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威宁县 >> 板底乡 >> 雄英村

雄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雄英村谷歌卫星地图)


雄英村简介

  (一)、地理条件。雄英村地处板底乡西南面,全村地势较高,东部和南部与东风接境,西部和西北部分别与炉山、盐仓毗邻,北接板底,东北连新华,总面积约为23.06平方公里。全村整体海拔高,大多数为山地,平地或小型盆较少且多分散性分布。
  (二)、气候条件。雄英村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特征突出年平均气温15℃左右。雄英村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无霜期短。该村地处高寒山区,气候异常现象频发,秋冬季节多霜灾和凝冻灾害。
  (一三)、土地资源。全村耕地面积约为2916亩,人均耕地1.75亩。全村土地多石漠化,土层瘦薄、多数耕地为中低产型,土壤肥力差,有机物含量低,土地广种薄收。全村可耕种的土地不集中、不平坦,有部分耕地坡度大,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四)、水资源。全村水资源缺乏,水资源的供给主要靠井水、雨水,但井水和雨水严重受到季节性的影响(夏秋水量稍多,冬春水量却明显偏少)而不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部分生活用水水质差,不适于长期饮用。加上近年来气候异常,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等原因,水资源状况更加恶化。
  (五)、林木资源。林地面积10087.95亩,荒山草坡面积8000余亩。林木品种单一,多为松树和多年生灌木,林木多分散性生长、弯曲、矮小 。雄英村荒山草坡植被相对于周边各村较为繁茂,尤其是白草坪一带草坡青草长势良好。
  (六)、矿产资源。全村煤炭资源较为丰富,且蕴藏一定的铁矿资源。目前,该村的煤炭和铁矿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开采,但是,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和合理化经营。
  
  --人口总数:2334人 农业人口:2286人 非农业人口:148人
  --行政区面积:23.0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916.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汉族,白族,穿青 发展口号:农业稳乡、畜牧强乡、生态立乡、文化活乡、旅游兴乡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组 生产总值:581.63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草食畜牧养殖 名特产品: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雄英一组
  --自然条件: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 资源:风能,太阳能,煤炭,铁矿,林木资源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26214 553100 -- 查看 雄英村谷歌卫星地图

雄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雄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登底村

  (一)、地理条件。登底村地处板底乡最东部,东与清河村、东风镇相邻,南与东风镇相接,西、北与珠市乡毗邻,总面积约为12.25平方公里。全村地势开阔,平地相对较多,土地石漠化现象不突出。   (二)、气候条件。登底村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5℃左右。清河村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无霜期短。由于地理地貌原因,相对于周边各村,登底村气候条件较好。   (三)、土地资源。全村耕地面积约为1362.8亩,人均耕地0.78亩。全村土地土层瘦薄、多数耕地为中低产型,土壤肥力差,有机物含量低,土地广种薄收。但是因全村地势开阔,土地资源可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   (四)、水资源。全村水资源缺乏,没有河流,水资源的供给主要靠雨水,严重受到季节性的影响,夏秋水量稍多,冬春水量却明显偏少)而不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部分生活用水水质差,不适于长期饮用。加上近年来气候异常,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等原因,水资源状况更加恶化。   (五)、林木资源。林地面积9350.4亩,荒山草坡面积1112余亩。林木品种单一,多为松树和多年生灌木,林木呈分散性生长,多弯曲、矮小 。但少数荒山草坡因岩石裸露和土地石漠化,荒草多矮弱、干枯。   (六)、矿产资源。全村煤炭资源较为丰富,且蕴藏一定的铁矿资源。目前,该村的煤炭和铁矿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开采,但是,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和规模性效益 。   (七) 产业发展状况。登底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主要靠种植业和养殖业维持生计。因土地贫瘠,种植业产出量低;因养殖周期长,养殖业出栏率低;加上市场条件差,农户产业增收效果不佳。另外,主导产业不突出,农户多分散种植、养殖,难以形成相应的规模效益,实现产业的经济价值。      --人口总数:1738人 农业人口:1685人 非农业人口:53人   --行政区面积:12.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62.8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汉族,白族 发展口号:农业稳乡、畜牧强乡、生态立乡、文化活乡、旅游兴乡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组 生产总值:625.51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畜牧养殖 名特产品:马铃薯,荞麦,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登底村一组   --自然条件: 资源:土地资源,煤炭,太阳能,风能,铁矿   

