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村位于威宁县城西郊16公里,是草海镇下辖的西部村寨,东与同心村,南与卯关村相连,北与小海镇小海村,西与双龙乡水潮村相接,全村耕地面积3393亩,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居住着汉、苗两个民族,辖11个村民小组(中海一组、中海二组、新河一组、新河二组、综塘组、大塘组、山头一组、山头二组、东方红一组、东方红二组、朝阳组),共有876户4353人,全村以种植、养殖为主,是发展烤烟、蔬菜、药材、马铃薯的最佳专场。村内土地资源丰富,水源好,地势平坦,是发展特色农业的首选村寨之一。
--人口总数:4353人 农业人口:4268人 非农业人口:85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9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中海一组,中海二组,新河一组,新河二组,综塘组,大塘组,山头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烤烟,蔬菜,药材,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中海村公所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526100 | 553100 | -- | 查看 中海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建设社区 |
建设社区位于威宁县城中界中心,占有面积约4平方公里,社区总人口4176人,共有11个县直机关单位,院落有35个院,(县人民医院、检察院、计生局、国土局、植保站、教育局等);有三个组分别:建设东路、健康路、菜园路。 --人口总数:4176人 农业人口:417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回族,苗族,水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建设东路,健康路,菜园路, 生产总值:1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荞酥,火腿, 办公所在地:马坡上 |
中山路社区 |
中山路社区坐落在威宁县城区东部,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辖区有九条主干路(顺城路、上关岭、铁匠巷、铛铺巷、挑水巷、萄泉路、北关路、中山路、健强路),本社区所住居民户671户,总人数2556人,辖区内有单位威宁二小,社区辖10个居民小组,4个楼群院落,是城东社区人口密集,占地面积广,人口流动量大,政治文化较为发达的闹市区。 --人口总数:2556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2556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回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顺城路,上关岭、铁匠巷、铛铺巷、挑水巷、萄泉路、北关路、中山 生产总值:102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办公所在地:中山路 |
星光社区 |
星光社区位于威宁县城新老城区结合部,也属城乡结合部,辖毛家山组、火星塘组及十一条街道(巷),居住着彝族、回族、蒙古族、布依族、汉族等民族,行政区面积5.2平方公里(7395亩),约6080人,其中农业人口2077人,非农业人口约4003人,耕地面积317.5亩,农业人均耕地0.15亩,由于大面积耕地被政府征用,大部份农业人口从事副主为主,少部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经商。 --人口总数:6080人 农业人口:2077人 非农业人口:4003人 --行政区面积:4.9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7.5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回族,蒙古族,布依族,汉族等民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毛家山组,火星塘组 生产总值:1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火腿,荞酥 办公所在地:星光村 |
威宣路社区 |
威宣路社区坐落草海镇社区东南角,现有总人口4648人,其中农业人口1219人,行政面积8500亩,经济属中,近年来社区两委班子健全,团结务实以城镇建设和居民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为威宁双创一建工作做更大的努力。 --人口总数:4648人 农业人口:1219人 非农业人口:3429人 --行政区面积: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回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十组 生产总值:185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荞麦,玉米,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鸭子塘村 |
民享路社区 |
民享路社区位于威宁县城区东南部,占地面积4500亩。辖区内有三条主干路。本社区居住居民906户,总人数3960人。居住着彝族,回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辖区内有单位城关工商所、威宁二中、煤炭局等。社区有12个居民小组,中山路,当铺路,建强路,北关路,葡泉路,上官岭,顺城路,挑水巷,铁匠巷。是城东党工委占地面积广,人口流动量打的老城区。 --人口总数:3960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回族,苗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十组, 生产总值:158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荞酥,火腿 办公所在地:江西路 |
解放社区 |
解放社区坐落在威宁县城区中心,占地面积3000亩,辖区有四条主干路,本社区所在居民891户。总人数2623人,辖区内有单位新华书店、发展银行、中医院、供销社、土产公司、日杂公司等。社区辖区10个小组、18个楼群院落,是城东社区人口密集、占地面积广、人口流动量大、整治文化较为发达的闹市区。 --人口总数:2623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2623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解放路,洋芋巷,堰塘巷,宰羊坡巷, 生产总值:102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火腿,荞酥 办公所在地:江西路上段 |
