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剑河县 >> 柳川镇 >> 返前村

返前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返前村谷歌卫星地图)


返前村简介

  返前村位于西南部,距柳川镇政府12公里,聚居苗族。共有4个村民小组,102户,403人,耕地面积232.8亩,山林面积200亩,村级经济以种、养殖为主。返前村进村公路于2003年建成通车,改变了村民肩挑背驮的历史,解决了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促进了返前村经济发展。人均纯收入2110元,人均吃粮350公斤,现有党员9人。2007年7月党建活动室竣工投入使用,砖混结构,建筑面积60平方米,楼层二层。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629100 556400 -- 查看 返前村谷歌卫星地图

返前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返前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万安村

  万安村位于柳川镇西南方向,距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全村有2个村民组,69户,总人口301人,耕地面积398亩,村级经济发展以种植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1400元,人均吃粮500公斤,有党员8人。现有党建活动室为木质结构1栋,面积50平方米,修建于1981年7月。   近几年来,万安村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改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懂熬村

  懂熬芭蕉湾望月山是懂熬村最高山峰。懂熬村是柳川镇的行政村之一,与观么乡巫包村,南寨乡南包村交界,距柳川镇政府20公里,距剑河县县城48公里。全村共有196户848人,10个村民小组,劳动力543人。全村100%的苗族。   柳川镇懂熬村有望月山峰,望月山峰气势雄伟,山顶直冲向天,森林茂盛,有原始森林之称。都说林中有成批猴王奔窜,百鸟争鸣,气候宜人,真是一块圣地….相传古代每当出现有月食的时候,人们都带上锣鼓上山去救月亮。因为古人认为月食是怪物在吞噬月亮,古人要救出月亮就必须上到月亮山去,只有这座山峰最高,最能接近月亮,人们在山顶上敲锣打鼓就能把怪物赶跑,救回月亮。之后代代相传下来,此山得名月亮山。现在月亮山被村民保护得很好….被国家封为自然风景区。   

返迷村

  返迷村位于柳川镇东部(东部或其他),通水路(公路或水路),有大寨、中寨、小寨、展多、展依、欧选、眼迪、细所(8个)自然寨,有11个村民小组,347户,总人口1347人,耕地面积668亩,其中:田465亩,土203亩,村级经济以种植、水上运输(种植、或门面出租、或运输等)为主,人均纯收入1680元、人均吃粮200公斤。   党建活动室为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或木房结构),两间两层,面积约200平方米,独立使用(租赁或独立使用)。修建于2003年7月,有党员17人。   学校教学楼为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或木房结构),四间三层,面积约400平方米,独立使用(租赁或独立使用)。修建于2000年12月,有教师8名,其中代课0人,学生186人。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红薯、玉米(水稻、小麦、红薯、大豆等)。牲畜主要有牛、猪、鸡、鸭、鱼(牛、羊、猪、鸡、鸭、鱼等)。经果林主要有柑桔、杨梅、梨、李子(柑桔、桃、梨、李子等)。主要经济收入是网箱养鱼。   民族工艺品主要有芦笙、簸箕、斗篱、刺绣、民族服装(水车、芦笙、铜鼓、蓑衣、簸箕、斗篱、鸟笼、刺绣、民族服装、织布、草鞋、原始农具等)。   其他特色红绣。   

革东村

  革东村位于柳川镇东部,沿仰阿莎湖南哨河支流的两岸居住,东接返迷村,南接南寨乡,西接返排村,北接南埃村,距柳川镇13公里,未通村级公路,已通电话,全村辖8个村民组,215户,925人,耕地面积560亩,村级经济以种植业、养殖业、水上运输为主,年人均收入1250元,年人均产粮260公斤。   

返排村

  返排村由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组成,辖区面积5.02平方公里,距柳川镇所在地约12公里。现有247户1010人,共有劳动力627人,其中外出151人,约占24%。耕地总面积为836亩,其中田为597亩,土为239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8亩,村内共有101户127人享受低保,2户2人五保孤儿户。全村参加农村大病医疗保险的有222户,约占90。1%。农医保参保率在全镇位于中上水平。   

白沙村

  白沙村位于柳川镇西方,距镇所在地15公里的半山腰上,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88户,总人口415人,耕地面积334亩,田294.67,土40亩,村级经济发展以种植为主,人均纯收入1200元,人均吃粮400公斤,有党员13人,全村可通电话,2010年3月第三小组交沙已修通公路。村有新建的活动室。   

