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赫章县 >> 铁匠乡 >> 联盟村

联盟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联盟村谷歌卫星地图)


联盟村简介

  联盟村位于铁匠乡西南部,距县城107公里,全村总面积10.3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短夏长,全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
  联盟村有耕地约1130亩,其中大于25度670亩;林地3200亩;荒地3500亩;可利用荒地12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全村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主要土类都为黄棕壤,为酸性土。全村林地丰富,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由于陡坡地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够理想。
  村总户数396户,总人口1894人,女性人口750人,约占总人口的39%;总劳动力853人.
  村农业总产值120万元,其中:农业70万元,牧业50万元。粮食总产量240吨,人均占有粮13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0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390人,占全村人口的22%。大牲畜存栏数779头;牛存栏数695头;羊存栏数360只;家禽存栏数3800只。
  联盟村所处地势相对平坦,一直以来由于乡村经济情况比较薄弱,基础设施一直跟不上发展需求,对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本村基础设施还有待加大建设。
  
  --人口总数:1894人 农业人口:1877人 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10.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联盟,湾子、江子,刷路、薛家洼,场坝,高枧,岩洞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联盟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27208 553200 -- 查看 联盟村谷歌卫星地图

联盟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联盟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铁匠村

  铁匠村位于铁匠乡西北部,距县城108公里,全村总面积8.62平方公里。铁匠乡铁匠村以山地为主,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铁匠乡铁匠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短夏长,全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   铁匠村有耕地约1328亩,其中大于25度570亩;林地3200亩;荒地1500亩;可利用荒地125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全村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主要土类都为黄棕壤,为酸性土。   铁匠村农业总产值135万元,其中:农业88万元,牧业47万元。粮食总产量274吨,人均占有粮16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700人,占全村人口的21%。大牲畜存栏数520头;牛存栏数319头;猪存栏数380只;家禽存栏数2300只。   铁匠乡铁匠村所处地势相对平坦,一直以来由于乡村经济情况比较薄弱,基础设施一直跟不上发展需求,对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本村基础设施还有待加大建设。   铁匠乡铁匠村有小学1所,有教师 人,学生 人。总体上教育发展缓慢,教育基础薄弱,对社会事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教育事业发展滞后。      --人口总数:3526人 农业人口:3333人 非农业人口:193人   --行政区面积:8.6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2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坪子组、三家寨组、硕沙组、铁匠营组、仙水坡组、杨家湾组、营脚 生产总值:1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铁匠村坪子组   

响水村

  响水村位于铁匠乡西部,距县城107公里,全村总面积7.14平方公里。响水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短夏长,全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   响水村有耕地约938亩,其中大于25度610亩;林地2500亩;荒地1500亩;可利用荒地85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全村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主要土类都为黄棕壤,为酸性土。   响水村农业总产值110万元,其中:农业65万元,牧业45万元。粮食总产量300吨,人均占有粮16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467人,占全村人口的25%。大牲畜存栏数453头;牛存栏数379头;羊存栏数120只;家禽存栏数3500只。   响水村所处地势相对平坦,一直以来由于乡村经济情况比较薄弱,基础设施一直跟不上发展需求,对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本村基础设施还有待加大建设。   有小学1所。总体上教育发展缓慢,教育基础薄弱,对社会事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教育事业发展滞后。   

中井村

  中井村位于铁匠乡西南部,距县城107公里,全村总面积7.24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短夏长,全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   中井村有耕地约1660亩,其中大于25度710亩;林地1600亩;荒地1350亩;可利用荒地75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全村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主要土类都为黄棕壤,为酸性土。   农业总产值107万元,其中:农业65万元,牧业42万元。粮食总产量378吨,人均占有粮22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1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404人,占全村人口的24%。大牲畜存栏数425头;牛存栏数311头;羊存栏数230只;家禽存栏数3350只。   中井村有小学1所,有教师24人,学生786人。总体上教育发展缓慢,教育基础薄弱,对社会事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教育事业发展滞后。      --人口总数:1760人 农业人口:1735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7.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中心组,大坡组,跃进组,张家院,文家院、绿化组,高峰组,树林 生产总值:10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中心组   

联合组村

  联合村位于铁匠乡南部,距县城107公里,全村总面积5.5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短夏长,全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联合村有耕地约768亩,其中大于25度407亩;林地3200亩;荒地1500亩;可利用荒地125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全村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主要土类都为黄棕壤,pH值4.3-5.5,为酸性土。   联合村农业总产值82万元,其中:农业25万元,牧业57万元。粮食总产量165吨,人均占有粮15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364人,占全村人口的33%。大牲畜存栏数475头;牛存栏数231头;羊存栏数105只;家禽存栏数845只。   联合村所处地势相对平坦,一直以来由于乡村经济情况比较薄弱,基础设施一直跟不上发展需求,对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无文化室。无学校,无村卫生室,无村综合活动场所,教育事业发展滞后。      --人口总数:1199人 农业人口:1180人 非农业人口:19人   --行政区面积: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联合,河头、营后,锣锅 生产总值:8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联合组   

