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村原名刘家沟,村委办公室驻地在本村碾子组。其东南西北分别与凤联村、关寨村、六桶村、山保村及息烽柏茂村相连接。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组。据2011年统计,全村农户228户,1188人。总耕地面积1301亩,其中水田304亩,旱地997亩。村境内多为石灰溶岩,海拔较低,约800-1000米,气候温和,水源丰富,是玉米和水稻的主产区。经济作物以油菜、酥李为主。常年玉米产量18万公斤,水稻15万公斤,油菜5万公斤。
--人口总数:1188人 农业人口:1123人 非农业人口:65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0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元,沿河,苦生,沟边,碾子,龙洞,仰山,麻窝,联合,万家坡 生产总值:82.3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酥李 名特产品:酥李 办公所在地:碾子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123106 | 550200 | -- | 查看 春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花榔村 |
花榔村原是花榔公社的中心地,其地理位置东南西北分别与息烽县九庄镇桐枝驿、合银村、金星、石头村、来鹤村相连,总面积5.6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组,据2011年统计,全村农户261户,总人口1244人,其中少数民族525人。村境内多为石灰质溶岩,海拔950米左右。该村气候温和,植被良好,水源充足,适宜种植。全村总耕地面积1383亩,其中水田429亩,旱地954亩。主产玉米、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以油菜、花生为主。玉米年产量14万公斤,水稻21.5万公斤,小麦6万公斤,油菜3.2万公斤.花生0.2万公斤.本村有林场一个,森林覆盖面积150亩. --人口总数:1244人 农业人口:1221人 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5.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8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青山,岩弯,弯子,渔民,碓窝,艳山红,磨岩,忠兴,平原,大坪 生产总值:86.3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油菜,小麦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磨岩 |
团兴村 |
紧靠凉井村的北面是团兴村,村委办公室驻地设于浪槽组,距乡人民政府9公里,其东南西北分别与息烽九庄镇白茂村隔沟相对、与凉井村相连、与金沙县化觉乡隔河相望、与黄金村紧密相连,全村总面积3.8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组。村境内多为石灰质溶岩地区,海拔800-1000米左右,气候温和,但水源缺乏。全村农户196户,710人,是汉、苗、彝民族杂居的地方。总耕地面积1354亩,其中水田33亩,旱地1321亩。主产玉米、大豆、小麦、洋芋、烤烟、油菜等,常年玉米总产量18万公斤,大豆3万公斤,小麦4万公斤,洋芋10万公斤,烤烟4万公斤,油菜5万公斤。 --人口总数:710人 农业人口:688人 非农业人口:22人 --行政区面积: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5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木林,祠堂,龙洞,下坝,罗家寨,浪潮 生产总值:56.3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大豆,小麦,洋芋,烤烟,辣椒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浪潮 |
顺江村 |
顺江村位于乌江上游,村委办公室驻地设于该村中寨组,距离六桶乡人民政府10公里,半坡组向东至石关口,是与复兴村交界处。沿江像只倒俯的船,下寨和中寨两组村民就居住在船背上。南与联合村交界,总面积1.8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组。村境内为溶岩地区,海拔900米左右,气候温和,冬季很少有凝冻冰雪,适宜种植柑橘。全村农户123户,655人。耕地总面积509亩,其中水田87亩,旱地422亩。主产玉米、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以油菜、柑橘为主。常年玉米总产量4万公斤,稻谷4.2万公斤,小麦2.4万公斤,油菜2万公斤,柑橘4万公斤。 --人口总数:655人 农业人口:650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1.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0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半坡,中寨,下寨 生产总值:32.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油菜,柑橘,早熟蔬菜 名特产品:早熟蔬菜 办公所在地:下寨 |
石头村 |