南埃村

  南埃村位于柳川镇东方,距镇所在地18公里,公路正在复建,可通电话。全村6个村民小组,218户,944人,耕地面积401亩,村经济收入以种植为主,水上运输为辅。人均纯收入1200元,人均吃粮240公斤,有党员12人。党建活动室为砖混机构,面积88平方米,独立使用,建于2005年7月。   

野拢村

  野拢村位于柳川镇东南方向,位于三板溪库区上游;距离镇政府7.5公里,是一个纯苗族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100户共435人。全村共有土地面积7843.75亩,其中:耕地面积314亩,草地面积350亩,山林面积7179.75亩,森林覆盖率85%;主要树种有杉木、松木、青岗等,还有国家级保护树种红豆杉4株,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直径有100-120公分。最为重要的还有一株杉木王,直径为120公分,高达50米以内无分枝节,树寇为由一把大伞,护卫身边花草;全村人都敬仰她称为:“杉木王”。全村房屋都是木质结构,具有少数民族的风俗特色。  

巫库村

  巫库位于柳川镇东部东部或其他,通水路、公路,有2个自然寨,有13个村民小组,234户,总人口1174人,耕地面积777亩,其中:田715亩,土62亩,村级经济以种养种植、或门面出租、或运输等为主,人均纯收入830.00元、人均吃粮170公斤。   党建活动室为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或木房结构),2间2层,面积约60平方米,(租赁或独立使用)。修建于2008年5月,有党员19人。   学校教学楼为木结构(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或木房结构),3间2层,面积约200平方米,(租赁或独立使用)。修建于1993年10月,有教师6名,其中代课2人,学生157人。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红薯(水稻、小麦、红薯、大豆等)   牲畜主要有猪、牛、鸡、鸭、鱼(牛、羊、猪、鸡、鸭、鱼等)。经果林主要有李子、柑桔(柑桔、桃、梨、李子等)。   民族工艺品主要有芦笙、鸟笼、刺绣、民族服装、织布(水车、芦笙、铜鼓、蓑衣、簸箕、斗篱、鸟笼、刺绣、民族服装、织布、草鞋、原始农具等)。   

乃寿村

  乃寿村东临我县观么乡的南包村及我镇的返迷、革东、南埃,西面仅靠八一、菜园,南对巫库、也拢,北埃懂傲、展刁。是一个纯苗族村寨,村百姓男女老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情怀豪迈。全村分别居住于7个自然寨,坐落在清水江两岸,距县城有26公里,离镇政府所在地有4公里。水陆交通两便。全村共218户,1128人,总占地面积为27266亩,其中森林覆盖面积为26580亩,耕地面积586亩,人均拥有山林25亩,耕地06亩。乃寿村山青水绿,森林充裕,绿树成阴,风景美丽迷人而且农林牧鱼特产极为丰富,盛产猕猴桃、蘑菇、板栗、牛、羊和清水江鱼等。   

公俄村

  公俄村位于柳川集镇东南方向2公里,东底柳川集镇,南对乃寿村,西联关口村,北达久仰乡久干村;全村现有169户,651口人,7个村民小组,党员20人(女党员2人),属纯苗族村寨,其建村可追寻至公元1229年,至今保持古典苗族风情,曾参加过“反清复明、太平天国、张秀眉起义军”等历史事件,其苗衣服饰、苗语故事无不体现。   铭记古训,拓展未来,苗文化的沉淀,历史悠久的公俄人时时在思发展,处处在拓展,在全村现有耕地面积425亩,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应是打拼处一片天地:“农业特产有谷子、尖椒、葫芦瓜、大蒜等,并成立公俄村建筑施工队,组建公俄村农村辅助社,建立公俄巫仰溪农家乐基地等”,其人均收入相比2000翻两番,这无处不展现欣欣向荣的面貌。   

关口村

  关口村由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组成,辖区面积3.7平方公里,距柳川镇所在地约6公里。现有96户398人,共有劳动力240人,其中外出70人,约占18%。耕地总面积为296亩,其中田为236亩,土为60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59亩,村内共有47户121人享受低保,2户独生子女户、1二女结扎户。全村参加农村大病医疗保险的有85户,约占88。1%。农医保参率在全镇位于中上水平。  

