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贵阳 >> 开阳县 >> 禾丰布依族苗族乡 >> 马头村

马头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马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马头村简介

  马头村位于开阳县南部,距省城贵阳60公里,距县城开阳29公里,距禾丰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是禾丰乡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总面积14.88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组,9个自然村寨,全村共有农户667户,人口2359人,现有耕地面积3332亩,其中田1743亩、土1589亩,人均耕地1.41亩,山林面积2736亩。该村区位条件优越,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
  马头村依山傍水,环境清怡宜人,村内林木郁郁葱葱、古树参天、青龙河横穿境内,水清益人、游鱼穿梭。森林覆盖率达52%以上。不但有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马头寨古建筑群,而且还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清龙“十里画廊”之“水调歌头”、“古树鹤林”、“万寿古桥”、“云山茶海”等景点。2007年被建设部、文化部联合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称”之美誉。村内土壤多为油砂壤和砂壤、土质肥厚、酸碱程度适中。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优质土壤为本村茶叶、水果、蔬菜及多元化的农作物种植提供了条件,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之所。
  
  --人口总数:2359人 农业人口:2359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4.8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32.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自力更生
  --所辖村:百花,大坪子,老王山,深水,垄土坝,坪寨,水头寨,烂木塘 生产总值: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种植,乡村旅游 名特产品:富硒绿茶,富硒大米,咸鸭蛋,霉豆腐 办公所在地:禾丰乡马头村
  --自然条件: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 资源:旅游,茶叶
   马头村,因村中有马头古寨群而得名,是开阳县主要的旅游景点。
  马头寨坐落于贵阳市东北58公里处。寨子面对底窝大田坝,背靠百花山,两面环水,清河、深水河分别环绕寨北和寨东。寨内道路多以青石、鹅卵石铺墁。其地是抗元运动领袖宋隆济故乡,又是元代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靖江路总管府和明代底窝马头驻地。总管府遗址至今犹存。
   寨内还有1935年4月红军一、三军团过底窝时留下的标语。马头寨民居不少为干栏式四合院、三合院,一般为穿斗与抬梁混合结构,一正两厢加对厅(或照壁)。正房面阔三间、五间、七间不等。门窗均饰精致木雕。正房大门外加建腰门,左厢前部多建有朝门。以龙凤、“万”字格等吉祥图案居多。而布依族则对一些雕饰图案有独特的解释,如他们认为“万”字格象征水车花或螃蟹花,都与水有关,充分反映了布依族自古顺水而居形成的水文化传统。
  马头寨现有居民208户,1126人,其中大部分为布依族。村民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建房,一座座木构民居顺山就势建于山腰上。山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寨前清河环绕,石拱桥横跨河上。寨内小路多以鹅卵石铺成“人”字形。四合院多以青石铺墁,古香古色。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底窝八寨”数万布依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在马头寨欢度“六月六”歌节。
  马头寨是元代“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驻地和元代最大规模抗元运动领袖宋隆济的故乡,又是明代“底窝马头”所在地。底窝总管府(习称“大朝门”)遗址、宋隆济故居遗址。全寨有民居97座,寺庙2座,寨墙50余米,石拱桥1座,戏楼1座,古道1000余米,古井2口,并有红军标语25条。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121206 550300 -- 查看 马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马头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马头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大桥社区

  大桥社区地处开阳县南部,距省会城市贵阳58公里,北距开阳县城28公里。位居禾丰腹地,毗邻典寨村,紧连禾丰乡政府,是禾丰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在地,底窝八寨环绕四周。有著名的“玉水金盆”、“万寿古桥”等“十里画廊”。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马头土司古寨”遥遥相望。海拔900多米,年平均气温12.9—14.7摄氏度,景色秀丽,气候宜人。辖5个村民组,837人,主要是苗族、布依族和汉族。总面积0.8平方公里。      --人口总数:837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837人   --行政区面积:0.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布依,汉,仡佬,侗,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园区,油菜种植示范基地 名特产品:富硒菜油,大棚蔬菜 办公所在地:禾丰乡街上   --自然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 资源:旅游,蔬菜   

