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村位于赫章县雉街彝族苗族乡南部,距赫章县城51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联发村是一个彝族人口占多数的自然村寨,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97户、1842人,村内彝族、汉族、苗族杂居,其中彝族人口占85%。全村总面积17.6平方公里,土地面积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0亩,常年粮食总产量为1000吨。经济来源主要以农产品生产收入为主,年人均占有粮食550公斤,人均年收入2150元。村有办公室,设有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等。全村儿童入学率达100%。全村各组都通路、通水、通电。本村共有党员59名。
--人口总数:1842人 农业人口:1836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17.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水安组,益收组,上朵组,下朵组,斗拉组,发姑组,石都组,各倮 生产总值:10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特色经果林 名特产品:核桃,黑山羊,黄牛 办公所在地:雉街乡联发村水安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0% 资源:草地,林业,旅游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527204 | 553200 | -- | 查看 联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拉夫村 |
拉夫村位于雉街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7.5公里,距赫章县城54公里,东部与水城县木果乡接壤,南面和西面与本乡双龙村接壤,北部与兴发乡营盘村毗连,全村5个村民组全部通电、4个村民组通通组路、移动网络覆盖全村。 全村所辖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小组,314户,1401人,少数民族人口1012人,占全村总人口72%,其中彝族族人口889人,占总人口的63%。平均海拔1700米。全村耕地面积1460亩,人均占有耕面积1.04亩,人均占有粮食200公斤,常年粮食总产量290吨,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辅以外出务工、经商等。人均年收入1800元,年均气温14.5度,无霜期256天,年降雨量900-1100亳升,有林地5000亩,无林、牧草地12000亩,森林覆盖率65%。 村有办公楼一栋,面积共有150平方米,设有党员活动室、计生室、农村希望书屋、便民服务室、会议室,书记、主任、副主任办公室等;村卫生室一栋,面积共有180平方米;儿童入学率100%。现有党员40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8名; --人口总数:1401人 农业人口:1398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发展特色文化 --所辖村:拉夫组,中寨组,沙龙组,新元组,需土组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特色经果林,铁矿石 名特产品:核桃,黑山羊,黄牛 办公所在地:雉街乡拉夫村中寨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0% 资源:草地,林业,旅游 |
雉街村 |
雉街村位于雉街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3.5公里,距赫章县城50公里,东部与水城县木果乡接壤,南部与本乡联发村隔河相望,西部与本乡双龙村毗连,北部与本乡拉夫村接壤,全村各自然村寨通水、电、路三通。 全村所辖国土面积16.6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小组,336户,1581人,少数民族人口1312人,占全村总人口83%,其中苗族人口1122人,占总人口的71%。平均海拔1800米,最低海拔是阿为三岔河河谷,海拔1730米。全村耕地面积1366亩,人均占有耕面积0.8亩,人均占有粮食200公斤,常年粮食总产量316吨,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辅以外出务工、经商等。人均年收入1600元,年均气温14.5度,无霜期256天,年降雨量900-1100亳升,有林地17000亩,退耕还林205.7亩,无林、牧草地5984亩,河床面积550亩,森林覆盖率68%,主要景区有野鸡苗寨河谷、百年风景林、百户苗寨风情等。 村有办公楼一栋,面积共有386平方米,设有党员活动室、计生室、农村希望书屋、便民服务室、会议室,书记、主任、副主任办公室等;村卫生室一栋,面积共有216平方米;村完小一所,占地面积2888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学生4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0%,儿童入学率100%。村支部设有5个党小组,现有党员56名,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11名;基督教堂1所,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平方米,现有信徒400余人;有业余苗族风情舞蹈队1支,所改编的“矮桩舞”荣获2007年中民间民族歌舞精品展演暨第五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最高奖“金荷花奖”,苗族千年遗传下来的民俗“正月跳花坡”“八月串花房”是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好季节。 --人口总数:1581人 农业人口:1575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16.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66.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彝族,汉族 发展口号:发展民族特色文化,打造雉街品牌 --所辖村:苗寨组,小寨组,毛稗组,阿为组,湾子组 生产总值:10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特色经果林 名特产品:核桃,黑山羊,黄牛,苗族腊染 办公所在地:雉街村小寨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8% 资源:草地,林业,旅游 |
联发村 |