石头村以石头寨为中心而命名。距六桶乡政府东面两公里,是个低洼的盆地,盆地里是一遍绿油油的稻田,在盆地的中央凸起一座石山,上面住着一二十户人家,便是石头寨,也叫新街。在民国年间,当地富户曾在这山上开设集市贸易,因在老街之后,故称“新街”,后因集市不旺,贸易不兴,集市逐渐冷落,最后消失。 石头村东西南北分别与大兴、盐井、金星接壤,总面积3.2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组,有农户328户,人口1535人,其中少数民族836人。总耕地面积1339亩,其中农田615亩,旱地714亩。海拔900-1000米,气候温和,主产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玉米年产量为11万公斤,水稻为25万公斤,小麦为5万公斤,大豆为2万公斤,烤烟为4万公斤,油菜为2万公斤。 --人口总数:1535人 农业人口:1519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3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榜上,杉平,李家寨,新街,马路,石兴,石院,上寨,长营,长保 生产总值:78.2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油菜,小麦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石兴 |
石板村 |
在六桶人民政府的南面相去2.5公里,便进入了石板村地界.该村东、南、西、北分别与金星村、大石乡、坪山村、下坝村、木林村、盐井村等连界,总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271户,984人,其中少数民族20人。总耕地面积1559亩,其中水田287亩,旱地1537亩。村境内多为石灰质溶岩,海拔1100米至1200米左右,气候温和,水源较好,主产玉米、水稻、大豆、小麦、洋芋等。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玉米常年产量20万公斤,水稻12万公斤,小麦11万公斤,油菜45000公斤,烤烟35000公斤。 --人口总数:1073人 农业人口:1045人 非农业人口:28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5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环坡,湾子,堰砍,寨上,龙井,对门坡,熊家坟,罗家寨,坪上 生产总值:88.23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烤烟,油菜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坪上 |
山保村 |
山保村原名纱帽山。村委办公室驻地设在高坎子,距六桶乡人民政府4公里。该村东南西北分别与春江村、六桶村、榨土村、长新村连接。总面积7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组。村境内多为溶岩地区,海拔900-1100米左右,气候温和,雨水调匀,适宜种植。全村农户235户,1215人。耕地总面积1533亩,其中水田79亩,旱地1454亩。主产玉米、大豆、小麦、洋芋、烤烟、油菜等,常年玉米总产量25万公斤,大豆3万公斤,小麦7万公斤,洋芋12万公斤。经济作物以油菜、烤烟为主。烤烟常年产量9万公斤,油菜5万公斤。 --人口总数:1215人 农业人口:1182人 非农业人口:32人 --行政区面积:7.1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3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后头寨,山保山,雷家湾,烂泥,湾子,后槽,大坡,马鞍山,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大豆,小麦,洋芋,烤烟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山保山 |
坪山村 |
坪山村东南西北分别与石板村、大石乡红岩村、高山村相接壤。总面积2.5平方公里,海拔约1200米—1300米,公鸡山就高高地矗立在坪山村与大石乡红岩村交界处,是周围几个乡镇最高峰。坪山村下辖6个村民组,据2011年统计,全村农户127户,529人,其中少数民族17人。有旱地面积1022亩,由于地理位置较高,山峦起伏。多为石灰岩层,石山颇多,冬天多雾。主产玉米、大豆、小麦、盛产洋芋,经济作物仍以烤烟、油菜为主。常年产量玉米16万公斤,小麦7万公斤,洋芋18万公斤,烤烟4万公斤,油菜3万公斤。 --人口总数:532人 农业人口:516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2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梁子,确庆,上寨,黄泥,湾子,上寨 生产总值:56.3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烤烟,花生,小麦,洋芋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上寨 |
木林村 |
