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厂村位于修文县城南,猫跳河三级站上面,东与王官相连,南与新寨连接,西接沙溪,北连干坝。全村总人口768人,238户,5个村民组,有水田251亩,耕地1040亩,荒山2000多亩,有林木地300多,猫条河从我村通过,地理条件好,水资源丰富。
--人口总数:768人 农业人口:761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幸福木厂 和谐木厂
--所辖村:5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5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矿产开采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二组
--自然条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 资源: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123100 | 550200 | -- | 查看 木厂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寨村 |
新寨村位于龙场镇南面,东抵小山村,北接新春村和新水村,西邻干坝村和沙溪村,南接建新村和王官村;面积约5平方公里,四面呈不规则的正方形,海拔1300米。全村642户,人口2868人,耕地面积2405亩(其中:旱地705亩,水田1700亩),荒山4000亩,林地1000亩,果园200亩;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的矿产种类有煤、铁、铝矾土等;交通便利,粑修线穿境而过,即将修建的小水公路、金修大道也穿境而过;村内有四达公司、三角山水泥场(目前已停产),贵阳煤矿等工矿企业,有砂石厂1个、水泥砖厂3个;新寨村在新的一届村支两委的带领下,正沿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康庄大道向前迈进。 --人口总数:2868人 农业人口:2810人 非农业人口:58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0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坚持以农为纲、积极发展村集体企业、努力把新寨建成生活富裕、村容整洁、村民和谐的村庄。 --所辖村:瓦罐窑,白岩寨,小河沟,陈家寨,元宝寨 生产总值:305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有延晚番茄,矿产品加工,物流运输,外出务工劳务经济。 名特产品:番茄,大米 办公所在地:小河沟路口 --自然条件: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 资源:煤、铁、铝矾土 |
沙溪村 |
沙溪村位于修文县城的西面,距离县城约一至十公里,东抵新春村,西抵谷堡乡长冲村,南抵木厂村,北抵城南村,城北村,有五个村民组,有五个自然村寨,407户人家,1358人,耕地1246亩,荒山1100亩,天然保护林,人工造林8000余亩,梨园200亩,蔬菜种植2户,已成规模,养鸡一户,1000余只,养猪2户,养出栏生猪1500头,各户散养生猪年出栏500头,有温泉,温泉在村东面,有河流,河流分布在村的东西两侧,一条自南向北,一条自北向南,在村的北面交汇,自北向南流经全村与村外的猫跳河相会,由于山清水秀,野鸡,猴等保护动物在这里栖息,甲鱼,娃娃鱼,仙鹤等珍稀动物也在这里生存。 该村有丰富多彩的休闲度假旅游资源,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婀娜多姿的苗族风情,喀斯特地形地貌特有的高山,峡谷、河流、瀑布、石岩和溶洞随处可见,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地热资源,(县政府正在规划中的龙溪水库和温泉度假村就在该村),该村背靠县城,距省城贵阳30公里,金阳新区十多公里。 沙溪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引起了县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旅游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同,县政府已纳入规划,市旅游局相关领导多次到现场考察,投资者来洽谈已初步达成意向,政府已将通往该村的两条路修通,已安上路灯,规划中的一条二级路将横贯全村。两个水库一个在村的南面,一个在村的北面,猫跳河旅游风景区在村的西面,温泉度假村在村的东面,这些项目已经开始,充分体现了该村旅游资源的重大吸引力和发展机遇。 --人口总数:1358人 农业人口:1301人 非农业人口:57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4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 发展口号:秀美沙溪,和谐沙溪 --所辖村:五个组组成 生产总值:135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矿产加工 名特产品:杨梅,梨子,李子 办公所在地:三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气候宜人 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 |
水塘村 |
水塘村位于修文县城南东面9公里,距省城贵阳39公里,距镇政府9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组,耕地平坦、土壤肥沃,其中田709亩,土11 8亩,荒山3200亩,山林1965亩,草坡405亩,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齐全,经济收入1000元左右。 现状 (一)、村民及基层组织基本情况。全村有381余户1513人,有0员25名(年龄结构偏大),现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配套组织健全,村班子团结;村民经济来源主要种植、养殖,年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 (二)、基础设施情况。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齐全,下一步需要维修水利沟渠及水利基础设施(提灌站). --人口总数:1513人 农业人口:1501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2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 发展口号:农业稳定、工矿发展、秀美水塘、和谐水塘 --所辖村:5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矿产加工 名特产品:番茄、大米 办公所在地:五组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降水丰富,耕地肥沃,森林覆盖率高 资源:铝土、铁、水 |
