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辖乡。原名骑龙场,又名柏杨桥。1940年设骑龙乡,1942年并入三河乡,1980年改为杨桥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30.8平方公里,人口1.6万。辖新寨、东门、顺天、五块石、龙颈、汉陵、石堰、铜鼓、云台、水竹、石塔、天台、金土见、金鼓、炉厂、七里16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酿酒厂、造纸厂、蚕茧站。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花生。养殖猪、蚕、家禽等,特产黑瓜子。.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6万人 | 30.8平方公里 | 511324124 | 637600 | 0817 | 查看 扬桥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金城镇 |
仪陇县辖镇,县府驻地。1941年设金城镇,1950年改乡,1952年改城关镇,1955年并入南图乡,1958年复建城关镇,1980年复名金城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51.4平方公里,人口5.8万。省道唐(家寺)巴(中)、仪(陇)北(碚)、马(鞍)周(口)公路于此交会。辖华堂、大岩、中华、三堆、蔡庙、北台、小北、电光、龙泉、佛二、石榴、梭坡、罩板、花牌、金马、铜沟、谢家、八角、大桥、双木、双堂、虎嘴、红岩、龙桥、柳荫、金印26个村委会和南山、建北、双龙、西南、禹官、奎星、状元、西寺、金粟、普济10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机械维修厂、建材厂、加工业、建筑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蔬菜、柑橘。养殖猪、蚕、家禽。境内有县办农机厂、印刷厂、色织布厂、食品厂等。. |
新政镇 |
新政镇地处嘉陵江中游东岸,位于仪南蓬三县交界处,离川北重镇南充66千米,达成铁路营山火车站70千米,是周围三十多个乡镇的经济、文化、商贸、信息、水运和物资集散中心,属国家级试点小集镇,全省50个重点试点镇之一。2000年县委政府在此设立工贸园区,总规15平方公里,已建成区3平方公里,城内大小街道36条。新政镇幅圆面积32平方公里,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oC,年降雨量1100毫米,全镇总人口3.2万(其中城镇人口1.8万),耕地面积1.3万亩。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902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25亿元,当年固定资产投入35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00万元,城乡人均储蓄余额2800万元,人均收入2185万元。 新政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有我省四大离堆之一的嘉陵离堆,有天然成趣的松涛-金华山,颜真卿手书的《鲜于氏离堆记》石刻,享誉一方的灵官公园为创清幽休闲环境打造旅游产业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条件。新政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周邻三县相交,商业贸易活跃,现已建成朝天市场(10亩)和综合市场(5亩)及建材、手工业、机电、生活超市等市场27个,占地90亩,全镇建起了2000亩商品蔬菜基地、2000亩高产棉基地、2000亩水产养殖基地、2000亩中药材基地,是仪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块沃土。 新政自然资源丰富,嘉陵江贯纵全镇13.7公里,60吨以下船舶可通航,水路渠化后从广元至重庆一天可达,水路通航运输将使仪陇进入成都“两小时经济圈”、南充“半小里经济圈”,且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在新政建码头的超前意识会让你先入为主。流经新政的嘉陵江水能蕴藏量8万千瓦,砂石可就地取材。总装机容量10.8千瓦,投资12亿的新政航电工程的开工建设,10万伏配套变电站的建成,农网改造顺利竣工为你提供了绝好的能源基础。. |
马鞍镇 |
仪陇县辖镇。清康熙年间建马鞍场,同年更名永安场。1940年设马鞍乡,1985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50.5平方公里,人口3万。省道仪(陇)马(鞍)、马(鞍)周(口)和马(鞍)瓦(子)公路贯穿境内。辖大井、金山、石坝、瓦子坪、席庵、南海、永安、险岩、大垭、琳琅、枉琅一、察家坪、千垭、蓬莱、铁山、钢铁、高坡、大梁、沙溪、挺进、土垭、琳瑛、龙城、川石、夜鹤25个村委会和文琳1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蚕种场、酒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土特产有黑瓜子。原0中央副主席、国家元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诞生在境内琳琅村,并建有“-同志故居纪念馆”。境内有县属面粉厂、农修二厂。. |
永乐镇 |