六桶西面相去不远,便进入木林村地界,村委会办公室住地在木林村民组。该村东南西北四面分别与盐井村、下坝村、何田村、宝坪村相连。总面积3.8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组。该村农户216户,1098人。总耕地面积1803亩,其中水田1134亩,旱地1669亩。村境内多为石灰质溶岩,海拔800-1000米,气候温和,主产玉米、大豆、小麦等,经济作物以种植烤烟、油菜为主。常年产玉米25万公斤,大豆2万公斤,小麦7.5万公斤,烤烟9万公斤,油菜4万公斤。 --人口总数:1098人 农业人口:1022人 非农业人口:76人 --行政区面积: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0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堰塘,木林,柒树,八字 生产总值:62.3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烤烟,油菜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木林 |
六桶村 |
六桶村在现乡人民政府北面,是原来六桶地区的集贸中心,也是原来六桶乡人民政府的驻地。该村东南西北分别与盐井村、木林村、保坪村、山保村、春江村相连。相距级政府1.5公里,总面积4.8平方公里。该村农户235户,928人,其中少数民族7人。下辖7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361亩,其中水田61亩,旱地1300亩。新老街组因是原来集市所在地,人口居住比较集中。村境内多石灰质溶岩,山峦起伏,海拔900至1100米,气候温和,主产玉米、大豆、小麦、烤烟、油菜、洋芋等。常年产玉米26万公斤,小麦4万公斤,洋芋5万公斤,油菜4万公斤,烤烟4万公斤。 --人口总数:928人 农业人口:880人 非农业人口:28人 --行政区面积:4.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6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老街,新街,小木林,牛角,万家槽,老房子 生产总值:93.2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烤烟,油菜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老街 |
凉井村 |
因清代年间,焦姓修有古井—焦家大水井,水质好,清凉爽口,故称凉水井。该村东南西北分别与长新组、团兴下坝组、长新坝子组、长兴丁家槽组、团兴浪朝组相连。总面积2.1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组。相距乡人民政府6公里。村境内多为石灰质溶岩地区,海拔900-1000米左右,气候温和,但水源较为缺乏。全村农户131户,590人,其中少数民族28人。总耕地面积660亩,其中水田16亩,旱地644亩。主产玉米、大豆、小麦、洋芋、烤烟、油菜等,常年玉米总产量10万公斤,大豆2.5万公斤,小麦2.5万公斤,洋芋8万公斤。经济作物以油菜、烤烟为主。烤烟常年产量3.2万公斤,油菜2.6万公斤。 --人口总数:590人 农业人口:565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2.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白泥土,砍基槽,凉水井,三家苗 生产总值:62.1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烤烟,油菜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凉井 |
联合村 |
联合村是地处乌江上游南岸。村委办公室驻地设于中心组,距六桶乡人民政府10公里,该村东面背靠悬崖峭壁与大新、复兴相隔,西南面隔乌江与黔西、金沙相望,实为鸡鸣三县之地。总面积3.2平方公里。村境内为石灰质溶岩区,海拔800至900米左右,气候温和,冬季少有冰雪,无凝冻,适宜柑橘生长。全村农户96户,598人,共分为5个组。耕地总面积503亩,其中水田57亩,旱地446亩。主产玉米、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以油菜、柑橘为主。常年玉米总产量7万公斤,稻谷3万公斤,小麦1.5万公斤,油菜1万公斤,柑橘1万公斤。 --人口总数:598人 农业人口:558人 非农业人口:40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0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白石,中心,麻窝,丰收,水沟 生产总值:30.1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油菜,柑橘 名特产品:柑橘 办公所在地:中心 |
来鹤村 |
来鹤村是六桶乡东面边远最大的一个村,乡人民政府相去9公里,其东南西北分别与息烽县九庄镇桐枝驿、石硐乡中坝、大红村、六桶乡花榔村、河银村等接壤,总面积6.1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民组。全村总农户352户,1749人,总耕地面积2329亩,其中水田805亩,旱地1524亩,村境内多为石灰质溶岩,海拔1000至1300米,气候温和,有珍珠井、洞口河水利资源。因此,水源丰富,适宜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玉米常年产量16万公斤,水稻40万公斤,小麦10万公斤,油菜11万公斤。本村有歧山、新银等小型林场,面积约300亩,还有其它小乔灌木林,其森林覆盖率达83%。 来鹤水利。来鹤天然水利资源丰富,上有猫冲、大龙洞两条水源汇成一体,下有洞口河、珍珠井水源,汇成来鹤水系,贯穿来鹤田坝,穿过天修桥、流经息烽地界后形成躲兵洞伏流。该水系灌溉了来鹤村500余亩良田,使来鹤村部分农田产量得到了保障。另外,人工山塘水库有南京山塘一个,蓄水1万方,渠道2条,长1千米,灌溉农田面积25亩。岩脚山塘一个,蓄水量1.5万方,修有渠道2条,长1千米,灌溉农田80亩,来鹤组修山塘一个,蓄水量3千方,修水渠一条,长200米,灌溉田面积5亩。 --人口总数:1767人 农业人口:1746人 非农业人口:21人 --行政区面积:6.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2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来鹤,瓦厂,南京,龙洞,珍珠,新桥,岐山,下寨,新银…… 生产总值:91.3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油菜,小麦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来鹤 |
