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村全村5个村民组,村组干部12人,村民396户,人口总数为1471人,其中党员24人。土地面积1280亩,退耕还林200亩。我村气候宜人,空气新鲜,物产丰富,目前基本走上小康之路。
--人口总数:1471人 农业人口:1465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5.4666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创建和谐、文明村
--所辖村:下坝,孟家田,香寨,上小屯,下下屯 生产总值: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香纯蔬菜合作社 名特产品:盆景蔬菜 办公所在地:下坝组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资源:铁矿、铝矿、煤矿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123200 | 550200 | -- | 查看 水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尖山村 |
尖山村位于谷堡乡西南面,距乡人民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辖区总面积5.2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组,耕地总面积1022亩,其中,田400亩,土622亩,现有人口1052人,农户数217户,劳动力580人,森林覆盖面积1500亩,种有桃树500余亩,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交通便利,谷堡—平寨水泥公路贯穿其中,水、电、通讯设施齐全,年均气温13.9℃,无霜期270天,年均降雨量13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高海拔,季风性、高原性、多样性立体型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牧草生长,没有工厂、企业污染,土壤、水、空气经市相关部门检测达无公害生产指标 --人口总数:1052人 农业人口:1047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5.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2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构建环保、和谐、文明村 --所辖村:尖山,上硐,洋坝田,渔洞 生产总值:4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艳红桃基地 名特产品:艳红桃,科技杨梅 办公所在地:洋坝田组 --自然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 资源:煤矿,铁矿 |
新堰村 |
新堰村位于修文县城西部10公里,谷堡乡政府西北部3.5公里,原生态度的自然环境,辖区面积约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0亩,总人口1350人,人居数较为分散,6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寨落,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鸡鸣狗叫,盛气怏然。 林地山川秀丽,集种植、养殖于一体的环保农产品多姿多彩,多民族聚居,有汉、苗、仡佬、青等民族,民族气息浓厚,两大渔业养殖基地“桃花湖”和“醉仙湖”,环境优美,视野开阔,实在是个垂钓的好地方。美丽的落水岩瀑布位于“情人桥”下方50米处,地形陡峭,如临仙境。穿洞溶洞与上花、哨上两村相邻,洞内溶浆千姿百态,极为壮观。 生态度旅游已成为我村的发展方向,这里有纯朴好客的人民,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这里有秀丽的山川景色,这里有独具特色的可口农家饭菜……来吧!新堰村欢迎您!!! --人口总数:1350人 农业人口:1345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2.302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仡佬族,青族 发展口号:选择了目标,就选择了困难与坎坷;勇于挑战,贫瘠的土地也会开出美丽的鲜花。 --所辖村:新建组,新堰组,新生组,新坪组,新庄组,新田组 生产总值:18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桃花湖养鱼基地 名特产品:金秋梨,猕猴桃,西红柿,葡萄,桃 办公所在地:新堰组村综合大楼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风光秀丽,气候宜人 资源:土地肥沃,风光秀丽,气候宜人 |
下花村 |
下花村位于谷堡乡北面,距乡人民政府10公里,辖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数589人,其中劳动力388人,总户数178户。耕地总面积877亩,其中田面积227亩,土面积650亩。森林覆盖面积150亩,种有金秋、猕猴桃等果树453亩。 --人口总数:697人 农业人口:692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1.7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3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金秋梨,猕猴桃 名特产品:金秋梨,李子,猕猴桃 办公所在地:下花组 |
