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绵阳 >> 北川县 >> 漩坪乡

漩坪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漩坪乡谷歌卫星地图)


漩坪乡简介

  北川县辖乡。1935年置漩坪乡,1958年改公社,1986年建漩坪羌族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123平方公里,人口0.9万。城(口)阿(坝)公路和漩(坪)金(凤)公路交会于此。辖十里、石龙、杨柳、岩门、清洁、椿芽、瓦厂、敏溪、张坪、灯包、景家湾、永吉、元安、四松、白溪、二罐口、桐麻、烧房、楼房19个村委会和漩坪居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畜牧业有生猪、山羊。土特产有蚕茧、茶叶、药材。有电站2座。.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123平方公里 510726205 621000 0816 查看 漩坪乡谷歌卫星地图

漩坪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漩坪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曲山镇

  北川县辖镇。1911年置昌隆乡,1942年更名曲山乡,1953年置城关镇,1957年改回龙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复置城关镇,1981年更名曲山镇。位于县境南部,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2万。成(都)青(川)、城(口)阿(坝)公路交会于此。辖新街、柳坪、沙坝、曹山、大水、安子坪、茅坝、景家、石桥、任家坪、白果、华林、东溪沟、楼房坪、海光、油坊坪、小南、棕树、云里、黄家坝、治新、海源、岩羊23个村委会和曲山镇第一、二、三3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水电、食品加工、冶金、造纸、印刷等厂和建筑、运输、商业、饮食服务等业。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马铃薯,畜牧业有生猪、山羊。特产茶叶系列产品、水磨漆制品、蕨菜、薇菜等。境内有苦竹坝水电厂,大坝截拦湔江形成蜿蜒6公里的人工湖大禹湖。有四川片口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擂鼓镇

  擂鼓镇位于绵阳市西北,北川羌族自治县东南,是安县、北川的结合部。镇所在地距绵阳城区62公里,距北川县城8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绵安北高等级公路横贯全境。全镇幅员面积145.73平方公里,辖30个村、一个街道居委会,人口18639人,其中镇人口6800人。镇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农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农、工、商、贸全面发展的新兴工贸重镇。    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确立“农业稳镇,突出特色,工业强镇,固本培源,科技兴镇,提高含量,城建立镇,具有个性”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紧抓西部大开发、民族县成立的大好机遇,镇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3亿元,财政收入432万元,人均收入达到2300元。擂鼓镇是绵阳市市级文明城镇,1997年被列为“全国东西合作示范区”,2002年被确定为“省级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对全镇总体规划4平方公里擂鼓工业园区拥有工业企业28个,县级乡镇企业312个,2003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83亿元。全镇经济繁荣,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擂鼓镇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富民强镇建设小康的一件大事,紧抓西部大开发、绵阳科技城建设、民族自治县成立的大好机遇,利用曲山、擂鼓一体化建设,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招商,上下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抓招商引资就是抓工业强镇”的战略意识,坚决施行以资源招商、以政策招商、以诚信招商的招商策略,在全镇形成了“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观念一变思路宽,招商引资的成果斐然,先后引进成都建诚木业、夹江规矩水泥厂改造特种水泥厂等一大批项目入驻擂鼓工业园。擂鼓发展潜力巨大、商机无限。我们热忱欢迎国内外的朋友到擂鼓投资、旅游。    擂鼓的优势:1、政策优势。在擂鼓投资可以享受到西部大开发的各种政策优惠,享受到绵阳科技城、民族自治县的政策优惠。2、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擂鼓是“省级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绵阳市的“市级文明城镇”,北川正在实行曲山――擂鼓一体化建设,已对擂鼓工业园进行了规划,先后投入18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镇道路网络,交通十分方便;进行了擂鼓水厂扩建,日供水可达1万吨;新建成110KV变电站一座。城镇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水电气充足,邮电、通讯覆盖全镇,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3、资源优势。.  