威昭路社区 |
威昭路社区位于威宁县城中心所辖威昭路、文化路、中心北巷、中心南巷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生活着彝族、回族、苗族、布依族、白族,总人口2376人,人口流动量大,经济较为发达,交通便利,就医方便。威宁的荞酥和火腿是我社区的名特优产品,荞酥不仅美味,而且具有降糖的功能,火腿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易储存。 --人口总数:2376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2376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回族,苗族,布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威昭路,文化路,中心北巷,中心南巷 生产总值:99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火腿,荞酥 办公所在地:马坡上 |
县府路社区 |
县府路社区位于威宁县城城关西部,含水井湾、县府路、望海路、渔市路,总房数1678户,人数5937人,人均收入3500元,辖县直机关单位有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县委综合大楼、三中、第三实验中学、草海保护局、司法局、四小、气象局、人武部、教育局、-、人劳局、民宗局共45个单位,楼群院落34处。 --人口总数:5937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5937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回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水井湾,县府路,望海路,渔市路 生产总值:237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荞酥,火腿 办公所在地:马坡上 |
南泉路社区 |
南泉路社区位于草海镇计生站内,辖内有两条路,南泉路和人民南路。居住着汉族,彝族,回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辖区内有730户人口3190人,9个单位,10个居民小区。近年来,在草海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辖区单位的支持下,社区各项工作有了长足发展,社区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人口总数:3190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3190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回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南泉路,人民南路 生产总值: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威宁火腿,威宁荞酥 办公所在地:前进村草海镇计生站内 |
人民中路社区 |
人民中路社区位于草海镇西部,是我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含人民中路、人民北路二条街道。总户数829户,人口2480人。社区内共有17个单位,21个楼群院落,8个居民小组。 --人口总数:2480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2480人 --行政区面积:0.2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回族,苗族,布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 生产总值:99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火腿,荞酥 办公所在地:马坡上 |
建设西路社区 |
建设西路社区位于威宁县城西部,含建设西路、草海路、新兴路三条街道。总户数1760户,人数5545人,人均收入3800元,辖县直机关单位有新农车站、烟草专卖局、四中、卫生局、人民银行、民政局、党校、农机服务中心,共8个单位,楼群院落70处。 --人口总数:5545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5545人 --行政区面积:2.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回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建设西路,草海路,新兴路 生产总值:221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火腿,鱼虾,荞酥 办公所在地:南泉路 |
石龙村 |
石龙村总人口1869人,农业人口1861人,非农业人口8人,全村行政区面积12.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460亩,全村由汉族、彝族、回族、苗族组成,下辖双营、双凹、石龙、银水、营脚组,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猪、牛、羊,主要特色产品芸豆、苦荞等。 --人口总数:1869人 农业人口:1861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12.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回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双营,双凹,石龙,银水,营脚组 生产总值:3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芸豆,苦荞,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营脚组 |
中海村 |
中海村位于威宁县城西郊16公里,是草海镇下辖的西部村寨,东与同心村,南与卯关村相连,北与小海镇小海村,西与双龙乡水潮村相接,全村耕地面积3393亩,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居住着汉、苗两个民族,辖11个村民小组(中海一组、中海二组、新河一组、新河二组、综塘组、大塘组、山头一组、山头二组、东方红一组、东方红二组、朝阳组),共有876户4353人,全村以种植、养殖为主,是发展烤烟、蔬菜、药材、马铃薯的最佳专场。村内土地资源丰富,水源好,地势平坦,是发展特色农业的首选村寨之一。 --人口总数:4353人 农业人口:4268人 非农业人口:85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9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中海一组,中海二组,新河一组,新河二组,综塘组,大塘组,山头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烤烟,蔬菜,药材,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中海村公所 |
