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糖村位于新店镇西南部,距清镇市64公里,距新店镇人民政府17.5公里,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东与王庄乡岩头村接壤,北与大兴村为伴,西与织金县相望,北与龙洞村、化龙村互邻。
村辖共5个村民组,居住民族有汉族、彝族、苗族、布依族、川青等,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2.5%。2010年末,全村总户数319户,总人口113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48人。全村农业人口1119人,占总人口的1.0%。人口出生率2.7‰,符合政策生育率90.4%以上。全村有劳动力785人,在劳动构成上,第一产业劳动力646人,第二产业劳动力139人,在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的430人,初中文化的236人,高中及以上文化109人,脱盲人员17,文盲半文盲2人。
蜂糖村位于原321国道,目前镇公路与流长乡串村而过,村境内有5个村民组通公路,烟叶收购站1个,密集式烤房2座,移动网站1个,电信网站1个,全村水电也通完。
蜂糖村均为喀斯特地貌地带;全村最低海拔95米,土壤主要是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的综合肥力条件普遍较差。地面切割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出露岩层和成土母质类型多样,酸性壤占百85%。土质土壤适合种植水果、蔬菜、主要以考研、玉米、油菜为主。
蜂糖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91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5-9月,降雨565毫米左右,平均气温21℃左右,无霜期300天,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左右,属于亚热带温凉湿润而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人口总数:1134人 农业人口:1119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98.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布依族、川青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跑马组,蜂糖组,查二岩组,大坡组,龙井组, 生产总值:36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油菜,小麦 名特产品:晚熟李子 办公所在地:跑马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181103 | 551400 | -- | 查看 蜂糖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店社区 |
驻新店村,有居民近1500人,耕地面积850亩,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该村交通便利、人杰地灵、治安环境好,具有丰富的石灰岩和沙石资源,根据目前新农村的建设规划,比较适宜开发沙石业及水泥制品加工;土壤肥沃,退耕还林面积500亩,目前绿树成荫,适宜发展养殖业;鉴于该村周边正在建设塘寨电厂、待建枣矿煤矿、清黔高速等,该村适宜发展饮食业和休闲娱乐业。 --人口总数:1500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1500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仡佬,水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738.1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沙石 办公所在地:原文化中心一楼 |
东风社区 |
东风社区位于新店镇政府约0.5公里处,辖区内包括13个行政村。总面积约新店镇面积的三分之一。总人口1980人、790户,其中60岁以上的700人;18至59周岁的800人;16周岁以内的390人。 东风社区三年发展规划: 1、引进外资,在社区投资办厂,解决社区剩余劳动人的问题。 2、贫困的非农业人口做到应保尽保,解决部分困难家庭的吃饭问题。 3、增加零就业家庭的名额,让部分家庭增加经济收入。 --人口总数:1980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1980人 --行政区面积:4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0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村办公厂 名特产品:肉猪 办公所在地:新店镇东风开发区 |
大寨村 |
大寨村委会驻马槽井,现辖大寨、马路、岩脚,马槽井4个村民组。10个自然村寨,全村298户1238人,有汉、仡佬、布依等民族,耕地面积1873.74亩。全村用电照明,通乡村公路。 --人口总数:1238人 农业人口:1088人 非农业人口:150人 --行政区面积:4.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73.74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寨,马路,岩脚,马槽井 生产总值:201.8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果蔬 办公所在地:马槽井 |
教场村 |
教场村位于新店镇西南部,距县城60公里,距新店镇人政府16公里,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东与龙洞、蜂糖村相邻,南与流长乡盖陇村互邻,西与织金县相望,北与王寨村相邻。 教场村辖6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布衣、白族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0%。2010年末,全村总户数346户,总人口109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1人。全村农业人口1080人,占总人口的0.98%。人口出生率6.5‰,符合政策生育率91.5%以上。全村有劳动力618人,在劳动构成上,第一产业劳动力570人,第二产业劳动力48人,在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的368人,初中文化的222人,高中及以上文化28人,脱盲人员28,文盲半文盲2人。 