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村在平山乡政府所在地,326国道穿境而过,距县城25公里,国土面积11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族,913户,3720人,是全乡最大的一个村。全村耕地2200亩,退耕还林1220.2亩,经果林500亩,其中板栗占90以上。近年来,平山村以种植板栗、中药材为主要产业,经济发展较快,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达4000元以上。2011年,平山乡作为特色小城镇建设重点打造,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人口总数:3720人 农业人口:3516人 非农业人口:204人
--行政区面积:1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 发展口号:
--所辖村:白坟,新水,后街,上街,中街,下街,桂花,茶坪,碗厂,小路 生产总值:1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板栗,中药材 办公所在地:平山村下街组
--自然条件: 资源: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527218 | 553200 | -- | 查看 平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岔河村 |
岔河村位于平山乡西北部,全村总人口1687人,劳动力总数610人,其中从事农业410,从事农林牧渔业的有10人,从事建筑业的有15人,从事交通运输业的有2人,从事批发零售及餐饮业有63人,其他的有100人。主要产业为农业,农村部分劳动力已基本外出务工。该村因地制宜,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努力打造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人口总数:1687人 农业人口:1613人 非农业人口:74人 --行政区面积:4.0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9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龙洞组,松林组,双龙组,大寨组,沙地组,大营组 生产总值: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土豆 名特产品:小麦 办公所在地:松林组 |
水塘村 |
水塘村位于平山乡南部,国土面积4.5平方公里,280户,872人,所辖水塘组、沙沟组、磨石沟组和坝子组,村内居住着汉族,苗族,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落后村寨,村内有养羊示范基地一个,村里的发展口号是5年内脱贫,不拖乡党委政府的后腿。 --人口总数:872人 农业人口:810人 非农业人口:62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5年内脱贫 --所辖村:磨石沟、水塘组、沙沟组 生产总值:1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羊示范基地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水塘林场 --自然条件:海拔高,早晚气温低 资源:玉米 |
清塘村 |
清塘村位于平山乡东南面,全村辖5个村民组,有196户996人,耕地面积903亩,主要种植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依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发展核桃、天麻等经济作物种植,促进清塘村经济快速发展。 --人口总数:996人 农业人口:99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9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7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塘边,沙沟,小白岩,向阳,青杠林 生产总值: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产业基地 名特产品:核桃,天麻 办公所在地:清塘村 --自然条件:森林覆盖面积广,坡地多 |
长冲村 |
长冲村位于平山乡南部,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为主,境内土壤为冷水砂占多,酸性土壤占少。区域内水资源相对平衡。我村含6个村民组(长冲组、洼子组、半坡组、白岩组、木拉溪组、坪子组)。总人口1382人。全村耕地面积为1084亩。长冲村属暖温带温凉春干夏湿气候区,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是平山乡中药材重要产区之一。 --人口总数:1382人 农业人口:1231人 非农业人口:151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8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以中药材种植为抓手,大力发展村级经济 --所辖村:长冲,洼子,木拉溪,白岩脚,坪子 生产总值:4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羊示范基地 名特产品:火烧羊肉窜 办公所在地:白岩脚组 --自然条件: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 资源:乙腊石、沙荒 |
双塘村 |
双塘村位于平山乡中部,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为主,境内土壤为冷水砂占多,酸性土壤占少。区域内水资源相对平衡。我村含4个村民组(双塘,坪子,麻塘,海乐)。总人口1394人。全村耕地面积为993亩。双塘村属暖温带温凉春干夏湿气候区,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是平山乡中药材重要产区之一。 近年来,村两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制定的《平山乡产业发展5年规划》,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走“特色化、规模化、科学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借政府引进“贵州黔草堂中药有限公司”、“贵州益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契机,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合作社”等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及其产品开发,逐步建成“双塘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双塘村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拟建“双塘村生态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一个。目前,全村中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主要种植有半夏、金银花、续断、虎耳草等多种品种,面积达1200亩,其中林下种植虎耳草600亩、半夏规模化种植300亩、续断280亩、金银花120亩.2010年,半夏平均每亩产值20000元,每亩平均纯收入12000元,总产值达360万元。在生态畜牧养殖业方面,现已种草400亩,建圈1000平方米,预备引进黑山羊500只,合作社的成立正在筹备中。 计划到2015年,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 亩以上,产值达 万元,其中,规范化种植面积力争达到 亩,力争2-3个品种通过国家GAP认证,加大对种植产品的研发力度,建立中药新药开发研究中心,力争把我村建设成为以中药材种植及生态畜牧养殖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大村。 --人口总数:1394人 农业人口:1236人 非农业人口:158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9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回族、白族 发展口号:发展村级经济 百姓富裕安康 --所辖村:双塘,坪子,麻塘,海乐 生产总值:2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杨梅 办公所在地:双塘组 --自然条件:属暖温带温凉春干夏湿气候区,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地域特色鲜明 资源:煤炭 |
