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韩村位于千童镇西偏南2.5公里处。明永乐年间任氏兄弟三人迁韩沙周居住,后任氏兄弟迁出,于村北另立一村,称后韩沙周,简称后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30925104 | 061000 | -- | 查看 后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小韩村 |
小韩村位于千童镇东偏南1.7公里处。据韩氏谱书记载:韩氏先祖韩宗博由山东章丘县四里树大韩庄迁此立庄。为区别祖籍大韩庄之称,定村名为小韩。 |
耿庵村 |
耿庵村位于千童镇政府北偏东3公里处。明永乐初,耿氏迁此立庄。因这里有一尼姑庙,以此冠以姓氏取名耿庵。 |
党河村 |
党河村位于千童镇北偏西3.8公里处。明永乐四年(1406年),党氏由山东党家庄迁此立庄。村北有一条小河,借此冠以姓氏取村名党河。 |
蒋园村 |
蒋园村位于千童镇北偏西4公里处。据传,明嘉靖年间,党河党氏与人打官司,聘请沧州东关秀才蒋廷秀相助,并许诺把村北一花园赠蒋氏。后蒋氏迁来定居,其村名称为蒋园。 |
十寨子村 |
十寨子村位于千童镇北偏东4.2公里处。十寨子村系古村。据传,邹应龙之母曾为皇帝乳娘。“燕王扫北”时,以此幸免于难,故投此保身者甚多。先后有齐、傅、王、李、邓、焦、张、顾、邵氏等相继居住,共十家姓,遂称十寨子。 |
马杯家村 |
马杯家村位于千童镇东北偏北5.2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马氏奉诏由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村内有一古柳,从树洞中长出一棵榆树,借此附以姓氏取名榆柳马。清初,马氏名杯者略有功名,以其姓名改称马杯家。 |
小吕宅村 |
小吕宅村位于千童镇北偏东4.5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刘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因村地处道口,取村名刘家道口。后吕氏由吕宅(今本县大吕宅)迁此居住。吕氏系世家大族,倚仗族势,改村名为小吕宅。 |
刘宅村 |
刘宅村位于千童镇北偏东3.5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刘氏奉诏由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村名刘宅。 |
王朴家村 |
王朴家村位于千童镇东北偏北2.5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张氏迁此立庄,以姓氏取村名张家庄。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1730年),王朴家村王献祯官任湖广黄州知府,村名改为王献祯家。清道光年间,后人为避先人之讳,且念其祖艰朴之风,又改村名为王朴家。 |
刘庄村 |
刘庄村位于千童镇东北1.6公里处。据刘氏谱书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刘氏先祖刘能、刘胜兄弟二人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立庄。因当时干戈平息,天下安定,村人借此意,取村名定戈刘庄。 |
史庄村 |
史庄村位于千童镇东北偏南2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史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立庄。当时干戈平息,天下安定,村人借此意,取村名定戈史庄。 |
马园子村 |
马园子位于千童镇北2.5公里处。马园子村系本县前刁(今属杨集乡)马氏之庄园。清光绪末年,马家佃户居此种地,被称为马园子。 |
南孙庄村 |
南孙庄村位于千童镇东偏南1.9公里处。据孙氏谱书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孙氏先祖名来有者由山东泰安迁此立庄,以其姓名称为孙来有。南孙庄村位于旧县东,乡人称为东孙庄。1954年后,改称孙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该庄位于盐山县城南部,为于盐山镇孙庄区别,故更名为南孙庄。 |
东街村 |
东街村位于盐山县城南偏西23.5公里处,与山东乐陵市隔漳卫新河相望。 |
刘武家村 |
刘武家村位于千童镇东偏南3.3公里处。刘武家村始建于明代以前(原村名不详)。“燕王扫北”时,刘氏名武者幸存,遂以其姓名取村名刘武家。 |
东荣村 |
东荣村位于千童镇东南偏北2.3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荣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村名荣庄。分东荣、中荣、西荣三个行政村。 |
中荣村 |
中荣村位于千童镇东南偏北2.3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荣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村名荣庄。分东荣、中荣、西荣三个行政村。 |
西荣村 |
西荣村位于千童镇东南偏北2.3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荣氏奉诏由永平府滦州(今滦县一带)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村名荣庄。分东荣、中荣、西荣三个行政村。 |
小河刘村 |
小河刘村位于千童镇南偏东1.5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刘氏由山东济阳县大刘庄迁此立庄。村北有一条小河,借此冠以姓氏取村名小河刘。 |
南陈庄村 |
南陈庄村位于千童镇西南偏南1.2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陈氏兄弟三人由洪洞县奉诏迁此立庄,以其姓氏取村名陈庄。因村落较小,后被称为小陈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与小庄乡小陈庄区别,故更名为南陈庄。 |
前韩村 |
前韩村位于千童镇西偏南2.8公里处。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韩、周二氏迁此立庄。该地有一沙岭,以此取村名为韩沙周,后有任氏兄弟迁出,于村北另立一村,称后韩沙周,前韩村即称前韩沙周。后周氏无嗣,简称前韩。 |
后韩村 |
后韩村位于千童镇西偏南2.5公里处。明永乐年间任氏兄弟三人迁韩沙周居住,后任氏兄弟迁出,于村北另立一村,称后韩沙周,简称后韩。 |
南街村 |
南街村位于盐山县城南偏西23.5公里处,与山东乐陵市隔漳卫新河相望。自古以来,就是周围数百里较大的水陆商埠。战国时期曾为齐之饶安邑,以“其地丰饶、可以安人”(见《元和群县图志.河北道三》)而得名。公元前209年秦方士徐福受秦始皇之命,拓饶安邑,筑千童城,在周围数百里征召男女百工,集驻千童城,沿无棣河,从古黄河口(即今黄骅港)入海求蓬莱,东渡扶桑,由此,人们将饶安邑始称千童城,又称童子城。汉高帝五年(前202年)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将饶安邑置千童县。汉武帝元朔四年四月(前125年),因河间献王子刘摇封千钟侯(古代钟童古通,千钟侯即千童侯)。千钟侯国,历五年,元狩二年(前121年)废国,仍为千童县。至东汉建宁元年(168年),更名为饶安县,千童县建治长达370余年。饶安县治即为千童城。以后饶安也称之为千童城故城。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割赢冀两州置沧州,州治饶安。也就是说,沧州第一个州治在饶安。唐贞观十二年(638年)饶安县治移到浮水(即今孟村回族自治县的新县镇),故有新饶安、旧饶安之称,简称旧县、新县。旧县从此由县为镇。1993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旧县镇更名为千童镇。由此可知,战国时期饶安邑,秦末千童城,汉代千童县治,汉武帝元朔四年至元狩二年的千钟侯国,三国、晋、北魏、隋中、唐饶安县治,北魏年间的沧州州治,唐贞观十二年以后的旧县镇,1993年以后的千童镇,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名称,其址即现在的千童镇。分东街、西街、南街、北街、西南院五个行政村。 |
西街村 |
西街村位于盐山县城南偏西23.5公里处,与山东乐陵市隔漳卫新河相望。 |
北街村 |
北街村位于盐山县城南偏西23.5公里处,与山东乐陵市隔漳卫新河相望。 |
李梦飞村 |
李梦飞村位于千童镇东偏北1公里处。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李梦飞者由山东乐陵县霍家寨迁此立庄,以其姓名取村名李梦飞。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