仪陇县辖镇。原名新寺场,民国初设新寺乡,1983年改名永乐乡,1985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28.6平方公里,人口1.9万。省道马(鞍)周(口)公路横穿境内。辖牌楼沟、真灵山、堰塘坝、紫云山、史家沟、骡子坎、大柏树、鹿子垭、石桥坝、赵家坝、檬子梁、陈家沟、柑子园、穆家坝14个村委会和新寺1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铁木加工、农机、酿酒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棉花。养殖猪、蚕、白蜡、家禽等。境内有县办棉花加工转运站。. |
日兴镇 |
仪陇县辖镇。原名石垭场,1940年设日兴乡,1953年更名石垭镇,1955年复名日兴乡,1985年改建日兴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47.7平方公里,人口3.2万。仪(陇)马(鞍)公路过境。辖石垭、星星、星火、大明、鼓楼、水磨、九湾、白塔、丰南、燎原、矮桥、黎明、鸿山、土寨、枣儿、高板、双田、堰溪、九龙山、秋收、玉青、白庙、鹅山、油坊滩、犀角25个村委会和石垭1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酿酒、建筑、机械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烟叶。养殖猪、蚕、家禽等。境内有南充制药二厂。. |
土门镇 |
仪陇县辖镇。古名土门镇,清为土门场,1940年设土门乡。1954年更名将军乡,1985年建将军镇,1992年更名土门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46.1平方公里,人口3.5万。省道唐(家寺)巴(中)公路和仪(陇)阆(中)公路直穿境内。辖桂花树、石垭火、魏家湾、农场坝、道金庵、石牌坊、蜡池垭、朱山坡、险岩子、田家沟、大龙泉、文家寨、汪家坝、陡嘴子、三汊河、侯家桥、作坊沟、三层洞、东风、白鹤岭、海溪寺、郭家沟、小营湾、雁家坝、双包梁25个村委会和土门铺1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建筑、加工、运输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烟叶。养殖猪、蚕、家禽等。境内有县办农场。. |
复兴镇 |
仪陇县辖镇。1935年设复金乡,1939年更名复兴乡,1988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51.5平方公里,人口3.7万。省道仪(陇)北(碚)公路穿越境内。辖灶户沟、薛家扁、强光、群办、和平、千丘、战斗、大红坝、万星、唐家坝、杨家湾、江南、卫星、八股井、红旗、桅房子、子童坝、双星庙、胡家桥、绿鸭寨、白瓦房、永山庙、宝珠山、高柏梁、铁门坎、青家沟、龙马扁、石桥河、玉皇观29个村委会和大禹1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粮油加工厂、农机厂、竹帘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棉花。养殖猪、蚕、白蜡、家禽等。境内有县办植物油厂、肉联厂、棉花加工转运站。. |
观紫镇 |
仪陇县辖镇。1940年建观紫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23.5平方公里,人口1.8万。三(蛟)先(锋)公路穿境。辖兴旺、自生、龙台、杨柳、阳光、长虹、泉水、万众、兴乐、金光、长乐、长春12个村委会和街道居委会。镇办企业有农机加工厂、扎花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先锋镇 |
仪陇县辖镇。原名观音场,1942年置观音乡,1966年更名先锋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19.2平方公里,人口1.3万。辖洛阳、翻身、石岭、二郎、燕河、富山、江长、大众、铁佛、龙门、争光11个村委会和先锋街1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农机厂、农副产品加工厂和建筑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三蛟镇 |
仪陇县辖镇。1950年建三蛟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25.8平方公里,人口1.5万。省道唐(家寺)巴(中)公路穿越境内。辖燕山、巴山、仙山、群山、盘山、昆山、华山、天山、玉山、宝山、顶山、银山12个村委会和街道居委会。镇办企业有农机厂、酿酒厂、粮油加工厂、建筑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回春镇 |
仪陇县辖镇。清称来龙场,后改为回龙场,1950年建回龙乡,1980年更名回春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1.8万。辖龙山、劳动、生产、印金山、鲜家坪、胡家沟、桅杆坡、青苔、火光、大湾、大华、梁家山、戴花山、老木垭、青龙、东山、猫儿沟17个村委会和街道居委会1个。镇办企业有运输、建筑、加工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 |
柳垭镇 |
仪陇县辖镇。1940年设悦来乡,1980年更名柳垭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43.4平方公里,人口2.2万。柳(垭)思(德)公路直穿境内。辖柳垭、悦来、太平寨、茶店垭、金花寨、虎峨坝、四方包、大溪河、回龙观、钟田坝、水港子、白桦山、金贝坝、断石垭、笔架山15个村委会。镇办企业有印刷厂、农机厂、农副产品加工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花生,兼产棉花。养殖蚕、猪、家禽等。土特产有黑瓜子。境内有思德水库,石笋河水电站。. |
义路镇 |
