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绵阳 >> 平武县 >> 虎牙藏族乡

虎牙藏族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虎牙藏族乡谷歌卫星地图)


虎牙藏族乡简介

  平武县辖乡。1949年建立虎牙部落,1955年置虎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建虎牙藏族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6公里。面积484平方公里,人口0.3万。虎(牙)叶(塘)公路与平(武)松(潘)公路交会。辖高山堡、上游、占口、虎丰、龙溪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矿石加工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马铃薯。林业资源丰富。特产蜂蜜。是 ? 绵阳市药材生产基地。矿藏有钨、铁、水晶石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484平方公里 510727211 622550 0816 查看 虎牙藏族乡谷歌卫星地图

虎牙藏族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虎牙藏族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龙安镇

  平武县辖镇,县府驻地。1940年置平安镇,1954年改城关镇,1981年更名龙安镇。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3.2万。南(坪)泸(州)省道过境。辖枕头坪、汇口、三溪沟、庙坝、杨家河、莫鱼沟、义佛山、两岔河、四竹垭、虹金、两河堡、铁龙堡、东皋、大坪、长河、曲水、高坝、石人、青玉、安国、安场21个村委会和西街、报恩寺、政府街、人民东路4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厂和建筑、旅游、饮食服务等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小麦、油菜子。境内古迹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报恩寺。有北山、龙池坪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  

古城镇

  平武县辖镇。汉初建街场,1940年置古城镇,1950年改古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0.3公里。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1.4万。南(坪)泸(州)省道过境。辖火炬、民权、朝阳、龙咀、山河、柏林寺、石马、青羊、又新、阳南、沙坪、建新、石坪、白草、桑坪、玉林、青杠、新阳18个村委会和古城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皮革、采金等厂、矿和饮食服务等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油菜子。特产茶叶、核桃、蚕茧、桐油、生漆。.  

南坝镇

  平武县辖镇。1950年置南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297平方公里,人口2万。南(坪)泸(州)省道过境。辖古龙、何家坝、文家坝、旧州、通江、冒水头、黄草湾、茅湾、互助、垭头坪、檬子树、建筑、两河、青华、建康、建全、新建、新坪、洪溪、兴隆、建设、翻身、金林、党家沟、苏家河、金凤26个村委会和南坝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油菜子,特产核桃、蚕茧、木耳、桐油。境内有牛心山、叮当泉等景点。.  

响岩镇

  平武县辖镇。1950年置响岩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1公里。面积188平方公里,人口1.1万。南(坪)泸(州)省道过境。辖涪江、清水、鹤亭、青山、大水、青峰、中峰、前峰、大田、南泽、三桥、双凤、同兴、青林、椒园15个村委会和响岩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厂和商贸、运输、饮食服务等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水稻、油菜子,特产核桃、木耳、桐油。.  

平通镇

  平通镇位于县境东南部,是平武县的南大门,明代设平通堡。幅员面积140平方公里。辖1个办事处15个村83个组1个居委会。属高山河谷地带,最高的牟家山海拔1949米,最低点660米,清漪江横穿全境,大部耕地分布于沿河两岸和半山上,年平均气温19.2度,无霜期280天,粮食生产以玉米、水稻、小麦、薯类、豆类为主。.  