典寨村

  典寨村位于禾丰乡政府所在地,距省会贵阳52公里,县城28公里,129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通讯条件好,气候温和,水源充足,海拔875-1100米,平均气温12.9-14.7度,全年降雨量1120毫升以上。   全村有20个村民组,928户,3466人,耕地面积3379.1亩,少数民族1248人(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白族)占总人口36%,四个党小组,有党员64名党员,其中少数民族党员6人,妇女党员7人,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党员活动室及相关设施齐全,村内资源丰富,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村内资源丰富,仍属贵阳市一类贫困村。      --人口总数:3466人 农业人口:346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79.1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富民强乡   --所辖村:杨方七组,杨方八组,杨方九组,杨方十组,新寨组,党寨组,甘塘 生产总值:1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大米,土鸡蛋,蔬菜 办公所在地:禾丰乡街上   --自然条件:典寨村位于禾丰乡政府所在地,距省会贵阳52公里,县城28公里,129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通讯条件好,气候温和,水源充足,海拔875-1100米,平均气温12.9-14.7度,全年降雨量1120毫升以上。 资源:土壤表层硒资源丰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长红村

  长红村位于禾丰乡北部,村办公室楼距政府所在地l公里,距县城开阳26.5公里,距省城贵阳51公里,2002年由原来的长坡村、红竹村两村合并而成,并村前的红竹村属省级一类贫困村,长坡村属二类贫困村,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90亩、其中稻田1598亩、旱地2192亩。辖25个村民组,843户,总人口3273人,现有党员72人,有劳动力1895个,外出务工869人;人口按年龄分:1--18岁962人、19岁--59岁1895人、60岁--69岁200人、70岁--79岁112人、80岁--89岁30人、90岁--99岁15人;人口按受教育程度分:小学程度1266人、初中程度920人、高中程度350人、中专程度60人、大专及大专以上48人;人口按从业人口分,从事农业种植1035人、外出务工778人、经商82人、丧失劳动力357人;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013人,占总人口的31.5%。   土壤富含硒元素,盛产优质水稻、玉米、花生、烤烟、油菜、茶叶、水果等农作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行政村,境内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省级名胜风景区香火岩峡谷风景区近2/3的面积位于长红村;清龙河从村中心弯曲而过,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0.7%,素有“十里林海”、“十里美画廊”之称。   --人口总数:3273人 农业人口:327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7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侗族,穿青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塘上营,诸葛,猴场,马坝,核桃坪,大院,小院 生产总值: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猴场枇杷种植基地,马坝葡萄种植基地 名特产品:枇杷,葡萄,樱桃 办公所在地:禾丰乡长红村委会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 资源: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硒元素   

田冲村

  田冲村,村委会距开阳县城13公里,距禾丰乡政府15公里,村委会在104省道(老贵开公路)边上,交通便利,风景宜人。全村有17个村民组,2552人,居住有汉族、布依族和苗族。海拔较高,平均海拔1260多米,最高海拔1380米,常年平均气温9.5—11.9摄氏度,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   --人口总数:2535人 农业人口:2525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1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努力奋斗,改革创新   --所辖村:角落寨,麻窝寨,大坝口,禾麻冲,栗木坪,剪刀坝,山谷庄等 生产总值:10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矿,旅游,种植 名特产品:香火岩,煤,蔬菜,桃子 办公所在地:田冲村山谷庄组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资源丰富,风景迷人,交通便利。 资源:煤矿、旅游、硒元素   

王车村

  王车村位于禾丰乡南部,东与本乡典寨村相交,南与乌当区羊昌镇黄连村相连,西与新场乡杨梅村毗邻,北与修文县六屯乡小木村隔河相望,本村国土面积11.8平方公里,辖22个村民组,共687户2547人,布依族人口达95%,0员64名,现有耕地面积3924亩全村范围内土壤富含硒元素,盛产优质水稻、玉米、花生、油菜、柑桔、枇杷、茶叶、中药村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行政村。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8.9%,风光秀丽,清龙河沿村而过,是清龙“十里画廊”源头;文化底蕴深厚,有浓郁的布依族苗族乡风情,布依儿女世代传承书法艺术,2007年贵州省布依学会授予该村“布依书法第一村”称号。   近年来,王车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民文化家园建设为载体,将民族传统文化作为该乡旅游文化的主打品牌。采取政府帮扶指导、群众自行组织等方式在布依族聚居地建设农民文化广场,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并将优秀的民族文化节目与“十里画廊”乡村旅游相结合,促进民族地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相互协调发展。   “风正好行船”,禾丰乡王车村,一个充满活力的布依山村,正以其勃勃生机和无穷的发展空间向外界显示着他的动人魅力。   --人口总数:2457人 农业人口:245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1.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924.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不等不靠,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后来居上   --所辖村:王车大寨,孙家庄,肯司,王姑 生产总值:3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花生,油菜 名特产品:柑桔,枇杷,茶叶,布依米酒 办公所在地:禾丰乡王车村王车大桥   --自然条件: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8.9%,风光秀丽,清龙河沿村而过,是清龙“十里画廊”源头 资源:森林   

