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纳雍县 >> 曙光镇 >> 小寨村

小寨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小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小寨村简介

  小寨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的东北方向,东与河沟村相邻,南与坐拱寨交界,西靠长田村,北面为五骡村接壤,村委驻地与乡政府所在地相距7公里。村地域面积2.8平方公里,拥有耕地667亩、 荒山2000亩。曙光乡小寨村辖4个村民组,1505人。小寨村土地资源丰富,主产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全村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 1500元。
  近年来,五骡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下一步,小寨村将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大好契机,使小寨村更好更快的发展。
  
  --人口总数:1505人 农业人口:1500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6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杂交玉米 办公所在地:小寨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25209 553300 -- 查看 小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小寨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小寨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小腰栖村

  小腰栖村地处曙光乡东北角,距曙光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50亩,退耕还林面积639.6亩。全村瞎7个村民组,258户,981人,其中农业人口950人,非农业人口31人。2010年人均收入1500元,全村生产总值1400万元。   小腰栖村具备发展农业生态产业的优势,由于地理条件特殊,平均海拔1510米,是典型的两山夹一沟的地形,全年雨量充沛,水资源充足,有肥沃的土壤、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全村主要发展玉米、马铃薯、魔芋的种植和生猪养殖。目前,我村的魔芋种植已经初具规模,逐渐成为我村的主导产业,魔芋的收入全年达到100万元以上。2005年时,我村成立了养猪协会,会员123人,其中养殖大户20人,年出栏1000头以上。      --人口总数:981人 农业人口:950人 非农业人口:31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魔芋,生猪 办公所在地:小腰栖   

联合村

  联合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的北方向,东与河溪村相邻,南与联盟村交界,西靠阳长镇 ,北面为八一村、 村委驻地与乡政府所在地相距5公里。村地域面积5.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1161亩、旱地1161亩。曙光乡联合村辖六个村民组(新洞子、联上、联下 、湾子寨、胜利、新营组),594户,2351人,其中党员28人。联合村土地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1161亩 ,主产玉米、稻谷、小麦等农作物; 村内交通便利,广大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   联合村有煤矿2个,木工厂3个,砖厂1个,从事个体经商人数有20多人,种养殖大户6家,全村大生畜(含生猪)存栏800多头,特色种养业蓬勃发展。该村村民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掌握了种植花椒的技术,养殖黑山羊80只,杂交牛40头,养殖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全村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7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8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近年来,联合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积极抓好远程教育工作,坚持“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原则,带领全村群群众积极发展科学种养殖,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受到乡各部门的好评。下一步,联合村将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大好契机,引领我联合村更好更快的发展。      --人口总数:2351人 农业人口:2326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5.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6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苗族,白族,蒙古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洞子,联上,联下 ,湾子寨,胜利,新营组 生产总值:279.1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西红柿,核桃 办公所在地:联上   

八一村

  八一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的西北方向,东与五三村相邻,南与联合村交界,西靠阳长镇跳华坡村,北面为渔塘村,村委驻地与乡政府所在地相距8公里。村地域面积3.7平方公里,拥有耕地685亩、其中水田 55亩、旱地 630亩。曙光乡八一村辖四个村民组(小营、八一、富强、田后坎组),308户,1196人,其中党员8人。八一村土地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685亩,退耕还林还草 384.8 亩,主产玉米、稻谷、小麦等农作物; 广大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   八一村有煤矿一个,蜂窝煤厂一个,养殖大户两家,个体经商30人,全村大牲畜300多头,种养殖蒸蒸日上,我村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党员群众懂得了种养殖技术,规模逐步扩大。全村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0万元。   近年来,八一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带领下,积极抓好远程教育工作,坚持远程教育的宗旨“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原则,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积极发展科学种养殖,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受到乡各部门的好评,我村在下一步,将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大好契机,引领我村更好更快的发展。      --人口总数:1196人 农业人口:1175人 非农业人口:21人   --行政区面积:3.2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8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小营,八一,富强,田后坎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西红柿,核桃 办公所在地:八一组   