巫堆村

  巫堆村位于柳川镇西北部,距镇人民政府7.5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08户436人,以苗族为主,占全村人口的99%以上,其中劳动力290人,外出务工142人,行政村域面积2200亩,人均耕地面积0.42亩,人均吃粮达350公斤,人均纯收入710元。   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业和养殖业,这里有远近闻名的巫堆金秋梨、巫堆七月桃和肉质鲜美的巫堆洋鸭,还有独具特色的欧蓄菜、腌鱼、腌肉及特色黑香猪腊肉。整村被绿色覆盖,古树参天,气候四季如春,村民热情好客,民族风情浓郁,是您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展刁村

  展刁村地处剑河县柳川镇清水江南岸,南接观么乡巫包村,北连柳川镇返迷村,西抵柳川镇也拢村、东与南寨乡南包村接壤。辖1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组成,52户207人,辖区面积4.05平方公里,距柳川镇所在地约10公里。共有劳动力123人其中外出82人,约占劳动力总数的25%。耕地总面积为146.42亩,其中田为124亩,土为22.42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707亩。   有林地面积6542亩,森林覆盖率达85.56%。这里有古老的优质杉木。村内建有村级活动室一幢,占地面积40平方米,建筑面积各80平方米。   

加禾村

  加禾村地处剑河县柳川镇西南方向,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国土面积约1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1个自然寨,总户数182户,总人口753人,苗、汉、侗、水等民族和睦共处。村有耕地面积672亩(其中田面积606亩、土66亩),人均耕地0.9亩,年总产值436万元,年人均占有粮45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4052元。村级组织健全,有党员19名,其中女党员2名。   村有中心完小一所,教师7名,在校生136名。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生猪年出栏、存栏量居全镇之首;盛产西瓜、金秋梨。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   

清江村

  清江村位于柳川集镇街上,辖区总面积213.78公顷,其中基本农田保护区34.52公顷,一般农用地53.92公顷,林业用地108.21公顷,城镇建设用地17.13公顷。全村共有八个村民小组,常驻人口149户658人,其中农业人口622人,非农业人口36人。村级经济以种养殖业、个体小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全村年人均纯入1200元。   --人口总数:658人农业人口:622人非农业人口:36人   --行政区面积:2.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侗,汉,水等发展口号: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家园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生产总值:8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清江村名特产品:本地土鸡,贵妃鸡,清水江河鱼,李子等   

镇江村

  镇江村座落在仰阿莎湖畔,位于柳川镇西部8公里处,省道S311穿村而过,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寨分别为麻力寨、镰刀湾、中都寨、陡寨,共207户,828人,耕地面积813亩,其中:田598亩,土215亩,村级经济以种植、养殖为主,人均纯收入1200元、人均占有粮400公斤。   村党建活动室为砖混结构,2间2层,面积约60平方米。修建于2009年7月,有党员24人。   有村级完小一所,教学楼为砖混结构,面积约655平方米,修建于2007年7月,有教师14名,学生180人。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红薯、大豆、玉米。牲畜主要有牛、猪、鸡、鱼、羊,经果林主要有柑桔、桃、李子。   民族工艺品主要有刺绣、民族服装、织布。   其他特色欧九菜、酸菜、土鸡、鱼、麻连秧李、腌肉、米面辣   

南脚村

  南脚村位于柳川镇西部,距镇政府16公里,。东邻柳川镇白沙、中都村,南接久仰乡白闹村、革东镇交东村,西抵革东镇展架村,北界岑松巫亮村。镇内建有点、小学、卫生院、,村委会活动室。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225户1188人(其中农业226户1044人),是一个纯苗族村寨。辖区总面积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1亩,其中田465亩,土76亩,农民人均耕地0.44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1260元,人均占有粮食250公斤。地势属低中山区,最高海拔1300米,最低海拔470米,属温暖中旱地区,年平均气温17.7℃,最冷月平均气温5.9℃,极端最低气温-8.1℃,无霜期326天,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日照时数1184小时左右,年总幅射为84.9千卡∕CM2。农作物主产水稻、玉米、洋芋、红薯、大豆、油菜、花生、蔬菜、辣椒等;养殖主要有牛、羊、猪、鸡、鸭、鹅、鱼等;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为64%。这里有百年古树林,有材质优良的杉木、松木。村内建有村级完小1所,常年在校生为230人。村内建有村级活动室及村卫生室各一幢,占地面积各60平方米。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里是柳川镇二类贫困村。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靠外出打工,村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2011年共有81户222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其中含孤儿7人。   随着三板溪水电站的建成和“仰阿莎”湖面的形成,南脚处于风景秀丽的湖区上游,青山绿水、苍松翠柏、美不胜收,。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原生态的民风民俗,更让人体味那反璞归真的感受。   