下硐村 |
下硐村位于谷堡乡西北部,辖区总面积41平方公里,有6个村民小组,有4个自然村寨,人居分散,总户数276户,人口875人,现有劳动力545人,耕地面积1127亩,其中田225亩、土902亩,森林覆盖面积3500亩,人均纯收入3804元,经果林种植面积1865亩。 --人口总数:875人 农业人口:874人 非农业人口:1人 --行政区面积:2.0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2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把下硐村发展成为特色猕猴桃之村 --所辖村:下硐村一组到六组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猕猴桃,李子 名特产品:猕猴桃,李子 办公所在地:下硐村四组 |
水口村 |
水口村全村5个村民组,村组干部12人,村民396户,人口总数为1471人,其中党员24人。土地面积1280亩,退耕还林200亩。我村气候宜人,空气新鲜,物产丰富,目前基本走上小康之路。 --人口总数:1471人 农业人口:1465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5.4666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创建和谐、文明村 --所辖村:下坝,孟家田,香寨,上小屯,下下屯 生产总值: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香纯蔬菜合作社 名特产品:盆景蔬菜 办公所在地:下坝组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资源:铁矿、铝矿、煤矿 |
哨上村 |
哨上村位于谷堡乡西北部,辖区总面积4.098平方米,距谷堡乡政府有12.5公里,距修文县城17.5公里,全村农户有90%从事农业、5%在外以商、5%从事运输业。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人居较分散,全村总户数215户,人口795人。现有劳动力528个,耕地面积1100亩,其中:田282亩,土818亩,森林覆盖率1200亩。经果林种植面积5280亩,主要有桃、梨、枇杷、猕猴桃等。 三人坟,即三人同埋一所坟,三个坟头一个坟尾,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是阳明文化创始人王阳明先生所造,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有一吏目携一子一仆离京赴任,路经龙场,(今修县城)天遇,投宿当地土苗家。次日起程不久,因瘴气所侵,昼夜之间,父、子、仆相继死于山麓。龙场驿驿丞王守仁不忍死者暴尸山野,亲率二童子前往就地埋葬,三人同埋一所坟,三个坟头一个坟尾,并写下“瘗旅文”以示凭吊。后人为纪念此事,将“瘗旅文”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山丫口的驿道旁。从此,当地人俗称此地为 “大碑丫口”。清代文人吴楚材、石调候编辑“古文观止”将“瘗旅文”收录其中,刊印流传于世。石碑于清嘉庆年间倒毁后以重新补立。凡过往行人到此都要坐下小憩、阅其文、观其墓,抒感叹之情。 --人口总数:960人 农业人口:955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李子" 名特产品:“李子”,“金秋梨” 办公所在地:哨上村综合楼 |
上花村 |
上花村位于谷堡乡北面,距乡人民政府6公里,辖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数911人,其中劳动力506人,总户数241户。耕地总面积1480亩,其中田面积493亩,土面积987亩。森林覆盖面积1582亩,种有金秋梨等果树324亩。 --人口总数:911人 农业人口:905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金秋梨 名特产品:金秋梨,西红市 办公所在地:吴家庄组 |
平寨村 |
平寨村地处谷堡乡边缘,多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良好发展农村建设,对蔬菜,果园等的种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对养殖业也均做了多方实验,部分群众已经脱贫,走上了小康之路,在以后的时间里,平寨村领导班子将继续带领群众走上科学种养殖的道路,为实现奔小康而不懈努力! --人口总数:2113人 农业人口:2181人 非农业人口:32人 --行政区面积:12.478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1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所辖村:9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粮油,果蔬 名特产品:猕猴桃,杨梅,樱桃 办公所在地:猫冲集市 --自然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资源:煤矿,铝矿 |
折溪村 |