新发村 |
新发村位于草海镇东面,距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炉山公路距村3公里,全村所辖4个村民组,总人口124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人,行政区面积约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8.8亩,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薯、蔬菜为主,人均纯收入2000元,全村居住一个民族(汉族),属于皇城脚下的边远村寨。 --人口总数:1240人 农业人口:1236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1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8.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蔬菜 办公所在地:新发村 |
富民村 |
富民村地处城草海镇中心,方圆2.5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组,全村927户,人口3215人,东接响塘村,南接前进村,西接西海村,北接星光村、龙凤村,现本村耕地378亩,人均耕地0.11亩,大部份耕地全在草海2175M规划线内,所有耕地均以蔬菜种植为主,并解决了县城部份菜篮了供应工程。 --人口总数:3215人 农业人口:3200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7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回,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蔬菜 办公所在地:富民村 |
西海村 |
西海村位于威宁县城西,草海河畔,全村辖4个村民组,分别是:大水井组、邓家院组、卯家沟组、燎原组。总人口1560人,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0亩。其中山地510亩,海子地630亩。经济收入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盛产蔬菜、洋芋和玉米。近年来,在镇党委和镇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一事一议工程”,硬化道路32条,98345平方米。种植高原有机茶园500余亩;实施生态家园建设386户。充分利用草海旅游的优势,农户拥有旅游船只260张。新建农家乐6家,群众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人口总数:1560人 农业人口:1480人 非农业人口:80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回,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水井组,邓家院组,卯家沟组,燎原组 生产总值:57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鱼包虾,小鱼,小虾 办公所在地:西海村 |
卯关村 |
卯关村位于草海镇西面15公里处,村东与同心村相连,南与双龙乡红光村相接,西同双龙乡大地村相交,北与中海村毗邻,总人口2560人,其中农业人口2400人,非农业人口160人,总面积9.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000亩,下辖6个村民组,居住着回、汉两个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汉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主要经济产业有烤烟,名特产品有脱毒马铃薯。 --人口总数:2560人 农业人口:2400人 非农业人口:160人 --行政区面积:9.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回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烤烟,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二组 |
白岩村 |
白岩村位于威宁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0公里,威昭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所辖六个村民小组:民族村,友爱组,河边组,寨子山组,雄山组,团结组,共2326人,非农人口13人,行政区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40亩,主要以种植脱毒马铃薯种薯为主,人均纯收入2500元,居住着回、汉、苗三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40%,是典型的民族杂居地。 --人口总数:2326人 农业人口:2313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1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6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回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民族村,友爱组,河边组,寨子山组,雄山组,团结组, 生产总值:67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脱毒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雄山组 |
同心村 |
同心村委员会,全村3854人,农业人口3815人,非农业人口39人,行政区面积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55亩,主要民族以汉族为主,下辖石桥一、二组,同心一、二组,迎新一、二组,铁厂组、永丰组共八个村民小组,主要以烤烟、无公害蔬菜、马铃薯、玉米等为主。 --人口总数:3854人 农业人口:3815人 非农业人口:39人 --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5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石桥一,二组,同心一,二组,迎新一,二组,铁厂组,永丰组 生产总值:4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洋芋,白菜 办公所在地:同心一组 |
中塘村 |