穿洞村

  穿洞村(2001年由原来的青林、穿洞小村合并而成)坐公里。贵开高等级公路通过我村,并在我村平山处设进出口。交通便利,是贵阳市交通农业发展区域。全村辖14个村民组,558户人家,2086人。海拔高度为900-1300米之间,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20摄氏度,无霜期259-277天,年降雨量110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930-1057小时。总面积3373亩,是一个地理位置居高群山环绕、土多田少、少数民族杂居的山村,人均耕地面积约1.6亩,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生产生活道路畅通。其中有两条长约10公里小溪,长年不断流淌,水流清澈见底,鱼虾自由繁殖,两岸为原生态山石,青山绿水,非常适合旅游开发;有平山、陡虎两个矿山,主要开采硅矿。森林覆盖面积约为1000亩,生长杂木与松树。   现我村已成立了果蔬专业合作社,为发展找到了新的起点。通过不段努力学习,全村老百姓思想素质在不断提高,形成邻里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治安稳定的行政村。      --人口总数:2086人 农业人口:208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964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974.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工业企业强村;农业产业稳村;商贸旅游活村;科技诚信树村   --所辖村:14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79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传统农业 名特产品:“玉米”,“烤烟” 办公所在地:穿洞村街上组   

马头村

  马头村位于开阳县南部,距省城贵阳60公里,距县城开阳29公里,距禾丰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是禾丰乡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总面积14.88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组,9个自然村寨,全村共有农户667户,人口2359人,现有耕地面积3332亩,其中田1743亩、土1589亩,人均耕地1.41亩,山林面积2736亩。该村区位条件优越,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   马头村依山傍水,环境清怡宜人,村内林木郁郁葱葱、古树参天、青龙河横穿境内,水清益人、游鱼穿梭。森林覆盖率达52%以上。不但有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马头寨古建筑群,而且还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清龙“十里画廊”之“水调歌头”、“古树鹤林”、“万寿古桥”、“云山茶海”等景点。2007年被建设部、文化部联合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称”之美誉。村内土壤多为油砂壤和砂壤、土质肥厚、酸碱程度适中。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优质土壤为本村茶叶、水果、蔬菜及多元化的农作物种植提供了条件,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之所。      --人口总数:2359人 农业人口:2359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4.8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32.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自力更生   --所辖村:百花,大坪子,老王山,深水,垄土坝,坪寨,水头寨,烂木塘 生产总值: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种植,乡村旅游 名特产品:富硒绿茶,富硒大米,咸鸭蛋,霉豆腐 办公所在地:禾丰乡马头村   --自然条件: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 资源:旅游,茶叶    马头村,因村中有马头古寨群而得名,是开阳县主要的旅游景点。   马头寨坐落于贵阳市东北58公里处。寨子面对底窝大田坝,背靠百花山,两面环水,清河、深水河分别环绕寨北和寨东。寨内道路多以青石、鹅卵石铺墁。其地是抗元运动领袖宋隆济故乡,又是元代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靖江路总管府和明代底窝马头驻地。总管府遗址至今犹存。    寨内还有1935年4月红军一、三军团过底窝时留下的标语。马头寨民居不少为干栏式四合院、三合院,一般为穿斗与抬梁混合结构,一正两厢加对厅(或照壁)。正房面阔三间、五间、七间不等。门窗均饰精致木雕。正房大门外加建腰门,左厢前部多建有朝门。以龙凤、“万”字格等吉祥图案居多。而布依族则对一些雕饰图案有独特的解释,如他们认为“万”字格象征水车花或螃蟹花,都与水有关,充分反映了布依族自古顺水而居形成的水文化传统。   马头寨现有居民208户,1126人,其中大部分为布依族。村民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建房,一座座木构民居顺山就势建于山腰上。山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寨前清河环绕,石拱桥横跨河上。寨内小路多以鹅卵石铺成“人”字形。四合院多以青石铺墁,古香古色。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底窝八寨”数万布依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在马头寨欢度“六月六”歌节。   马头寨是元代“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驻地和元代最大规模抗元运动领袖宋隆济的故乡,又是明代“底窝马头”所在地。底窝总管府(习称“大朝门”)遗址、宋隆济故居遗址。全寨有民居97座,寺庙2座,寨墙50余米,石拱桥1座,戏楼1座,古道1000余米,古井2口,并有红军标语25条。   


马头村特产大全




马头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