折溪村,地处修文县城西南,离修文县城5公里。距谷堡乡政府驻地2公里,辖区面积8.6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09亩。全村总人口1971人,593户。有11个村民组,其中50 户,200人以上集中连片居住的村寨5个。 折溪村人均纯收入3708 元。粮食总产量562 吨。以金秋梨、猕猴桃种植为主要产业,现以发展种植金秋梨3000亩,小叶苦丁茶1000亩,年产金秋梨150万斤创收175万元。曾举办了三届梨花节,成为谷堡乡农家乐旅游接待点,2004年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称号。 折溪村古隆的由来 折溪,即谷堡乡折溪村,是修文县城西出口的咽喉之地,距县城4公里,离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折溪即“折旗”之变音,古隆在折溪之境内,古隆即“裹拢”之演化,其地名由来已久。 相传,清朝“吴王巢水西”(民间传闻吴三桂叛乱)年间,今古隆一带山清水秀,田土丰腴,富甲一方。当地民风强悍,寨内男丁素有白天耕作,夜晚练兵,农忙种地,农闲操练的世代传统。整个地方的民众个个武艺高超,人人疾恶如仇,户户扬善惩恶,家家视死如归。威名久闻黔省内外,令方圆数百公里的歹徒劫匪闻风丧胆,不敢侵扰。 折溪村古隆地段是吴王巢水西进军黔西的必须路段,吴军也久闻古隆地区民间武装的厉害,连夜悄然从修文行军踏入谷堡望城坡时,首领命令全部旗手丢掉旗杆,折叠旗帜暗渡陈仓,行军到古隆地界的界牌时,叛军更是心惊胆颤,生怕暴露半点目标,首领再次命令“裹拢军旗,急速前进”。此后,都被站岗放哨的民丁看得清清楚楚,古隆名声更加大震。从今以后人们更将望城坡一带称为“折旗”,古隆则称为“裹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语言的变迁,“折旗”变音为“折溪”,“裹拢”则演化为“古隆”。 --人口总数:1971人 农业人口:1963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8.6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0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办公所在地:折溪村综合楼 --所辖村:“一到十一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75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金秋梨”,“猕猴桃” 名特产品:“金秋梨”,“猕猴桃” |
绿水村 |
绿水村距修文县城27公里,距谷堡乡政府所在地17公里,全村下辖5个村民组,有287户,906人。全村有耕地面积890亩。其中田360亩,土530亩。全村以养殖波尔山羊和经果林种植为主要产业。 拟建项目:硬化村组公路4公里;维修山塘3口;修建小水窖;发展种养殖业;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人口总数:906人 农业人口:900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办公所在地:绿水村二组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生产总值:28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波尔山羊和经果林种植 名特产品:“波尔山羊”“金秋栗” |
谷堡村 |
谷堡村地处谷堡乡政府驻地,距修文县城8公里。该村有9个行政村民组,辖 8个自然村。全村有土地面积约8.9平方公里,境内高山纵横,石林林立,山区面积占 95 %。最高海拔 1310米,平均海拔1210米,年平均气温 13.6 ℃。森林面积约3000亩(公益林面积50亩,用材林面积 3000亩),森林覆盖率43%;荒山、荒地面积28亩,草地0亩;固耕地 1410亩(水田455亩、旱地955亩),人均占地 0.92亩;有1处矿山,占地100亩(主要有铁矿、铝矿)。 --人口总数:1621人 农业人口:1603人 非农业人口:18人 --行政区面积:1.459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金秋梨,猕猴桃 名特产品:金秋梨,猕猴桃,甜柿,核桃,杨梅 办公所在地:谷堡村三组 |
红焰村 |
红焰村位于谷堡乡东北部,辖区总面积5762平方米,有7个村民小组,有两个自然村寨,人居分散,总户数230户,人口973人,耕地面积1383亩,其中田623亩、土760亩,山塘3个,森林覆盖面积1000亩,人均纯收入2189元,经果林种植面积650亩,其中有布郎李、金秋梨、李子、杨梅、葡萄,65%是以农作物水稻、玉米为主,平均有三分之一农户养殖了能繁母猪一头。 --人口总数:973人 农业人口:971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2.50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8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好一多,金秋梨 名特产品:好一多,布郎李、金秋梨、李子、杨梅、葡萄 办公所在地:红花园组 |
红星村 |
红星村位于修文县城16公里的一个偏远山村,东邻平寨村,西抵平滩村,南接水口村,北连清镇麦格乡。 村面积11.7公顷,总户308户,人口898人,下辖6个村民组,我村村民都是以种植业为主,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猕猴桃产业,它是远近闻名,他给我村村民带来了不薄的收入,到目前,我村村民基本脱离了贫困的足迹. --人口总数:898人 农业人口:876人 非农业人口:22人 --行政区面积:2.3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发展是前提 --所辖村:“一到六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猕猴桃基地” 名特产品:“猕猴桃” 办公所在地:红星三组 --自然条件:土地广泛 资源:土地 |
富裕村 |