中塘村位于草海镇西北部,东与本镇燎原村相接,西与寒洞村毗邻,南与普山村相邻,北下羊街镇棒木村接壤,距县城8公里,所辖4个村民组,总人口1623人,农业人口1607人,非农人口16人,全村总面积6.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421亩,居住着回、汉、苗三个民族,主要以种植脱毒马铃薯为主,人均纯收入为2500元。 --人口总数:1623人 农业人口:1607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2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40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中塘村村公所 |
陕桥村 |
陕桥村位于威宁县城南郊,距县城8公里,下辖南屯组、吊水岩组、清水沟组、综合组、陕桥组、建林组6个村民组,共有村民640户2435人,党员16人,陕桥村交通便利,土地平坦,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6亩,林草地面积5000余亩,主要以玉米、土豆种植为主。 --人口总数:2435人 农业人口:243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9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南屯组,吊水岩组,清水沟组,综合组,陕桥组,建林组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陕桥村 |
普山村 |
普山村位于草海镇西部,距威宁县城8公里,全村所辖三个村民(小山组、龙眼组、普支组)小组1260人,居住以汉族为主。非农人口10人,行政区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0亩,主要以种植马铃薯种植为主,人均纯收入2100元。 --人口总数:1260人 农业人口:125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5.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小山组,龙眼组,普支组 生产总值:1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小山组 |
民族村 |
民族村位于草海镇8公里处,草海边上,总人口2600人,其中农业人口2590人,非农业人口100人,总面积8.9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000亩,下辖5个村民组,居住着回、汉两个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40%,汉族占总人口60%,村东与银龙、北与同心村毗邻,西面与卯关,南与郑家营村相接,主要经济产业有烤烟,各特产品有脱毒马铃薯种植。 --人口总数:2600人 农业人口:2500人 非农业人口:100人 --行政区面积:8.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6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脱毒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民族村村公所 |
寒洞村 |
寒洞村位于草海镇西部,距威宁县城10公里。全村有四个村民组,1838人,非农业人口13人,行政区面积9.8公里,更低面积4800亩,主要以种植马铃薯为主。人均收入2200元。居住着汉、苗、布依族三个名族。 --人口总数:1838人 农业人口:1825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9.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寒洞村村公所 |
郑家营村 |
郑家营村距威宁县城和镇政府20公里,在威宁县城西南部,共有村民785户3864人,非农业人口16人,行政村面积18000亩,耕地面积2600亩,主要民族汉族,彝、回、苗族占全村总户数1.2%,共辖六个村民组是曹家院、彭家营、水营、营上、万下、坡脚组。主要经济产业、农林款。云豆、玉米、白菜、洋芋、火腿属我村名特产品。旅游景点待开发。由于交通不便,给村民带来不便,现以开发观鸟台,以达到旅游人数上百人。 --人口总数:3864人 农业人口:3848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11.9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回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曹家院,彭家营,水营,营上,万下,坡脚组 生产总值:8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云豆,玉米,白菜,洋芋,火腿 办公所在地:郑家营村公所 |
鸭子塘村 |
鸭子塘村位于威宁县城东北角,距县城3公里,地处城郊结合部,威水公路、威宣公路、内昆铁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所辖五个村民小组:鸭子塘组、新民组、南厂组、大坟院组、建山组,共919户3143人,森林覆盖面积2000余亩,实际耕地面积1751亩,主要种植无公害蔬菜、脱毒马铃薯为主,人均纯收入2500元,鸭子塘村辖区内分布着多处人文景观,境内林木葱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为该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具有巨大的开发空间和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 --人口总数:3163人 农业人口:3143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1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656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鸭子塘组,新民组,南厂组,大坟院组,建山组 生产总值: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蔬菜基地 名特产品:蔬菜,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鸭子塘村 |
吕家河村 |
吕家河村位于威宁县城东南部,距威宁县城14公里,326国道和威宣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所辖八个村民组:海子组、吕家河组、单家营组、九林组、新华组、水塘组、双包山组、孔家山组共2860人,其中非农人口10人,居住着汉、彝族,其中彝族人口有55人,总耕地面积为3100亩,森林覆盖率为20%,行政区域总面积为13平方公里,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人均纯收入为1500元。 --人口总数:2860人 农业人口:285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1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海子组、吕家河组、单家营组,九林组,新华组,水塘组,双包山组 生产总值:57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海子组 |