教场村位于原321国道,目前通村公路情况。村境内有6个村民组,其中2个村民组未通路。 教场村均为喀斯特地貌地带;全村最低海拔110米,土壤主要是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的综合肥力条件普遍较差。地面切割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出露岩层和成土母质类型多样,酸性壤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土质土壤适合种植水果、蔬菜、玉米、油菜、烤烟等农作物。 教场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812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5-9月,降雨665毫米左右,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夏秋两季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0℃左右,无霜期300天,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左右,属于亚热带温凉湿润而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人口总数:1092人 农业人口:1080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96.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布衣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上寨组,田坝组,新寨组,教场组,袁家沟组,落圈岩组 生产总值:17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油菜,玉米 名特产品:肉鸡 办公所在地:上寨村 |
椒园村 |
椒园村位于新店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辖两个村民组,现有常住人口154户,农业人口121户,243人,非农业人口33 户,231人。有5户苗族。全村面积1720亩,耕地面积684亩,林地522亩,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李子、樱桃、桃子等水果,有农家乐等旅游船一路观光。 --人口总数:474人 农业人口:243人 非农业人口:231人 --行政区面积:172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8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 --所辖村:上椒园组,下椒园组 生产总值:1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旅游业 名特产品:玉米,樱桃,李子 办公所在地:椒园村上椒园组 |
季腰村 |
季腰村委会驻季腰坡,辖季腰坡、中寨、龙井3个村民组,4个自然村寨299户1216人。有汉、苗、布依等民族,耕地面积111.68亩,全村用电照明。村寨通乡村公路。 --人口总数:1216人 农业人口:1203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4.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6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季腰坡,中寨,龙井 生产总值:3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蔬果 办公所在地:季腰坡 |
化龙村 |
化龙村位于新店镇西南部,距县城52公里,距新店镇人政府12公里,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东与龙洞村接壤,南与蜂糖村互邻,西与王寨村为伴,北与大马窝村相望。 化龙村辖7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布衣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0%。2010年末,全村总户数440户,总人口144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1人。全村农业人口1427人,占总人口的1.3%。人口出生率5.6‰,符合政策生育率91.5%以上。全村有劳动力801人,在劳动构成上,第一产业劳动力725人,第二产业劳动力86人,在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的262人,初中文化的436人,高中及以上文化55人,脱盲人员51,文盲半文盲1人。 化龙村位于原321国道,目前通村公路四通八达。村境内有7个村民组通公路。 化龙村均为喀斯特地貌地带;全村最低海拔101米,土壤主要是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的综合肥力条件普遍较差。地面切割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出露岩层和成土母质类型多样,酸性壤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土质土壤适合种植水果、蔬菜、烤烟等农作物。 化龙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812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5-9月,降雨665毫米左右,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夏秋两季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0℃左右,无霜期300天,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左右,属于亚热带温凉湿润而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人口总数:1447人 农业人口:1427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中街组,大元组,小箐组,大井组,大土组,白龙组,尖坡组 生产总值:4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 名特产品:中药土鸡 办公所在地:化龙村 |
韩家寨村 |