下坝村 |
下坝村位于木林村的西部,其村委会办公驻地置于塆子组,距六桶乡人民政府3公里。村东南西北分别与木林村、石板村、大石乡高山村、竹坪村相连,西北面抵六桶河界和何田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组。全村农户214户,1098人,其中少数民族16户,77人,主要是苗族、彝族、布衣族。下坝村地形背靠雄伟的老鹰岩,怀抱营盘山和蜂包山,翅藏“仙鹅抱蛋”和土库营,前面铺就一个平原,这是下坝粮食主产区。老鹰岩俯视木林方向。左面下坝边缘有一青龙山嘴直抵老洼河。因木林地形呈只扑地飞凤形,木林坐落在凤凰背上,故村民有歌谣云:火烧(地名:火烧坡)豺狗(老鹰岩又名豺狗大山)赶仙鹅,二鹅扑翅各顾各。传说公鹅黔西去,带着青龙梭下河。母鹅翅下抱一蛋,两相思念隔条河。(仙鹅抱蛋传奇)老鹰展翅护下坝,吓得凤凰木林缩。海马回蹄扯叫洞,天旱打井雨才落。(有洞名扯叫洞,每逢天旱,村民在洞中打雨教祈雨。)村境内多为石灰溶岩地区,海拔800-1100米左右,气候温和,缺少天然水源。总耕地面积1778亩,其中水田88亩,旱地1690亩。主产玉米、大豆、小麦、油菜、烤烟、洋芋等。常年玉米产量23万公斤,大豆2万公斤,小麦5万公斤,烤烟6万公斤,油菜4.7万公斤。 --人口总数:1145人 农业人口:1105人 非农业人口:40人 --行政区面积:4.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7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后朝,湾子,麻窝,土库营,三尖角,偏坡,坟坝,下坝 生产总值:88.0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大豆,小麦,洋芋,烤烟,辣椒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湾子 |
黄金村 |
黄金村原名贾家寨,因村境内有地名黄金坡,在-时期为取其象征富裕而命名,是六桶乡较边远的一个村,也是修文县最边远的地方。村委会驻地设于弯子组,距离乡人民政府12公里,其东南西北分别与息烽县九庄镇白茂村、六桶乡团兴村、金沙县交界相接,总面积3.4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组。村境内多为石灰质溶岩地区,海拔700-1000米左右,气候温和。全村农户186户,728人。总耕地面积1276亩,其中稻田4亩,旱地1272亩。主产玉米、大豆、小麦、洋芋、烤烟、油菜等,常年玉米总产量12万公斤,大豆2万公斤,小麦4万公斤,洋芋10万公斤,烤烟5万公斤,油菜4万公斤。 --人口总数:728人 农业人口:682人 非农业人口:46人 --行政区面积:3.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7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白果树,水井坡,湾子,麻窝,胡广槽 生产总值:75.3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烤烟,油菜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水井坡 |
大兴村 |
大兴村东与息烽县九庄镇桐枝驿接界,北与凤联村相连,南与花榔接壤,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组。据2011年统计全村农户306户,总人口1388人。总耕地面积1542亩,其中水田342亩,旱地1200亩。大兴村海1000-1200米,气候温和,水源较为丰富,主产玉米、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玉米年产量18万公斤,水稻年产量17万公斤,小麦年产量8.3万公斤,烤烟年产量4万公斤,油菜年产量3.4万公斤。 --人口总数:1388人 农业人口:1332人 非农业人口:56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4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寨,皂角,高炉,阳洞,六纳,高坡,邱家寨,阳洞 生产总值:58.3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油菜,小麦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高炉 |
河银村 |
河银村东南面西北分别与息烽石洞乡、大石乡、金星村、花榔村相接壤,总面积4平方公里,海拔1200-1300米,下辖7个村民组。全村农户217户,总人口1136人,其中少数民族175人。总耕地面积1656亩,其中农田446亩,旱地1190亩。河银村气候温和,植被面积较大,是国有林场的所在地。该村主产玉米、水稻、大豆、小麦、油菜等。玉米年产量18万公斤,水稻年产量20万公斤,大豆2万公斤,小麦8.5万公斤,油菜3.3万公斤。 --人口总数:1136人 农业人口:1097人 非农业人口:39人 --行政区面积:4.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5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田元,小桥,神家湾,京洲,河坝,河银,黄厂 生产总值:8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油菜,小麦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河银 |