仪陇县辖镇。1940年置义路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19平方公里,人口1.3万。通公路。辖白沙坎、奉恩寺、粉坊坝、场沟、龙城寨、金石头、钟城寨、青春堰、大岚山、青天院10个村委会和1个街道居委会。镇办企业有农机厂、农副产品加工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产棉花、花生。养殖猪、蚕、家禽等。. |
立山镇 |
仪陇县辖镇。1940年设立山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9公里。面积29.8平方公里,人口1.6万。马(鞍)瓦(子)公路直穿境内。辖梭嘴、营盘梁、文家岭、道壕、陶家岭、观灯山、久阳山、桂花、长胜、望乡、大石坎、永福庵、天灌丘、团包岭、黄包寨15个村委会。镇办企业有建筑、铁木加工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 |
三河镇 |
仪陇县辖镇。清为观音河场,1911年设观音河乡,1950年置三河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3公里。面积42.7平方公里,人口1.9万。马(鞍)瓦(子)、三(河)柏(林)和乡道板桥公路纵横贯通境内。辖河街、火烧包、十字垭、鹞子洞、吊索湾、倒角湾、黄泥包、天梁寨、九龙寺、瓦店子、新桥、松花嘴、众山包、大石包、土墙坪、杨家寨、陡石梯、瓦窑坝、关口梁、黑湾20个村委会和街道居委会。镇办企业有新桥水电站、建筑业、木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瓦子镇 |
仪陇县辖镇。原名南池场,1935年设瓦子乡,1992年改瓦子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9公里。面积36.9平方公里,人口1.6万。辖双龙庙、靛池沟、阎王坡、解放、凉泉、赵奎梁、梓潼山、天院寺、摇铃山、板凳垭、武魁岩、钟鼓楼、炮台、大田坝、金土地、沙坎子16个村委会和瓦子街1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印刷厂和建筑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大寅镇 |
仪陇县辖镇。古名二龙场,梁置大寅县,1940年设二龙乡,1980年更名大寅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37.2平方公里,人口1.7万。永(乐)九(龙)公路穿境。辖白杨、高山、金家、龙岗、海桥、梨坪、梨园、回龙、葫芦、利民、楼房、柳林、印台、西华、平桥、石骡、宠图、枫香18个村委会和大寅街1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建筑业、农具加工厂、制砖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烟叶。养殖蚕、猪、家禽。. |
二道镇 |
仪陇县辖镇。1940年设二道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49.3平方公里,人口2.2万。省道仪(陇)北(碚)公路穿越境内。辖普脊、石缸、同治桥、光芒、杨家沟、古井、插旗、焦铁沟、李子沟、杨庙、万红、魏家山、草坪、长梁、天星、笼城、明光、桥梁、麻柳、青云、灵官、蔡家22个村委会和1个街道居委会。镇办企业有农机厂、电站。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县丝绸厂、魏家山林场在境内。. |
赛金镇 |
仪陇县辖镇。清康熙末年建场,1940年置赛金乡,1994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27.9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石梁子、潮水坝、白垭子、郑家湾、龙背梁、干坝子、杨二坝、灯台山、芝兰坝、雷家坝、五佛寺、高家坝、兵家沟、新佛寺、仪陇沟、王铜罐、大屋基、袁家坝、李盘沟19个村委会和街道居委会1个。镇办企业有铁木加工厂、农机厂和建筑、运输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丁字桥镇 |
仪陇县辖镇。1992年置丁字桥乡,1994年改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45.8平方公里,人口2.7万。省道仪(陇)马(鞍)公路穿境。辖园滩、双龙、玉屏、歧山、水口、方坝、英雄、白岩、新华、马梁、神溪、玉兰、梁山、班竹、狮兰、马鞍山、乐兴场、高北嘴、柏树墙、桦花包、五里碑、狮子岭、饶家沟、三跳石、梁家牌、梁家坝、火盆坝、丁字桥28个村委会。镇办企业有农机厂、蚕茧站。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 |
大仪镇 |
仪陇县辖乡。原名太平场,1950年建太平乡,1980年更名大仪乡,1992年并入先锋镇,1994年复置大仪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36.3平方公里,人口1.8万。辖东园、合心、努力、创新、致富、群力、群策、志强、奋斗、协力、加强、自力、更生、建设、四化15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铁木加工、陶器、酿酒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张公镇 |
仪陇县辖乡。1950年建张公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32.6平方公里,人口1.8万。辖长坪、百锁、乐安、金垭、青春、大门、跃龙、黄连、双庙、繁荣、玄山、盘龙、新生13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厂、小水电站。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土特产有黄花、蘑菇。. |