河溪村

  河溪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的北方向,东与箐脚村相邻,南与龙井村交界,西靠联盟村,北面为坡头、五骡村,村委驻地与乡政府所在地相距4公里。村地域面积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780亩、 水田2亩、旱地778亩。曙光乡河溪村辖四个村民组(老房子、王家营、张家院 、大兴田组),320户,1512人,其中党员24人。 河溪村土地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780亩 ,主产玉米、稻谷、小麦等农作物; 村内交通便利,广大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   河溪村有煤矿1个,木工厂1个,从事个体经商人数有60多人,种养殖大户3家,全村大生畜(含生猪)存栏300多头,特色种养业蓬勃发展。该村村民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掌握了种植花椒的技术,养殖黑山羊70只,杂交牛146头,养殖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全村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8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 1500元。   近年来,河溪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积极抓好远程教育工作,坚持“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原则,带领全村群群众积极发展科学种养殖,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受到省、地、县各部门的好评。下一步,河溪村将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大好契机,引领河溪更好更快的发展。      --人口总数:1512人 农业人口:1488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苗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老房子,王家营,张家院 ,大兴田组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西红柿,核桃 办公所在地:老房子   

箐脚村

  箐脚村位于曙光乡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东抵后槽村,西接龙井村,南与鼠场相连,北与河溪交界。   全村耕地面积890.5亩,荒山2500亩,荒地1800亩。全村共有1647人,汉族727人,少数民族920人。箐脚村属于曙光乡偏远落后的贫困村之一,交通不便,无产业资源,村民主要以务农、务工作为其经济来源。      --人口总数:1647人 农业人口:1641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90.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蔬菜,杂交玉米 办公所在地:箐脚   

龙井村

  一 、龙井村位于曙光乡政府东面,东与箐脚村相邻,西抵猴儿关村,东北与联盟村相接,东南与河溪村镶嵌,正北与阳长镇交界。村委所在处距乡政府3.5公里,村地域面积8平方公里,拥有耕地800亩,旱地400亩,下设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509户2086人,其中劳动力980人。全村现有私营木材加工厂一个,小型手工加工业7个,面条加工小作坊3个,酿酒小农户5家,养殖大户4户,香菇种植基地1个,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户1户。村民人均纯收入1560元,目前全村的生产总值约300万元。村级组织办公场所78平方米。   二 、人口情况:全村现有509户2086人,其中农业人口2075人,非农业人口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57%,按人口性别构成分别为:男1211人、女875人;按年龄分为10岁以下210人,10----20岁500人,20---40岁805人,40---60岁305人,60岁以上266人。现有民族:汉族、苗族、白族、彝族、穿青族。   三、教育情况:龙井村现有幼儿园1所,有学前儿童54人;现有在校大、中、小学生196人,服务于社会本科以上大学生29人,是一个比较有教育底蕴的文化村庄。   四、医疗、环境卫生:龙井村有自己的村卫生室,村医务人员每季度会上门为村民进行免费的义务检查;除较难的疑难杂症外,村民的看病就医基本在家中就能得到医务人员的上门服务。为让全村人民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我村委现正计划在我村修建垃圾池四个。   五、资源情况:我村境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水资源为得以开采和利用,现我村广大群众正渴诚希望有识之士到我村进行考察,共同谋求发展。   六、我村未来的发展正是当前村委最为关心的问题,现在村委正在对我村的下一步发展进行细心谋划,相信在乡政府的领导下,不久的将来龙井村将会是一个集生态、富庶、幸福、平安、活力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口总数:2086人 农业人口:2075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白族,彝族,穿青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加工业 名特产品:杂交玉米 办公所在地:龙井   

小箐脚村

  小箐脚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东北面,海拔1700米左右,东与雍熙镇接壤,南与河沟村相邻,北与月台相连,西靠法泥村。全村总面积约3.1平方公里,小箐脚村是一个汉、苗、穿青、蔡、啊坭等民族聚居地,全村辖10个村民组,共有386户1542人,其中农业人口1530人,非农业人口12人。   现有耕地面积861亩,小箐脚村以种植种植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目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全村生产总值200万元。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引领下,小箐脚村按照毕节试验区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社会和谐稳定。      --人口总数:1542人 农业人口:1530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3.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6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蔡,啊坭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苞谷,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小箐脚村   

