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花村位于九庄镇北面,距镇驻地4公里左右,耕地面积约1013亩,其中水田约323亩,旱地约690亩。全村辖8个村民组301户1260人,青壮年劳动人数450多人。
竹花村主要种植玉米,水稻,油菜,烤烟等粮食和经济作物;近年来,通过远程教育平台,有些有探索精神的村民尝试种起了大葱、生姜、大蒜、朝天椒等经济作物;搞起了肉鸡、生猪等养殖。
今年以来,新上任的支书罗凯,通过东奔西走,找项目,搞建设,组织全村村民出工投力,硬化了全村进组路和串户路,在村委会门口修建了休闲娱乐广场,大大改观了竹花村的村容村貌。现在,竹花村的各组路灯建设项目及河道改建和机耕道建设项目正在进一步审批中,让我们拭目以待,竹花村更加美好的未来蓝图已跃然眼前,我们期待着……
--人口总数:1260人 农业人口:1226人 非农业人口:34人
--行政区面积: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1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生态家园
--所辖村:济沟,湾子,榜上,场口,街上,撒鸡堡,寨上,沙坝 生产总值:300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寨上组核桃育苗基地 名特产品:菜籽油 办公所在地:九庄镇竹花村街上组(原竹花公社驻地)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森林覆盖率高,水源丰富,土地肥沃 资源:木材,泉水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122102 | 551100 | -- | 查看 竹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街社区 |
新街社区位于九庄镇腹地,占地(0.48)平方米,辖(5)个村民主(425)户、(1620)人。青壮年劳动力人数(731)人、常外出务工人数(556)人。居委会位于九庄镇腹地,占地(0.48)平方米,辖(5)个村民主(425)户、(1620)人。青壮年劳动力人数(731)人、常外出务工人数(556)人。 --人口总数:1620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1620人 --行政区面积:0.4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红卫路,镇兴路、交通路、九中路、镇北路等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商业 名特产品:麻辣洋芋 办公所在地:九庄镇兴隆路 |
杉林村 |
杉林村距离九庄镇政府4公里,行政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人口986人,农业人口984人非农业人口2人。全村耕地面积720亩。 --人口总数:986人 农业人口:984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调整结构、加快发展、促农增收 --所辖村:桥上组、小农场、杉林,寨上、碾子沟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大葱、玉米、油菜、水稻 名特产品:大葱 办公所在地:杉林村桥上组 |
腰寨村 |
腰寨村现有人口1841人,农业人口1804人,非农业人口37人,主要民族由汉族;苗族;布依族组成。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6亩。村辖有11个村民组。主要经济产业以水稻;玉米;烤烟;油菜。艳红桃是特色产品。 --人口总数:1841人 农业人口:1804人 非农业人口:37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1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艳红桃 办公所在地:腰寨村坡城田组 |
堰坪村 |
堰坪村位于九庄镇北面,距镇驻地10公里,与周边清坪、黄沙、和坪纸房4村相邻,与金沙县隔江相望。耕地总面积 1414亩,其中田 233亩,土1181亩。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 268户 1088人,其中,农业人口1083人,非农业人口5人,主要由汉族、苗族两部分组成,少数民族约占30%,青壮年劳动力人数316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73人。该村以水稻、玉米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以辣椒、油菜、牛腿南瓜、经果林柑橘等为主。 --人口总数:1088人 农业人口:1083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1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真假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 --所辖村:堰塘组、大堰组、小庆组、长冲组、鱼田组、岩边组、中寨组、坝子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牛腿南瓜 办公所在地:堰坪村堰塘组 |
新田村 |
新田村,位于九庄镇政府北面2公里处,全村辖7个村民组,242户,898人,村覆盖面积9.8平方公里。多年来以传统种植为主,有油菜、玉米、大头菜、大葱、水稻。现已将村全部机耕道毛路修通。 我村交通便利,九竹公路贯通全村,各进组路、串户路均已修建完善。 我村小型养殖场3个,主要养殖土鸡、野鸡,水鸭。 我村有山塘2个,小河一条,水池86个。 --人口总数:896人 农业人口:890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4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做自己的农民,让别人无农民可做! --所辖村:新春,下坝,中坝,大山脚,上寨,下寨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传统种植 名特产品:玉米,油菜,大头菜,大葱 办公所在地:新田村 |