联发村位于赫章县雉街彝族苗族乡南部,距赫章县城51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联发村是一个彝族人口占多数的自然村寨,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97户、1842人,村内彝族、汉族、苗族杂居,其中彝族人口占85%。全村总面积17.6平方公里,土地面积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0亩,常年粮食总产量为1000吨。经济来源主要以农产品生产收入为主,年人均占有粮食550公斤,人均年收入2150元。村有办公室,设有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等。全村儿童入学率达100%。全村各组都通路、通水、通电。本村共有党员59名。 --人口总数:1842人 农业人口:1836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17.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水安组,益收组,上朵组,下朵组,斗拉组,发姑组,石都组,各倮 生产总值:10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特色经果林 名特产品:核桃,黑山羊,黄牛 办公所在地:雉街乡联发村水安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0% 资源:草地,林业,旅游 |
凉山村 |
全村总面积约有22平方公里,但因地理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又无矿产资源,加上气候条件差,无村级经济实体。所以,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大凉山村所辖3个村民组,总户数178户,总人口744人。其中:贫困户85户326人。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一类贫困村,人均收入水平在全乡最低。现有党员31名,年龄最大的为78岁,平均年龄42岁。现有村组干部5名(其中,大专学历的有1名,初中学历4名)。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060亩,人均耕地面积1.4亩,由于耕地少,土地贫瘠,农业生产不能解决自身温饱问题,人口文化素质低,无劳动技能,村无集体资产,又无力为广大群众提供资金援助。水、电、路设施较差,都需要进一步改善。人畜饮水比较困难。农作物种植主要以马铃薯、玉米为主。养殖业方面以猪、鸡、牛、羊为主,现有扶贫示范点一个。 --人口总数:743人 农业人口:740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2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 发展口号:发展民族文化,提升旅游品牌 --所辖村:益拉组,麻窝组,乌木组 生产总值:5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苦荞,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雉街乡凉山村益拉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资源:草地,旅游 |
发达村 |
发达村位于雉街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距赫章县城52公里。全村总面积17.83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组,418户,1865人。森林覆盖率达58.78%,海拔在1800米至2600米之间,属于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半凉山地区。这里矿藏资源丰富,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铁、锌、铅等金属矿产;这里物产丰富,盛产马铃薯、玉米、苦荞等农副产品;这里民风古朴,民族文化底蕴厚重,彝族《铃铛舞》、《酒礼歌》等民族歌舞及苗族的蜡染、刺绣、彝族的挑花等民间手工艺还在原生态的保留着。其中彝族《铃铛舞》获全国民间艺术山花奖和全国第八届民族运动会金奖。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苦荞等。属暖温带温凉春干夏湿气候区,由于纬度低,海拔高,形成气候垂直分布差异显著。年均降水量850.9mm,无霜期206-255天,早霜时间11月10-15日,晚霜时间为次年3月20-26日,年均气温13.3℃,日照数为181-189天,大于10℃的积温2700-3750℃,相对湿度79%。由于乡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面积占全乡总面积的89.2%。属典型的岩溶山区,山高坡陡、峰峦重迭、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小区自然气候差异大,生物物种较多,旅游资源丰富。有丰富多彩的原生态彝族民族民间文化等旅游资源。但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丰富的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开发和利用,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人口总数:1804人 农业人口:1750人 非农业人口:54人 --行政区面积:17.8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依托彝族文化园区建设,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 --所辖村:发达,上营,发营,兴田,红砖,小凉山,发拉,发田,林场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草养殖,马铃薯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雉街乡发达村发达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资源:草地,林业,旅游 |
大河村 |
大河村位于雉街乡西北部,距离雉街乡政府7公里,赫章县城43公里全村总土地面积18.6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土壤主要有黄壤、山地黄棕壤。植被以灌木林、草地为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区域内水系发达,交通便利。 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共有265户1244人。全村耕地面积1132亩,林地15000亩,森林覆盖率为68%。人均纯收入2400元,人均占有粮食380公斤。 大河村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是发育较好的喀斯特地貌,地貌自然坦荡。气候为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热,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雨热同季,干湿明显。日照多,辐射强,光质好,气候温凉宜人。7-8月晴阴相间,阳光和煦,日温差大,有利于植物碳水化物的转化和积累。 物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干鲜水果有核桃、板栗;中药材有党参、天麻、半夏、杜仲、龙胆草等,其中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达1200亩,由于我村荒山草坡较多、森林覆盖率大,畜牧业发展较具优势。 --人口总数:1244人 农业人口:1240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18.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3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着力打造雉街种养殖业示范园区 --所辖村:上坪组,下坪组,上河组,下河组,小米组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特色经果林 名特产品:核桃,黑山羊,黄牛 办公所在地:雉街乡大河村下坪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资源:草地,林业,旅游 |