五福镇 |
仪陇县辖乡。原名东观场,1940年设东观乡,1980年更名五福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24.8平方公里,人口1.7万。省道仪(陇)北(碚)公路过境。辖东观、来龙、皂角、横桷、骑龙、白马、左家、五福、黄家、笋店、碑坪、老罐、筏子、陡嘴14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建筑、酿酒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养殖猪、蚕、家禽、白腊。. |
周河镇 |
周河镇位于仪陇县东部,距县城55公里,仪(陇)平(昌)、新(政)马(鞍)公路横穿境内。东邻马鞍镇,南依石佛乡,西与丁字桥镇、大风乡交界,北与福临乡毗邻。幅员面积2148公顷,总耕地面积652公顷。辖1个街道居委会、11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632人,其中农业人口10033人。人口计生率83%,人口自然增长率3‰,人口出生率7.2‰。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1120万元。高中在校生315人,初中在校生958人,小学在校生145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8%。农民人均纯收入3293元。教育部门中级技术职称27人,高级职称2人。完成镇村学校危房改造。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9358人。粮食总产量596.1万公斤,同比增产10.2万公斤,油料总产量61.56万公斤,同比增长7.26万公斤。獭兔引种1605只,出栏10万只。出栏生猪8554头,实现产值1687万元,同比增加545万元。全年有序输出剩余劳动力3100人,培训务工人员647人,劳务收入1467万元,同比增加213万元,增幅17%,人均纯收入增加320元,基本形成了以方坝、水口为重点的獭兔养殖基本村,以双龙、方坝、岐山村为重点的小家禽、商品蔬菜、龙竹产业基地,以方坝、新华村为重点的生猪生产基地,以白岩、斑竹、狮兰村为重点的水产、药材生产基地,以神溪、马梁村为重点的油料、水果生产基地。[1] -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在方坝村建成了生猪生产基地,年内出栏生猪50头以上农户1户,同时组建了养猪专业合作社,规模效益不断彰显;在方坝、水口两村建成獭兔养殖基地。为了进一步巩固免业、生猪生产,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全市百万工程这一有利契机,将兔业、生猪生产纳入了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抢抓时机,镇干部放弃“5.1”长假和公休假休息,奔赴各村落实兔业生产。新建圈孔3500孔,引进种兔1050只,新培育獭兔养殖户40户,饲养种兔大户8户。投入农村信贷资金240万元,累计投放868万元,农村信用社融资达1477万元,极大地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1] - 财政工作 面临镇财力紧张这一实际困难,党委、政府精打细算,严肃财纪纪律,力争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发挥其效力,特制订财务管理制度并以党委[2008]08号文件下发:一是压缩办公经费和日常开支,强化一支笔审批和集体审核制度,杜绝了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二是将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优惠政策实行“一折通”及时兑付给农户,严格执行“五到户、六不准”,促进了农业的长足发展和农村会社稳定。 |
扬桥镇 |
仪陇县辖乡。原名骑龙场,又名柏杨桥。1940年设骑龙乡,1942年并入三河乡,1980年改为杨桥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30.8平方公里,人口1.6万。辖新寨、东门、顺天、五块石、龙颈、汉陵、石堰、铜鼓、云台、水竹、石塔、天台、金土见、金鼓、炉厂、七里16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酿酒厂、造纸厂、蚕茧站。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花生。养殖猪、蚕、家禽等,特产黑瓜子。. |
保平镇 |
仪陇县辖乡。1952年建保平乡,1958年并入新寺乡,1959年复置保平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33.9平方公里,人口2.2万。省道马(鞍)周(口)公路横穿乡境。辖保平桥、一字山、红豆湾、一佛山、周家坝、长石梯、鲤鱼包、观音庵、一新桥、二新桥、三新桥、子童寨、风仪庵、板桥沟、石垭口、字库桥、阳草湾、麻石垭、药柏树19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酿酒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文星镇 |