新沙村 |
新沙村位于九庄镇西北面,距镇驻地10公里。耕地总面积1410亩,其中田191亩,土1219亩。全村辖6个村民组241户1011人,其中,少数民族46户201人,青壮年劳动力人数37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56余人。全村基本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新修防洪沟渠5公里。以玉米、水稻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辣椒等为主。由于该村土地贫瘠,缺乏水资源,基础设施差,地区边远,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仅靠传统的耕作方法,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滞后。 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一是利用现有的500亩经果林基地,加大对经果林的扩大建设;二是利用肥沃的土壤条件,做精做强烤烟这一支柱产业;三是加大对养殖规模的扩建投入。 当前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交通不便,农村经济基础溥弱,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群众急盼解决的困难:需修建机耕道,村组硬化路,串户路,扩建小山塘1个,新建小水池200口。 --人口总数:1011人 农业人口:828人 非农业人口:183人 --行政区面积:5.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培育产业,加快发展,促农增收 --所辖村:沙岗,上寨,下寨,下环山,下坝,漆树湾6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种植 名特产品:苗绣 办公所在地:新沙村上寨组 |
新街村 |
新街村位于九庄镇政府所在地,辖6个村民组,行政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民族为汉族。有住户450户,总人口1518人,其中农业人口1329人,非农业人口189人,耕地面积487亩,其中田207亩,土280亩,以水稻、玉米为主要农业作物,以油菜为主要经济作物, --人口总数:1518人 农业人口:1329人 非农业人口:189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培育产业,加快发展,促农增收 --所辖村:和一组,和二组,和三组,中北组,环城组,停车组,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波尔山羊养殖 名特产品:面条加工 办公所在地:新街村和一组 |
西门村 |
西门村位于九庄镇西部,地处九庄镇腹地。耕地总面积822亩,其中田372亩,土450亩。全村辖8个村民组385户1530人,青壮年劳动力人数352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57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62元。 进村公路已全面贯通,基本实现村组公路相互连通,90%的农户已通串户路,电网改造全面完成,电视普及率达95%以上,且全部看上闭路电视,现已安装电话372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6.62%。由于该村地处街边,修改沼气池难度较大,现有沼气池使用户6户。 全村基本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基本上都用上了自来水,交通便利,该村以玉米、水稻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经济来源主要是靠经商,该村经济相对较宽裕。 今后经济发展方向;一是利用有限的土地,做精做细种植业,如生姜、葱、蒜等蔬菜;二是可发展养殖业,如养猪、兔等;三是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和商业一条街的优势,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如服装、餐饮等服务业;四是依托红军烈士陵园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红色旅游景点,提高全村旅游收入。 当前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镇境内的水源较匮乏,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加之耕地较分散,修建机耕道较少,群众急盼解决农业生产用水,修建部分机耕道。 --人口总数:1530人 农业人口:1209人 非农业人口:321人 --行政区面积:0.8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2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发扬红色经典,繁荣西门经济 --所辖村:龙泉,羊叉,中一,中二,场口,东门,共和,城墙 生产总值:57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个体经营业 名特产品:凉粉 办公所在地:九庄镇西门村龙泉组 |
望城村 |
望城村位于九庄镇北,距离镇驻地0.5公里。距离息烽县城34公里。行政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1306人。 --人口总数:1306人 农业人口:1200人 非农业人口:106人 --行政区面积:5.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9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朱家山”“建设坝”“分水关”“望城”“龙塘”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野鸡”“孔雀” 办公所在地:望城村村民委员会 |