法泥村

  法泥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东北面,东与小箐脚村相邻,南与河沟村交界,西靠小腰栖村 ,北面为岔冲村,村委驻地与乡政府所在地相距8公里。村地域面积3.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823亩。曙光乡法泥村辖七个村民组,324户,1465人。法泥村土地资源丰富,主产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   近年来,法泥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积极抓好远程教育工作,坚持“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原则,带领全村群群众积极发展科学种养殖,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受到乡各部门的好评。下一步,法泥村将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大好契机,引领我法泥村更好更快的发展。      --人口总数:1465人 农业人口:1462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2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杂交玉米 办公所在地:法泥   

月台村

  月台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东北面,东与河头组相邻,南与水落洞交界,西靠岔冲村 ,北面为油榨房村,村委驻地与乡政府所在地相距15公里。村地域面积4平方公里,拥有耕地442.4亩,荒山2500余亩。曙光乡月台村辖5个村民组,165户,720人。主产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   近年来,月台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下一步,月台村将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大好契机,引领我法月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人口总数:720人 农业人口:717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42.4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半坡,月台,大湾,干沟,袁家寨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杂交玉米 办公所在地:月台   

亚拱村

  亚拱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7公里,是曙光乡最偏远的村之一,全村瞎7个村民组,共230户,911人,非农人口19人,村面积18580亩,其中耕地面积650亩,荒山面积17930亩。   我村交通便捷,有通村公路直接到达村公所,我村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欢迎有意愿的投资人前来投资开发。我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和务工。      --人口总数:911人 农业人口:892人 非农业人口:19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4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蔬菜,杂交玉米 办公所在地:亚拱   

岔冲村

  岔冲村位于曙光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约15公里,全村有820人,是一个汉、苗、穿青族聚集的村庄,村内各个民族相处融洽。   全村区域面积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12.3亩,荒山6000余亩,是整个岔冲片区的咽喉地带。全村群众的主要收入靠种养殖,我村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随着远程教育的深入,现在有部分村民开始学习养殖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相对有所提高。   相信,十二五期间,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我村将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人口总数:820人 农业人口:815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3.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12.3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杂交玉米 办公所在地:岔冲   

长田村

  长田村位于曙光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1公里,东与坐拱寨村相邻,南与水城县交界,西靠鼠场村,北面为后槽村。全村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坝子村是一个汉、青、苗族聚居地,共有465户1694人,其中劳动力1058人, 现有耕地面积1563亩,荒山草坡200余亩,其他面积约25亩。全村无水田。坝子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以种植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主要有蔬菜、辣椒等。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大豆等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蔬菜辣椒为主,干鲜水果有核桃、板栗、柿子;中药材天麻、杜仲等;畜牧业以养猪、肉牛为主。2010年总产值250万元,人均纯收入1560元,主要收入来源以烤烟、杂交玉米为主。   --人口总数:1694人 农业人口:1685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6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烤烟、玉米、小麦 办公所在地:长田村   

联盟村

  联盟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的西北方向,东与 河溪村相邻,南与龙井村交界,西靠小寨村,北面为联合村,村委驻地与乡政府所在地相距4公里。村地域面积3.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660亩、水田 20亩、旱地 640亩。曙光乡联盟村辖四个村民组(上寨、中寨、下寨和坡背后组),317户,1217人,其中党员31人。联盟村土地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660亩,退耕还林还草 650 亩,主产玉米、稻谷、小麦等农作物;联盟村属河溪片区经济文化中心,村内交通便利,有8个村的农贸交易市场,广大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   联盟村有砖厂3个,木工厂4个,从事个体经商人数有100多人,种养殖大户8家,全村大生畜(含生猪)存栏1000多头,特色种养业蓬勃发展。该村村民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掌握了种植西瓜的技术,在村里发展西瓜种植,还种出了“好味道”,收入翻了一番;村民们利用村里退耕还林还草山地发展黑山羊养殖,养殖黑山羊210只,杂交牛20头,养殖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全村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5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200 元。   近年来,联盟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积极抓好远程教育工作,坚持“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原则,带领全村群群众积极发展科学种养殖,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受到省、地、县各部门的好评。下一步,联盟村将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大好契机,引领联盟村更好更快的发展。      --人口总数:1217人 农业人口:1200人 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上寨,中寨,下寨,坡背后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西红柿,核桃 办公所在地:中寨组   