王官村 |
王官村位于龙场镇南面,东邻小山村、中哨坝村,西南邻建新村,北邻马口村,自东向西呈不规则长方形。海拔1260米,全村7个村民小组,388户,总人口约1364人。耕地面积911亩(其中旱地303亩,稻田608亩),荒山1300亩,林地100亩,果园50亩。年产水稻10万公斤,玉米7万公斤,油菜籽2万公斤,西红柿40万公斤。 解放后,1965年属王官公社,称东风大队。1971年改为王官大队。1991年12月,撤区并乡建镇,隶属城关镇,改为龙场镇王官村。 交通通讯:粑修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网络全覆盖。 水利:村境有小(二)型水库1座,山塘2个,沟渠6公里,土沟5公里。 村境有企业15个,其中铁厂1个,磨料加工厂1个,沙石加工厂3个,矿窑8支,商混厂1个,水泥半成品加工厂1个。 --人口总数:1364人 农业人口:1350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5.3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1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安定王官,和谐王官 --所辖村:全村七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工矿业,番茄种植 名特产品:番茄 办公所在地:三组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土壤肥沃 资源:铝矾土 |
小山村 |
小山村位于修文县城(龙场镇所在地)东南部,东邻高仓村、水塘村。北邻程关村、青龙村、薪水村。西与新寨村、王官村、中哨坝村(贵吕一矿已征用“九架炉矿段”)相连接。南抵白云区沙文县青山村。由北向南成不规则几何图形,村委会驻地小山村六组望天水地。海拔1500米左右,全村总人口1379人,总户数358户。有汉族、苗族、彝族三种名族混居(其中少数名族人口256人)。全村总耕地面积1442亩(其中稻田876亩、旱地576亩)有林面积200余亩,荒山100余亩,果园30亩(其中梨园15亩、杨梅15亩)“十二五”规划已种植核桃近3万株。农业主要产量:年产水稻4.5万公斤、玉米1.6万公斤、油菜籽0.8万公斤。 解放初期,1950年成立农协会。1953年成立互助组。1956年建立初级社。1957年进入高级社。1958年组建阳明管理区阳明公社。1961年成立水塘公社。1966年划归东方红公社(王官公社)。1980年恢复原水塘公社,小山村重归水塘公社管理。1991年第二次拆并建时划入城关镇(既:现龙城镇所管辖)。 现村内公路南北贯通,2004年移动通讯、电信网络已在村内设置网络2个,农村电网、电视、电话等已全部覆盖全村每家每户。 水利设施、有大小山塘6个,提灌溉防渗沟渠3000米。 村级卫生室一个,卫生员一名,村文化室(农家书屋20余平米)。国家远程教育平民站点一个,专职远教人员一名,村级办公室5间。 村内现有私营企业3家,年产值300余万元。 --人口总数:1379人 农业人口:1358人 非农业人口:21人 --行政区面积:8.2341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4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族。 发展口号:以农、林、牧、渔为主。 --所辖村:赵家湾、龙井官、猪头山、麻窝头、野鹿坝、望天水、周家湾、水洼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大米、玉米。 办公所在地:龙城镇小山村六祖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资源:铁、铝。 |
小营村 |
小营村位于修文县城东北面8公里处,东与扎佐镇相连,南与马关村相连,西与马关村相连,北与普陀村相连,是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村7个村民组,586户2186人,总耕地面积2077亩,其中田1647亩。村内有华飞公司、龙翔集团等大企业,为村内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人口总数:2186人 农业人口:2163人 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7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工业兴村,和谐小营 --所辖村:七个村民组组成 生产总值:24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工业加工,农业种植 名特产品:水稻,番茄,氢氧化铝及铸件加工 办公所在地:三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气候宜人 资源:丰富的土地资源 |
新春村 |
新春村位于修文县城郊南面,距县城约2公里。全村共有六个村民小组,有1160户村民, 人口2749人,耕地面积1293亩,(其中稻田817亩,旱地476亩),荒山150亩,林地650亩。 新春村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交通便利,水源丰富,主要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我村经济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每年在种植养殖方面的年纯收入可达200万元。 --人口总数:2749人 农业人口:2700人 非农业人口:49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9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西红柿、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萄萄、杨梅 办公所在地:玩易花园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土壤湿润、交通便利 资源:林地资源、水利资源 |
阳明村 |
