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赫章县 >> 德卓镇 >> 柏杨村

柏杨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柏杨村谷歌卫星地图)


柏杨村简介

  柏杨村位于德卓乡东南方向,距乡政府六公里,
  
  --人口总数:1612人 农业人口:1600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柏杨、青山、代石、哈沟、牛棚、铁匠、巫嘎、老厂、哈寨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办公所在地:柏杨
  --自然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资源:铜矿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27212 553200 -- 查看 柏杨村谷歌卫星地图

柏杨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柏杨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德卓村

  德卓村位于德卓乡东部距县城98公里,在乡政府所在地;全村老百姓靠养殖为生,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洋芋等。南接大营村,北接云南省,人均年收入1900元,平均海拔17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全村16个村民组,633户、2754人(先锋68户、277人;丫口42户、182人;马路59户、280人;后街27户、118人;德卓40户、162人;中街37户、176人;厂口28户、118人;包包53户、234人;海坝69户、309人;还路43户、209人;拱桥30户、147人;岔沟27户、114人;山脚27户、125人;和平23户、90人;碳山33户、130人;小寨27户、83人),本村主要居住汉、彝、苗三种民族(彝族220人、苗族150人),全村耕地面积为1638亩,全村大牲畜存栏1000头(匹)。      --人口总数:2754人 农业人口:2114人 非农业人口:640人   --行政区面积:1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先锋、丫口、马路、后街、德卓、中街、厂口、包包、海坝、还路、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办公所在地:德卓   --自然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   

坝塘村

  坝塘村位于德卓乡西部,左接德卓村,右接水炉村,平均海拔17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全村15个村民组(龙头、坝塘、新房、安坡、河边、海子、院子、平子、瓦厂、弯子、拖机、朝阳、上寨、中寨、下寨),501户2510人,属一类村,距赫章县城95公里,距德卓乡政府2公里,本村主要居住汉、彝、苗三种民族(其中彝族25人、苗族360人),人均收入1200元,其中低收入人口600人,绝对贫困人口245人,劳动力资源总数为958人,全村总面积为3.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600亩,2003年退耕还林1372.1亩,涉及本村271户,历年来已建沼气池22口,2010年人均粮食产量为350公斤,2011年计划种植烤烟面积1300亩,半夏种植70亩,有学校1所,现有村卫生室一所,有村医一名,李绍虎。      --人口总数:2510人 农业人口:2496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龙头、坝塘、新房、安坡、河边、海子、院子、平子、瓦厂、弯子、 生产总值:7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办公所在地:坝塘   --自然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   

水炉村

  水炉村位于德卓乡东部,与柏杨及坝塘两村相邻,平均海拔22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全村9个村民组(沟边、柏枝、新炉、安院、山后、岩脚、寨上、小河、营脚),404户1920人,本村主要居住汉、彝、苗三种民族(彝族145、苗族650人),人均收入1200元,其中低收入人口910人,绝对贫困人口125人,劳动力资源总数为708人,耕地面积1956亩,2003年退耕还林1621.3亩,涉及本村8个组,260户,历年来已建沼气池20口,2010年人均粮食产量340公斤,2011年计划种植烤烟面积1000亩,半夏种植50亩,有学校1所,村卫生室1所,全村大牲畜存栏2500头。      --人口总数:1920人 农业人口:192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5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沟边、柏枝、新炉、安院、山后、岩脚、寨上、小河、营脚 生产总值: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新炉   

中营村

  中营村位于德卓乡南部,左接大营村,右接堰联村,平均海拔156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全村12个村民组(雄坡、海子、沟边、中营、大元、花场、大山、营脚、弯子、中田、新街、河边),626户3080人,本村主要居住汉、彝、苗、布依族三种民族,人均收入1200元,其中低收入人口1320人,绝对贫困人口650人,劳动力资源总数为1378人,耕地面积2380亩,其中烤烟种植面积2000亩,半夏种植20亩,魔芋20亩,全村大牲畜存栏540头(匹)。      --人口总数:3080人 农业人口:3055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11.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雄坡、海子、沟边、中营、大元、花场、大山、营脚、弯子、中田、 生产总值:1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魔芋、核桃 办公所在地:中营   

大营村

  大营村位于德卓乡南部,左接德卓村,右接中营村,平均海拔156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全村11个村民组(许母、岩脚、大寨、营盘、营寨、马路、大营、龙洞、炉房、煤洞、院子),589户2349人,本村主要居住汉、彝、苗三种民族,人均收入1100元,其中低收入人口1240人,绝对贫困人口110人,劳动力资源总数为1178人,耕地面积1495亩,其中烤烟种植面积65亩,半夏种植110亩,魔芋120亩,全村大牲畜存栏1473头(匹)。      --人口总数:2349人 农业人口:1340人 非农业人口:19人   --行政区面积: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5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许母、岩脚、大寨、营盘、营寨、马路、大营、龙洞、炉房、煤洞、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魔芋、核桃 办公所在地:大营   