通口镇

  北川县辖镇。1940年名通口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2.5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0.8万。通口至江油、通口至 安县永安场公路交会于此。辖通泉、幸福、解放、茶花、茶园、青云、小坪、黎明、战斗、花龙、井泉、清泉、同乐13个村委会和通口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煤炭、建材、竹木加工等厂。农业主产玉米、水稻、小麦,兼养生猪、家禽和蚕。.  

永昌镇

   北川县城新址选定于其邻近的安县境内,地理位置位于永安镇和安昌镇中间, 永昌镇由总-亲自定名为永昌镇。此镇距北川旧县城20公里左右。北川新县城所在地永昌镇2010年1月31日举行了成立大会,永昌镇党委、政府正式挂牌。作为“5·12”特大地震后唯一整体异地搬迁的新县城驻地,新北川已经在永昌镇初现雏形。北川新县城永昌镇将建成城建工程的标志、抗震精神的标志和文化遗产的标志。城市总体布局为“一廊、一环、一带、一轴”。一廊为安昌河河谷生态廊道;一环为沿新北川大道和新川路形成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环;一带为永昌河城市景观带;一轴为包含羌族特色商业街、抗震纪念园和文化中心等重要设施的城市空间轴线。   -   地理位置   为“5·12”特大地震后唯一整体异地搬迁的新县城驻地,北川新县城所在地永昌镇2010年1月31日举行成立大会。2010年,原北川老县城等地居民入住后,永昌镇人口将达4万。作为“5·12”特大地震后唯一整体异地搬迁的新县城驻地,1月31日,北川新县城所在地永昌镇举行成立大会。2010年,原北川老县城等地居民入住后,永昌镇人口将达4万。   -   行政区划   永昌镇是新北川版图的第29个乡镇,名字取相邻的永安、安昌两镇首尾一字,寓意着北川新县城还有北川和全国一样,永远繁荣昌盛。2009年11月9日,省政府同意将北川羌族自治县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所属行政区域析出,设立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永昌镇人民政府驻红旗村。永昌镇距老县城23公里,距绵阳35公里,现辖顺义、温泉、红旗、东鱼、常乐、红岩6个村,60个村民小组,4883户,11955人,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   -   城市布局   辖区海拔高度545米~640米,中部为平坝,周边多低山丘区,安昌河将辖区分为东西两部分。永昌镇东、南临安县黄土镇,西接安县乐兴镇,北靠北川安昌镇,东南部为北川-山东产业园,距离北川老县城23公里,距绵阳35公里,108国道从中部穿过。安昌河纵贯南北。   城市总体布局为一廊、一环、一带、一轴。一廊为安昌河河谷生态廊道;一环为沿新北川大道和新川路形成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环;一带为永昌河城市景观带;一轴为包含羌族特色商业街、抗震纪念园和文化中心等重要设施的城市空间轴线。北川新县城永昌镇将建成城建工程的标志、抗震精神的标志和文化遗产的标志。   截至目前,由山东援建的北川新县城首批40万平方米安居房已经率先封顶。考虑到北川老县城居民在地震中损失特别惨重,山东援建者在援建任务之外,将所有安居房进行了装修,这项工作将在2010年3月底完成,届时居民仅需添置家当就可入住。   -   主要交通   此外,新县城的36条主要交通干道建设也基本完工,一大批率先启动的民生项目迅速推进,17个委托山东承建项目全部启动,大批自建项目正在进行前期施工准备。   2010年,原北川老县城等地居民入住后,永昌镇人口将达4万,城市建设用地3平方公里;到2020年,人口将达到7万,城市建设用地7平方公里。   -   历史记载   据北川县志记载,北川建县最早可追溯到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年),已有1445年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风雨中,北川县名、治所多次变化,新中国成立时,县治所位于禹里乡。由于匪患严重,且交通不便,1952年,北川县治所从禹里迁往曲山。“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北川县城所在的曲山镇被毁。经国务院批准,北川县城整体迁址重建。   -   地名由来   -总-为北川新县城所在地亲自斟定地名“永昌镇”。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一是考虑到该地处于永安镇和安昌镇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同时也是祝福这座县城的人民永远繁荣昌盛。“新县城取名很重要。”原住北川县城的一些群众表示。而在安昌镇顺义、温泉等6个村的村民对此表示,上面怎么安排好了就可以,他们大都认同自己已经是“北川人”了。   汶川大地震后,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驻地曲山镇遭遇灭顶之灾,震后治理难度极大,地质条件已决定了北川县城无法就地重建。去年5月22日,-总理重返北川考察时称“一定要再造一个新北川”。   异地选址的北川新县城位于安昌镇东南两公里处,处于永安镇与安昌镇之间,距离老县城23公里。北川新县城紧邻安昌河,依山傍水,自然条件优越,可建设用地8平方公里左右,为城市的重建和长远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安昌镇