干荣村

  干荣村万村之乡干荣村有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组成,辖区面积3.09平方公里,距柳川镇所在地约15公里。现有148户731人,共有劳动力337人,其中外出138人,约占34%。耕地总面积为580亩,其中田523亩,土57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7亩,村内共有182户低保户,0户五保户。全村参加农合医保的有140户,约占97。%。农村医保参合率在全镇位于中上水平。   一、村两委情况   干荣村现有党员15名,其中贫困党员2名,60岁以上的6名。村两委干部8名,其中村支委6名,村委会2名。平均年龄48.5岁,高中文化1人,初中文化4人。村支部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村委会在村支部领导下开展自治工作,群众对村两委有较强的信赖。   二、全村山地及耕地情况   干荣村共有山地面积660亩,其中李子种植面积达64亩,占12%。全村耕地590亩,已有部份改作多年生的经济作物,其中药才和土烟面积80亩,占23%。   三、全村经济收入情况   2010年,干荣村经济总收入为12,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0万元,占78.4%;第二产业药才等收入为2万元,占19.9%;第一产业中的李子收入为12万元,占总收入的80.4%。   四、李子产业发展情况   干荣村的李子种植始于1974年,1大规模开发种植面积约56亩。后来逐年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村李子种植面积80亩,产量达7吨,总产值为12万元2、干荣村李子在剑河打破了市场,有丰富的各项色彩,3文化生活有了逐步改善。   1,村干部工作简历情况,支部书记,1964年8月出生初中文化。于2008年1月至今任村支部书记。2,村长邰通国1975年5月出生高中文化。于2010年至今任村委会主任。3,文书唐胜祥1964年4月出生,中专文化。于2008年荣获计生三等奖一次。   

党翁村

  党翁村地处剑河县柳川镇清水江北岸,与柳川镇巫泥村、小寨村、干荣村及岑松镇稿旁村、柳旁村接壤。辖3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组成,80户363人,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距柳川镇所在地约37公里。共有劳动力162人,其中外出140人,约占劳动力总数的86.4%。耕地总面积为281.07亩,其中田为266亩,土为15.07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77亩。主产水稻、玉米、土豆、红薯、辣子、花生等作物,动物饲养主要有牛、羊、猪、狗、鸡、鸭、鹅等。   

巫泥村

  巫泥村地处剑河县柳川镇清水江北岸,东接观么乡高蒙村,南连柳川镇小寨村,西抵柳川镇党翁村、岑松镇稿旁村,北边与岑松镇展风村、晏拱村、六府村接壤。辖1个自然寨,14个村民小组组成,335户1574人,辖区面积13.4平方公里,距柳川镇所在地约22公里。共有劳动力857人,其中外出321人,约占劳动力总数的37%。耕地总面积为812.3亩,其中田为751.4亩,土为60.9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52亩。主产水稻、玉米、土豆、红薯、辣子、花生等作物,动物饲养主要有牛、羊、猪、狗、鸡、鸭、鹅等,其中,这里饲养的巫泥花牛,在周边县市别具一格。全村有林地面积12569.85亩,森林覆盖率达62.62%。这里有千年古树林,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榉木,有难得一见的古大马栗树及枫木树,有材质优良的杉木、松木。   这里有剑河最早建设的公路——岑松至巫泥、巫泥至柳川公路,于民国时期修建,剑河县最早的汽车在这里试运。村内建有村级完小1所,常年在校生为260人。   村内建有村级活动室及村卫生室各一幢,占地面积各50平方米,建筑面积各100平方米。由于是苗族聚居地,这里的苗族风情古朴浓郁,苗族红绣、苗族芦笙舞、苗族古歌、苗族民歌等民族民间文化均在每年的春节、元宵节、过卯节等节日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热爱0、热爱新中国、热爱社会主义。   这里是抗雪英雄朱清的故乡。   百岁老人唐老仰也生活在这里。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里是柳川镇二类贫困村。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靠外出打工,村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2011年共有143户299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其中含有五保8人、孤儿29人。   