安坪村

  (一)、地理条件。安坪村地处板底乡东北面,北与赫章妈姑接壤,东与兴胜、清河两村毗邻,西与曙光、板底交接,南与新华相邻,平均海拔低,地势走向平缓,总面积约为10.19平方公里。   (二)、气候条件。安坪村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点,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无霜期短。板底乡尽管经常干旱少雨,时有霜灾,但安坪村由于地形地貌原因,其气候条件相比于全乡其他各村要相对优越。   (三)、土地资源。全村耕地面积约为1321.6亩,人均耕地0.61亩。全村土地土层瘦薄,近一半耕地为中低产型,土壤肥力差,广种薄收。   (四)、水资源。全村水资源缺乏,没有河流,水资源的供给主要靠雨水,严重受到季节性的影响(春夏水量稍多,秋冬水量却明显偏少)而不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部分生活用水水质差,不适于长期饮用。加上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等原因,水资源状况更加恶化。   (五)、林木资源。全村林地面积7079亩,荒山草坡面积3000余亩。林木品种单一,多为松树和多年生灌木,林木弯曲、矮小 。荒山草坡因岩石裸露和土地石漠化,荒草多矮弱、干枯 。   (六) 产业发展状况。安坪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主要靠种植业和养殖业维持生计。因土地贫瘠,种植业产出量低;因养殖周期长,养殖业出栏率低 。   (七)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村见教学软硬件设施普遍落后,严重制约了当地教育水平的提高。全村文化事业开展力度小,村民很少参加或组织文化活动;医疗卫生条件差,无专业医疗人员,缺乏医疗设施在;在全村范围内,卫星、广播电视信号不稳定;体育活动因缺乏场地和有效组织而很少开展。      --人口总数:2187人 农业人口:2142人 非农业人口:45人   --行政区面积:10.1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21.6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农业稳乡、畜牧强乡、生态立乡、文化活乡、旅游兴乡   --所辖村:一,二,三,四组 生产总值:570.37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大棚蔬菜 名特产品:马铃薯,荞麦 办公所在地:安坪村一组   --自然条件: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气候宜人 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风能,林业   

板底村

  一、自然概况   (一)、地理条件。板底村地处板底乡东北面,是乡政府所在地,,东与庐山镇毗邻,南与雄英村接壤,西与新华、安坪两村交接,北与曙光村相邻,总面积约为17.82平方公里。板底村平均海拔2150米,地势走向落差较大,平地或小型盆地较少。   (二)、气候条件。板底村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0.9℃。年总积温3975小时,年日照时数1526小时,年降雨量916毫米,无霜期177天。清河村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无霜期短。时有霜灾、凝冻灾害发生。   二、资源状况   (一)、土地资源。全村耕地面积约为6787亩,人均耕地3.44亩。全村土地多石漠化,土壤以黄棕壤和高山草甸为主,土层较薄,土地肥力不高,有机物含量低,土地广种薄收。全村可耕种的土地多呈分散性、斜坡状分布。有部分耕地坡度大,在雨水季节,多水土流失现象发生。   (二)、水资源。全村水资源缺乏,没有河流,水资源的供给主要靠雨水,严重受到季节性的影响(夏秋水量稍多,冬春水量却明显偏少)而不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部分生活用水水质差,不适于长期饮用。加上近年来气候异常,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等原因,水资源状况更加恶化。   (三)、林木资源。林地面积14850亩,有林面积7997亩;荒山草坡面积5500余亩。林木品种单一,多为松树和多年生灌木,林木多分散性生长、弯曲、矮小 。荒山草坡因岩石裸露和土地石漠化,荒草多矮弱、干枯。   (四)、矿产资源。村内分部有煤炭资源,但储量少、煤层薄、品质差,多为群众生活用煤。由于长期私挖滥采,煤炭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还有未探明储量铁矿待开发。         --人口总数:1972人 农业人口:1876人 非农业人口:96人   --行政区面积:17.8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787.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汉族 发展口号:农业稳乡、畜牧强乡、生态立乡、文化活乡、旅游兴乡   --所辖村:一,二,三,四组 生产总值:625.51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党建远程教育示范基地 名特产品:马铃薯,荞麦 办公所在地:板底村二组   --自然条件: 资源:煤炭,太阳能,风能   