  安县安昌镇,2002年前为安县县城所在地。2002年4月16日,安县人民政府由安昌镇迁址花荄镇。2009年2月1日,民政部正式批准将安县的安昌镇、永安镇、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管辖,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曲山镇迁至安昌镇。   自此,安县安昌镇属北川羌族自治县管辖。  

永安镇

   永安镇地处农安县中心地带,原属安县管辖,现已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永安镇古称黄龙府。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的 永安镇交流中心。   全镇幅员面积4.5万公顷,中小水库12个,森林覆盖率7%,下辖36个行政村,7个街道,拥有总人口197000人,其中农业人口90360人,占总人口46%,长白公路纵横镇区、是全县的交通枢纽,与领县市相通,是良好的人流、物流集散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和健康发展,我镇及时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由传统农业向经济效益型农业转变,初见成效,同时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今年,我镇农业总产值可突破10亿,占国民经济总产值59%,二、三产业总产值达到7个亿,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1%,财政收入2354000元,农民人均收入1600元。   在种植业上,扩大了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今年,粮食播种面积240000亩,产量77900吨,其中玉米、高梁等201000亩,产量72000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9400亩,产量500吨。主要销售长、白两市及周边县市。   在畜牧业上,形成了规模经营。猪存栏100000头,出栏70000头;羊存栏5000只,出栏30000只;鸡存栏2000千只,出栏1000千只;肉产量8000吨;蛋产量2000吨;奶产量10吨,主要产品除本省外,远销辽宁、黑龙江。养殖业已成为我镇支柱产业,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   随着种植业、畜牧业的发展,二、三产业迅速壮大。目前,我镇拥有企业11524个,其中乡企25个,个体私营业11499个,从业人数36520人。乡镇企业占主导地位,从事加工、制造、生产配件,年创产值69900元。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成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后劲,实现了我镇经济良性循环。  

香泉乡

  北川县辖乡。1950年置光明乡,1951年改龙凤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香泉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5.5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0.8万。通(口)永(安)公路过境。辖龙凤、香泉、流溪、太平、光明、紫山、紫霞、黄江、水洞、新农、敬东、云林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造纸等厂。农业主产小麦、水稻、玉米,兼养猪、蚕、家禽,土特产有棕片、板栗。.  

陈家坝乡

  北川县辖乡。1951年名复兴乡,1958年改复兴公社,1984年置陈家坝乡,1992年建陈家坝羌族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1.3万。成(都)青(川)公路过境。辖龙湾、双堰、红岩、平沟、青林、通宝、樱桃沟、大兴、西河、大竹、老场、小河、马鞍、勇敢、龙坪、四坪、太洪、金鼓18个村委会和陈家坝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木材、石材、竹藤加工等厂。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畜牧业有生猪、山羊、家禽。林业有茶、桐、桑。.  