五骡村

  五骡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的东北方向,东与小幺栖村相邻,南与小寨、后槽村交界,西靠坡头村,北面为鬃岭镇,村委驻地与乡政府所在地相距7公里。村地域面积4平方公里,拥有耕地400亩、 荒山2000亩。曙光乡五骡村辖六个村民组,1486人。五骡村土地资源丰富,主产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全村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 1500元。   近年来,五骡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下一步,五骡村将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大好契机,使五骡村更好更快的发展。         --人口总数:1486人 农业人口:148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五骡   

渔塘村

  渔塘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的西北方向,东与五三村相邻,南与八一村交界,西靠阳长镇跳华坡村,北面为鬃岭,村委驻地与乡政府所在地相距9公里。村地域面积3平方公里,拥有耕地600亩、 旱地 600亩。曙光乡渔塘村辖五个村民组(渔塘、竹林、岩脚赵家寨、联兴组),370户,1230人,其中党员12人。渔塘村土地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600亩, 主产玉米、稻谷、小麦等农作物; 广大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   渔塘村有砖厂一个,养殖大户两家,个体经商6人,全村大牲畜400多头,种养殖蒸蒸日上,我村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党员群众懂得了种养殖技术,规模逐步扩大。全村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3万元。   近年来,渔塘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带领下,积极抓好远程教育工作,坚持远程教育的宗旨“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原则,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积极发展科学种养殖,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受到乡各部门的好评,我村在下一步,将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大好契机,引领我村更好更快的发展。      --人口总数:1230人 农业人口:1225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渔塘,竹林,岩脚,赵家寨,联兴组 生产总值:15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西红柿,核桃 办公所在地:岩脚组   

河沟村

  河沟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东北方向,东与张家湾镇接壤,南与百兴镇接壤,西与坐拱寨村相连,北与法泥、小腰栖、小箐脚相邻。村委会驻地距乡政府所在6.5公里。全村地域面积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66亩,荒山2500余亩。我村瞎9个村民组,580户2370人。   村内有丰富的荒山资源,适合养殖业发展,现我村有黑山羊养殖户8人,共养殖黑山羊450余头,养殖杂交牛150头,生猪存栏1200头。特色种养殖蓬勃发展,全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养殖和武功收入。2010年人均收入2100元,生产总值260万元。      --人口总数:2370人 农业人口:2350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6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河沟   

小寨村

  小寨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的东北方向,东与河沟村相邻,南与坐拱寨交界,西靠长田村,北面为五骡村接壤,村委驻地与乡政府所在地相距7公里。村地域面积2.8平方公里,拥有耕地667亩、 荒山2000亩。曙光乡小寨村辖4个村民组,1505人。小寨村土地资源丰富,主产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全村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 1500元。   近年来,五骡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下一步,小寨村将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大好契机,使小寨村更好更快的发展。      --人口总数:1505人 农业人口:1500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6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杂交玉米 办公所在地:小寨   

坐拱寨村

  坐拱寨村位于曙光乡东边,其东面和百兴镇接壤,西面和长田村接壤,南面临近水城县,北面与小寨村接壤;距乡政府6公里。本村下辖七个村民小组,农户335户,人口1255人,自然村寨5个,耕地面积400亩,退耕还林面积799.9亩,天保自然林450亩,荒山300亩,水资源丰富,全村都吃上自来水,煤炭资源丰富,有年产450万吨的大型五轮山煤矿在我村境内,全村年生产总值300万元。初中小学入学率98%以上,我村是个重视文化教育的村寨有教学点一所,近年来,从我村走出的重点一本生7人(含本年度录取),大本生4人。我村有退休干部职工6人,在职干部职工23人。交通不便,有4个自然村寨乡路不通,距通村公路2.5公里   --人口总数:1255人 农业人口:1230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水井,上寨,中寨,王家寨,领岗田,瓦房,箐脚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坐拱寨   --自然条件: 资源:煤矿,森林,荒山   