联盟村

  联盟村位于铁匠乡西南部,距县城107公里,全村总面积10.3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短夏长,全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   联盟村有耕地约1130亩,其中大于25度670亩;林地3200亩;荒地3500亩;可利用荒地12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全村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主要土类都为黄棕壤,为酸性土。全村林地丰富,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由于陡坡地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够理想。   村总户数396户,总人口1894人,女性人口750人,约占总人口的39%;总劳动力853人.   村农业总产值120万元,其中:农业70万元,牧业50万元。粮食总产量240吨,人均占有粮13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0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390人,占全村人口的22%。大牲畜存栏数779头;牛存栏数695头;羊存栏数360只;家禽存栏数3800只。   联盟村所处地势相对平坦,一直以来由于乡村经济情况比较薄弱,基础设施一直跟不上发展需求,对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本村基础设施还有待加大建设。      --人口总数:1894人 农业人口:1877人 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10.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联盟,湾子、江子,刷路、薛家洼,场坝,高枧,岩洞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联盟组   

高原村

  一、地理位置   铁匠乡高原村位于铁匠乡东北部,距县城108公里,全村总面积9.2平方公里。   二、地质地貌   铁匠乡高原村以山地为主,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   三、气候   铁匠乡高原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短夏长,全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   四、水文   铁匠乡高原村水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利用。   五、土地资源   高原村有耕地约2727亩,其中大于25度1530亩;林地3200亩;荒地2500亩;可利用荒地1050亩;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全村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主要土类都为黄棕壤,为酸性土。   六、生态环境状况   全村林地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由于陡坡地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够理想。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人口构成   高原村总户数353户,总人口1918人,女性人口799人,约占总人口的41%;总劳动力920人.   二、经济概况   高原村农业总产值120万元,其中:农业75万元,牧业45万元。粮食总产量309吨,人均占有粮17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0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461人,占全村人口的25%。大牲畜存栏数440头;牛存栏数348头;羊存栏数596只;家禽存栏数3600只。   三、基础设施状况   铁匠乡高原村所处地势相对平坦,一直以来由于乡村经济情况比较薄弱,基础设施一直跟不上发展需求,对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本村基础设施还有待加大建设。   四、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铁匠乡高原村有小学1所,总体上教育发展缓慢,教育基础薄弱,对社会事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教育事业发展滞后。   

河山村

  一、地理位置   铁匠乡河山村位于铁匠乡西北部,距县城115公里,东面是高原、处卓村,西面是威宁县羊街镇,南面是铁匠村,北面是辅处乡托二村。河山村总面积11.14平方公里。   二、地质地貌   铁匠乡河山村以山地为主,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   三、气候   铁匠乡河山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短夏长,全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   四、水文   铁匠乡河山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缺乏有效利用。河堤没有治理,导致农田被洪水冲毁。村里部分地处较高的自然村人畜饮水困难。   五、土地资源   河山村有耕地约1500亩,其中大于25度900亩;林地5200亩;荒地2100亩;可利用荒地15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都以玉米、马铃薯、荞麦等为主。主要土类都为黄棕壤,pH值4.3-5.5,为酸性土。   六、生态环境状况   河山村林地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由于陡坡地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够理想。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人口构成   河山村总户数439户,总人口2134人,少数民族人口564人(以苗族为主),占全村人口的26.3%;女性人口1023人,占总人口的48.3%;总劳动力1137人.   二、经济概况   河山村农业总产值135万元,其中:农业45万元,牧业90万元。粮食总产量249吨,人均占有粮12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452人,占全村人口的23%。大牲畜存栏数904头;牛存栏数569头;羊存栏数450只;家禽存栏数1800只。   三、基础设施状况   铁匠乡河山所处地势都很恶劣,水土流失叫为严重,河山村平整的地块有1/3被河沙占据,由于乡村经济情况比较薄弱,一直都没有河堤;交通状况不好,对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地处较高的农饮水任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铁匠乡河山无文化室,有小学1所,有教师8人,学生203人。总体上教育发展缓慢,教育基础薄弱,对社会事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      --人口总数:2134人 农业人口:2104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11.1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小河,许家湾,河山,大河,木厂,店子 生产总值:1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河山组   