桂溪镇

  【概况】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东部,"九黄环线"穿境而过,幅员面积1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722亩。辖18个行政村93个村民小组和1个街道居委会。2004年,总人口2734户、1142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2人,少数民族3810人。沿曲桂公路至县城曲山38公里,东至江油中坝镇30公里,北至平武县城92公里。   200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52万元,工业总产值619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1470万元,粮食总产量2708吨,财政收入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98元,比上年增加120元。   【地区特色】地处江油、北川、平武三县交界处,九黄旅游环线穿境而过。展现北川羌族风采的猿王洞自然风景区仅距九黄环线5公里,现已初具规模,目前正在进行三期开发工程。   【资源】辖区内有猿王洞、黑沟、拦河沟、林峰药王谷等一大批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水泥矿、硅矿、重晶石等地质矿产,有平通河、都坝河等丰富的水利资源,有以松、杉为主的上万亩森林资源,有近2000亩的蚕桑资源。   【优势项目】辛荑为主的四木药材、养蚕养猪养獭兔为主的养殖业、猿王洞风景区为主的旅游业等。   【发展规划】   1、指导思想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突出一个主题,牢记"两个务必",坚持"两个面向",做好"三篇文章",实现五大突破,干好七件大事"的总体思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作风,求真务实。   2、奋斗目标2005年全乡生产总值4307万元,增长10%;农业总产值1826万元,增长4%;工业总产值688万元,增长10%;第三产业总产值1793万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实现财政收入200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5%以上。   3、工作措施(一)以创"四好"领导班子、"五好"乡(镇)党委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域经济发展;(二)认真实践"-"重要思想,提-部素质,转变干部作风;(三)坚持依法治理乡村,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五)树立企业强乡意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好企业服务工作;(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七)抓好财政税收工作,确保基层政权正常运转。.  

贯岭乡

  北川县辖乡。1950年置都贯乡,1953年分置都坝、贯岭两乡,1958年分别改公社,1984年复置两乡,1988年两个羌族乡,1992年合并建都贯羌族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162平方公里,人口0.7万。桂(溪)都(坝)公路纵贯乡境。辖金洞、岩路、竹坝、中心、复兴、水堰、岩林、民权、水井、国际、皇帝庙、柳坪、油坊13个村委会和都坝、贯岭2居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大豆,畜牧业有猪、牛、羊,林产有茶、漆、药、银杏。境内有金丝猴等珍稀动物。.  

禹里镇

  北川县辖镇。1950年置治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治城羌族乡,1992年更名禹里羌族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217平方公里,人口1.4万。城(口)阿(坝)省道和北(川)松(潘)县道公路交会于此。辖湔江、慈竹、清凉、登高、柏林、茶林、石纽、望江、紫阳、沿河、水秀、三坝、大湾、三合、三坪、三化、杉柏、新堡、庙坪、双翼、禹里、禹穴、鸣牛、庙坝、云安等26个村委会和禹里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森工、水电、食品加工、建材等厂。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畜牧业有猪、牛、羊,林产有茶、桑、药材。.  

漩坪乡

  北川县辖乡。1935年置漩坪乡,1958年改公社,1986年建漩坪羌族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123平方公里,人口0.9万。城(口)阿(坝)公路和漩(坪)金(凤)公路交会于此。辖十里、石龙、杨柳、岩门、清洁、椿芽、瓦厂、敏溪、张坪、灯包、景家湾、永吉、元安、四松、白溪、二罐口、桐麻、烧房、楼房19个村委会和漩坪居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畜牧业有生猪、山羊。土特产有蚕茧、茶叶、药材。有电站2座。.  

白坭乡

  白坭乡位于北川县东北部,幅员面积1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57公顷。辖13个行政村、60个村民小组和1个街道居委会。乡人民政府现有在职干部职工 17 人,有寄宿制中心小学一所,在校学生 430 人,有教职员工 26 人;卫生院 2 所,医护人员 5 人。2003年全乡有总户数1273户,总人口480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2人,少数民族人口3554人。乡政府驻地白坭寺,位于白坭沟小流域中部,北纬 31 。 56’ ,东经 104 。 24’, 沿漩金公路距县城曲山22公里。    白坭乡耕地面积 8367 亩,2004年粮食总产量1826吨;生猪出栏6301 头,大牲畜出栏1430头,小家禽出栏32161只;林地总面积9199公顷,其中人工林8000亩,森林履盖率达 78.4%。农村经济总收入206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    近年来,白坭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存环境为根本出发点,按照“重基础、调结构、抓落实、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全乡人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  