阳明村位于修文县东面,东临新生村、青龙村,北邻红旗村,西抵城北村、潮水村,接新水村,自南向北呈不规则扇形,海波1250米,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村委会驻地阳明大道,辖区有6个村民组,总户数466户,人口1729人,耕地面积528亩(其中稻田328亩,土200亩),荒山150亩,森林98亩,果树89亩,科技杨梅42亩,梨园47亩,年产水稻20万公斤,玉米8万公斤,油菜1.8万公斤,蔬菜5万公斤。 阳明村有著名的名胜古迹阳明洞(王学圣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阳明主题公园文化旅游景点。阳明大道和白修大道从我村横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现年产量达十万吨的大型酒厂贵酒已在我村落地建成。阳明村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一个集休闲度假旅游于一体的好地方,诚招外商来我村投资开发。 我村六组泥竹寨位于阳明洞(王学圣地)的旁边,我村这组的村民所有房屋都是仿古的建筑,而且一些村民还发展了吃在农家住在农家,我村所处的地理环境非常优美,欢迎各地游客到这里避暑旅游。 --人口总数:1729人 农业人口:1701人 非农业人口:28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2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阳明文化,文化阳明 --所辖村:六个组组成 生产总值:17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旅游 名特产品:杨梅 办公所在地:阳明小区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气候宜人 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 |
新水村 |
新水村位于修文县城东面,东抵小山村,南抵新寨村,新春村,西靠县城与城南相接,北连阳明村,自西北东南延伸,地势逐渐升高,海拔1250米,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有626户,2230人,(其中苗族3户)常驻人口:2039人,耕地面积1568亩,(其中:稻田1100亩,旱地468亩)林地300亩,葡萄园30亩,年产粮食总产量600-700吨(水稻、玉米等) 解放后,1950年成立农协会,相继成立互助组,1956年成立初级社,1957年成立水竹高级社,1958年划入阳明公社,1961年成立罗家寨大队,划入城关镇(龙场镇)至今。 交通通讯,县城翠屏东路直达罗家寨,村公路贯穿全村,交通极为便利,程控电话已基本覆盖。 水利通讯,钻山堰河流经全村,大部分属自流灌溉,境内有奚家湾堰塘一个,提水站3个装机容量77千成瓦。 学校 境内新水小学一所。 --人口总数:2230人 农业人口:2100人 非农业人口:130人 --行政区面积:1.26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向华西村学习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副食品,延晚番茄 名特产品:农副食品,延晚番茄 办公所在地:二组村综合楼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 资源:水资源 |
平地村 |
平地村位于龙场镇东北,东邻马关村,南与程关、大地村接壤,西连幸福,北靠白莲。海拔1250米左右。辖6个村民组,人口1165人(有部分少数民族),耕地面积1040亩(其中:稻田800亩,旱地240亩),荒山400亩,林地200亩,经果林200亩。主产稻谷、玉米、油菜籽。 解放后,1950年成立农协会,1956年成立初级社,1957年进入高级社,1958年划入阳明公社,1961年属马家桥公社,改为平地大队,1991年划入城关镇(龙场镇),改为平地村至今。 交通通讯,贵毕高等级公路横跨本村,乡村公路皆已硬化。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皆已普及。 水利,云盘山水库流经全村,沟渠贯通,灌溉方便。 村内有砖厂一个,水泥厂一个。 旅游景点一个(阳明文化研究所)。 --人口总数:1165人 农业人口:1147人 非农业人口:18人 --行政区面积:5.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和谐平地,发展平地 --所辖村:6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种植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三组 --自然条件:土壤肥沃,气候宜人 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 |
幸福村 |
幸福村位于龙场镇东北,也是修文县东大门,距离县城三公里地,冬临平地白莲,西靠新生,北近部队军产地,南与隔河大地村毗邻,位置从东向西倾斜,成略带弧形长方形。海拔1240米左右,民国时属阳明八保。解放后,汪家寨、周家寨、明家坝、水堰庄和边临户划为一个村,1952年改名为幸福村。水堰庄因清朝开发长堰水沟到水堰庄,才命名为水堰庄,属阳明管区,后改为阳明公社。 全村人口集中,属田坝丘陵地带。 概况: 全村原有耕地面积1064亩,1997年修贵毕公路占地188亩,之后建乡村公路及阳明大道和修机耕道占地71亩,现有耕地面积805,其中田746亩,旱地69亩,荒山地150,。其中在1998年流转52亩,转让给余安华,经营期50年,经营果林。另有92亩等待开发,主产水稻36万公斤,玉米1.8万公斤。 全村共有户数358,人口1429,共8个组,其中一个组属索风电站迁来。除3户11人是少数名族外,其余均为汉族。 --人口总数:1429人 农业人口:1401人 非农业人口:28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6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 发展口号:稳定农业,和谐幸福 --所辖村:八个组 生产总值:14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番茄 名特产品:观赏鱼,冻菌 办公所在地:四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气候宜人 资源:土地资源 |
红峰村 |