水淹塘村

  水淹塘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南面,东与百兴镇接壤,西与营头村接壤,南与水城县相连,北与百兴镇相邻。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瞎12个村民组,区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18.16亩,总人口478户1878人。   我村所处的地理条件,适合发展种养殖业,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引导下,目前,我村种植杂交玉米1760亩,亩产700斤;烤烟种植700亩,单株收入3.5元;全村养殖能繁母猪82头,能出栏仔猪1000头以上,养殖出栏商品猪1000头以上。下一步,我村将紧抓十二五的发展契机,运用科学的种养殖方法带领全村群众创业致富,使我村又好又快的发展。      --人口总数:1878人 农业人口:1870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18.16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3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杂交玉米 办公所在地:水淹塘   

营头村

  营头村位于曙光乡南面,东与水淹塘村连接,南与水城县交界,西与坝子村接壤,北与百兴镇接壤。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瞎13个村民组,486户2054人,地域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60亩。   我村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种植,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引导下,目前我村种植烤烟1290亩,杂交玉米3500亩,全村人均收入4000元左右,生产总值350万元。   我村成立了育兴农业合作社,为周边乡镇育苗5千余亩,解决了100人的就业问题。下一步,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我们抢抓十二五的契机,真抓实干,为营头村各项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而努力。      --人口总数:2054人 农业人口:2045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9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3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烤烟、玉米、小麦 办公所在地:营头   

坝子村

  一、地理位置   坝子村位于曙光乡西南部,距乡政府驻地7公里,距县城45公里,东与大烂坝村相邻,南与法杓村交界,西靠水城县,北面为营头村。   二、气候条件   坝子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096毫米,无霜期286天,年日照时数1496小时,≥10℃年有效积温4300℃,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三、行政区域   全村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坝子村是一个汉、青、苗族聚居地,全村辖9个杆民组,共有418户1729人,其中劳动力1200人,少数民族100人,占全村人口的8.3%。   四、资源情况   1、土地资源   现有耕地面积1481亩,荒山草坡200余亩,其他面积约25亩。全村无水田。坝子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以种植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主要有蔬菜、辣椒等。   2、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各类繁多,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大豆等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蔬菜辣椒为主,干鲜水果有核桃、板栗、柿子;中药材天麻、杜仲等;畜牧业以放猪、肉牛为主。   五、经济状况   2010年总产值270万元,人均纯收入1560元,主要收入来源以烤烟、杂交玉米为主。      --人口总数:1729人 农业人口:1720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8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烤烟、玉米、小麦 办公所在地:坝子村   

法杓村

  法杓村位于曙光乡西南方,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东与百兴镇相邻,南与坝子村交界,西靠水城县,北面与猴儿关、鼠场接壤。全村总面积约5.7平方公里,法杓村是一个汉族、穿青人聚居地,瞎21个村民组,共有1221户4631人,其中农业人口4621人。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874亩,荒山草坡320余亩,林地80亩,水域74亩。法杓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以种植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主要有蔬菜、辣椒、烤烟等。干鲜水果有核桃、板栗、柿子;中药材天麻、杜仲等;畜牧业以养猪、肉牛为主。2010年总产值350万元,人均纯收入1560元,主要收入来源以烤烟、杂交玉米、蔬菜种植为主。      --人口总数:4631人 农业人口:4621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5.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7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 办公所在地:法杓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3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烤烟,蔬菜,小麦,杂交玉米   

猴儿关村

  猴儿关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距乡政府驻地1公里,距纳雍县城45公里,东与鼠场接壤,南与法所相连,北与阳长隔河相望,西与比德对望。全村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猴儿关村是一个汉、青、苗族聚居地,全村辖13个村民组,共有867户3850人,其中劳动力1250人,少数民族1500人,占全村人口的40﹪。   现有耕地面积1649亩,荒山草坡328亩,其他面积约426亩。全村无水田。猴儿关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以种植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为主,经济作物种植主℃要有蔬菜、辣椒烤烟等。干鲜水果有核桃、板栗、柿子、中药材天麻、杜仲等;畜牧业以养猪、肉牛为主。   猴儿关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096毫米,无霜期286天,年日照时数1496小时,≥10℃年有效积温4300℃,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人口总数:3850人 农业人口:3800人 非农业人口:50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4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青,苗 办公所在地:施家寨组   --所辖村: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 名特产品:小麦,烤烟,西红柿   