小坝乡

  北川县辖乡。1935年置小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小坝羌族藏族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313平方公里,人口1.5万。北(川)松(潘)公路过境。辖沙坪、白花、新建、民主、坝地、酒厂、上沟、聚宝、桑柏、巩固、晨溪、泡花、大包、永兴、茅岭、团结、春槐、大梁、赵德、回龙、江河、回龙、江河、金凤、庄坪、大华、青龙、太白、铁龙、桃花、大鹏、桃红、芽地、九成32个村委会和小坝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森工、建材等业。农业主产玉米、大豆、马铃薯。畜牧业有生猪、山羊。土特产有药材、生漆、辣椒。辣椒远销东南亚,药材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片口乡

  北川县辖乡。1935年置片口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片口羌族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4公里。面积119平方公里,人口0.7万。北(川)松(潘)公路过境。辖保尔、小西、民新、泽可、东江、松柏、磨盘、沟口、晒金9个村委会和片口居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畜牧业有猪、牛、羊。土特产有药材、花椒、生漆,药材生产基地初具规模。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为片口省级自然保护区。.  

开坪乡

  北川县辖乡。1935年置晓阳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分建开坪、小园两个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分别建羌族乡和羌族藏族乡,1992年合并建开坪羌族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245平方公里,人口0.4万。北(川)松(潘)公路过境。辖麂子坪、永安、全益、永生、开坪、安林、地坪、凤阳、高坪、马头、小园、刘家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畜牧业有生猪、山羊。土特产有药材、生漆、干果。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平堡遗址。.  

坝底乡

  北川县辖乡。明嘉靖年间设坝底堡。1940年改坝底乡,1951年改中心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坝底乡,1985年建坝底羌族藏族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9公里。面积247平方公里,人口1.1万。有县道公路交会于此,城(口)阿(坝)公路过境。辖坝底堡、双合、通坪、光荣、白沙、民五、马坪、阳山、船坪、三溪、水田、小岭后、石板关、金龙、青坪、金盆、金山、羊角、新民、岭岗、平地、苦山、明头、花桥、木坪、黑亭、黑水27个村委会和坝底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森工、采金。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豆类。畜牧业有猪、牛、羊。土特产有药材、蚕茧、水果。有电站3座。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境内千佛山与川军对峙73天,建有千佛山战役纪念碑。.  

白什乡

  北川县辖乡。1951年名白马乡,1952年更名白什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先锋公社,1984年建白什羌族藏族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9公里。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0.4万。通公路。辖高溪、白什、鱼背、清溪、七星、白水、河坪7个村委会和白什居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畜牧业有猪、牛、羊。土特产有药材、花椒、核桃。.  

青片乡

  北川县辖乡。1935年于境内置麻窝乡和藏区乡,1952年置麻窝藏族自治乡,1956年改建设藏族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复置民族乡,1984年改青片羌族藏族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7.5公里。面积562平方公里,人口0.4万。坝底至绵阳市青片河林业局公路纵贯乡境。辖安绵、西纳、高峰、茶湾、上五、正河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森工、水电、冶金。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畜牧业有生猪、山羊、牦牛。土特产有药材、核桃、花椒。1979年省政府批准建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区内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动物,有生物奇观六头棕,还有羌寨碉楼。.  

都坝乡

  北川县辖乡。1950年置都贯乡,1953年分置都坝、贯岭两乡,1958年分别改公社,1984年复置两乡,1988年两个羌族乡,1992年合并建都贯羌族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162平方公里,人口0.7万。桂(溪)都(坝)公路纵贯乡境。辖金洞、岩路、竹坝、中心、复兴、水堰、岩林、民权、水井、国际、皇帝庙、柳坪、油坊13个村委会和都坝、贯岭2居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大豆,畜牧业有猪、牛、羊,林产有茶、漆、药、银杏。境内有金丝猴等珍稀动物。.  