元脚村

  元脚村位于德卓乡东部,与胜营及田坝两村相邻,平均海拔138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全村8个村民组(火石、白泥、黄泥、丰平、院子、和平、四方、营脚),374户1831人,本村主要居住汉、布依、苗三种民族,人均收入1550元,其中低收入人口910人,绝对贫困人口125人,劳动力资源总数为708人,耕地面积1350亩,其中烤烟种植面积62亩,半夏种植55亩,有民办学校1所,教职工4人,全村大牲畜存栏410头。      --人口总数:1831人 农业人口:1825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4.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火石、白泥、黄泥、丰平、院子、和平、四方、营脚 生产总值:5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魔芋、核桃 办公所在地:和平   

田坝村

  田坝村位于德卓乡东南方向,左接沙泥村,右接元角村,平均海拔1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全村8个村民组,224户、1002人(还山37户、174人;操场31户、131人;黄坪43户、198人;营上24户、95人;春沟23户、104人;河边23户、103人;岩脚23户、101人;银厂20户、96人),本村主要居住汉、彝、两种民族,人均收入900元,耕地面积627亩,半夏种植50亩,全村大牲畜存栏120头(匹)。      --人口总数:1002人 农业人口:100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2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还山;操场;黄坪;营上;春沟;河边;岩脚;银厂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魔芋、核桃 办公所在地:河边   

沙泥村

  沙泥村位于德卓乡东部25公里,距县城77公里,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0毫米。全村7个村民组,374户、1728人(木处76户、313人;营坪70户、328人;红营42户、221人;桃坪60户、272人; 上寨65户、272人;下寨42户、198人;湾子22户、113人。),本村主要居住彝族,人均年收入1300元,人口增长率16‰,森林覆盖率60%,主要经济作物包谷、洋芋等,全村大牲畜存栏2200头(匹)。      --人口总数:1728人 农业人口:172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木处、营坪、红营、桃坪、 上寨、下寨、湾子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魔芋、核桃、半夏 办公所在地:木处   

尖山村

  尖山位于德卓乡东部,距乡政府有10公里,该村以农业为主      --人口总数:1077人 农业人口:107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办公所在地:河坝   --自然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醋署,气侯温和,雨量充沛 资源:铜矿   

马路村

  马路村位于德卓乡东南方向,左接尖山村,右接河镇乡,平均海拔17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全村4个村民组,162户、713人(兴塘47户、195人;大营45户、212人;中坪38户、162人;还路32户、144人),本村主要居住汉族,人均收入1100元,耕地面积1840亩,半夏种植495亩,全村大牲畜存栏1000头(匹)。      --人口总数:713人 农业人口:698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9.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兴塘、大营、中坪、还路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半夏基地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兴塘   --自然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 资源:煤矿   

炉元村

  炉元村位于赫章县德卓乡西南方向,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耕地面积2198亩,大牲畜存栏350头(匹)。其中,适宜种烟面积3089亩,常年种烟面积2500亩以上,我村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适宜生产优质烟叶,长期以来,干旱特别是春旱一直制约着我村农业生产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负担沉重,极大地阻碍了我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同时也制约着我村烤烟生产的发展。      --人口总数:1812人 农业人口:1820人 非农业人口:1人   --行政区面积:9.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山扎、大元、喜阳、柏杨、杉林、元坪、雨科、通风 生产总值:7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基地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辣椒 办公所在地:柏杨组   --自然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资源:煤炭   

胜营村

  胜营村位于德卓乡东部,左接柏杨村,右接元角,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全村8个村民组,321户、1369人(团结35户、135人;团包36户、157人;孙院33户、143人;兴场21户、94人;石龙45户、203人;黄院65户、283人;海子52户、215人;胜营34户、139人),本村主要居住汉族,人均收入900元,耕地面积884.8亩,半夏种植68亩,全村大牲畜存栏150头(匹)。      --人口总数:1369人 农业人口:1364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7.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84.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团结、团包、孙院、兴场、石龙、黄院、海子、胜营 生产总值:4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半夏基地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辣椒 办公所在地:孙院   

堰联村

  堰联村位于赫章县德卓乡西南方向,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共12个村民组494户、2220人(凉山28户、112人;堰沟33户、135人;中沟63户、263人;石厂34户、146人;坪子39户、188人;松林32户、141人;湾子44户、217人;水塘37户、173人;大坪37户、176人;团结53户、243人;竹噶56户、250人;川洞38户、176人),耕地面积2198亩,大牲畜存栏350头(匹)。其中,适宜种烟面积1089亩,常年种烟面积2500亩以上,我村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适宜生产优质烟叶,长期以来,干旱特别是春旱一直制约着我村农业生产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负担沉重,极大地阻碍了我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同时也制约着我村烤烟生产的发展。      --人口总数:2220人 农业人口:2213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8.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凉山、堰沟、中沟、石厂、坪子、松林、湾子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基地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辣椒 办公所在地:坪子组   --自然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 资源:煤炭   

柏杨村

  柏杨村位于德卓乡东南方向,距乡政府六公里,      --人口总数:1612人 农业人口:1600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柏杨、青山、代石、哈沟、牛棚、铁匠、巫嘎、老厂、哈寨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办公所在地:柏杨   --自然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资源:铜矿   


柏杨村特产大全




柏杨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