呆梅沟村 |
呆梅沟村位于平山乡中部,国土面积3.2平方公里,总人口675人,辖沙坝组、营盘组,迎春组。该村发展口号是“自力更生、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有水稻示范种植基地一个。 --人口总数:675人 农业人口:612人 非农业人口:63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自力更生 发展经济 脱贫致富 --所辖村:沙坝组、营盘组,迎春组 生产总值:1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示范种植基地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营盘组 --自然条件:空气清新 村内水库成型 资源:玉米 |
后山村 |
后山村位于平山乡政府西北13公里处,平均气温15度,无霜期250余天,行政区域面积5.3平方公里。地理环境,后山村地处平山煤矿所在村,是平山乡煤炭资源最为丰富之村;自然风貌,后山村是以前是平山乡后山片中心,现在是平山乡平山煤矿的宝地,有了平山煤矿,解决了当地很大一部分劳动就业;村民村情,本村土地肥沃,人民勤劳,村民好客。 --人口总数:1269人 农业人口:1120人 非农业人口:149人 --行政区面积: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后山组,下坝组,双沟组 生产总值:4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土豆 名特产品:小麦 办公所在地:后山组 |
农庄村 |
农庄村位于平山乡政府西北8公里处,平均气温15度,无霜期250余天,行政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地理环境;自然风貌,村民村情,本村土地肥沃,人民勤劳,村民好客;组织建设 本村建立有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各一个,党员29名,辖8个村民组,总人口335户,1269人,以汉族居多。 经济收入全村土地肥沃占多数,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和务工为主,以玉米,土豆种植,煤矿务工等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 --人口总数:1235人 农业人口:1125人 非农业人口:110人 --行政区面积:1.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好好发展 --所辖村:农庄组、高山组、半坡组、深沟组 生产总值:5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牲畜 名特产品:羊肉火锅 办公所在地:农庄组 |
雄营村 |
雄营村位于平山乡北部,有6个村民小组,246户,1053人,1360亩耕地,13名党员,全村实现总产值64万元,人均纯收入1120元。经济状况:近几年来,雄营村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一,积极发展农业。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扩大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增加农民收入。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杨树经济,形成特色支柱产业。 第二,突出抓好劳务经济发展。 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对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强外出务工人员业务技能培训,逐步使劳务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 该村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三农”的政策机遇,用足用活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两免一补”等政策,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尽可能多的公益文化设施和公共服务。认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全村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人口总数:900人 农业人口:798人 非农业人口:102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发展 --所辖村:雄营组,上营组,河边组 生产总值: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樱桃产业示范基地 名特产品:樱桃,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雄营村 |
平山村 |
平山村在平山乡政府所在地,326国道穿境而过,距县城25公里,国土面积11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族,913户,3720人,是全乡最大的一个村。全村耕地2200亩,退耕还林1220.2亩,经果林500亩,其中板栗占90以上。近年来,平山村以种植板栗、中药材为主要产业,经济发展较快,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达4000元以上。2011年,平山乡作为特色小城镇建设重点打造,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人口总数:3720人 农业人口:3516人 非农业人口:204人 --行政区面积:1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 发展口号: --所辖村:白坟,新水,后街,上街,中街,下街,桂花,茶坪,碗厂,小路 生产总值:1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板栗,中药材 办公所在地:平山村下街组 --自然条件: 资源: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业 |
发香河村 |