豆叩镇

  豆叩镇位于绵阳市西北部、平武县西南面的清漪江畔,是清漪江流域的的中心集镇,也是平武县羌民族主要聚居之地。全镇幅员面积1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达78%。境内山青水秀,自然环境宜人。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九环复线穿镇而过,距绵阳市区100公里,距平武县城100公里,与北川羌族县、平通、大印、徐塘、平南等县、镇、乡毗邻。   镇辖1个办事处、1个社区居委会、14个行政村、90个农业合作社,共2548户、8614人,羌族占87%。   城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十分便利,达到了村村通公路;广播电视网络健全,覆盖率高;移动、联通、电信三家通讯公司均在我镇建有机站,通讯发达。场镇功能齐全,基础建设不断加强,二○○四年初被国家六部委任命为全国重点小城镇之一。   镇内有初级中校1所,中心小学2所、村小5所,学校布局合理,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有中心卫生院1所,卫生、防疫网络健全,医务人员技术精湛,医疗卫生设备先进,为救病治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075万元,农业总产值2582万元,财政总收入243万元(其中本级收入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92元;现有耕地面积18992亩,农作物播种面积56800亩,粮食总产量480公斤;新建高产优质茶圆1450亩、竹园2600亩、干果(核桃、板栗)2700亩;中药材、魔芋、畜产品等产值达240余万元,产业结构调整已初具规模。   平武县是四川省优质茶叶的生产基地县,我镇又是平武县主产茶叶的乡镇之一,现有茶园面积21386亩,(其中:经国家认证的有机茶园502亩),茶叶总产量394吨,总产值312万元,人均茶叶收入400元以上;平武县最大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平武茶业有限公司,就座落在我镇,生产无公害、有机、高档绿茶和花茶,其产品以无农药残留,内质优、耐冲泡而深受省内外消费者青睐,有机茶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随着低产茶园的改造和新建高产优质茶园的投产,平武龙泉茶厂、平武天源茶厂也相继建立,并不断壮大成长,其产品因价廉质优而受消费者的的喜爱。.  

大印镇

  平武县辖镇。1953年置大印乡,1955年并入豆叩乡,1961年改大印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8.3公里。面积240平方公里,人口0.7万。锁(江)林(家坝)县道过境。辖黄坪、白耳、前提、金印、双河、铧嘴、宫慈、高坪、皇庙、立堡、窝托子、三丰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大印酒厂、电站、茶叶加工厂。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特产茶叶、木耳、药材。.  

大桥镇

  平武县辖镇。1952年置大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239平方公里,人口0.8万。大(桥)旧(堡)、大(桥)水(晶)、平(武)大(桥)3条县道在此交会。辖新营、安丰、胡民、金宝、小楼、大安、河口、寺坪、新乾、大城、大岩、关坪、田坝13个村委会和大桥居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特产中药材、核桃、生漆。.  

水晶镇

  平武县辖镇。1949年前为水晶镇,1952年置水晶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9公里。面积183平方公里,人口1.2万。平(武)黄(龙寺)公路从镇中穿过,县道公路在此交会。辖浪柴、水晶、任家坝、桂花、木天、白梓、安塘、马元、新华、竹柏、大坪山、青龙、文风、长流、溪坝15个村委会和水晶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厂和商贸、运输、旅游、饮食服务等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菜子。特产茶叶、蚕茧、蜂蜜、药材。.  

高村乡

  平武县辖乡。1950年置高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149平方公里,人口0.6万。成(都)青(川)省道过境。辖代坝、五一、五三、民主、福寿、青坪、大兴、光一、光二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油菜子。特产木耳、核桃、蚕茧、桐油。.  

水田乡

  平武县辖乡。1950年置田龙乡,1956年更名水田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撤乡并入古城镇,1995年复建水田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83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红岩、五星、沙河、田龙、南铁、海豪、五龙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油菜子。特产木耳、核桃、蚕茧。.  

坝子乡

  平武县辖乡。1950年置坝子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0.9万。南(坪)泸(州)省道过境。辖双龙、伏龙、凤凰、金宝、黑水、八洞、五丰、丘林、玉丰、树家、白鸭、天童、柏林1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特产木耳、核桃、蚕茧、烤烟。.  

水观乡

  平武县辖乡。1949年置平石乡,1958年改水观公社,1984年置水观乡,1992年并入南坝镇,1995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0.4万。南(坝)青(川)公路横穿乡境。辖平溪、大沟、天鹅、凤鹤、观凤、龙岩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特产核桃、生漆、蜂蜜。.  

平南羌族乡

  平武县辖乡。1951年置三桥乡,1952年更名新民乡,1958年并入桥头公社,1961年析建新民公社,1981年更名平南公社,1984年置平南乡,1992年并入平通镇,1995年复置平南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83平方公里,人口0.3万。通公路。辖新桥、华光、新民、双沟、龙治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特产核桃、生漆、木耳。.  