阳关村 |
阳关村位于草海镇东北部4公里处,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400米,平均降水量约900毫米,全村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达40%,全村分为2个村民组(一组、二组),共有183户,78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人,少数民族3人,农作特种植以玉米、马铃薯为主,兼有少量的蔬菜种植,天然草坡丰富,有小规模的家庭养畜业,砂石料资源丰富,有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人口总数:786人 农业人口:781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68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和养殖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阳关村 |
白马村 |
白马村位于草海镇的南部14公里处。全村行政总面积1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0亩,森林面积4000亩,荒山草坡面积2500亩,水面积200亩,人均耕地1.1亩。全村有11个村民组,总人口4750人,白马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无霜期195—227天,年平均气温10—12度,年均日照167天,年平均降水量960毫米。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干湿二季明显,光能资源丰富,日照多,辐射强,适宜多种生物资源生长。一是主要农作物资源:玉米、马铃薯、大豆、芸豆、豌胡豆、辣椒、大蒜、白菜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二是主要畜禽资源:猪、牛、羊等。 --人口总数:5590人 农业人口:25人 非农业人口:5555人 --行政区面积:14.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十组, 生产总值:7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小鱼,洋芋 办公所在地:二组 |
天龙村 |
天龙村人口总数4307人,农业人口4307人,非农业人口0人,行政区面积1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0亩,全属汉族组成,下辖十个村组:石洞组、二组、三组、耿家组、四组、水塘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土豆、大白菜。村委所在地是四组。 --人口总数:4307人 农业人口:430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2.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石洞组,二组,三组,耿家组,四组,水塘组,五组,六组,七组, 生产总值:5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大白菜 办公所在地:二组 |
响塘村 |
响塘村位于威宁县城东南面,东与塔山村,赵山村接壤。西与前进,鸭子塘村毗邻。南以富民村为界。北与龙凤村相连。隶属草海镇所辖。326国道,内昆铁路穿村而过。下设3个自然村民组:新建组,上关岭,万寿宫,居住着526户农户。总人口1968人。男性1003人,女性965人。18岁以下716人,18岁至35岁以下659人。35岁至60岁455人,60岁以上138人。全村行政面积3.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52.48亩。荒山草坡500亩。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玉米、马铃薯、蔬菜养殖交通运输,经商、务工为主。 --人口总数:1968人 农业人口:196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52.4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建组,上关岭,万寿宫, 生产总值:72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万寿宫 |
龙凤村 |
龙凤村位于威宁县城东北角,地处城郊结合部。326国道、内昆铁路、环城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00亩,森林覆盖面积1500亩,辖五个村民组(明星组、陈家院组、蔬菜组、龙凤组、龙泉组),农户1180户,人口3778人。居住着彝、回、苗、汉等10多个民族。村级巡防队员10名。 龙凤村是夏秋反季节蔬菜生长的最佳地段,耕地中陡坡地占25%,缓坡地占30%,平地占55%(其中自然水浇地占10%)。粮食生产以玉米和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细葱,夏季反季节大白菜、甘蓝、白萝卜及白花菜为主。 村内主要景点之一凤山寺,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之凤山上,始建于明代。早年人称“真武观”,又称“上帝庙”。为佛道合一的著名寺观。上帝庙是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又是登高望远的好去处。登上上帝庙,威宁县城和草海尽收眼底。 --人口总数:3778人 农业人口:377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回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明星组,陈家院组,蔬菜组,龙凤组,龙泉组 生产总值:129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龙凤组 |
东山村 |
东山村位于威宁县城草海西南部,距县城18公里,东与白马村接壤,西与吕家河村毗邻,南以郑家营村为界,北与草海水域相连。全村总户数为1079户,总人口为5186人,居住有彝族、回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全村辖十一个村民小组: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十组,十一组,人均纯收入2500元,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326国道线从背而过,有东山市场一个,东山小学一所,交通十分便利。 --人口总数:5186人 农业人口:518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生产总值:650.0 万元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十组,十一组,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四组 |
