为主,是最偏僻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人口1057人,劳动人口608人,住户299人,地物产丰富,居住分散,幅员面积10.5平方公里。全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率100%,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基本医疗保险达100%,低保救助对象15户,27人,五保户5人,残疾人30人。   清泉村地处川西平原边缘山区,地貌类型为了剥蚀结构的垄断山,起伏较多。   海拔高度800-1748米,年降雨量1100米。   清泉村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区域,山地气候类型云雾多,日照少,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常绿阔叶林区,树木种类繁多,由于近年人类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逐渐被次生和人工培育的林业植被所代替。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铁索村特产大全




铁索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