红峰村位于龙场镇北面,东邻久长镇石安村、白莲村、幸福村,南邻新生村、红旗村,西邻阳早村,北邻放马坪村,南低北高,四至呈不规则长方形,海拔1200~1300米,全村辖5个村民组312户村民,人口1250人(其中:苗族124人),耕地面积804亩,(其中:稻田490亩,旱地314亩),林地2000余亩。 红峰村灯草坝山塘位于本村一组,距离修文县城仅有六公里,该山塘水质良好,周围环境优雅,塘中养有多个品种、大中小齐全的鱼类,且周围还有几家美味可口、风味十足的农家乐餐馆,非常适宜垂钓、休闲娱乐! 现全村产业情况: 年产水稻25万公斤,玉米15万公斤,油菜籽3万公斤。 猕猴桃300亩,杨梅100余亩,其它果树80亩,中药材50余亩。 企业: 贵州省三金饮品有限公司 修文县龙场镇将军山水泥预制构建有限公司 修文县龙场镇红峰水泥预制构建有限公司 修文县丽源养殖场(肉鸡) 修文县丰源养殖场(蛋鸡) 红峰村张明学肉鸡养殖场 --人口总数:1250人 农业人口:125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绿色环保,低碳生活 --所辖村:麻窝组,高坡组,中寨组,将军山组,燕子岩组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工业 名特产品:肉鸡,猕猴桃,折耳根,杨梅 办公所在地:将军山组 |
中哨村 |
中哨村处于修文县南大门,全村有5个村民组,4个自然村寨,总户数258户,总人数979人,其中:男496人,女452人,劳动力625人,外出劳动力98人,耕地面积918亩,其中:田438亩,土480亩,海拔1300米,气候宜人,有地下水资源,交通便宜,省107国道穿村而过,距离县城9公里,离贵阳市中心20公里,在4.8平方米的土地上住着948口勤劳善良的人们,现定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点,全村建设面积0.8平方公里。2006年目前该村建设项目如下:寨门一个,排灌沟渠,房屋立面整治,庭院改造,休闲广场,串户路,通组公路,进寨公路与桥,蓝球场,蓝球板两副,健身器材,宣传栏,防撞墙,挡土墙,庭院绿化,排污灌溉沟,机耕道,污水沟。村村通已完成125户。培训外出就业人员60人。 --人口总数:979人 农业人口:970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4.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1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和谐中哨 --所辖村:5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7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延晚番茄”“蔬菜”养殖“鸡”“猪” 名特产品:“延晚番茄”“蔬菜” 办公所在地:中哨村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气候宜人 资源:地下水资源 |
中哨坝村 |
中哨坝村:位于龙场镇南面,在东邻白云区麦架乡青山村,南抵白云区麦架乡小桥村,西与中哨村、马口村相邻,北与贵铝一矿及王官相连,自东北向西南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村委会驻地在二组坝上。海拔1300米左右,全村116户,人口500人(其中苗族3人),耕地面积536亩(其中:稻田142.7亩,旱地393.3亩);荒山5838亩,林地120亩,果园20余亩。年产水稻5万公斤,玉米8万公斤,有可能开发耕地500余亩. 中哨坝村的历来:解放后,1950年成立农协会,1956年和中哨村合并成立中哨初级社,1957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划入阳明公社,1966年划归东方红公社更名畜牧场大队,1979年后更名为中哨坝村,1991年后归城关镇管辖至今。 交通通讯:2004年移动公司在本村建设移动机站1个;公路基本全部硬化。 水利情况:有提灌站1个,山塘1个,饮用小水池4个。 企来、卫生情况:矿山3家,煅烧窑2只,村级卫生室1家。 --人口总数:500人 农业人口:500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3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发展有特色原生态的新农村 --所辖村:一、二、三 生产总值:1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土豆、稻谷 名特产品:玉米、土豆 办公所在地:二组坝上 --自然条件:资源丰富、山青水秀 资源:铁矿、铝土、铝矿、白泥土 |
杨寨村 |
杨寨村位于龙场镇南面,东临中哨、茶田两村,北接干坝村,西与清镇市梅格布依族乡谷当稗村隔马路河想望,南连白云区麦架乡摆茅村,乌当区朱昌镇赵官村阳武河组。村委会驻地杨寨村中心,距镇政府12公里,自东向西四山环抱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海拔1300米。全村276户,人口1090人(其中,苗族20户,95人),耕地面积1257亩(其中:稻田229亩,旱地1028亩),荒山5000亩,草坡1000亩,林地800亩(私营),果园300亩(其中:李树240亩,猕猴桃20亩、杨梅20亩、其它20亩、)。 解放后,1954年前属白云区,1954年后树修文县城关镇中哨村,1958年4月成立中哨初级社1958年进入高级社,属王官乡,1958年11月划入阳明公社,1961年2月划属城关区,1991年12月后属城关镇(龙场镇)至今。 交通通讯:从马口到村有水泥公路。2005年,移动通讯公司在村设立移动机站1个,2010年建电信机站1个。 水利:杨寨河部分河床低于耕地,从上游建石坝拦河水进1000米长的防渗水沟进行灌溉。 解放后建杨寨小学,为民办。1984年转为公办。村有卫生员1名。 村境有企业矿山一家。 --人口总数:1090人 农业人口:108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5.3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5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族、苗 发展口号:稳定农业,大力发展外出务工型经济。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延晚番茄、矿产的初级加工 名特产品:西红柿 办公所在地:杨寨村二组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降水丰富,耕地肥沃 资源:煤、铝矾土 |
阳早村 |