梨银村 |
梨银村相距草海镇10公里,东与盐仓镇二堡村接壤,北与羊街镇矿山村毗邻,西、南与本镇开华村相连,全村所辖五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彝、苗、汉族,总户数363户,总人口1663人,全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64亩,人均占有1.99亩,林地面积1100亩。 --人口总数:1663人 农业人口:166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64.0亩 --主要民族成分: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68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玉米、洋芋 办公所在地:梨银村 |
银龙村 |
银龙村位于草海边,距威宁县城7公里左右,属草海工委管辖,东搪海边村、南连草海、西接民族村、北接燕山村,总面积约4.6公里,本村8个村民小组(阳关山、岩头上、山头上、糖梨树、杨家院、汪家院、赵家院、湾子头),总户数602户,总人口2860人,汉族、回族聚居,威双大道穿村而过。 --人口总数:2860人 农业人口:286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9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阳关山,岩头上,山头上,糖梨树,杨家院、汪家院,赵家院,湾子 生产总值:1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 ,洋芋 名特产品:火腿 办公所在地:威双大道 |
黄仓村 |
黄仓村位于草海镇西北角,距威宁县城9公里,东接普山村,南连银龙村,西与同心村接壤,北接寒洞村,总面积6.6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和平组、艺工组、友好组、全面组、同心组、山下组、协助组),总户数468户,总人口2188人,主要聚居汉族。境内有威宁县污水处理厂,主要产业种植洋芋、苞谷为主,内昆铁路线从境内穿村而过。 --人口总数:2188人 农业人口:218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和平组,艺工组,友好组,全面组,同心组,山下组,协助组, 生产总值: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洋芋,苞谷 办公所在地:同心组 |
大洼塘村 |
大洼塘村位于威宁县城西部,随着威宁县城的不断发展,加之内昆铁路的开通和威双公路的建设,由于交通便利和城市化建设,我村成为典型的城中村,致使我村成为人流、物流集居地,我村辖三个村民小组,所辖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0亩,总人口3108人,其中非农人口302人,居住着汉、回、彝、苗等民族,是典型民族集居地,农业生产主要以马铃薯、玉米、豆类为主。 --人口总数:3108人 农业人口:2806人 非农业人口:302人 --行政区面积:1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回,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山组,新河组,东山组 生产总值: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玉米,洋芋,豆类 办公所在地:大洼塘村 |
燕山村 |
燕山村位于威宁县城西部,距草海镇5公里,全村辖二个村民小组(凤山组、燕山组)共1268人,非农人口12人,行政村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8亩,主要以种植脱毒马铃薯和高产杂交玉米为主,居住着苗、汉二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0.7%。 --人口总数:1268人 农业人口:12人 非农业人口:1256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凤山组,燕山组 生产总值:1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办公所在地:凤山组 |
燎原村 |
燎原村村民委员会,总人口3853人,其中农业人口3823人,非农业人口30人,行政区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80亩,主要民族以汉族为主,还居住着苗族组成,下辖9个村民小组,即:东山一组、东山二组、燎原组、石坪一组、石坪二组、羊皮洞组、马贵院组、大蒿地组、五里岗组,名特产品有洋芋、玉米、豆类。 --人口总数:3823人 农业人口:3800人 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东山一组,东山二组,燎原组,石坪一组,石坪二组,羊皮洞组,马 生产总值:1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洋芋,玉米,红豆 办公所在地:五里岗组 |
下坝村 |
大洼塘村位于威宁县城西部,随着威宁县城的不断发展,加之内昆铁路的开通和威双公路的建设,由于交通便利和城市化建设,我村成为典型的城中村,致使我村成为人流、物流集居地,我村辖三个村民小组,所辖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0亩,总人口3108人,其中非农人口302人,居住着汉、回、彝、苗等民族,是典型民族集居地,农业生产主要以马铃薯、玉米、豆类为主。 --人口总数:1586人 农业人口:1368人 非农业人口:218人 --行政区面积:3.1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回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朝阳组,青松组 生产总值:2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 ,洋芋 名特产品:玉米,洋芋,豆类 办公所在地:下坝村 |
海边村 |
海边村位于威宁县城的西大门,距草海镇3公里,威双大道沿村口而过,交通便利,全村辖二个村民小组:江家湾组和管家院组,320户1260人,行政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0亩,居住以汉族为主。 --人口总数:1260人 农业人口:126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江家湾组,管家院组 生产总值: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江家湾组 |