雄英村

  (一)、地理条件。雄英村地处板底乡西南面,全村地势较高,东部和南部与东风接境,西部和西北部分别与炉山、盐仓毗邻,北接板底,东北连新华,总面积约为23.06平方公里。全村整体海拔高,大多数为山地,平地或小型盆较少且多分散性分布。   (二)、气候条件。雄英村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特征突出年平均气温15℃左右。雄英村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无霜期短。该村地处高寒山区,气候异常现象频发,秋冬季节多霜灾和凝冻灾害。   (一三)、土地资源。全村耕地面积约为2916亩,人均耕地1.75亩。全村土地多石漠化,土层瘦薄、多数耕地为中低产型,土壤肥力差,有机物含量低,土地广种薄收。全村可耕种的土地不集中、不平坦,有部分耕地坡度大,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四)、水资源。全村水资源缺乏,水资源的供给主要靠井水、雨水,但井水和雨水严重受到季节性的影响(夏秋水量稍多,冬春水量却明显偏少)而不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部分生活用水水质差,不适于长期饮用。加上近年来气候异常,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等原因,水资源状况更加恶化。   (五)、林木资源。林地面积10087.95亩,荒山草坡面积8000余亩。林木品种单一,多为松树和多年生灌木,林木多分散性生长、弯曲、矮小 。雄英村荒山草坡植被相对于周边各村较为繁茂,尤其是白草坪一带草坡青草长势良好。   (六)、矿产资源。全村煤炭资源较为丰富,且蕴藏一定的铁矿资源。目前,该村的煤炭和铁矿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开采,但是,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和合理化经营。      --人口总数:2334人 农业人口:2286人 非农业人口:148人   --行政区面积:23.0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916.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汉族,白族,穿青 发展口号:农业稳乡、畜牧强乡、生态立乡、文化活乡、旅游兴乡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组 生产总值:581.63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草食畜牧养殖 名特产品: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雄英一组   --自然条件: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 资源:风能,太阳能,煤炭,铁矿,林木资源   