仪陇县辖乡。原名龙凤场,1940年改乡,1980年更名文星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34.2平方公里,人口1.8万。辖龙马场、龙家沟、天星寨、绿水河、肖家桥、高龙山、大石桥、寒包垭、文家梁、刘家沟、金羊庙、耸峰山、西禅寒、邓家坝、熊家庙、鹅山寨16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铁木加工厂、农机厂、酿酒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烟叶。养殖猪、蚕、家禽等。. |
双胜镇 |
仪陇县辖乡。清代名为双河场,又名双河口,1940年设双河乡。1980年更名双胜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24.2平方公里,人口1.3万。复(兴)新(政)公路直穿乡境。辖踊跃、果园、永远、永久、十一、群利、火井、荣光、响滩、高升、群英、钟鸣、金狮、竟赛14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酿酒、建筑、小水电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度门镇 |
仪陇县度门镇,位于仪陇县西郊,距新县城6公里,全镇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属低山丘陵,平均海拔800米,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30C,年降雨量1020毫升。全镇辖16个村,137个组,5250户,总人口2.2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10人),总耕地面积1.54万亩,以松树为主的林地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度门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狠抓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外部投资软硬环境良好。度门镇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嘉陵江纵贯我镇,流经7个村,与仪陇县新县城一衣带水,隔江相望,离度门镇政府2.5公里处的新政电站就座落在我镇陵江村,交通方便,通讯发达,信息灵通,有农产品、小家禽、牲畜交易市场。县委、县府把度门镇作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点,是经济发展的门户和投资的热土。 资源优势:度门镇幅员面积大,森林植被好,土地多,适合各种作物的栽培和生长,粮食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经济作物尤以蚕桑、水果、蔬菜为主,蚕茧产量最高年为50吨,2000亩脆香甜柚已月60%试花挂果,2000亩梨树已有75%的树试花挂果,水果最高年产550吨,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是享誉全县的蚕桑、水果基地镇。畜牧业以小家禽、生猪、牛羊为主,小家禽年出栏20万只,生猪育肥2万多头,“DLY”肉猪育肥场两个,年出栏肥猪1000头,“LY”母猪繁殖场13个,年产“洋三杂”仔猪15000只,纯外血缘种猪场3个,年产“LY”原种母猪3000头,猪业兴镇战略已在憨厚朴实的度门人民心中打上了烙印,畜牧业在人们勤劳务实的作风中蓬勃发展、日趋壮大。 交通优势:通过两年的交通大会战,62公里的碎石路纵横交错贯穿全镇,达到了村村通,组组通(个别组户户通),晴雨无阻,四通八达。 基础优势:度门镇老场占地1平方公里,有中心小学一所,医院一个。新场占地2平方公里,有私立小学一所,有中学一所,医院一个。全部使用了光纤通讯,各种寻呼和130、131、136、138、139等网络覆盖全镇,全镇12个村改造了程控电话线路,安装了1000余门电话,80%的农户实现有线电视,24小时转播,能看中央和地方33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场镇和40%的村实现农网改造。. |
老木乡 |
仪陇县辖乡。古名老木口,1952年建老木乡,1955年并入张公、观紫、观音乡,1962年复置老木乡,1992年并入观紫镇,1994年复置老木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21.1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民生、霖水、双全、文武、字库、书坪、大兴、长远、金都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檬垭乡 |
仪陇县辖乡。原名兴隆场,1940年设兴隆乡,1980年更名檬垭乡,1992年并入三蛟镇,1994年复置檬垭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18.9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兴隆、大水、团包、三圣、松林、大包、月星、建新、玉明、义和、永胜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铜鼓乡 |
仪陇县辖乡。1952年建铜鼓乡,1992年并入土门镇,1994年复置铜鼓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27.2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严家桥、廖家沟、崩山子、余家坝、李家寨、盐井坝、雁山寨、常家营、烟斗山、金锅场、五通嘴、响滩子、盛家沟、凌云寺、董家沟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烟叶。养殖猪、蚕、家禽等。. |
中坝乡 |
