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村,“威奢——兴发”及“野维”公路穿村而过,是街面和威奢乡政府所在地的村,交通便利,经济发展不错,年人均纯收入5020.00元。
山泉村,是威奢最大的一个行政村,全村面积约8.7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积1142.7亩,有9个村民组470户人家,人口2273人。其中大营组59户298人,小营组48户240人,石板组56户254人,还山组41户197人,冲子组38户178人,坝子组47户219人,火石组54户250人,中心组65户324人,尖山组62户313人(其中有21户100人由于所处位置偏高,不能饮用到还岩引来的水)。
另增移民搬迁户362户,有搬迁人口1486人。
--人口总数:2273人 农业人口:1815人 非农业人口:248人
--行政区面积:8.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42.7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营,小营,石板,环山,坝子,冲子,火石,尖山,ssssss 生产总值:3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海坝采石场,黑马羊养殖场 名特产品:黑马羊 办公所在地:坝子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527220 | 553200 | -- | 查看 山泉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山泉村 |
山泉村,“威奢——兴发”及“野维”公路穿村而过,是街面和威奢乡政府所在地的村,交通便利,经济发展不错,年人均纯收入5020.00元。 山泉村,是威奢最大的一个行政村,全村面积约8.7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积1142.7亩,有9个村民组470户人家,人口2273人。其中大营组59户298人,小营组48户240人,石板组56户254人,还山组41户197人,冲子组38户178人,坝子组47户219人,火石组54户250人,中心组65户324人,尖山组62户313人(其中有21户100人由于所处位置偏高,不能饮用到还岩引来的水)。 另增移民搬迁户362户,有搬迁人口1486人。 --人口总数:2273人 农业人口:1815人 非农业人口:248人 --行政区面积:8.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42.7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营,小营,石板,环山,坝子,冲子,火石,尖山,ssssss 生产总值:3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海坝采石场,黑马羊养殖场 名特产品:黑马羊 办公所在地:坝子组 |
山英村 |
山英村位于贵州屋脊下赫章县威奢乡,处于赫章至纳雍的交通要道边,东与渔塘相连,南与中营相连,西接平山乡 ,北靠蚂蝗箐,地势平缓,多丘陵地带,气候温和,水源少;主要经济作物以玉米为主。全村约有面积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2亩,人口 401户1529人,主要居住着汉、苗等民族。 该村有村卫生室1所及诊所 1 个,医务人员 1 名。服务半径3 公里,服务人口1500余人。地方病及常见病有支气管炎、氟骨症等。 现建了60平方米的村办公用房,配备了卫生室基本设备和办公用品。 --人口总数:1529人 农业人口:1475人 非农业人口:44人 --行政区面积:7.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52.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堰塘,双营,水槽,卡房,瓦厂 生产总值:22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牲畜交易市场 名特产品:黑马羊 办公所在地:双营 |
渔塘村 |
渔塘村位于威奢乡东部,距离乡政府3公里,东邻山英村,南接古达乡发河村,西接古达乡永乐村,北接古达乡中营村。全村覆盖面积8.1平方公里,共有5个村民组(场坝、柏枝、大寨、小寨、良子),总户数403户,人口1707人,其中苗族125户488人,占全村人口的34.98%,又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有党支部一个有党员43人,现有劳动力565人,外出务工112人,初中文化274人高中文化27人,中专以上文化20人。 赫纳公路横穿柏枝组,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142亩(其中耕地1275.29亩,退耕还林867亩,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有1123亩,木林面积537亩,其中用材林188亩、经果林87亩。全村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洋芋种植为主。主要以养殖牛、猪、羊、鸡等为经济收入来源 近几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村实际,修建了柏枝大小寨,良子组3.5公里公路。以新农村建设为示范,硬化全村五个组部分农户联户路、院坝、和沼气建设、改厕、改圈等得到了明显改进。抓住生态农业发展,生产和养殖发展为主题,有效推动我村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 其次,渔塘村以建煤窑储备量为年产30万吨,解决了部分人员就业问题,是全乡的支柱产业,发展养殖黑山羊600只。力争下一步养殖规模达到1200只左右。 --人口总数:1707人 农业人口:1495人 非农业人口:18人 --行政区面积:8.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72.9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场坝;柏枝;大寨;小寨;良子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煤炭 名特产品:黑马羊 办公所在地:柏枝 |
迎春村 |
迎春村位于威奢乡西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东抵山英村,南接山泉村,西界田坝村,北壤野马川镇。地处黔西北高原向黔中高原下降过渡的倾斜地段,属于黔西高原中山峡谷区,地势起伏变化大,境内峰峦重叠,沟壑纵横,土地破碎。幅员面积7.6平方公里。全村共辖5个村民组 (岩头组、石丫组、施家院组、野丘组、锅厂组),总户数336户,1260人,劳动力676个,总耕地面积1081亩,退耕还林地927亩。草坡面积1025亩.村民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享受低保人数206人。农村合作医疗1097人,参合率90%以上。 --人口总数:1260人 农业人口:1244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7.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8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汉族 发展口号:农业稳村,养殖富村 --所辖村:岩头组,石丫组,施家院组,野丘组,锅厂组 生产总值: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威奢乡迎春村石丫组 --自然条件:喀斯特地貌,丘陵地带,石漠化严重. 资源:煤矿,白沙,核桃等 |
田坝村 |