桃龙藏族乡

   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部,位于县境北部,东连小坝乡,南靠禹里、马槽二乡,从原小坝乡划出镇乡概况单设,2003年3月5日挂牌成立。面积69平方公里,2003年总人口896户、357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人,少数民族人口2813人,以藏羌两族为主。平均海拔1400米,乡治龙藏,汉语意为“山沟里的寨子”,沿小桃、北松公路至县城曲山62公里。 藏族为唐代吐蕃戍边将士后裔,为明代白草番一部,每年农历六月份举行盛大-会,杀羊祭祀。深度汉化,全族使用汉语四川方言,少数懂得藏羌语言词汇。此地盛产黄连、木香等药材,是北川药材之乡。  

墩上乡

   称墩上乡翡翠谷生态农业观光旅游   基本情况翡翠谷地处墩上乡新民村,其海拔1600余米。翡翠谷有丰富的原始森林、奇特的峡谷景观、纯净的山泉水、古朴的民风。   项目资源介绍   (一)修建翡翠谷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山庄的条件 1、山庄地址:北川羌族自治县墩上乡新民村 2、资源条件:目前新民村的村通公路正在修建,目前已经完工90%,等其完全竣工后,将为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另外,在村通公路完工后,即将在新民村建成万亩核桃基地,还有大面积的冬桃和樱桃等绿色农业基地,将会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3、水资源:有充足的底下水和丰富的地表山溪水资源,能满足旅游休闲用水。 4、供电:有一条110KV输电线经过,完全能满足生活和其他用电。 6、通讯:移动、电信、宽带网络覆盖景区。(二)行情分析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国家为了减轻工作压力,增大就业面,实行双休和“十一”以及其他节日假期的调节,旅游业将会有很好市场。 3、墩上乡距成都200公里;距绵阳110公里;距江油100公里(高速公路和一、二、三级公路连接)。是工新族最好的双休日休闲处。 4、是九寨沟、小寨子沟等两大风景旅游必经之地。每年约有20余万人次游客从此经过。 5、武安电站的修建蓄水形成一个20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泊,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风景点。 6、墩上乡是水果、蔬菜基地乡,春季有樱桃花、梨花、桃花等供游客观赏;夏秋季有多种水果和蔬菜采购和食用。(三)环境保护该项目是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是环保型项目。   (四)投资及项目效益 1、修建规模:兴建年接待10万人次的食宿、观光、游乐场所。 2、经济效益估算:(1)年均销售收入(不含税收)500万元。(2)年利润总额100万元。四、项目优惠政策:享受国家、省、市、县,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优惠政策和西部开发及北川县招商引资有关优惠政策。   -   乡镇建设   5·12汶川大地震后,泰山市于2008年8月份承担了对口支援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墩上乡的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为做好援建工作,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援川办和墩上工作指挥部。2009年5月7日,距离项目奠基仪式两个月,泰安援建墩上乡项目投资数额超过3成,所有工程将按计划在8月份全部竣工。[2]  

马槽乡

   该乡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西部,地处涪江支流青片河中游,东连禹里乡;南接坝底乡;西靠阿坝洲茂县;;北临白什、桃龙二乡。幅员面积1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22公顷。辖7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2004年年末总人口2502人,592户,其中少数民族2301人。   乡境内四沟一河,林业、水利资源较为丰富。海拔在950-3860米之间。适合猪、牛、羊、兔、鸡等多种家禽、家畜和玉米、洋芋、大豆、荞麦等农作物,以及杜仲、大黄、黄莲、独活、当归、木香等中草药材的生长。该乡至2003年4月1日挂牌成立以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目前,马槽交通方便,通讯畅通,电力充裕;肉牛养殖,中药材基地初具规模,野生食品,缓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前景广阔。乡治麻柳湾,位于青片河中游左岸,沿墩青公路和北茂公路,距县城曲山63公里,红四面军总医院曾设于此。 马槽乡   -   第二届人大会第三次会议   2009年7月22日,马槽乡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38名代表和12名列席人员参加了会议,在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和上级党委、政府、人大的精心指导下胜利完成了大会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0成功。这是马槽乡全体人大代表为民代言,代表人民行权履职,共商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和马槽乡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共谋马槽灾后重建跨越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漩坪乡特产大全




漩坪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