鼠场村

  鼠场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距乡政府驻地 0.2公里,东与百兴坐脚村接壤,南与法杓村相邻,北与后槽相连,西靠猴儿关村。全村总面积约3.9平方公里,鼠场村是一个汉、苗、穿青等名族聚居地,全村辖19个村民组,共有1228户5056人,其中农业人口5420人,非农业人口536人。   现有耕地面积1996亩,鼠场村以种植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等粮食为主,以种植烤烟、蘑菇等经济作物为辅。目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全村生产总值300万元。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引领下,鼠场村按照毕节试验区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社会和谐稳定。   --人口总数:5056人 农业人口:5420人 非农业人口:536人   --行政区面积:3.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9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 名特产品:小麦,烤烟,蘑菇 办公所在地:街上组   

坡头村

  坡头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的西北方向,东与 五骡村相邻,南与箐脚村交界,西靠河溪村,北面为果木村,村委驻地与乡政府所在地相距12公里。村地域面积4.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287.5亩、 旱地287.5亩。曙光乡坡头村辖三个村民组(小石柱、旋坑口、岩丫口),88户,254人,其中党员7人。坡头村土地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287.5亩 ,主产玉米、马铃薯、酥麻、茶叶 等农作物; 村内交通便利,广大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业。   坡头村有茶场1个,种养殖大户2家,全村大生畜(含生猪)存栏40多头,特色种养业蓬勃发展。该村村民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掌握了种植茶叶技术,养殖黑山羊80只,杂交牛20头,养殖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全村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 1320元。   近年来,坡头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积极抓好远程教育工作,坚持“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原则,带领全村群群众积极发展科学种养殖,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下一坡,坡头村将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大好契机,引领坡头村更好更快的发展。      --人口总数:254人 农业人口:252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7.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 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小石柱、旋坑口、岩丫口 生产总值: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酥麻、茶叶 办公所在地:小石柱   

五三村

  五三村位于曙光乡政府所在地的西北方向,东与坡头村相邻,南与河溪村交界,西靠八一村,北面为渔塘村,村委驻地与乡政府所在地相距8公里。村地域面积4.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960亩、 旱地960亩。曙光乡五三村辖六个村民组(上寨、中寨、下寨 、小冲、松林、窝窝寨组),368户,1554人,其中党员14人。五三村土地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960亩 ,主产玉米、稻谷、小麦等农作物; 村内交通便利,广大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   五三村有砖厂1个,从事个体经商人数有20多人,种养殖大户6家,全村大生畜(含生猪)存栏500多头,特色种养业蓬勃发展。该村村民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掌握了种植花椒的技术,养殖黑山羊186只,杂交牛32头,养殖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全村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 1500元。   近年来,五三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积极抓好远程教育工作,坚持“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原则,带领全村群群众积极发展科学种养殖,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受到省、地、县各部门的好评。下一步,五三村将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大好契机,引领五三村更好更快的发展。      --人口总数:1554人 农业人口:1551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3.7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上寨,中寨,下寨 ,小冲,松林,窝窝寨组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西红柿,核桃 办公所在地:小冲组   

后槽村

  后槽村座落于曙光乡东北角,与政府驻地仅3.5公里,辖区内有一座年产30万吨的煤矿--贝勒矿,还有一座蓄水2万立方的鞍山水库,为附近村寨、乡镇提供人畜饮水。   全村瞎6个村民组,320户1235人,外来务工入驻我村流动人口860人,全村有耕地450亩,荒山2000亩,林地600亩,森林覆盖率80%左右,居全乡之首。   后槽村依山傍水,地理位置优越。盛夏时节,各路游人纷至沓来,是一处环境优美的避暑胜地。   后槽村人民热忱好客,欢迎您的到来。      --人口总数:1235人 农业人口:1230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采矿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煤炭,粮食 办公所在地:后槽   


小寨村特产大全




小寨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