仪陇县辖乡。1940年建中坝乡,1992年并入金城镇,1994年恢复中坝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6公里。面积23.4平方公里,人口1.4万。辖长青、明阳、红华、向阳、天井、蜀光、大顶、大仪、红金9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厂、酿酒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水果。养殖猪、蚕、家禽。. |
双盘乡 |
仪陇县辖乡。1950年建双盘乡,1955年并入南图乡,1962年重建双盘乡,1992年并入金城镇,1994复置双盘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6公里。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1.1万。省道仪(龙)北(碚)公路直穿境内。辖双盘庙、回龙桥、高石坎、金鸡桥、立石子、蒲家祠、罗盘石、冉家沟、洞崖湾、花园沟10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厂、建筑队。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凤仪乡 |
仪陇县辖乡。1940年建凤仪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21.4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高峰、青烟、三门、真武、犀牛、石门、玉泉、镜屏、茅观、红梁、高屋、高立、相灵、五台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烟叶。养殖猪、蚕、家禽等。. |
双庆乡 |
仪陇县辖乡。1955年建大坪乡,1980年更名双庆乡,1992年并入日兴镇,1994年复置双庆乡。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20.3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太平、向家、石岩、踏水、金子、席家、高桥、大堰、木梳、桐麻10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厂、酿酒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大风乡 |
仪陇县辖乡。清称回龙场,民国初改名大风场。1950年改大风乡,1992年并入丁字桥乡,1994年复置大风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26.5平方公里,人口1.5万。省道仪(陇)马(鞍)公路横穿境内。辖宝城、梁桂、拱桥、顺水、金盆、茅坪、灯包、茂溪、天桥、红坪、宾蓬、同盟12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酿酒厂、火炮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福临乡 |
仪陇县辖乡。1940年建福临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23.1平方公里,人口1万。通公路。辖红花井、中心、金堂、松花、定瓶、金磨、插旗山、子童沟、凤凰、柏林、建华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来仪乡 |
仪陇县辖乡。古名黄包石,1952年建来仪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25.1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惠明、黄包、三河、茶岩、国桥、工农、龙虎、旱田、两路、火山、望远11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酿酒厂、农机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碧泉乡 |
仪陇县辖乡。1953年置清泉乡,1980年更名碧泉乡,1992年并入日兴镇,1994年复置碧泉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18.4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清泉、营盘、古垭、高阳、双堰、大营、友谊、佛山、胜利、尖山、凤仪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乐兴乡 |
仪陇县辖乡。1950年建武棚乡,1958年并入新寺、乐兴乡,1962年重建武棚乡,1992年并入永乐镇,1994年复置武棚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19.7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土寨沟、桂花屋、楼子沟、新石桥、赵家湾、金堂湾、柏树堂、郑家沟、肖家梁、团包山、曾家沟、新丰寺、红庙子13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厂、酿酒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盛产竹编制品,尤以青篾席为佳。. |
石佛乡 |
仪陇县辖乡。古名包包场,又名石佛场,1950年建石佛乡,1983年更名旭日乡,1992年并入马鞍镇,1994年复置石佛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24.8平方公里,人口1.3万。省道马(鞍)周(口)公路直穿境内。辖新春、石板、光明、平鸽、金龙、田湾、龙金、强华、钱粮、断江、旭日、青松、双祠13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酿酒厂、铁业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思德乡 |