阳早村位于修文县县城西北面,东邻红旗村,南邻潮水村、西邻谷堡乡折溪村,北邻放马坪村,自南向北成不规则的长方形,海拨约1300米,辖7个村民小组,430户村民,1578人(其中,苗族60人),耕地面积1106亩(其中,稻田665亩、旱地441亩),荒山1450亩,林地500亩,果园450亩(猕猴桃340亩、梨树11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一个,现种植金银花140亩,有可开发的非耕地300亩。年产水稻23万公斤、玉米15万公斤、油菜籽4万公斤。 解放后,1950年成立农协会,1956年成立阳早初级社,1957年进入高级社,1958划为阳明公社管辖,1961年成立阳早公社后,划规阳早公社管辖,1991年撤区并乡,划入城关镇(龙场镇)至今。 交通便利,修文至六广的县级公路越村而过,1998年县移动公司在村观音山修建了大型移动机站1个。水利灌溉设施完善,阳早河沟自西向东而流动,自流灌溉面积300余亩,其余稻田靠抽水灌溉。 村境有中心小学1所(公办)、村级卫生室1个、采石场2个。 --人口总数:1578人 农业人口:1566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0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发展种养殖,建设和谐阳早 --所辖村:七个村民组组成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养殖,外出务工经济 名特产品:猕猴桃 办公所在地:胜利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气候宜人 资源:森林资源,煤 |
新生村 |
新生村位于修文县城东面,南宽北窄。西临县城,东临幸福村,南临青龙村,北临红峰村,红旗村。县城迎宾大道和修扎公路从中穿过,海拔1240米。 新生村辖新寨村民组,路家河村民组,干河桥村民组,徐家寨村民组,大潮村村民组,全村有村民468户,人口1867人,无少数民族,有森林面积240亩,耕地980亩,经济作物主要以西红柿,大葱,油菜籽,玉米,水稻等为主,一般年景可收入75万元,村的新寨,路家河,干河桥,徐家寨还是县城的规划城区,自从1997年划入贵阳市后,新生村的基础设施得到市政府的大力投入,仅渴望工程就得到市政府投入100万余元,解决了近千人和三百多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通村、组公路,窜户路和机耕道沟渠的水泥硬化和修建,就得到投入300多万元,为本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生村村名的由来,来源于1958年建立的新生高级农业合作社,元代时期属于贵州等处蛮夷长官司,明代属于修文千户竹和新贵县地,清代属贵筑县北上里和修文县崇义里,民国21年属修文县第一区,第八堡,至于高家新寨,路家河,徐家寨等名的由来,则追述到1850年-1865年间,历朝历代封建政府的形式造成了当初谁先住进村子,名字就由那人的姓氏作为名字来命名。 农田水利,新生村的稻田是明朝初年朱元璋派来的军队,为了解决军队所需粮草而开垦出来的,农耕部队在修文前后开垦了四万多亩水田和旱地,历史近百年,农垦部队在新生村范围内还修建断桥堰,尖角堰等水利设施和稻米加工设施,农垦结束后还在新寨的白色岩壁上刻上仙屏拥三个大字,以镇住洪水不至于破坏水利设施并将白岩取名为白虎山,1949年后,通过政府补助,农民集资等办法,从1962年到1967年修建电力提灌站四座。 --人口总数:1867人 农业人口:1568人 非农业人口:299人 --行政区面积:0.81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要的生产模式。 --所辖村:新寨,黄家庄,路家河,徐家寨,大潮 生产总值:7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西红柿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新生村三组 |
红旗村 |
红旗村位于修文县城北面,距离修文县城4公里,东与本村公路和新生村比邻,南与彭家大坡山梁及东沿山脉为界,西与阳早村相接,北与红峰村相接,地势南低北高,海拔1300米左右,全村327户,总人口1104人,其中:少数民族30余户118人,耕地面积1020亩,其中:稻田713亩,旱地307亩;经济林110亩。有两条小河流经本村,共有6道堰坎;另有水塘3座,渠道防渗沟2条1.5公里,小提水站3座。拥有完小1所。 --人口总数:1104人 农业人口:1092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和谐红旗,幸福红旗 --所辖村:6个村民组构成 生产总值:8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 名特产品:番茄,水稻 办公所在地:一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气候宜人 资源: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土地资源 |
潮水村 |
潮水村位于修文县城郊,距县城约2公里。全村共有五个村民组,有334户,1146个村民,其中党员有32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潮水村耕地面积约675亩,其中田415亩,土260亩,荒山3500亩 潮水村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交通便利,水源丰富,主要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我村经济主要以养殖为主,每年在养殖方面的年纯收入可达200万元。 驻我村企业带动了我村经济发展,基本解决我村富余劳动力,每年在村打工的村民,据统计年收入可达100万。 --人口总数:1146人 农业人口:1116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7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穿青 发展口号:打造旅-业,构建和谐潮水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生产总值:1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梨子 办公所在地:一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土壤湿润、气候湿和 资源:土地、水利、矿产 |
城北村 |
城北村位于修文县城的东北方向,属于典型的城中村,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23人,总户数547户,全村60岁以上老年人98人,70岁以上老年人53人。自1996年开始因支持国家城镇建设,城北村90%以上已成为失地农民,现有耕地面积30余亩。发展也已向社区方向转化,针对我村这一特殊情况,村委提出了全民致富、迈向小康的发展口号,以村支两委牵头带领全村老百姓向第三产业发展。现已有金秋梨、杨梅基地、花卉种植基地、城北村种猪生产基地等。 --人口总数:1823人 农业人口:182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0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全民致富、迈向小康 --所辖村:1、2、3、4 生产总值: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金秋梨、杨梅 办公所在地:人民北路 |