何田村 |
何田村位于木林村西北面,村委办公地设于大寨组,距六桶乡人民政府5公里。该村东南西北分别与木林村、下坝村、六桶村、大新村相连接,总面积4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组。全村总农户225户,1112人,其中少数民族35户,115人,主要是苗族、彝族、布依族。总耕地面积1764亩,其中水田39亩,旱地1725亩,产粮主要以旱地为主,主产玉米、大豆、小麦,经济作物主要靠种植烤烟、油菜。该村气候温和,海拔800-1100米左右,村境内多为石灰溶岩地区。常年产玉米26万公斤,小麦4万公斤,烤烟5万公斤,油菜3万公斤。 1958年设置何田生产大队,其时仡佬寨、坉上农户迁出,由修文县民政局在该地安置麻疯病院,收治麻疯病人。何田大队辖7个生产小队。1998年,修文县民宗局组织以大石乡老洼河迁入移民15户住坉上,则何田村所辖8个居民组。 --人口总数:1112人 农业人口:1029人 非农业人口:83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6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班家寨,后坝,后槽,岩头,大寨,硝厂,何田,屯上 生产总值:7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烤烟,油菜 名特产品:油菜 办公所在地:何田 |
海马村 |
临乌江上游岸边,六桶乡三村沿河,其中居北端的便是海马村。海马村背靠雄伟高大的悬崖绝壁,面对宽阔的波光鳞鳞的河面,与金沙县隔河相望,南面和顺江村接壤,距离六桶乡人民政府12公里,是六桶乡边远的乡村之一,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辖2个村民组。村境内为石灰质溶岩区,海拔750米左右,气候夏天较热,冬无冰雪,适宜柑橘生长。全村农户89户,341人,耕地面积190亩,其中水田22亩,旱地168亩。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修建国家水利工程乌江电站,电站蓄水后淹没海马村旱地290亩,水田118亩,荒山300亩。因田地淹没,根据国家移民政策,海马村迁出居民56户,258人,形成现在的格局。该村主产玉米、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以油菜、柑橘为主。常年玉米年产量3万公斤,水稻1.1万公斤,小麦8000公斤,油菜1万公斤,柑橘2万公斤,村民伴以渔业等增加经济收入。 --人口总数:341人 农业人口:330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坪上,中寨 生产总值:3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油菜,柑橘 名特产品:柑橘 办公所在地:中寨 |
关寨村 |
“关寨”,国民年间早期宋姓土司在该地修有灵官庙,改名“阿官寨”,后称“关寨”。位于春江村的东北面,村委办公室位于该村小寨组,该村东南西北分别与息烽九庄镇、凤联村、春江村相连,总面积6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全村农户271户,1250人。耕地总面积1533亩,其中水田59亩,旱地1474亩。村境内多为石灰溶岩,海拔1100-1200米左右,气候温和,主产玉米、小麦、洋芋、烤烟、油菜、辣椒等。玉米常年产量22万公斤,小麦9万公斤,洋芋15万公斤,烤烟6万公斤,油菜4万公斤。 --人口总数:1250人 农业人口:124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3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办公所在地:关寨组 --所辖村:木叶,上寨,小寨,关寨,黄连,贾角,大坡, 生产总值: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大豆,小麦,洋芋,烤烟,辣椒 名特产品:烤烟,辣椒 |
复兴村 |
从六桶新集镇往西北方向驱车行驶5公里的地方,便是复兴村。村委会驻地四兴组,该村东南西北分别与榨土村、保坪村、联合村、顺江村、海马村接壤。总面积3。8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组。村境内分布石灰岩和页岩,海拔1000至1100米。全村农户共283户,1154人,其中少数民族19人。总耕地面积1614亩,其中水田146亩,主要分布在水源较丰富的复兴组和野冲组。旱地1468亩。气候温和,主产玉米、水稻、小麦。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年产玉米15万公斤,水稻7万公斤,小麦5万公斤,油菜4.5万公斤,烤烟3万公斤。 --人口总数:1154人 农业人口:1113人 非农业人口:41人 --行政区面积: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1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白花,大寨,野冲,喇叭,四兴,胡家寨 生产总值:7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烤烟,花生,小麦,洋芋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四兴 |
凤联村 |