田坝村位于威奢乡政府的西部,距乡政府4公里。全村面积6.5平方公里,村委会驻地猫倮组,平均海拔1789米,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分别是猫倮组、水井组、田坝组、再块组、支嘎组、营脚组。全村有268户农户,1029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68人。全村有汉、彝2个民族,少数民族8户35人。2012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258户937人,参合人数占91.1%,享受农村低保的共有332人。全村退耕还林面积630亩,种草养羊面积1306.8亩,全村有耕地810亩,人均有耕地面积0.82亩,粮食总产量177.14吨,人均有粮358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6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99元。 --人口总数:1029人 农业人口:981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6.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发展口号:社会事业和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所辖村:“猫倮”“田坝”“水井”“支嘎”“营脚”“再快” 生产总值:168.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牧业 名特产品: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猫倮 |
中营村 |
中营村,是一个二类贫困村,距威奢乡人民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组,总面积7.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总面积996亩,退耕还林面积1015.97亩,草山草坡面积400余亩,现有常住人口333户、1568人,其中五保户6户,低保户126户,低保边缘户100户,贫困人口484人。村内山高坡陡,生态良好,可耕地面积较少,2008年被县委、县政府定为科技扶贫养羊项目试点村,系2010年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村,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定为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一事一议”试点村。与阿西里西大草原、十万大山等乡内自然景观毗邻,威兴油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发展后劲喜人。 --人口总数:1568人 农业人口:1410人 非农业人口:1人 --行政区面积:7.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9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坪子、大水槽、抹姑柱、凉山 生产总值:3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黑马羊 办公所在地:大水槽 |
营盘村 |
营盘村位于贵州屋脊下赫章县威奢乡南面。东与古达 相连,南与二台坡相连,西接中营,北靠古达,地势陡峭,多丘陵地带,气候温和,水源少;主要经济作物以玉米为主。全村约有面积8.8平方公里,人口185 户824人,无少数民族。辖黄河、吴家麻塘、还岩、野猫洞四个村民组。矿藏储量待勘探。 该村有村卫生室1所及诊所1个,医务人员1名。服务半径3公里,服务人口824余人。地方病及常见病有支气管炎、氟骨症等。 --人口总数:824人 农业人口:821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8.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黄河、吴家麻塘、还岩、野猫洞 生产总值:1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 名特产品:黑马羊 办公所在地:还岩 --自然条件: 资源:锡矿、硫磺矿等 |
大寨村 |
大寨村位于威奢乡西北部,面积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2亩,退耕还林面积1087.68亩全村所辖5个组,分别为川洞、 小槽子、 槽门地 、马路湾 、和平等组,共记249户人家,949人,其中劳动力400人,该村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要产业,其中种植业主要以种植玉米和土豆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殖黑山羊为主。另外该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修建了威兴公路,其间经过该村的“二台坡”为“二台坡”的旅游业的发展创建了有力的条件,也为该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人口总数:949人 农业人口:916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9.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力争打造(文化、经济、社会)兴村 --所辖村:“川洞”,“小槽子”“朝门地”“马路湾”“和平”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朝门地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 非常适合人居住 资源:旅游业 |
大营村 |
大营村位于贵州屋脊下赫章县威奢乡西南部,东与本乡大寨村相连,南与本县兴发乡接壤,西北接本县白果镇,地势陡峭,多丘陵地带,气候温和,水源少,主要经济作物以玉米为主,畜牧为辅。全村约有面积9.2平方公里,8个村民组,424户,总人口1755人。主要居住汉、彝等民族。现有耕地1785亩,退耕1199亩。 --人口总数:1755人 农业人口:148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969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8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竹林,冲子,家竹,鲁块,家庆,营盘,中营,坪子 生产总值:270.88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大营村 |
小营村 |
小营村位于贵州屋脊下赫章县威奢乡东与山泉相连,南与大寨相连,西接迎水,北靠田坝,地势陡峭,多丘陵地带,气候温和,水源少;主要经济作物以玉米为主。全村约有面积 8.2平方公里,人口269户1010人,主要居住着汉、苗等民族。 该村有村卫生室1所及诊所 1 个,医务人员 1 名。服务半径2公里,服务人口1000 余人。地方病及常见病有支气管炎、氟骨症等。 --人口总数:1010人 农业人口:1009人 非农业人口:1人 --行政区面积:8.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2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香椿,小营,幺岩,甲马石,梁山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林业 名特产品:板栗 办公所在地:小营 --自然条件:地势陡峭,多丘陵地带,气候温和,水源少 |
迎水村 |
迎水村位于赫章县威奢乡西部,距离威奢乡人民政府约9公里,其东面与本乡小营村香椿组相连北面与野马川镇毛栗村相接,西部与白果镇柜子岩村彼邻,南面与大营村鲁块组相连。目前全村共有290户农户1442人。四个村民组,分别为官寨组、车乐组、坝子组、岔河组,居住着“彝”族“汉”族等民族组成。该村行政区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为823.4亩,山林4000亩 近几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加大了我村民主管理能力。抓住生态农业发展,生产和养殖发展为主题,有效推动我村经济建设和文化的发展。 迎水村在人文景观等自然条件更是得天独厚,真可谓是奇山异水,有着多处风景争先恐后的下榻于该村,把这个本来就很神秘的村子修饰得更加深沉和久远。而这里的出奇的风景有神奇的官寨黑塘、岔河一线天、车乐出水洞、花鱼洞、和十里大白岩等美丽风景,千年来养育着迎水村的高原儿女们。 --人口总数:1442人 农业人口:1430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23.4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汉族” 发展口号:抓住生态农业发展,生产和养殖发展为主题 --所辖村:“官寨,车乐,坝子,岔河” 生产总值:180.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大蒜,板栗” 办公所在地:车乐组 --自然条件: 资源:旅游(待开发) 煤炭(待开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