韩家寨村:村委会驻韩家寨,现辖韩家寨,龙井,大粪田、高寨、路边、徐家田6个村民组13个自然村寨,416户1690人,有汉、苗、布依、仡佬等民族,耕地面积431亩,其中田325.3亩,全村用电照明,村寨通乡村公路。 --人口总数:1758人 农业人口:1750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56.3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仡佬,白,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韩家寨,龙井,大粪田、高寨、路边、徐家田 生产总值:231.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辣椒 办公所在地:韩家寨村 |
蜂子岩村 |
蜂子岩村:村委会驻蜂子岩,现辖蜂子岩、花坡、冒井3个村民组,8个自然村寨,168户696人,有汉、苗等民族,耕地面积804.02亩。全村用电照明,村通乡村子公路。该村村委会驻地蜂子岩。四面环山,地包建寨,村左侧白岩有孔,形似蜂窝,故名,系清道光年间进士郭超凡出生地,现存老宅一幢,无字碑一块。 --人口总数:688人 农业人口:68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4.2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蜂子岩,花坡,冒井 生产总值:42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油菜,烤烟 名特产品:油菜,烤烟 办公所在地:蜂子岩村 |
蜂糖村 |
蜂糖村位于新店镇西南部,距清镇市64公里,距新店镇人民政府17.5公里,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东与王庄乡岩头村接壤,北与大兴村为伴,西与织金县相望,北与龙洞村、化龙村互邻。 村辖共5个村民组,居住民族有汉族、彝族、苗族、布依族、川青等,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2.5%。2010年末,全村总户数319户,总人口113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48人。全村农业人口1119人,占总人口的1.0%。人口出生率2.7‰,符合政策生育率90.4%以上。全村有劳动力785人,在劳动构成上,第一产业劳动力646人,第二产业劳动力139人,在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的430人,初中文化的236人,高中及以上文化109人,脱盲人员17,文盲半文盲2人。 蜂糖村位于原321国道,目前镇公路与流长乡串村而过,村境内有5个村民组通公路,烟叶收购站1个,密集式烤房2座,移动网站1个,电信网站1个,全村水电也通完。 蜂糖村均为喀斯特地貌地带;全村最低海拔95米,土壤主要是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的综合肥力条件普遍较差。地面切割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出露岩层和成土母质类型多样,酸性壤占百85%。土质土壤适合种植水果、蔬菜、主要以考研、玉米、油菜为主。 蜂糖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91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5-9月,降雨565毫米左右,平均气温21℃左右,无霜期300天,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左右,属于亚热带温凉湿润而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人口总数:1134人 农业人口:1119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98.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布依族、川青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跑马组,蜂糖组,查二岩组,大坡组,龙井组, 生产总值:36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油菜,小麦 名特产品:晚熟李子 办公所在地:跑马组 |
方家寨村 |
方家寨村行政区域面积10.4平方公里,辖区有十个村民组。总人口1957人,全部为农业人口,主要由汉、苗等民族组成。农民主要是以种植经济收入为主。2010年年底,我村生产总值达12万。 --人口总数:1957人 农业人口:1900人 非农业人口:57人 --行政区面积:10.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方家寨,上田坝,中田坝,下田坝,上青山,下青山,叭咡洞,窝凼 生产总值:1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次早熟蔬菜 办公所在地:方家寨村方家寨组 |
白果村 |
白果村辖4个村民组,总户数236,总人口768人,耕地面积733.61亩,荒山1344.20亩。 白果村第三季度村务公开:民政办发放抗旱救灾物资7户,每户200元,分别发放到本村“五保”,低保困难户手中。其中:王保户2户:周仕刚、杨兴;低保户5户:罗开富、杨光忠、杜顺祥、高齐龙、顾思华。 本村少数民族芦笙舞,是我们村的民族风情,每年春节举行一次。 我村由于占有天然的地利优势,全村共有236户人家,全村栽种蔬菜为主,每户每年栽种白菜不少于1亩,每亩产量不少于2000公斤。 --人口总数:768人 农业人口:762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33.61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彝,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白果,大石板,月亮坡,毛栗坡 生产总值:231.0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白菜 办公所在地:新店镇白果村白果组 |
代书田村 |
代书田村,位于原新店镇行政中心东面,所辖面积2.5平方公里,共7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259.56亩,全村总人口1810人,非农业人口30人,距现在新店镇行政中心所在地10公里。交通便利,气候良好,民风朴实,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养殖业。 --人口总数:1810人 农业人口:1780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59.56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水族,白族,苗族等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代书田组,冒沙井组,大山组,猫山组,上坝组,鸡关山组,朱家寨 生产总值:36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烤烟,油菜等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代书田组 --自然条件:空气清闲,气候家人,冬暖夏凉 资源:煤矿资源 |