凤联村以凤嘴命名,又名肖家坝。村委会办公地设于樱桃井组,距六桶乡人民政府5公里。该村东南西北分别与息烽县九庄镇、六桶大兴村、盐井村、春江村、关寨村接壤。总面积3平方公里。据2011年统计,全村农户296户,1410人,其中少数民族24人。总耕地面积1099亩,其中水田374亩,旱地724亩。村境内多属石灰岩地区,海拔900米至1000米,气候温和,水源丰富,主产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等。常年玉米总产量11万公斤,水稻20万公斤,小麦5万公斤,油菜2万公斤。 --人口总数:1410人 农业人口:1385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0.9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文家坡,樱桃井,沙塘井,岩上,长槽,龙井,老白头 生产总值:7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油菜,小麦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龙井 |
榨土村 |
位于复兴村的东北便是榨土村。村委办公室驻地在榨土组,距离乡政府4公里,其东南西北分别与山保村、六桶村、复兴村、长新村相连,总面积2.8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组。村境内多为石灰质溶岩,有部分属页岩地区,海拔900-1000米,气候条件温和,全村总户数127户,771人.总耕地面积1054亩,其中水田115亩,旱地939亩。主产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洋芋等,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玉米年产量13万公斤,水稻5万公斤,小麦25000公斤,烤烟4万公斤,油菜3万公斤。 --人口总数:771人 农业人口:734人 非农业人口:37人 --行政区面积: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5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双洞,马落,榨土,青山 生产总值:56.99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大豆,小麦,洋芋,烤烟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榨土 |
大新村 |
大新村村委办公驻地设于麻窝田组,距离六桶乡人民政府5公里。其村南与何田村接壤,西与黔西县隔河相望,北与宝坪村相接,总面积3.1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组。村境内地质多以页岩为主,海拔1000米左右,气候温和,适宜种植。据2011年统计。全村农户164户,788人,其中彝族4户。总耕地面积1116亩。主产玉米、水稻、花生、小麦、洋芋等,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花生为主。常年玉米年产量10万公斤,水稻5万公斤,小麦2万公斤,洋芋8万公斤,烤烟3万公斤,油菜2万公斤。 --人口总数:788人 农业人口:754人 非农业人口:34人 --行政区面积:3.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教林头,麻窝田,大苗寨,大新田 生产总值:85.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烤烟,花生,小麦,洋芋 名特产品:花生 办公所在地:麻窝田 |
春江村 |
春江村原名刘家沟,村委办公室驻地在本村碾子组。其东南西北分别与凤联村、关寨村、六桶村、山保村及息烽柏茂村相连接。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组。据2011年统计,全村农户228户,1188人。总耕地面积1301亩,其中水田304亩,旱地997亩。村境内多为石灰溶岩,海拔较低,约800-1000米,气候温和,水源丰富,是玉米和水稻的主产区。经济作物以油菜、酥李为主。常年玉米产量18万公斤,水稻15万公斤,油菜5万公斤。 --人口总数:1188人 农业人口:1123人 非农业人口:65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0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元,沿河,苦生,沟边,碾子,龙洞,仰山,麻窝,联合,万家坡 生产总值:82.3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酥李 名特产品:酥李 办公所在地:碾子组 |
长新村 |
长新村在山保北面,紧连长新村。村委办公室驻地设于坝子,距离六桶乡人民政府5公里,其东南西北分别与春江、山保、榨土、凉井村相连,总面积3.8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组。村境内多为石灰质溶岩地区,海拔900-1000米左右,气候温和,但缺乏水源。全村总耕地面积1304亩,其中水田14亩,旱地1290亩。据2011年统计,970人。主产玉米、大豆、小麦、洋芋、烤烟、油菜等,常年玉米总产量15万公斤,大豆3万公斤,小麦3万公斤,洋芋10万公斤。经济作物以油菜、烤烟为主。烤烟常年产量8.4万公斤,油菜6万公斤。 --人口总数:970人 农业人口:96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5.7126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0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长冲,坝子,窝寨,大寨,枇杷槽,丁家槽 生产总值: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烤烟,油菜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坝子 |