富裕村位于谷堡乡西南面,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我们富裕村的人主要以种植水果为主,主要是猕猴桃、金秋梨、布朗李、板栗等,还逐渐形成了种植基地,成为村里人致富的渠道之一。最近几年,富裕村的人们开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现在村里人的生活,真的像村名那样,富裕了! --人口总数:2072人 农业人口:1920人 非农业人口:152人 --行政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 发展口号:发展才是硬道理 --所辖村: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矿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猕猴桃 办公所在地:富裕村街道 --自然条件:富裕村位于谷堡西南面,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资源:煤矿 |
大寨村 |
大寨村位于谷堡乡西北部,辖9个村民小组,有7个自然村寨,人居分散,总户数428户,人口1810人,现有劳动力1190人,耕地面积2027亩,其中田903亩、土1124亩,森林覆盖面积3700亩,人均纯收入2804元,经果林种植面积540亩。 --人口总数:1810人 农业人口:1801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2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李子,梨子 名特产品:李子,梨子 办公所在地:大寨村大寨组 |
大堰村 |
大堰村距谷堡乡政府7公里,距修文县城8公里,处于“修六”公路沿线,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3.576平方米,耕地面积873亩,其中田420亩,土453亩,森林覆盖面积1000亩,经果林种植面积900亩,粮食总产量336吨,人均纯收入1764元,现有山塘6个。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263户873人,其中大堰组64户229人,岩草坡组44户142人,红星组60户186人,刘家湾组56户194人,沙田组39户122人,其中沙田组较远,交通及为不便。大堰村现有大型养殖场3个,其中投资200万以上规模企业2个,投资80万规模企业1个。 --人口总数:873人 农业人口:867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7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李子,梨子 办公所在地:大堰组 |
大塘村 |
大塘村有九个村组组成,总耕地面积2093亩,其中水稻田908亩,旱地118亩,总户834户,总人口3008人,有小学一所,有狗洞河,水利提水站,早熟蔬菜基地。该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境内有猫跳河五级电站,两条公路贯通。无矿产资源。 --人口总数:3008人 农业人口:2993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0.41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9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到九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8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早熟蔬菜” 名特产品:“早熟蔬菜” 办公所在地:大塘村综合楼 |
长冲村 |
长冲村位于谷堡乡东南面,东与龙场镇接壤,南接猫跳河、与清镇市隔河相望,西与尖山村、平寨村相邻,北接谷堡村、折溪村。全村面积12450亩,林地面积为7361亩(有林地面积3550.5亩、灌木林地面积2627亩、未成林地1183.5亩),耕地面积为940亩(其中:田233亩、土707亩),其他面积4149亩。全村总人口683人,有5个村民组(其中三组以苗族为主)。有矿山企业3个,水、电、移动、联通、电脑通讯网络、-网络覆盖全村。 --人口总数:683人 农业人口:662人 非农业人口:21人 --行政区面积:8.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果蔬休闲村 --所辖村:长冲上一组,长冲下一组,长冲二组,长冲三组,长冲四组 生产总值: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矿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葡萄 办公所在地:长冲村二组 |
平滩村 |
平滩村位于谷堡乡西北面,距修文县城17公里,到谷堡乡政府10公里,南连水口,红星两村,北抵绿水村,东与清镇市麦格乡隔河相望,西接大塘村。辖区总面积60234公顷,耕地面积1988亩,其中粮田322亩,土866亩,退耕还林680亩,覆盖面2300亩。 我村下辖六个村民组,有417户人,总人口1337人, 半年来,平滩村共修建果园机耕道12公里,全村种植猕猴桃2100余亩。 --人口总数:1433人 农业人口:1423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1.5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8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誓把荒山变金山 --所辖村:“一到六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8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猕猴桃基地”,“布郎李基地” 名特产品:“猕猴桃”,“布郎李” 办公所在地:平滩综合楼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 资源:土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