徐塘羌族乡

  平武县辖乡。1945年置徐塘乡,1961年改公社,1982年复乡,1992年并入豆叩镇,1995年复置徐塘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0.3万。徐(塘)豆(叩)公路、平(武)徐(塘)公路在此交会。辖油榨、海棠、复兴、杨柳、平沟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特产茶叶、生漆、药材。.  

锁江羌族乡

  平武县辖乡。1949年置锁江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并入大印镇,1995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5.3公里。面积263平方公里,人口0.7万。南(坪)泸(州)省道过境。辖江东、锁江、水口、花桥、两河口、凤阳、槐窝、鱼洞、坝子、五星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茶叶加工厂。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特产茶叶、药材、木耳。.  

土城乡

  平武县辖乡。1952年置土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9公里。面积216平方公里,人口0.6万。辖枫香坝、纸坊、土城、毛香、独林、大山、五里、永丰、兴隆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水稻。特产核桃、生漆、天麻。.  

旧堡乡

  平武县辖乡。1950年名旧堡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并入大桥镇,1995年复旧堡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0.4万。平(武)旧(堡)、旧(堡)大(桥)县道在此交会。辖庆林、双泉、高丰、竹丰、关东、宝竹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小麦、大豆。特产核桃、木耳、天麻、蚕茧、蕨菜。.  

阔达乡

  平武县辖乡。1950年置阔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112平方公里,人口0.5万。平(武)水(晶)县道过境。辖铁龙、旧庄、阔丰、仙坪、岭岗、筏子头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木材厂和商贸、饮食服务等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菜子。特产核桃、木耳、香菇、蚕茧。.  

黄羊关藏族乡

  平武县辖乡。1949年前属黄羊大部落土司。1956年置黄羊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黄羊关藏族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171平方公里,人口0.12万。黄(羊)水(晶)公路过境。辖曙光、黄羊关、红星、山园、龙池、草原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林、牧业资源丰富,特产生漆、药材、蜂蜜。.  

虎牙藏族乡

  平武县辖乡。1949年建立虎牙部落,1955年置虎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建虎牙藏族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6公里。面积484平方公里,人口0.3万。虎(牙)叶(塘)公路与平(武)松(潘)公路交会。辖高山堡、上游、占口、虎丰、龙溪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矿石加工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马铃薯。林业资源丰富。特产蜂蜜。是 ? 绵阳市药材生产基地。矿藏有钨、铁、水晶石等。.  

泗耳藏族乡

  平武县辖乡。1953年置泗耳乡,1958年撤乡建立县商业局泗耳药场,1960年成立泗耳公社,1984年改置泗耳藏族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43公里。面积548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泗耳、茶坊、杨柳坝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有林、牧业。特产当归、党参、天麻、贝母、羌活等药材。境内有泗耳自然保护区。.  

白马藏族乡

  平武县辖乡。1956年置平武藏族乡,1958年改白马公社,1962年改白马民族乡,1984年置白马藏族乡。位于县境北部,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城45.3公里。面积715平方公里,人口0.2万。南(坪)泸(州)省道过境。辖厄哩、伊瓦岱惹、稿史脑、亚者造祖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燕麦、荞子。畜牧、林业资源丰富。境内有熊猫的故乡王朗自然保护区。.  

木座藏族乡

  平武县辖乡。1952年置木座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木座藏族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城22公里。面积715平方公里,人口0.2万。南(坪)泸(州)省道过境。辖民族、和平、新驿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燕麦、荞子。林、牧业资源丰富。特产生漆、核桃、蜂蜜。.  

木皮藏族乡

  平武县辖乡。1945年置阳地乡,1950年为白熊大部落土司通判署,1956年设木皮乡,1959年改木皮公社,1984年置木皮乡,1993年置木皮藏族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137平方公里,人口0.1万,藏族占63.5%。南(坪)泸(州)省道过境。辖关坝、金丰、小河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木材加工厂。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林业资源丰富。特产核桃、生漆、蜂蜜。.  


虎牙藏族乡特产大全




虎牙藏族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