城南村 |
城南村位于修文县境内,属城中村,交通便捷,通讯发达,人口居住比较分散,遍布城中。全村总面积约0.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63.64亩,人均耕地面积0.063亩。全村现有人口2249人,689户。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5.7%;农业人口716人,约占全村总人口数的31.83%。全村70岁以上老人63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2.8%。60—70岁老人147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6.5% 。我村现有低保户271户,约占全村总户数的39%。 近些年来,我村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指标控制在3‰左右。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约2000元左右。近年来,村两委针对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实际,切实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扎实稳妥地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基本实现了串户路的硬化处理,实现了组组户户通电通水,电视、电话已全部普及。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五保户、低保户生活基本得到保障,村级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村卫生室运作正常,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有2249人,参合率达100 %。购买农村养老保险的有126人,约占全村农业人口的18 %。 --人口总数:2249人 农业人口:716人 非农业人口:1533人 --行政区面积:60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3.64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1,2,3,4,5,6,7 生产总值: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肉兔、生猪、水果 办公所在地:人民南路 |
程关村 |
程关村位于修文县城的东面,距县城约7公里,由四个自然村寨组成,它东邻水塘村,南抵小山村,西抵青龙村,北邻马关村、平地村、大地村,平均海拔高度约1250米,年降水量1210毫米左右。全村586户,2035人;耕地面积1930亩(共中田1180亩,土是750亩),自然林面积约1200亩,果园560亩(其中梨园530亩,猕猴桃30亩)。私营竖窑4只,耐火材料厂两家,棕刚玉厂一家。 --人口总数:2035人 农业人口:2009人 非农业人口:26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和谐程关,幸福程关 --所辖村:七个组组成 生产总值:2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大米,番茄 办公所在地:二组 --自然条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交通便利 资源:丰富的土地资源 |
大地村 |
大地村位于龙场镇东面,南邻青龙村,西接新生村,北连幸福村、平地村,东邻程关村。辖5个村民组,海拔1230米。全村383户,人口1439人。耕地面积1180亩(其中,稻田1010亩,旱地180亩),林地180亩,二环林带种白果120亩。年产水稻50万公斤,玉米10万公斤,油菜籽3万公斤。村内有小学1所,有村卫生室1个。 --人口总数:1439人 农业人口:1428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和谐大地,幸福大地 --所辖村:5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 名特产品:番茄,大米 办公所在地:三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气候宜人 资源:丰富的土地资源 |
放马坪村 |
放马坪村坐落在修文县北面,距县城7公里。全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可耕种面积1500亩,辖6个村民组,241户,人口820人。森林覆盖面积率达50%以上。交通便利,有贵毕公路穿村而过,车行10分钟就能到达县城,一小内能到达贵阳市中心区域。气候宜人,春迟秋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污染指数小,空气质量优。沿着村里的水泥路向村里走去,路两旁无公害蔬菜遍地,树木浓郁,令人顿生“经纶世务者,窥景忘返”之感。有望建立一个绿色园区,形成具有独特韵味的生态之美。民风淳朴,适合居住,旅游,度假。 --人口总数:820人 农业人口:807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和谐放马坪村,幸福大家人 --所辖村:6个村民组构成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 名特产品:土豆 办公所在地:三组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资源丰富 资源:丰富的林业资源 |
青龙村 |
青龙村位于龙场镇东面,距离修文县政府所在地4公里,县城3公里,下辖6个村民组,313户人家,现有人口1163人。全村劳动力有432人。有耕地968余亩,党员22名,1名支部书记,3名支委委员,其中有3名女党员,1名预备党员,2名积极分子。 --人口总数:1163人 农业人口:116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农业新村,和谐青龙 --所辖村:由6个村民组组成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西红柿,大米 名特产品:大米 办公所在地:青龙村二组 --自然条件:风景秀丽,气候迷人 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 |
高仓村 |