龙洞村 |
龙洞村位于新店镇东南部,距县城53公里,距新店镇人政府13公里,全村总面积4.7平方公里,东与蜂子岩村接壤,南与蜂糖村互邻,西与化龙、教场、王寨村为伴,北与老鹰山村相邻。 龙洞村辖5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布依、白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2010年末,全村总户数271户,总人口945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1人。全村农业人口940人,占总人口的1%。人口出生率0.84%,符合政策生育率91.5%以上。全村有劳动力568人,在劳动构成上,第一产业劳动力405人,第二产业劳动力163人,在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的195人,初中文化的280人,高中及以上文化62人,脱盲人员30,文盲半文盲1人。 龙洞村位于原321国道南面,目前通村公路四通八达。村境内有3个村民组通公路。 龙洞村均为喀斯特地貌地带;全村最低海拔101米,土壤主要是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的综合肥力条件普遍较差。地面切割较大,地形地貌复杂 --人口总数:945人 农业人口:940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4.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51.4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坪上组,龙洞坡,小寨组,石丫口组,桃子园组 生产总值:24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油菜,玉米 名特产品:晚熟李子 办公所在地:坪上组 |
大营村 |
大营村委会驻皮匠湾,现辖蒙家寨、谢家寨、皮匠湾、煤洞寨、梨园5个村民组,5个自然村304户1096人,有汉、布依等民族,耕地面积498.49亩,其中田250亩,全村用电照明,村寨通乡村公路。 --人口总数:1096人 农业人口:974人 非农业人口:122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98.49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蒙家寨,谢家寨,皮匠湾,煤洞寨,梨园 生产总值:22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生态野猪 办公所在地:皮匠湾 |
大兴村 |
大兴村位于新店镇东南部,距县城65公里,距新店镇人政府25公里,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东与王庄乡铧口村接壤,南与流长乡马陇村互邻,西与教场村为伴,北与蜂糖村相邻。 大兴村辖3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布依、仡佬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0%。2010年末,全村总户数224户,总人口82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6人。全村农业人口811人,占总人口的98.98%。人口出生率6‰,符合政策生育率91.5%以上。全村有劳动力683人,在劳动构成上,第一产业劳动力660人,第二产业劳动力23人,在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的429人,初中文化的101人,高中及以上文化17人,脱盲人员89,文盲半文盲2人。 大兴村位于原321国道,目前通村公路四通八达。村境内有2个村民组通公路。 大兴村均为喀斯特地貌地带;全村最低海拔102米,土壤主要是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的综合肥力条件普遍较差。地面切割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出露岩层和成土母质类型多样,酸性壤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土质土壤适合种植水果、蔬菜、烤烟等农作物。 大兴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812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5-9月,降雨665毫米左右,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夏秋两季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0℃左右,无霜期300天,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左右,属于亚热带温凉湿润而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人口总数:824人 农业人口:811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7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兴组,团山组,石山组 生产总值:1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油菜 名特产品:肥猪 办公所在地:大兴组 |
大山村 |
大山村委会驻偏石板,现辖大山、偏石板、藏家寨、岩头、大田、汪家寨7个村民组,10个自然村寨,298户1104人,有汉、苗、彝等民族,耕地面积617亩,其中田132亩,全村用电照明,村寨通乡村公路。 --人口总数:1104人 农业人口:1100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1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山,偏石板,藏家寨,岩头,大田,汪家寨 生产总值:16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油菜 办公所在地:偏石板 |
大麻窝村 |