开华村 |
开华村人口总数3112人,农业人口3110人,非农业人口2人,行政区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98亩,全村民均为汉族和彝族,下辖6个村民组,开华组,吊碗井组,周家院组,横坡组,李家院组,教厂组,磨盘组。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土豆,大白菜。 --人口总数:3112人 农业人口:3110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9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开华组,吊碗井组,周家院组,横坡组,李家院组,教厂组,磨盘组 生产总值:77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开华组 |
新义村 |
新义村位于威宁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0公里,与炉山接壤,交通不便;全村辖区2个村民小组,行政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共有187户,人口975人,耕地面积586亩,主要种植马铃薯、玉米为主. --人口总数:975人 农业人口:97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 生产总值:1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办公所在地:一组 |
高坪村 |
高坪村民委员会位于草海东北方10公里,辖2个村民组,总人口804人,居住着177家农户,农业人口801人,非农业人口3人,其中彝族1户8人,回族1户1人,男劳动力208人,女劳动办201人,外出务工人口41人,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0亩,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玉米、洋芋,养殖猪、牛、羊为主。 --人口总数:804人 农业人口:80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回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 生产总值:1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洋芋 办公所在地:一组 |
草海村 |
草海村位于草海镇西南部10公里处,326国道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所辖10个村民组(下关组、十里组、水沟湾、草海组、小山组、凌角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共5245人,行政区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0亩,以种植玉米、马铃薯、白菜为主,人均纯收入2300元,居住着汉、彝二个民族。 --人口总数:5245人 农业人口:524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下关组、十里组、水沟湾,草海组,小山组,凌角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1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白菜 办公所在地:小山组 |
赵山村 |
赵山村位于威宁县城东部,威毕公路旁是通往“贵州母亲河—乌江”发源地的必经之路,人口总数2647人,距威宁县城2公里左右,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5.7平方公里,行政区面积9400亩,耕地面积3000亩。所辖:赵山组、头塘组、羊角组、绿水组,耕地大多分布于海拔2100米—2400米之间,属于亚热带温湿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湿热,气温相差较小,雨热同季,平均气温10.6度,受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季节交替明显,名特产品:洋芋、生猪。资源:煤碳、砂石料、耐火泥。主要产业:农业、养殖业、旅游业。 --人口总数:2647人 农业人口:264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 名特产品:洋芋、生猪。资源:煤碳、砂石料、耐火泥 --所辖村:赵山组、头塘组、羊角组、绿水组 生产总值:66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养殖业、旅游业 办公所在地:赵山村 |
塔山村 |
塔山村人口总数1259人,农业人口1255人,非农业人口4人,行政区面积7.2平方米,耕地面积526亩,辖内群众为汉族,下辖玉龙组、木瓜组、头坡组,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大白菜。生产总值315万。 --人口总数:1255人 农业人口:1251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7.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2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31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洋芋、生猪 办公所在地:塔山村 |
新林村 |
新林村位于威宁县东部10公里处,全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平均降水量约900毫米,全村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达50%,全村均分为5个村民组,共有260户农户,人口1620人,其中少数民族2人,非农业人口17人,农作物种植以马铃薯、玉米为主,兼有少量荞子种植,天然草坡丰富,有砂石料资源,有发展全村经济的有利条件。 --人口总数:1620人 农业人口:162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 办公所在地:新林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40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洋芋、生猪 |
板仓村 |