高仓村位于龙场镇东南。东抵扎佐镇大山村,南接白云区沙文镇马幕村,西连小山村,北邻水塘村,海拔1250米,距镇政府10公里。全村131户,人口638人,为苗族村寨。耕地面积695亩(其中:稻田297亩、旱地396亩)。高仓村属民族村,村民热情好客,和睦相处。喜欢芦笙、唢呐、横箫、姊妹萧等乐器。每年农历2月15日、4月18日,小伙都要身着苗族服装,扛着芦笙参加节日跳厂;姑娘们也要身着自己的修护大服装、头戴银铃、银簪子参加节日跳厂对歌。村境内有采矿企业2家,耐火材料厂1家 --人口总数:638人 农业人口:632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9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和谐高仓,幸福高仓 --所辖村:三个村民组构成 生产总值:4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旅游 名特产品:药材,水稻 办公所在地:二组 --自然条件:气候适宜,资源丰富 资源:丰富的林业,水资源 |
普陀村 |
普陀村位于修文县城东北面,距县城12公里,修文至久长公路穿村而过.东、北、西三面,修文至久长公路穿村而过.东、北、西三面分别与久长镇上寨村、下堡村接壌,南邻本镇军民村、小营村.全村辖 5个村民组,农户363户,人口1396人,其中男777人,女619人,劳动力875人,长期外出务工176人,从亊商贸经营或个体工商户120人,农民经纪人8人。全村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林地1585亩,其中经果林(梨树、猕猴桃)300亩 ,退耕还林地485亩,耕地面积1161亩(人均0.8亩),其中田804亩,土357亩. 普陀村位于公路沿线,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降雨量充沛,村民勤劳善良、科技文化素质较高,为全村经济快速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人口总数:1396人 农业人口:1388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5.3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6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 发展口号:以农业为主,大力发展旅游观光第三产业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生产总值:1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土豆 名特产品:猕猴桃、草莓 办公所在地:一二组之间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气候宜人 资源:硅砂 |
花桥村 |
花桥村位于龙场镇西北部,距修文县城8—9公里之间,隶属龙场镇管辖,有贵毕公路和184县道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东邻久长镇石安村,西抵谷堡乡大堰村。南接龙场镇放马坪村,北抵小箐乡崇恩村。全村总户数176户,总人口805人。其中,苗族240人。海拔1250米左右,辖7个村民组,耕地640亩,其中田240亩,土400亩,主产玉米,有线电话82部。 主要产品有烤、水稻、玉米、马玲薯等。 --人口总数:805人 农业人口:790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建设花桥 --所辖村:全村由七个村民组组成 生产总值:7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水稻,马铃薯 名特产品:烤烟,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四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气候宜人 资源:森林资源 |
建新村 |
建新村地处修文县城之南2.5至5Km,东与王官村接壤,南与马口村交界,西与木厂为邻,北与新寨相连。地域面积6平方公里。现与耕地1400余亩,退耕经果林1000余亩,其中:早熟梨800余亩,早熟苹果300来亩。农业经济以番茄种植为主,种植面积350亩。全村辖12个村民组,总人口2153人,少数民族占10‰左右,包括侗、彝、苗、回、土家、布依、传青等少数民族。辖区内有学校一所,卫生室一所。 --人口总数:2153人 农业人口:2141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平安龙场、和谐建新 --所辖村:十二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番茄种植 名特产品:番茄 办公所在地:六组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土壤肥沃 资源:土地资源 |
军民村 |
军民村位于龙场镇东北,东邻马关,普陀,西南邻白莲,北接石安,是一个不规则的正方形,海拔1250米,全村343户,人口1227人(其中少数民族165人),耕地面积940亩(其中:稻田623亩,旱地317亩),荒山6500亩,林地130亩,果园150亩。境内有完全小学1所(公办),有幼儿园1所(私办)。有铁厂1家,砖厂1家,石厂1家,板厂1家 --人口总数:1227人 农业人口:1209人 非农业人口:18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和谐军民,安定军民 --所辖村:6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3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业,工业加工 名特产品:水稻,番茄 办公所在地:二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气候宜人 资源:丰富的土地资源 |
马关村 |