仪陇县辖乡。清同治后设六合场,1940年建六合乡,1967年更名思德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3公里。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0.9万。柳(垭)思(德)公路通境内。辖思德、己字坝、盘古庙、韩家湾、雨台山、桃垭子、园坝子、丰收、黄包梁9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厂、皮革厂、粮油加工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出生于韩家湾村。. |
秋垭乡 |
仪陇县辖乡。1952年建民主乡,1954年属六合、大罗、瓦子乡,1984年建秋垭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18.2平方公里,人口0.8万。辖秋树垭、铁佛寺、苏家沟、大旗山、禹王庙、广洞沟、梅山垭、摇石山8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厂、粮食加工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大罗乡 |
仪陇县辖乡。民国时期属立山乡、观音河乡辖地。1950年建大罗乡,1992年并入柳垭镇,1994年复置大罗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1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0.8万。辖大罗池、旱拱桥、葛根垭、甘家庙、小罗磁、清溪桥、白庙子、三清庙8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厂、粮油加工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义门乡 |
仪陇县辖乡。原名大柏垭,1940年属义路乡。1950年建义门乡,1992年并入义路镇,1994年复置义门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23.3平方公里,人口1.6万。辖大柏垭、龚家沟、罗花山、黄家桥、棕垭子、麻糖湾、白家梁、佛国庵、五龙桥、转包河10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厂、粮食加工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 |
合作乡 |
仪陇县辖乡。1954年建合作乡,1956年并入义路乡,1962年改河心乡,1980年复名合作乡,1992年并入义路镇,1994年复置合作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0.7万。辖太子岩、关门堰、子游寺、坳盘寨、小垭口、安家坝、柳家沟7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农副产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龙桥乡 |
仪陇县辖乡。清同治后设龙桥场,1950年建龙桥乡,1992年并入三河镇,1994年复置龙桥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25.7平方公里,人口1.2万。通公路。辖关门石、两路口、葫芦颈、新拱桥、贾村寺、鸡公岭、跳墩河、高观庙、李基山、新寨梁、党家坝、杨仲湾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板桥乡 |
仪陇县辖乡。1950年建板桥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24.7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易斗山、陈龙坪、幸福、谢家坝、春光、方斗寨、旱田岭、杨家院、李宦寺、马家庙、鼓镜寺、灵泉洞、烂泥沟13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酿酒厂、鞭炮厂和园艺场、竹编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
永光乡 |
仪陇县辖乡。原名永兴场,1950年建永兴乡,1980年更名永光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9公里。面积23.5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丰产、龙王、马鞍、永光、龙头、蓝堰、南天、天马、风景、春晖、三桥11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厂、酿酒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花生、白蜡。养殖猪、蚕、家禽。. |
炬光乡 |
仪陇县辖乡。1952年建响水乡,1955年并入永兴乡,1962年重建响水乡,1980年更名炬光乡,1992年并入永光乡,1994年复置炬光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18.2平方公里,人口0.8万。辖红花、雷鸣、衡权、安全、炬光、土桥、黄通、通天、青山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烟叶。养殖猪、蚕、家禽等。. |
九龙乡 |