汞山村 |
汞山村位于雉街乡西部,距离雉街乡政府9公里,赫章县城41公里全村总土地面积13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土壤主要有黄壤、山地黄棕壤。植被以灌木林、草地为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区域内水系发达,交通便利。 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共有454户2109人。全村耕地面积1532.6亩,退耕还林地1296亩,林地10100亩,森林覆盖率为58%。人均纯收入3470元,人均占有粮食395公斤。 汞山村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是发育较好的喀斯特地貌,地貌自然坦荡。气候为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热,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雨热同季,干湿明显。日照多,辐射强,光质好,气候温凉宜人。7-8月晴阴相间,阳光和煦,日温差大,有利于植物碳水化物的转化和积累。 物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干鲜水果有核桃、板栗;中药材有党参、天麻、半夏、杜仲、龙胆草等,其中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达2500亩,由于我村荒山草坡较多、森林覆盖率大,畜牧业发展较具优势。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 --人口总数:2109人 农业人口:2560人 非农业人口:49人 --行政区面积:1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32.6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提升服务质量,引领雉街经济发展 --所辖村:汞山,营盘,大树,新桥,龙井,石梯,中心,小河 生产总值:3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菱铁矿,铅锌矿等 名特产品:菱铁矿,铅锌矿等 办公所在地:雉街乡汞山村大树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矿石资源丰富 资源:矿石 |
木冲村 |
木冲村 概况 --人口总数:1675人 农业人口:1664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1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科技兴农,农业富民。 --所辖村:6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3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畜牧业 名特产品:玉米、洋芋 办公所在地:木冲村村民委员会 --自然条件:风景秀丽 资源:玉米、洋芋 |
木戛村 |
木戛村位于雉街乡西部,距离雉街乡政府7公里,赫章县城43公里。 全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全村总土地面积9.8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土壤主要有黄壤、山地黄棕壤。植被以灌木林、草地为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区域内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木戛河.有耕地1295.9亩,退耕还林地153.6亩,荒山荒地240亩,林地9000亩,森林覆盖率达60%。到2009年底,木戛村全村人均纯收入为3240元,人均占有粮食390公斤。以种植玉米、马苓薯为主要为主要经济来源。村境内交通便利,现通村公路已建成,组组通路。有3个村民小组,共有219户964人。 --人口总数:964人 农业人口:958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9.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95.9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木戛组,偏坡组,石丫组 生产总值:7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雉街乡木戛村木戛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8% 资源:草地,林业,旅游 |
双龙村 |
双龙村位于雉街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2公里,森林覆盖率65%,海拔在1800米至2600米之间,属于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半凉山地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苦荞等。全村国土面积15.2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组,479户,1989人,其中农业人口1750,非农人口249,劳动力980人,外出打工150人,村境内交通便利,兴发至水城的油路穿村而过。 --人口总数:1989人 农业人口:1750人 非农业人口:249人 --行政区面积:15.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73.7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走科技兴村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双龙,瓦厂,木城,场坝,俄坪,发都 生产总值:3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畜牧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苦荞 办公所在地:雉街乡双龙村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资源:双龙飞瀑,鸡嘴山林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