大马窝村9个组,771户,2457人,耕地面积1605亩,退耕还林274亩,集体林场94亩,交通便利,党员40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 --人口总数:2457人 农业人口:2379人 非农业人口:78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0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川青,仡佬,白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山,马洞,双狮,联合,教场,设场,螗庄,石朝门,金钟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油菜,玉米 名特产品:油菜,玉米 办公所在地:大马窝村设场组 |
大坝村 |
大坝村委会驻大水井,现辖石门坎、大坝、沙坡、花围墙、毕架山、大水井6个村民组,13个自然村寨,295户1297人,有汉、苗、彝、布依族杂居。耕地面积525亩,其中田24亩,全村用电照明,村寨通乡村公路。1936年2月红军长征从大坝、沙坡、大水井、大山脚等6个村寨过境。该村现存碉楼古堡一栋。在大坝南约500米的花围墙组,因有百年桂花古树、古石墙而得名,遗址部分尚在。在大坝北约2公里的笔架山组,因山形象笔架而得名,因与河对岸的八仙洞遥遥相望,故又有“八仙过海”之传说。 --人口总数:1297人 农业人口:1188人 非农业人口:109人 --行政区面积: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2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石门坎,大坝,沙坡,花围墙,毕架山,大水井 生产总值:26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油菜,玉米 办公所在地:大水井 |
茶店村 |
茶店村坐落在新店镇行政中心东面离321国道2公里距镇政府行政中心6公里,东抵大寨村,南抵大马窝,西抵马鞍村,北抵二岩村,全村管辖8个村民组,507户,1836人。其中:党员15人,团员75人。村建小学一所,教师7人,耕地面积1142亩,田86亩。全村主产玉米、油菜、李子、桃子、葡萄、枇杷等农作物果树。全村通电能路。 --人口总数:1836人 农业人口:1876人 非农业人口:40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42.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1,2,3,4,瓦厂,金钟,大元,联合 生产总值:39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油菜 名特产品:葡萄,七彩山鸡 办公所在地:新店镇茶店村 |
二岩村 |
二岩村委会驻大二岩,辖大二岩、小二岩、坪上、石灰窑4个村民组,4个自然村寨,160户634人。耕地面积337.8亩,全村用电照明,村寨通乡村公路。该村在镇西北,农业学大寨时称群生,因农业生产抓得较好,各地都到此参观学习,曾有过“远学大寨,近学群生”的农业生产口号。1936年2月,红军长征从坪上、大二岩、坪上、石灰窑4个村寨通过。 --人口总数:634人 农业人口:622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7.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二岩,小二岩,坪上,石灰窑 生产总值:23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肉鸡 办公所在地:大二岩 |
王家坝村 |
村委会驻龙滩,辖龙滩、王家坝、新寨、韩家屋基4个村民组,17个自然村寨,全村290户1095人。有汉、彝、苗、布依等民族。耕地面积1881亩,全村用电照明,通乡村公路。1936年2月,红军长征从龙滩,凉水井、韩家屋基、马驮子4个村寨过境。 --人口总数:1095人 农业人口:1021人 非农业人口:74人 --行政区面积: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8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龙滩,王家坝,新寨,韩家屋基 生产总值:211.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肉猪 办公所在地:龙滩 |
中坝村 |
中坝村委会驻中坝,现辖园田、大竹林、中坝、袁家寨、盐井、周兴、芦蒿林、下坝、靛塘9个村民组。9个自然村寨,330户1493人,有汉、水、布依等民族,耕地面积807亩,其中田490亩,村寨通乡村公路。 --人口总数:1493人 农业人口:1454人 非农业人口:39人 --行政区面积:5.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水,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园田,大竹林,中坝,袁家寨,盐井,周兴,芦蒿林,下坝,靛塘 生产总值:227.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油菜花 办公所在地:中坝 |
岩湾村 |
岩湾村委会驻中心。现辖鱼田、上岩湾、下岩湾、中心、环岩、河尾、良田、水头、上寨、沙坡10个村民组,12个自然村寨,406户1886人,有汉、彝、布依、仡佬 等民族,耕地面积754亩,其中田2998亩,全村用电照明,村寨通乡村公路。该村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矿,海拔较低,仅850米左右,气候炎热,盛产早熟果蔬,是新店镇万亩次早熟优质绿色无公害果蔬基地的核心区之一。1936年2月,红军长征从上、下岩湾、良田、大、小鱼田5个村寨过境。该村下韦家寨寨后有一金鸡洞,有水,钟乳石凝结,洞顶高达数丈,直通五十里处的暗流大槽。 --人口总数:1886人 农业人口:1627人 非农业人口:259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5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布依,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鱼田,上岩湾,下岩湾,中心,环岩,河尾,良田,水头,上寨,沙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煤矿,果蔬 办公所在地:中心 |
鸭院村 |
鸭院村:村委会驻下寨,现辖上寨、下寨、衙院3个村民组,8个自然村寨228户790人,有汉、苗、水等族。耕地面积637亩,全村用电照明,村寨通乡村公路。该村在新店镇西南部,原名衙院,是鸭池河岸新店境内海拔最高的村,站在该村与大坝村交界的龙洞坡上,可将鸭池河整个谷地尽收眼底。该村以苗族为主,汉、苗混居。其衙院组四山环伺,屯坎建寨,地处麻窝,团状聚落,四向分居。系古水西时龙夜土目治所驻地,旧址尚在,故名。其操场坝组寨前土坝系水西时训练士兵的操场,故名。 --人口总数:790人 农业人口:78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3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水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上寨,下寨,衙院 生产总值:20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油菜 名特产品:油菜 办公所在地:新店镇鸭院村 |