马关村位于修文县城东面,距离县城8公里,贵毕高速公路和修扎路穿村而过,给马关村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有利条件。全村共四个自然村寨,辖5个村民组,居住村民429户总人口1788人(其中苗族8户36人)。全村占地8047亩:其中耕地面积1179亩(田879亩、土330亩)、荒山4680亩、林地2188亩。该村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人民勤劳。 按照地理环境及相关资源大小集中建成以猕猴桃为主的区域400多亩、梨树种植区域140多亩、葡萄种植面积87亩、大葱种植区域56亩、番茄种植区域50亩、还有反季节蔬菜及养鱼业等区域正在筹建中。现已建预制构建厂24家,砂厂4家,拥有运输车辆记80余辆,小轿车40余辆,吊车10多辆,大中型挖机28台,本村现有标砖厂5家,汽修厂3家,木炭厂1家,引资修建燃气厂一家。全村以工促农,农民生活比较富裕。 --人口总数:1788人 农业人口:1784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7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新型和谐马关村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生产总值:3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番茄 名特产品:猕猴桃,预制构件 办公所在地:村委会综合楼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人们勤劳、热情 |
马口村 |
马口村,位于龙场镇南面,省道巴修线横穿全村,东邻中哨村,南接中哨村,西邻茶田、木厂村,北邻建新、王官村,距县城7公里,自南向北呈长方形,面积约9平方公里,海波1200米左右,村委会所在地马口,全村总户数315户,总人口1438人,辖四个村民组,其中移民3户,苗族125户,土地面积1238亩,土730亩,田508亩,主要产业有种植、养殖业、水泥制品加工、运输等产业。 --人口总数:1438人 农业人口:1425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9.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3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发展特色经济,建设文明村寨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生产总值:4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水泥制品加工,运输 名特产品:西红柿 办公所在地:马口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民风淳朴 |
木厂村 |
木厂村位于修文县城南,猫跳河三级站上面,东与王官相连,南与新寨连接,西接沙溪,北连干坝。全村总人口768人,238户,5个村民组,有水田251亩,耕地1040亩,荒山2000多亩,有林木地300多,猫条河从我村通过,地理条件好,水资源丰富。 --人口总数:768人 农业人口:761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幸福木厂 和谐木厂 --所辖村:5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5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矿产开采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二组 --自然条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 资源: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
茶田村 |
茶田村位于修文县城郊南面,距县城8公里。我村有3个村民组,有117户,464人。耕地面积477亩,林地763亩,其中森林覆盖率28.18%位居全镇第一。 我村有着良好的旅-业开发,气候适宜,水源丰富,交通便利,村民纯朴,勤劳善良,为我村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村主要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我村经济作物以晚蕃茄及各种蔬菜为主,每年经济作物纯收入可达150万元, --人口总数:474人 农业人口:470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3.3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7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 发展口号:平安龙场,和谐茶田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生产总值:4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矿产加工 名特产品:猕猴桃 办公所在地:一二组之间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风景秀丽 资源:煤、铁、 |
干坝村 |
干坝村位于修文县城的西南面,距县城7公里,南邻杨寨村,东临木厂村,西与猫跳河及三级电站毗邻,至东向西是不规则的禺行地带,岩溶山区地貌,山高水低,河谷深彻,平均海拔1280米,干坝因此而得名。 明末年间属贵阳府,龙场管区,吴家箐。清代属贵阳府贵筑县南区至五里甲。民国时属修文县一区至五里甲。民国24年是属修文县一区一保,是名干坝保,1949年属修文县王官管区,干坝初级社。1957年成立干坝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属修文县城关区,阳明公社,红旗大队﹙木厂与干坝﹚。1961年属修文县城关区,王官公社,红旗大队。1978年9月属修文县王官乡干坝村﹙红旗与木厂和干坝﹚。1999年属修文县干坝村至今。 干坝辖区面积 6.8㎞2,有耕地面积1439亩,其中田216亩,土1223亩,有林地1772亩,森林覆盖率23.68%,果园50亩,﹙梨园15亩,猕猴桃及其他果树等35亩﹚,有丰富的铝矿石资源。全村人口220户,830人,年产粮食产量631吨,年人均纯收入815元,有可开发的耕地600余亩。 --人口总数:830人 农业人口:810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6.6666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3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以农为本,以人为本,积极发展,和谐干坝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生产总值: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矿产加工 名特产品:梨子 办公所在地:一二组之间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风景秀丽 资源:铝土、铁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