小寨村

  小寨村地处清水江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全村有三个自然寨五个村小组,全村人口有703人劳动力有420人,农业人口占总数的75%,村驻地海拔700米,田园风光.。秀山绿树,民风民俗为一体小村庄   --人口总数:403人农业人口:380人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2.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生产总值:7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名特产品:西瓜办公所在地:小寨村委会   

高标村

  高标村位于柳川镇北部(东部或其他),通公路(公路或水路),有自然寨(4个)自然寨,有6个村民小组,228户,总人口1154人,耕地面积1020亩,其中:田678亩,土342亩,村级经济以种植(种植、或门面出租、或运输等)为主,人均纯收入750元、人均吃粮150公斤。   党建活动室为无(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或木房结构),间层,面积约200平方米,(租赁或独立使用)。有党员11人。学校教学楼为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或木房结构),9间3层,面积约435平方米,(租赁或独立使用)。有教师9名,其中代课1人,学生220人。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水稻、小麦、红薯、大豆等)。牲畜主要有水牛(牛、猪、鸡、鸭、鱼等)。经果林主要有桃、李子(柑桔、桃、梨、李子等)。民族工艺品主要有芦笙、刺绣(水车、芦笙、铜鼓、蓑衣、簸箕、斗篱、鸟笼、刺绣、民族服装、织布、草鞋、原始农具等)。其他特色好客、爱酒。   

柳落村

  柳落村位于柳川镇西部,通公路,有2个自然寨,有4个村民小组,117户,总人口535人,耕地面积556.34亩,其中:田495亩,土61.34亩,村级经济以种植为主,人均纯收入750元、人均吃粮607公斤。牲畜主要有牛、猪。经果林主要有杨梅、李子。   --人口总数:535人农业人口:498人非农业人口:37人   --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6.34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侗,汉发展口号:发展致富奔小康   --所辖村:4生产总值:52.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名特产品:杨梅,李子办公所在地:柳落村   

柳堡村

  柳堡村位于柳川镇西部八公里,有3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147户,628人,耕地面积1047亩,其中田817亩,土230亩。   --人口总数:628人农业人口:628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47.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侗族发展口号:发展致富奔小康   --所辖村:七个村民小组生产总值:9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名特产品:酿酒办公所在地:柳川镇柳堡村   

菜园村

  菜园村距居在柳川镇的东、南、西、北部,十分需散。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寨(上菜园、柳树、台格坳、下菜园、柳川桥头、南木坳)。有167户、678人,耕地面积630亩,其中:田面积、530亩、土110亩。村级经济以种植、养植为主。   --人口总数:167人农业人口:678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0.0亩   

柳利村

  柳利村位于柳川镇所在地,因三板溪水电站建设,是新集镇移民搬迁复建村之一,311省道过村,通电话,有9个村民小组,170户,总人口671人,耕地面积484亩,村级经济以种植、养殖、门面出租、运输为主,人均纯收入2680元,人均吃粮350公斤,现有党员29人。2010年10月党建活动室竣工投入使用,砖混结构,建筑面积860平方米,楼层为四层半,独立使用,计划修建农贸市场、篮球场和踩鼓场。   

八一村

  八一村位于柳川镇东南,通公路、水路,有2个自然寨,十个村民小组,218户,总人口898人,耕地面积480亩,其中:田400亩,土80亩,村级经济以种植、个体户为主,人均纯收入1000.00元、人均吃粮150公斤。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红薯。牲畜主要有牛、猪。果林主要有柑桔、梨、李子。   

返前村

  返前村位于西南部,距柳川镇政府12公里,聚居苗族。共有4个村民小组,102户,403人,耕地面积232.8亩,山林面积200亩,村级经济以种、养殖为主。返前村进村公路于2003年建成通车,改变了村民肩挑背驮的历史,解决了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促进了返前村经济发展。人均纯收入2110元,人均吃粮350公斤,现有党员9人。2007年7月党建活动室竣工投入使用,砖混结构,建筑面积60平方米,楼层二层。   


返前村特产大全




返前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