鸣池村 |
鸭池村:村委会驻上街,辖戴家沟、田上、上街、下街4个村民组、5个自然村寨,367户1564人,有汉、彝等民族,耕地面积482.34亩,其中田200亩。全村用电照明,村寨通乡村公路。1936年2月,红军长征均从5个村寨过境。鸭池组系鸭池村委会原驻地,村前就是鸭池河渡口,故名,老街中心系原清毕公路旧道,当年曾是新店镇最热闹、最繁华的街道之一,每天过往客商络绎不绝,现鸭池河渡口遗址尚在。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贺龙、肖克亲率部队,在此突破敌三旅一团的围追堵截,架桥西进。该村蕴藏着丰富的煤矿,海拔较低,仅850米左右,气候炎热,盛产早熟果蔬,是新店镇万亩次早熟优质绿色无公害果蔬基地的核心区之一。 --人口总数:1564人 农业人口:1487人 非农业人口:77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23.34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戴家沟,田上,上街,下街 生产总值:43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绿色无公害果蔬基地 名特产品:酥李,白菜,辣椒,桔子 办公所在地:新店镇鸣池村 |
学田村 |
系原学校的一片田,故名学田。村委会驻邹家寨,现辖上翻坡、下翻坡、邹家寨、河坝寨、大石板、营盘上、学田7个村民组,7个自然村寨,336户1491人,有汉、彝、青、苗、水、布依等民族。有耕地面积823.3亩,其中田547亩。全村用电照明,村寨通乡村公路。现为清镇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人口总数:1491人 农业人口:1450人 非农业人口:41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23.3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青,苗,水,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翻坡、下翻坡、邹家寨,河坝寨,大石板,营盘上,学田 生产总值:32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鱼 办公所在地:学田村 |
徐家沟村 |
我村位于清毕公路交界处的鸭池河畔,004县道贯穿全村,上有东风湖,下有索风湖,与东风发电厂毗邻,是新店镇行政中心驻地。我村有得天独厚的环境和天然温室的优势,是贵阳市的西大门。全村辖五个村民组,总户数611户,总人口1749人,耕地面积300亩,是贵阳市97个无公害次早熟蔬菜基地之一,水陆交通极为方便,发展潜力十分远大。 --人口总数:1749人 农业人口:1745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徐家沟,曾家寨,李家湾,桥头,蔡家寨 生产总值:1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次早熟蔬菜,桃子,李子 办公所在地:曾家寨组 |
小寨村 |
小寨村委会驻小寨,现辖小寨、滴水岩,土木槽3个村民组。6个自然村寨,全村185户652人,人汉、苗、布依等民族,耕地面积574.3亩,全村用电照明,通乡村公路。 --人口总数:652人 农业人口:609人 非农业人口:53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74.3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小寨,滴水岩,土木槽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金银花 办公所在地:小寨组 |
老班寨村 |
老班寨村位于新店镇西面,距镇政府行政中心所在地14公里,所辖五个村民组,238户,人口总数786人,民族主要有汉族、苗族、白族、彝族等,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6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油菜、烤烟。 --人口总数:786人 农业人口:78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9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彝 发展口号:创建和谐、文明、诚信村寨 --所辖村:一组,二组,新田组,何家坝组,祠堂组 生产总值:157.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油菜,烤烟 名特产品:油菜 办公所在地:新店镇老班寨村 |
王寨村 |
王寨村委会驻王寨,现辖长坡、大坡、中寨、沙沟、沙井、小院、下坝7个村民组,10个自然村寨,311户1177人,有汉、苗、彝、青等民族,耕地面积1620亩,全村用电照明,村寨通乡村公路。 --人口总数:1177人 农业人口:1022人 非农业人口:155人 --行政区面积:6.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长坡,大坡,中寨,沙沟,沙井,小院,下坝 生产总值:30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果蔬 办公所在地:王寨 |
老鹰山村 |
老鹰山村位于新店镇东南方向,距镇政府行政中心所在地7公里,全村所辖7个村民组,606户,人口总计1917人,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23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油菜。 老鹰山村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人民勤劳,民风淳朴。 --人口总数:1917人 农业人口:191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2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苗,彝,白,仡佬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诚信的新农村 --所辖村:落烘组,大元组,青年组,冒井组,中寨组,团坡组,蒙寨组 生产总值:287.5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油菜,李子 名特产品:晚熟李子 办公所在地:老鹰山村中寨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风景宜人。 资源:沙石 |