处卓村

  一、地理位置   铁匠乡处卓村位于铁匠乡北部,距县城115公里,东面是高原村,西面是威宁县羊街镇,南面是铁匠村,北面是辅处乡托二村。全村总面积5.6平方公里。   二、地质地貌   铁匠乡处卓村以山地为主,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   三、气候   铁匠乡处卓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短夏长,全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   四、水文   铁匠乡处卓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缺乏有效利用。河堤没有治理,导致农田被洪水冲毁。村里部分地处较高的自然村人畜饮水困难。   五、土地资源   处卓村有耕地约1128亩,其中大于25度850亩;林地5500亩;荒地1500亩;可利用荒地65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   由于全村紧密相连,农作物都以玉米、马铃薯、荞麦等为主。主要土类都为黄棕壤,pH值4.3-5.5,为酸性土。   六、生态环境状况   全村林地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由于陡坡地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够理想。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人口构成   处卓村总户数254户,总人口1239人,少数民族人口664人(以苗族为主),约占全村人口的57%;女性人口583人,约占总人口的47%;总劳动力578人.   二、经济概况   处卓村农业总产值96万元,其中:农业25万元,牧业71万元。粮食总产量376吨,人均占有粮33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376人,占全村人口的37%。大牲畜存栏数470头;牛存栏数223头;羊存栏数230只;家禽存栏数971只。   三、基础设施状况   铁匠乡处卓所处地势都很恶劣,水土流失叫为严重,全村平整的地块有1/3被河沙占据,由于乡村经济情况比较薄弱,一直都没有河堤;交通状况不好,对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地处较高的农饮水任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铁匠乡处卓无文化室。有小学1所,其中处卓小学有教师11人,学生347人。总体上教育发展缓慢,教育基础薄弱,对社会事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      --人口总数:1239人 农业人口:1219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5.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2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老院,岩脚,妈依,上沟,岩头,寒么 生产总值:9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核桃,半夏 名特产品:核桃,半夏 办公所在地:老院组   

共同村

  一、地理位置   铁匠乡共同村位于铁匠乡东南部,距县城107公里,全村总面积7.6平方公里。   二、地质地貌   铁匠乡共同村以山地为主,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   三、气候   铁匠乡共同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短夏长,全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   四、水文   铁匠乡共同村水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利用。   五、土地资源   共同村有耕地约3489亩,其中大于25度1856亩;林地3800亩;荒地2500亩;可利用荒地1300亩;人均耕地2.2亩,但陡坡耕地、低产地的比例大。全村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主要土类都为黄棕壤,为酸性土。   六、生态环境状况   全村林地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由于陡坡地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够理想。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人口构成   共同村总户数293户,总人口1686人,女性人口764人,约占总人口的45%;总劳动力618人.   二、经济概况   共同村农业总产值130万元,其中:农业85万元,牧业45万元。粮食总产量274吨,人均占有粮17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1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412人,占全村人口的26%。大牲畜存栏数480头;牛存栏数378头;羊存栏数535只;家禽存栏数2500只。   三、基础设施状况   铁匠乡共同村所处地势相对平坦,一直以来由于乡村经济情况比较薄弱,基础设施一直跟不上发展需求,对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本村基础设施还有待加大建设。   四、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铁匠乡共同村没有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缓慢,教育基础薄弱,对社会事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很不乐观。      --人口总数:1686人 农业人口:1663人 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7.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8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塘边,青坪,大坪,黄地坡,共同,尖山,坪子,冲子,营盘,坡上 生产总值:1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大坪组   

沿海村

  一、地理位置   铁匠乡沿海村位于铁匠乡东部,距县城107公里,全村总面积11.6平方公里。   二、地质地貌   铁匠乡沿海村以山地为主,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   三、气候   铁匠乡沿海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短夏长,全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   四、水文   铁匠乡沿海村水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利用。   五、土地资源   沿海村有耕地约1662亩,其中大于25度762亩;林地1800亩;荒地2000亩;可利用荒地15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全村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主要土类都为黄棕壤,为酸性土。   六、生态环境状况   全村林地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由于陡坡地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够理想。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人口构成   沿海村总户数377户,总人口2036人,女性人口725人,约占总人口的36%;总劳动力866人.   二、经济概况   沿海村农业总产值122万元,其中:农业72万元,牧业50万元。粮食总产量290.4吨,人均占有粮15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2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149户461人,约占全村人口的24%。大牲畜存栏数770头;牛存栏数610头;羊存栏数680只;家禽存栏数1810只。   三、基础设施状况   铁匠乡沿海村所处地势相对平坦,一直以来由于乡村经济情况比较薄弱,基础设施一直跟不上发展需求,对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本村基础设施还有待加大建设。   四、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铁匠乡沿海村有小学1所,有教师7人,学生271人。总体上教育发展缓慢,教育基础薄弱,对社会事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教育事业发展滞后。      --人口总数:2036人 农业人口:2014人 非农业人口:22人   --行政区面积:11.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6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街上组,水塘组,沿山组 生产总值:12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沿山组   


联盟村特产大全




联盟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