团山村 |
团山村位于九庄镇政府东面,距镇政府9.5公里。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842亩,林地6000多亩;全村共有10个村民组,225户841人;共有党员26人;全村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发展肉鸡养殖、生猪养殖等为主要经济来源。核桃种植130余亩。 --人口总数:854人 农业人口:85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42.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齐心协力奔小康 --所辖村:团山,岩上,枣尔树,高坡,煤洞,凉水井,上寨,中寨,下寨,碾 生产总值:4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肉鸡,生猪,核桃 名特产品:肉鸡,核桃 办公所在地:团山村团山组 |
桐梓村 |
桐梓村位于九庄镇南面,距镇驻地3公里。林地1300亩,耕地总面积2639亩,其中田960亩,土1679亩。全村辖13个村民组623户2297人,青壮年劳动力人数753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44人。 全村基本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有6个组用上了自来水,其中,高坡组是村民自己出资窖水多年,现正想进行改造,但没有资金。全村还没有修建生产机耕道,有近500亩的荒山资源,没有得到利用,村级经济发展处于缓步上升阶段。该村以水稻、玉米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等为主,在养殖方面,主要以养生猪、能繁母牛等为主。 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一是利用现已建成500余亩的烤烟生产基地,做大做强烤烟等经济支柱产业;二是种用荒山资源,发展中药材的种植和能繁母牛的养殖;三是根据该村富余劳动力多的特点,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加大对他们的技能培训。 当前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尽管各村组公路可以勉强通车,但路面不好,全村还没有硬化的村级公路和串户路;群众急盼解决的困难:完善村级公路的硬化和串户路,需修建机耕道,另外还有6个组的饮水问题亟待解决。 --人口总数:2297人 农业人口:1941人 非农业人口:356人 --行政区面积:10.1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3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培育产业,加快发展,促农增收 --所辖村:毛一,前进,榨房,黄土坡等13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桐梓村沙坡组 |
桐枝驿村 |
桐枝驿村位于九庄镇南部,距镇驻地4公里。耕地总面积929亩,其中田195亩,土734亩,森林面积135亩,森林覆盖率为14.5%。全村辖7个村民组225户840人,青壮年劳动力人数20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0人。 全村基本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且已有95%以上的群众用上了自来水。该村以玉米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等为主,养殖方面,以养殖生猪、蛋鸡等为主,经济主要来源单一。村内有一个兴隆砂厂,解决了近80人的就业问题,有一待开发的多缤洞旅游景点,近年来,该村经济发展步伐相对较快。 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一是做精做强烤烟、油菜等经济支柱产业;二是大力发展养殖,壮大生猪养殖规模;三是鼓励兴隆砂厂壮大经营规模,拓宽经营范围,解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四是在开发多缤洞后,当地可发展餐饮服务业,建“农家乐”等小饭庄;五是发展核桃经果林。 当前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没有项目的支撑,现在大多数的富余劳动力都在砂厂上做事,没有固定的收入,急需1——2个发展项目来支撑农业的经济的发展;群众急盼解决的困难:全村的机耕道建设,串户路的硬化等道路基础设施。 --人口总数:840人 农业人口:834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2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布依族,穿青族 发展口号: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培育产业,加快发展,促农增收 --所辖村:上寨,中寨,下寨,同一,同二,大荒田,田家湾7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油菜,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金秋梨 办公所在地:桐枝驿村上寨组 |
纸房村 |
纸房村,总人口963人,农业人口950人,非农业人口13人,行政区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14亩,主要民族为汉族,全村由汉族,苗族,布依族组成。下辖8个村民组,主要经济产业生猪养殖,生态鸡养殖,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大豆,油菜子。名特产品有纸房贡米。森林面积6850亩,山青水秀,人民勤劳朴实。 --人口总数:963人 农业人口:950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14.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培育产业,加快发展,促农增收 --所辖村:农中组,中坝组,磨刀石组,堰山组,龙井组,大石板组,等8个组 生产总值: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纸房贡米基地 名特产品:纸房贡米,板栗,生态鸡 办公所在地:纸房村磨刀石组 |