新华村

  (一)、地理条件。新华村地处板底乡中南部,东与板底村接壤,南东风镇毗邻,西与清河村交接,北与安坪村相邻,总面积约为10.76平方公里。新华村海拔高,山地相对较多,而平地或小型盆地相对较少。   (二)、气候条件。新华村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0.9℃左右。相对于周边各村,新华村气候条件较好。该村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无霜期短。近年来,气候异常现象时有发生,凝冻灾害更为频发。   (三)、土地资源。全村耕地面积约为3131亩,人均耕地1.95亩。全村土地多石漠化,土层瘦薄、多数耕地为中低产型,土壤肥力差,有机物含量低,土地广种薄收。全村可耕种的土地多呈分散性、梯形状分布,有部分耕地坡度大,不适宜耕种,雨水季节多水土流失。   (四)、水资源。全村水资源缺乏,没有河流,水资源的供给主要靠井水、雨水,但井水和雨水严重受到季节性的影响(夏秋水量稍多,冬春水量却明显偏少)而不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部分生活用水水质差,不适于长期饮用。加上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等原因,水资源状况更加恶化。   (五)、林木资源。林地面积9091.8亩,荒山草坡面积1500余亩。林木品种单一,多为松树和多年生灌木,林木不成片,生长稀疏、弯曲、矮小 。荒山草坡因岩石裸露和土地石漠化,荒草多矮弱、干枯。   (六)、矿产资源。全村仅有的矿产资源是煤炭,但储量少、煤层薄、品质差,多为群众生活用煤。但是,由于尚未实现规范化开采,煤炭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人口总数:1606人 农业人口:1579人 非农业人口:27人   --行政区面积:10.7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3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农业稳乡、畜牧强乡、生态立乡、文化活乡、旅游兴乡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组 生产总值:332.7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万亩花椒种植基地 名特产品:马铃薯,荞麦 办公所在地:新华一组·   --自然条件: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气候宜人 资源:风能,太阳能,煤炭,林木资源   

新胜村

  新胜村气候温润,常年温差小,森林覆盖面大。是旅游、长居、养生的好地方。   新胜村地处板底乡东北面,东与安坪村接壤,南与清河村毗邻,西与珠市乡交接,南与妈姑镇相邻,总面积约为8.27平方公里。   本规划结合新胜村具体实际,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贫困优先、典型示范、整体发展、分段实施”的原则,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以农民为主体,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以发展生态型、循环型经济为手段,以全面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依靠现代科技进步,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并重;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前瞻性为一体”的参与式扶贫开发综合道路。本规划的制订为新胜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方向,不断向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迈进。      --人口总数:1273人 农业人口:1199人 非农业人口:74人   --行政区面积:8.2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83.83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汉族,穿青族,白族 发展口号: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所辖村:第一,二,三,四组 生产总值:531.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畜牧业,旅游业 名特产品:黑山羊,玉米,撮泰吉,铃铛舞等 办公所在地:板底乡,新胜村二组   --自然条件: 资源: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清河村

  清河村常年温差小,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是旅游、长居、养生的好地方。   清河村地处板底乡东北面,东与安坪村接壤,南与清河村毗邻,西与珠市乡交接,南与妈姑镇相邻,总面积约为8.27平方公里。新胜村海拔高,全村多山,地势极不平坦,土地石漠化现象突出。   本规划结合新胜村具体实际,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贫困优先、典型示范、整体发展、分段实施”的原则,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以农民为主体,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以发展生态型、循环型经济为手段,以全面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依靠现代科技进步,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并重;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前瞻性为一体”的参与式扶贫开发综合道路。本规划的制订为新胜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方向,不断向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迈进。      --人口总数:1273人 农业人口:1201人 非农业人口:72人   --行政区面积:8.2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83.83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汉族,穿青族, 发展口号: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   --所辖村:第一,二,三,四组 生产总值:5630.3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畜牧业,旅游业 名特产品:黑山羊,土豆,玉米,撮泰吉,铃铛舞等 办公所在地:板底乡,新胜村一组   --自然条件: 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   

曙光村

  曙光村地处板底乡西北部,东与盐仓镇相邻,南与板底村相接,西与安坪村接壤,北与妈姑镇毗邻,总面积约为10.25平方公里。全村西北高,东南低,山峦起伏。山多,平地少。   曙光村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0℃左右。曙光村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无霜期短。   全村耕地面积约为3256.8亩,人均耕地1.52亩。   林地面积3824.5亩,草坡面积7000余亩。      --人口总数:2148人 农业人口:2001人 非农业人口:147人   --行政区面积:10.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56.8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汉族,穿青族,白族 办公所在地:板底乡,曙光村一组   --所辖村:第一,二,三,四组 生产总值:868.07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畜牧业 名特产品:黑山羊,土豆,玉米   


雄英村特产大全




雄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