仪陇县辖乡。1950年建九龙乡,1992年并入大寅镇,1994年复置九龙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3公里。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思源、民乐、民主、互通、双凤、香炉、凉桥、花山、裕民、海螺、三星、卫东、尖峰、天门、川星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烟叶。养殖猪、蚕、家禽等。. |
芭蕉乡 |
芭蕉乡(Bajiao Xiang) 仪陇县辖乡。清名芭蕉场,民国属观音河、二龙两乡辖地,1950年建芭蕉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25.7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明灯、春风、庆祝、发光、富裕、中原、西门、同春、互助、迎春、远征11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具加工厂、酿酒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烟叶、油菜子、生姜。养殖猪、蚕、家禽等。. |
灯塔乡 |
仪陇县辖乡。1951年建文昌乡,1966年更名灯塔乡,1992年并入大寅镇,1994年复置灯塔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9公里。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火烟、天坪、花桥、断桥、双河、枫坪、桥亭、柏树、峰岩、凤鸣、双山、中梁、复元、双坝、文峰15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酿酒厂、粮油加工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烟叶。养殖猪、蚕、家禽等。. |
武棚乡 |
仪陇县辖乡。1950年建武棚乡,1958年并入新寺、乐兴乡,1962年重建武棚乡,1992年并入永乐镇,1994年复置武棚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19.7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土寨沟、桂花屋、楼子沟、新石桥、赵家湾、金堂湾、柏树堂、郑家沟、肖家梁、团包山、曾家沟、新丰寺、红庙子13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农机厂、酿酒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盛产竹编制品,尤以青篾席为佳。. |
柴井乡 |
柴井乡该乡位于仪陇县西北部,邻南部县楠木镇、五灵乡、三清乡,距新县城9公里。幅员面积41.3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143个社,总人口22096人。全乡总耕地面积13186亩(其中水田3692亩、地9494亩)。 蚕桑、生猪、獭兔是柴井乡的三大支柱产业。1998年柴井乡被南充市列为“蚕桑产业化示范基地乡”,全乡人平有投产桑树600株,年养纸量可达6400张。2006年东桑西移,全乡新载桑树70万株;以协会+业主+农户的模式带动了全乡蚕桑产业的发展。生猪也是柴井乡的一项传统产业,2006年人平存栏1.5头,出栏肥猪人平1.2头。年出栏生猪120头以上的私营养殖场3个。獭兔是柴井乡的一项新型产业,2006年全乡共养殖獭兔种兔4000只,常年圈存3.5万只。[1] - 基础建设 柴井场镇共有6条街道,2004年修建了河坝街和农贸市场。2005年成都军区投资120万元援建“八一希望小学”1所,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已于200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柴井新村建设日新月异。2005、2006两年间,全乡共有8个村被列为扶贫开发构件和谐社会示范村。两年来,全乡和谐新村共完成人居环境整治475户,新建农房86户,沼气池2180口,水泥路1.8km,泥结碎石路28km,油路2.2km,修建便民路19.8km,改造村社公路32.4km。新建圈社38户,发展农户养殖LY母猪300头,DLY肉猪1000头。黄氏祠、狮子头两个村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并多次接待中央、省、市、县的领导前来参观和调研。[1] - 社会事业 2009年该乡成立了以-为组长,分管副乡长,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摩托车交通安全-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全乡摩托车交通安全-行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整合安办、警务室、综治办的力量具体负责摩托车交通安全-的日常工作。从综治维稳经费中挤出一部分,专项用于开支,保证了经费的投入。乡、村都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把摩托车-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摩托车不好管、管不了”的畏难情绪,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准备、计划、实施一系列工作,并根据全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实施方案,确定工作重点,明确了各自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