上坝村 |
上坝村位于九庄镇西部,距镇驻地10公里。耕地总面积1848亩,其中田281亩,土1567亩。全村辖5个村民组258户1003人,青壮年劳动力人数45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5人。 全村基本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只有15%的人用上自来水。该村以玉米、水稻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等为主,养殖方面,以零星养殖生猪、牛等为主。经济来源渠道单一,经济基础差,发展相对缓慢。 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一是做精做强烤烟、油菜等经济支柱产业;二是大力发展养殖,发展肉牛养殖,壮大生猪、牛养殖规模。 当前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是道路等基础设施差;二是水源匮乏,人畜饮水困难,影响了生产的发展;三是没有项目的支撑,急需1——2个发展项目来支撑农业的经济的发展;群众急盼解决的困难:搞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人口总数:1003人 农业人口:1000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1.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4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培育产业,加快发展,促农增收 --所辖村:下石坎,田坝,院子,大元,大水井5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上坝村院子组 |
三合村 |
三合村位于九庄镇西部,距镇驻地3公里。耕地总面积1196亩,其中田73亩,土1123亩。全村辖10个村民组218户908人,青壮年劳动力人数346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16人。三合村以玉米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等为主,养殖方面,以养殖生猪、牛等为主。村内有一个文江砂厂,解决了近60人的就业问题,近年来,该村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 --人口总数:943人 农业人口:908人 非农业人口:35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9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侗族彝族 发展口号:齐心协力奔小康 --所辖村:沙坡,中坝,大丫口,堰塘,老白头,贾角山,等10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油菜、养殖 名特产品:板栗 办公所在地:三合村油房组 |
清堰村 |
全村有9个村民组,359户农户,人口1200人(其中男628人,女572人),劳动力568个(其中外出务工258人)。 ⒉ 全村有耕地面积720亩(其中田400亩,土320亩)。 ⒊ 清堰村的经济来源: ①在种植业方面以种植油菜,玉米,为主,其次种植蔬菜。 ②在养殖业方面主要以代禄贵的养殖场为依托发展养殖。 --人口总数:1214人 农业人口:1200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乘远程教育之风,奔科技致富之路 --所辖村:彭家湾,上寨,魏家寨,田坝,龙洞湾,洋中,清堰,老油房,畜牧场九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5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清堰村 |
青坪村 |
青坪村位于九庄镇北部,距镇驻地6公里。耕地总面积1362亩,其中田45亩,土1317亩。全村辖8个村民组198户750人,青壮年劳动力人数337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8人。 该村进村公路基本贯通,兰家寨村民组进组公路村到现在还没有修好,大寨、宽蚯两组进组公路需进行维修。全村串户路还没有硬化。电网改造全面完成,电视普及率达75%以上,电话除水明、兰家寨、宽蚯、马家槽4组未通外,其他各组均已有公共电话,现已安装电话12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需要进行危房改造42户,已完成10户。修建沼气池8口,占全村总户数的4%。 全村基本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只有大寨村民组解决了人畜饮水,其余7个村民组畜水还比较困难,生产生活道路等基础设施急待完善。该村以玉米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辣椒、牛腿南瓜、西瓜、大葱等为主,养殖方面,以养殖肉牛为主。目前,该村建有一个烤烟生产基地,辣椒生产基地,肉牛养殖基地。村内有一待开发旅游景点龙潭洞。 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一是以展种植业,蔬菜产业、经果林、中药材等;二是可发展养殖业,如肉牛、养猪、兔等;三是将牛腿南瓜做出品牌,创建“一村一品”的经济品牌。 当前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群众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掌握的实用技术水平程度不高;群众急盼解决的困难:提高种养业的科技含量,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发挥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率,急需引进1——2个项目,另外,还有7个组的饮水还存在困难,全村的串户路还需要进行硬化。 |