宝坪村 |
宝坪村位于六桶村的北面便是保坪村。村委办公驻地设于柿花组,距离六桶乡人民政府5公里。该村东南西北分别与榨土村、六桶村、大新村、复兴村接壤,总面积3.6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组.村境内多页岩,仍有部分石灰质溶岩,海拔850-1100米,气候温和.据2003年统计,全村农户185户,824人,总耕地面积1223亩,其中水田101亩,旱地1122亩。主产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洋芋等,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玉米年产量13万公斤,水稻5万公斤,大豆2万公斤,小麦4万公斤,烤烟2万公斤,油菜4万公斤。 --人口总数:824人 农业人口:810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5.7086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2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3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桃子,大枣,肉鸽 名特产品:肉鸽 办公所在地:柿花组 |
盐井村 |
盐井村是六桶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面是石头村,西面与林木村接壤,南面与石板交界,北面与六桶村相接。总面积3.2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全村辖四个村民组,农户235户,人口1248人,耕地面积1616亩,其中田85亩,非耕地面积253亩。主产玉米、大豆、小麦、洋芋等,年玉米总产量22万公斤,水稻2.7万公斤,小麦10万公斤.且地质适宜烤烟、油菜生长,因此,烤烟、油菜是盐井村的经济支柱产业,年可产油菜5万公斤,烤烟9万公斤,为盐井村民脱贫致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盐井的来历,据推测约在明朝以前,当地“夷蛮”曾在现卫生院处采水熬盐。因“夷蛮”不纳贡,被官兵剿灭,所开盐井也因此而遭封闭。 清朝光绪年间也曾在盐井开设集市,1890年(庚寅年),文发科在现在的老街喻家墓坟前面杀猪开场,1995年6月,六桶乡人民政府从六桶老街迁盐井后,集市贸易也相继迁来,由于该贸易市场地处黔西、金沙、息烽、修文四县交界地,是四县边境居民交易的集中场所,因此,每到场天,商贾云集,集市繁华,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人口总数:1248人 农业人口:1162人 非农业人口:86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1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盐井,四轮,上罗,下罗 生产总值:12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烤烟,花生,小麦,洋芋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新集镇 |
金星村 |
金星村在石头村的西面。金星村东面、西、南面分别是花榔、石板和大兴交界。总面积2.7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组。全村农户149户,总人口795人,其中少数民族155人,总耕地面积709亩,其中农田335亩,旱地374亩。该村海拔1150米,气候温和,适宜种植玉米、水稻、小麦、洋芋、油菜等。玉米年产量11.1万公斤,水稻年产量20万公斤,小麦年产量2.6万公斤,洋芋2万公斤,油菜2万公斤。 金星村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其人工造林50多亩,天然林200多亩,是个山青水秀的地方。金星水库是国家小二型水库,是六桶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仅保证了几个村的农田的灌溉,而且是周围居民游泳、钓鱼的好地方。该水库从1965年开始修建,至2004年历经39年时间,在乡党委政府的组织下,在全乡人民的艰苦奋斗下,国家多次拨款改建、维修和加固,最后修成高22米、长110米、顶宽4米的大坝一座。水库面积0.65平方公里,容水119万方。修主渠道一条,长1.5公里,支渠道3条,长7.6公里。灌溉金星、花榔、石头、大兴四村农田650亩。金星水库是花榔水系源头之一,与田园水系汇集于花榔村清水沟、经花榔田坝过孟家槽进入落水洞,后经九庄地界形成躲兵洞伏流。 --人口总数:792人 农业人口:785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2.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莆,全兴,彬林,沙湾 生产总值:63.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油菜,小麦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彬林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