田坎村 |
田坎村是位于新店镇东南部,距镇政府6公里。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村委会驻荒田坝,辖荒田坝、田坎寨、红岩沟、回龙、双山杉木寨、林场7个村民组,7个自然村寨,578户人家,2010年末总人口1725人。 有汉、苗、彝、布依、仡佬等民族,耕地面积700.2亩,其中田421亩。全村用电照明,7个村寨通乡村公路。1936年2月红军长征从荒田坝、田坎寨、红岩沟、回龙、双山、杉木寨6个村寨过境。 --人口总数:1725人 农业人口:1706人 非农业人口:19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0.2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布依,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荒田坝,田坎寨,红岩沟,回龙,双山杉木寨,林场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餐饮肉鸽 办公所在地:荒田坝 |
天生村 |
天生村委会驻天生,现辖马尾寨、田坝、天生、岩头、老寨田组5个村民组,5个自然村寨,125户852人,有汉、彝、布依等民族,耕地面积671亩,其中田264亩。全村用电照明,4个村寨通乡村公路。该村村委会驻地天生桥,地处坡梁,村后侧岩壁上有一垮穴,形似桥孔,故名。 --人口总数:858人 农业人口:841人 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马尾寨,田坝,天生,岩头,老寨田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日本藤梨,水晶葡萄 办公所在地:天生组 |
桃子坝村 |
桃子坝村位于新店镇东面,距镇政府行政中心13公里,全村所辖四个村民组,223户,人口总数1032,主要有汉族、苗族、仡佬族、布依族、彝族和白族,全村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7亩。 “十二五”期间,桃子坝村的发展口号是“构建文明、和谐村寨”。现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油菜。桃子坝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人口总数:1032人 农业人口:103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1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仡佬,彝,白 发展口号:构建文明、和谐村寨 --所辖村:一组,二组,施家寨组,敖家湾组 生产总值:2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油菜 名特产品:油菜 办公所在地:新店镇桃子坝村敖家湾组 |
上归宗村 |
上归宗村:村委会驻上归宗,辖上归宗、麦子坝、牛困塘、平寨、石板井、长坡6个村民组,11个自然村寨,全村186户985人,有汉、苗等民族。耕地面积701.68亩,全村用电照明,通乡村公路。1936年2月,红军长征从上归宗、长坡、平寨3个村寨过境。 --人口总数:985人 农业人口:979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1.6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上归宗,麦子坝,牛困塘,平寨,石板井,长坡 生产总值:29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金银花基地 名特产品:金银花 办公所在地:上归宗村 |
牛坡村 |
牛坡村:村委会驻邵家院,现辖牛坡、石桥、邵家院、院墙、后坝、大坡6个村民组,10个自然村寨,298户1134人,有汉、苗、彝、青、水等民族,耕地面积1653亩,其中田203亩,全村用电照明,村寨通乡村公路。 --人口总数:1134人 农业人口:1121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5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青,水 发展口号: --所辖村:牛坡,石桥,邵家院,院墙,后坝,大坡 生产总值:28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牛坡村 |
马鞍村 |
马鞍村委会驻马鞍山,辖马鞍山、城脚寨、保田、新田、操坝、新山6个村民组,6个自然村寨,355户1390人,有汉、苗等民族,耕地面积522亩,其中田225亩。全村用电照明,村寨通乡村公路,04县道经过马鞍山、新田、保田、老寨田4个村寨。1936年2月红军长征从4个村寨过境。 --人口总数:1390人 农业人口:1105人 非农业人口:285人 --行政区面积:6.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2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马鞍山,城脚寨,保田,新田,操坝,新山 生产总值:250.1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面条 办公所在地:马鞍山 |
新店村 |
新店村辖三个村民组,大坝姐,中街组,花滩组,现有农户478户,人口1919人,耕地面积850亩,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该村交通便利、人杰地灵、治安环境好,具有丰富的石灰岩和沙石资源,根据目前新农村的建设规划,比较适宜开发沙石业及水泥制品加工;土壤肥沃,退耕还林面积500亩,目前绿树成荫,适宜发展养殖业;鉴于该村周边正在建设塘寨电厂、待建枣矿煤矿、清黔高速等,该村适宜发展饮食业和休闲娱乐业。 |
下归宗村 |
下归宗村:村委会驻归宗,辖归宗、新田、田坝、上元、和平5村民组,12个自然村寨,全村274户1105人,有汉、苗、彝、水族。耕地面积819.2亩,全村用电照明,通乡村公路。1936年2月,红军长征从12个村寨过境。 --人口总数:1105人 农业人口:1100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19.2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水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归宗,新田,田坝,上元,和平 生产总值:32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金银花基地 名特产品:金银花 办公所在地:下归宗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