鲁仪衙村 |
鲁仪衙村位于九庄镇东部,距镇驻地6公里。耕地总面积1877亩,其中田822亩,土1055亩。全村辖13个村民组398户1588人,青壮年劳动力人数654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86人。 全村基本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但现在还没有固定的水源,大部分群众生活用水比较困难,只有火麻湾组用上了自来水,其余各组都还没有彻底解决。该村以玉米、水稻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等为主,现在已建成一个600亩优质烟区;在养殖方面,主要以养生猪等为主,该村经济增长相对较慢。 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一是做大做强烤烟这一支柱产业,利用村内荒山的开发,发展经果林种植;二是发展养殖项目,如生猪、肉牛等;三是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让他们学到更多实用的技术,自己发展生产。 当前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该村严重缺水,村组公路路面不好。群众急盼解决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多在村里建一些小水池,另外维修火麻湾水库,使它可以保水,供应部分群众的生产用水。 |
鸡场村 |
鸡场村位于九庄镇东部,距镇驻地4公里。耕地总面积2360亩,其中田1212亩,土1148亩。全村辖14个村民组624户2610人,青壮年劳动力人数769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86人。 全村基本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有30%以上的群众用上了自来,还有部分群众生活用水比较困难,该村以玉米、水稻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以大葱、油菜等为主。现已成为该村主要的经济来源;在养殖方面,主要以养生猪等为主,该村经济增长相对较慢,但总的看来仍呈上升趋势。 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一是做精做大大葱这一支柱产业;二是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的现状,加大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加强适用技术的培训工作。 当前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村组公路等基础建设较差,有部分群众饮水比较困难;群众急盼解决的困难:需要修建全村的硬化进组公路和串户路,解决困难群众饮水难问题。 |
黄沙村 |
黄沙村位于九庄镇东北面,距镇驻地8公里。耕地总面积1304亩,其中田174亩,土925亩,林荒地204.5亩。全村辖7个村民组278户976人,青壮年劳动力人数47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0余人。 全村基本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只有2个组用上自来水。以玉米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等为主。由于该村地处乌江流域沿岸,地理位置较边远,经济基础差,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可在乌江河流两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观光型旅游区。 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一是可利用温和的河谷气候,发展经果林木如柑橘等;二是利用天然的乌江河流,发展网箱养鱼;三是可借千山公司在乌江开发的有利之势,吸引外商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服务业;四是利用肥沃的土壤条件,做精做强烤烟这一支柱产业。 当前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交通不便,农村经济基础溥弱,基础设施建设较差,人畜饮水源严重不足;群众急盼解决的困难:修建机耕道33公里,扩建小山塘1个,新建小水池200口,沼气池220个,防渗沟渠6公里。 |
后陇村 |
后陇村位于九庄镇政府东面3公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本村辖8个村民组,286户,968人,总面积4370亩,耕地面积1012亩,其中:土457亩,田555亩,劳动力470人,森林覆盖率60%,平均海拔1100米。 全村共有党员16名,正式党员14人,预备党员2人,其中男13人,女3人,高中文化2人、中专文化1人、初中文化11人、小学文化程度2人,60岁以上的4人、50至59岁2人、40至49岁1人、30至39岁的8人,20至29岁的1人。建有民兵连、妇联、共青团、调解、党群代表等组织。 支部委员3人,村委委员4人,8个村民组长。 --人口总数:968人 农业人口:960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2.91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1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煤洞湾,老木冲,桥边,毛坡,上寨,磨石沟,大湾,代家湾 生产总值:5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红岩养殖场 名特产品:青皮梨 办公所在地:九庄镇后龙村代家湾组 |
和坪村 |