发香河村位于平山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约20公里,系平山乡最边远的村,全村含3个村民组,分布稀疏,半坡组不通公路,有213户,710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546亩,主要种植大豆、玉米,马铃薯等作物,该村的主要产业为传统的种养殖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乡平均水平。该村有一个教学点,仅一位教师,授课时采用复式班教学。 --人口总数:710人 农业人口:672人 非农业人口:38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4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和平组,半坡组,沙坝组 生产总值: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和平组 |
中心村 |
中心村位于平山乡南面,全村辖5个村民组,有362户1586人,耕地面积1214亩,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板栗、核桃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村内土地资源丰富,大力发展以瓣夏为主的中药材种植。 --人口总数:1586人 农业人口:1402人 非农业人口:184人 --行政区面积:2.3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14.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菜子地,中心,环坡,双山,田坝 生产总值:6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瓣夏中药材产业基地 名特产品:马铃薯,板栗,苦荞,半夏,核桃 办公所在地:中心村 --自然条件:坡地多,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大,土地肥沃、耐干旱 资源:煤炭 |
江南村 |
江南村位于平山乡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10公里,全村面积4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组,623户,2675人。江南村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200米,适合种植樱桃和水稻,是平山乡“万亩樱桃观光园区”的重心,樱桃年产值达100万斤,故有“樱桃第一村”之荣誉;江南村是平山乡“万亩水稻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盛产“江南优质大米”,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398元。 --人口总数:2675人 农业人口:2608人 非农业人口:67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8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庄子,东风,元山,湾子,田坝,冲子,前进,下寨,黄泥坡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樱桃,水稻 办公所在地:江南村前进组 |
对江村 |
对江村位于平山乡东部,辖10个村民组,796户3440人,全村总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76,其中水田1323亩,旱地553亩,是平山乡“万亩水稻园区”的建设重点村。2010年,对江村人均收入3319元。对江村北靠六冲河畔,水资源丰富,海拔低,气候条件好,适合种植水稻和樱桃。 --人口总数:3440人 农业人口:43人 非农业人口:3397人 --行政区面积:3.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2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对江,街口,营脚,桥边,马桑坪,牛困塘,平原,瓦房,石板沟 生产总值:2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樱桃,水稻 办公所在地:对江村街口组 |
中山村 |
中山村位于平山乡东部,距赫章县城30公里,距乡政府4公里,326国道由东至西穿村而过,国土面积5.5平方公里,483户2132人。中山村属农业村,全村有耕地1597.43亩,其中田1189.98亩,是平山“万亩水稻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拥有赫章县第二大水库—扇子田水库,环境优美,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绝对优势。2008年以来,中山村成立合作社,带动群众种植中药材,农户经济收入得到大幅提高,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3654元。 --人口总数:2132人 农业人口:2011人 非农业人口:121人 --行政区面积: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旅游示范村 --所辖村:农会,七里沟,下街,小桥沟,大寨,营盘,三湾冲,坝头 生产总值: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中药材,水稻 办公所在地:中山村农会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 资源:旅游、森林公园 |
中寨村 |
中寨村位于赫章县东面,距平山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326国道穿村而过。全村辖6个村民组(马路、丫口、中寨、松林、坪子、洼子),共有人口515户、2206人,其中苗族93 户,389人;有劳动力909人,外出务工401人,全村共有耕地1515亩,其中田831亩,地684亩,人均占有耕地0.76亩。退耕还林地1097亩,经果林300亩。全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种植业,水稻、玉米、马铃薯是当地群众常年种植的粮食作物。2007年粮食总产量690478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13公斤,全年人均纯收入1350元。全村实现户户通电,通水421户,通程控电话115户,电视覆盖率80%。适龄入学儿童入学率100%。 --人口总数:2206人 农业人口:2005人 非农业人口:201人 --行政区面积:6.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1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马路、丫口、中寨、松林、坪子、洼子 生产总值: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狮头鹅养殖基地、水果种植示范基地、养羊示范基地、养猪示范基地 名特产品:布朗李、金秋梨 办公所在地:马路组 --自然条件:村内植被覆盖面广,水库众多,人民勤劳 |
田坝村 |
田坝村位于平山乡北面,全村辖5个村民组,有196户996人,耕地面积903亩,主要种植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依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发展核桃、天麻等经济作物种植,促进清塘村经济快速发展。 --人口总数:996人 农业人口:912人 非农业人口:84人 --行政区面积:5.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7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田坝组、场坝组、双营组 生产总值:4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羊肉窜 办公所在地:下营组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 自给自足 资源:煤炭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