板仓村位于威宁县城东北郊,威毕公路旁是通往“贵州母亲河—乌江”发源地的必经之路,距威宁县城13公里左右,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3亩,退耕还林1508.17亩。耕地大多分布于海拔2400米—2600米之间,属于亚热带温湿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湿热,气温相差较小,雨热同季,平均气温10.6度,受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季节交替明显。 --人口总数:1751人 农业人口:175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33.0亩 --主要民族成分: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43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洋芋、生猪 办公所在地:板仓村 |
大马城村 |
大马城村位于威宁县城东南部,距县城5公里左右,威宣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辖五个村民小组(刘家巷组、海发组、大马城组、跃进组、建设组),2576人,非农人口51人,行政区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0亩,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人均纯收入2550元,居住着汉族、彝族、回族、苗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人口2%。 --人口总数:2576人 农业人口:2525人 非农业人口:51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回族、苗族 办公所在地: 大马城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86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和养殖 名特产品:脱毒马铃薯、玉米 |
前进村 |
前进村位于威宁县城南部的城郊结合部,东与响塘村,鸭子塘村接壤,西北与富民村比邻,南临高原明珠----草海,前进村土地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亩,全村辖4个村民组,总户数508户,人口2176人,全村现有党员9名,其中女党员1名,村组干部9名,保洁员10名,平均年龄35周岁,农作物主要以玉米、土豆、蔬菜为主,在新农村建设中,以基础设施为突破口,2010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帮扶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程在我村作为试点,省地财政奖补127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0000余个,修通村、通组、串户路,修建了文体广场等惠民工程,2011年改善,改建农村危房57户,建设新农村房层130户,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 --人口总数:2176人 农业人口:100人 非农业人口:2076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生产总值:68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白菜,火腿 办公所在地:一组 |
孔山村 |
孔山村位于威宁草海东北部,距威宁7.5公里,东接新发村、南接陕桥村、西接塔山村、北接新林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4个组(大山脚组、孔家院子、尹家院子、袁家院子),总人口1320人,非农1人。 近年来,孔山村党支部按照“工业化、城乡化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几个方面的项目,有新农村建设,有危房改造,有小水窖,锐意进,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迅速,已种植马铃薯基地年产优质马铃薯1400吨以上。 跨入新村,孔山村又以“创造、促进发展”主要是以种植马铃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理民生”,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主导,带动村民农业资源大开发。 --人口总数:1320人 农业人口:1319人 非农业人口:1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山脚组,孔家院子,尹家院子,袁家院子 生产总值:33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孔山村 |
大山村 |
大山村位于威宁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威水路右上角,乡村路已修通,全村所辖六个村民小组(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2976人,行政区面积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70亩,主要种植马铃薯为主,人均纯收入1500元,居住着汉族。 --人口总数:2976人 农业人口:297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7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4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大山村 |
新河村 |
新河村位于威宁县政府驻地10公里处,全村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耕地面积56564亩,全村两个村民组236户1038人,居住着彝、苗、汉三种族别,农业人口1038人,非农业人口3人,主要经济产业以农业为主。 --人口总数:1041人 农业人口:1038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1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656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办公所在地:新河村 |
新坪村 |
本村总人口785人,农业人口785人,行政区面积10平方公里,东西威毕公路、南至赵山村,西至梨银村,北至盐仓镇二堡村,耕地面积784亩,全村汉族,管辖2个村民组,3个自然组,主要经济来自于种植和养殖,种植马铃薯、养殖猪。 --人口总数:785人 农业人口:78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8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97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和养殖 名特产品:马铃薯、养殖猪 办公所在地:新坪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