和坪村位于九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1公里,全村总面积7810亩,有耕地889亩,其中田150亩,土739亩,现有总人口901人,农业人口899人,非农业人口2人,全村有少数民族311人,全村辖7个村民组,农作物以种植烤烟、辣椒、牛腿南瓜、油莱等为主,养殖业以养猪、肉牛、肉鸡、鹅为主。我村连接乌江上游雨淋河属乡村旅游景点。 --人口总数:901人 农业人口:899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5.2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6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培育产业,加快发展,促农增收 --所辖村:贵子庆,茂山,沙坡,柒二,下寨,榜上等9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油菜 名特产品:肉鸡,肉牛 办公所在地:和坪村下坝组 |
大槽村 |
大槽村位于九庄镇北面,距离九庄镇约1公里左右,全村约4.5平方公里,辖八个村民组,拥有耕地面积1132亩,其中土884亩,田248亩。全村总人口1026人,非农业人口25人。主要由汉族组成,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经济主体。 --人口总数:1026人 农业人口:1001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3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所辖村:八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大槽村中坝组 |
柏茂村 |
柏茂村位于九庄镇西北部,距镇驻地8公里。耕地总面积1858亩,其中田147亩,土1711亩。全村辖6个村民组238户1009人,青壮年劳动力人数28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16人。全村基本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现已完成2个村民组的人畜饮水工程,其余4个村民组人畜饮水存在一定困难,没有机耕道等生产基础设施。该村以玉米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等为主,养殖方面,以养殖蛋鸡为主,经济主要来源单一。该村已建有一个烤烟生产基地,村内有乌江库区上游大硝洞旅游景点待开发。 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一是开发“手爬岩”码头;二是利用临乌江的优势和开发乌江库区的有利时机,在岩脚组发展“农家乐”等小饭庄,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建立500头肉牛养殖的基地;四是在岩脚组发展经果林,如柑橘等。 当前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该村相对较远,信息闭塞,群众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还没有从思想上转变生产方式,大都是凭经验劳作,掌握的实用技术水平程度不高,且没有项目的支撑;群众急盼解决的困难:4个村民组的人畜饮水问题,170余户的危房改造,部分村组的串户路建设资金 --人口总数:1009人 农业人口:841人 非农业人口:168人 --行政区面积:6.1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5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培育产业,加快发展,促农增收 --所辖村:大朝,油洞,柏香湾,大坡,瓢尔庆,岩脚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柏茂村柏香湾组 |
竹花村 |
竹花村位于九庄镇北面,距镇驻地4公里左右,耕地面积约1013亩,其中水田约323亩,旱地约690亩。全村辖8个村民组301户1260人,青壮年劳动人数450多人。 竹花村主要种植玉米,水稻,油菜,烤烟等粮食和经济作物;近年来,通过远程教育平台,有些有探索精神的村民尝试种起了大葱、生姜、大蒜、朝天椒等经济作物;搞起了肉鸡、生猪等养殖。 今年以来,新上任的支书罗凯,通过东奔西走,找项目,搞建设,组织全村村民出工投力,硬化了全村进组路和串户路,在村委会门口修建了休闲娱乐广场,大大改观了竹花村的村容村貌。现在,竹花村的各组路灯建设项目及河道改建和机耕道建设项目正在进一步审批中,让我们拭目以待,竹花村更加美好的未来蓝图已跃然眼前,我们期待着…… --人口总数:1260人 农业人口:1226人 非农业人口:34人 --行政区面积: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1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生态家园 --所辖村:济沟,湾子,榜上,场口,街上,撒鸡堡,寨上,沙坝 生产总值:300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寨上组核桃育苗基地 名特产品:菜籽油 办公所在地:九庄镇竹花村街上组(原竹花公社驻地)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森林覆盖率高,水源丰富,土地肥沃 资源:木材,泉水 |
天鹅村 |
天鹅村位于九庄镇政府所在地,辖6个村民组,行政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民族为汉族。有住户450户,总人口1420人,其中农业人口1420人,耕地面积731亩,以水稻、玉米为主要农业作物,以油菜为主要经济作物, --人口总数:1420人 农业人口:142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3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姜家坡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九庄镇天鹅村甲堡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