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剑河县 >> 岑松镇 >> 下岩寨村

下岩寨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下岩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岩寨村简介

  下岩寨村距剑河县城7公里,距岑松镇政府16公里,下岩寨村辖6个村民小组,113户,56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557人,非农业人口3人。行政区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85亩,其中:田84.85亩,土24亩。下岩寨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玉米、蔬菜,经果林,全村生产总值17万元,名特产品有玉米、金秋梨、杨梅、苗家锡绣等,特色美食有欧馐。
  苗族建筑博物馆下岩寨,近观村貌,果树成荫,环境优美。细看寨中的住房建筑、生产方式以及婚丧嫁娶、衣着服饰、宗教信仰,民族特色鲜明。其住房尤为独特,被誉为苗族建筑的"自然博物馆"。下岩寨,是县境内唯一的县级文物保护村寨。置身其中,能领略到苗族人民的风情种种。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629101 556400 -- 查看 下岩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岩寨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下岩寨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岑松社区

  岑松镇居委会距新县城21公里,320国道穿境而过,岑松社区有108户,428人,其中苗族人口占60%,侗族人口占30%,其他民族占10%,农业人口,170人,非农业人口258人,名特产品有手工艺品、小米酒、苗家锡绣。  

塘脚村

  塘脚村距剑河县城30公里,距岑松镇政府10公里,塘脚村辖4个村民小组,128户,558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557人,非农业人口1人。耕地面积239.85亩,其中:田164.85亩,土75亩。塘脚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花生、油菜,全村生产总值15万元,乡村驿站有旅游公路塘脚站,名特产品有野生刺梨、樱桃等。   

屯舟村

  屯舟村距剑河县城12公里,距岑松镇政府4公里,玉凯高速公路、320国道穿村而过,屯舟村辖6个村民小组,219户,817人,其中苗族人口占70%、侗汉人口占30%。总面积530公顷,耕地面积397.44亩,其中:田258.44亩,土139亩。   2006年,按照县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县目标,县工业园区落户在屯舟村境内,目前有企业9户。屯舟村建有蔬菜种植基地一个,面积60亩,发展养羊户3户,规模100余只。屯舟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农作物、外出务工、屯舟工业区打工为主,同时经果林(李子、杨梅为屯舟村特色)也为屯舟村群众增加了一定的收入。   2009年以来,屯舟村作为党员评星定级示点村,通过评星定级活动的开展,村组干、党员同志的思想觉悟,为民服务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创先争优热情高涨。   

下岩寨村

  下岩寨村距剑河县城7公里,距岑松镇政府16公里,下岩寨村辖6个村民小组,113户,56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557人,非农业人口3人。行政区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85亩,其中:田84.85亩,土24亩。下岩寨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玉米、蔬菜,经果林,全村生产总值17万元,名特产品有玉米、金秋梨、杨梅、苗家锡绣等,特色美食有欧馐。   苗族建筑博物馆下岩寨,近观村貌,果树成荫,环境优美。细看寨中的住房建筑、生产方式以及婚丧嫁娶、衣着服饰、宗教信仰,民族特色鲜明。其住房尤为独特,被誉为苗族建筑的"自然博物馆"。下岩寨,是县境内唯一的县级文物保护村寨。置身其中,能领略到苗族人民的风情种种。   

巫亮村

  巫亮村距剑河县城8公里,距岑松镇政府16公里,巫亮村辖8个村民小组,217户,1022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1022人。耕地面积290.19亩,其中:田226.19亩,土64亩。巫亮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经果林,全村生产总值20万元,名特产品有板栗、金秋梨、杨梅,特色美食有欧馐菜。   

巫加多村

  巫加多村位于剑河县西南方位,距岑松镇政府15公里,全村总面积2775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08亩。巫加多村辖3个村民小组,60户,人口总数为272人,农业人口为272人,主要民族为苗族,巫加多村村两委班子建立健全,全村共有8名党员,群众向党靠拢的积极性很高,今年又有两名人员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巫加多村生产总值为20万元,主要经济作物为水稻、玉米等。特色美食为苗族酸汤、烟熏肉等。  

上巫门村

  上巫门村距剑河县城10公里,距岑松镇政府20公里,上巫门村辖4个村民小组,72户,329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329人。耕地面积159亩,其中:田119亩,土40亩。   上巫门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花生,全村生产总值11万元,上巫门村旅游景点有平塘坡溶洞群,名特产品有花生、黄瓜,特色美食有农家酸汤。   

新寨村

  新寨村距剑河县城10公里,距岑松镇政府7公里,新寨村辖6个村民小组,143户,73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710人,非农业人口20人。耕地面积247亩,其中:田193亩,土54亩。新寨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养殖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花生、油菜、玉米,全村生产总值22万元。新寨村旅游景点主要是锅底平、神仙沟,名特产品有花生、小米、油菜,特色美食有苗家酸汤鱼等。   

苗榜村

  苗榜村位于岑松镇政府东北面,距镇政府12公里,全村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0.11亩(田324.11亩、土86亩)。辖8个村民小组,198户,1010人,168栋房屋,是一个人多田少苗族居住的大寨。自2005年以来,苗榜村群众自愿投工投劳,修通了320国道屯州路口至大寨进村公路,全长5公里,建成灯光体育场、休闲凉亭、村级活动室和村级步道硬化。苗榜村全年生产总值为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00元,主要经济产业为稻谷、花生、水果等。特色美食仍然是腌鱼、面赖子等。苗榜村两委班子团结,工作得力,苗榜村现有党员21人,支部委员5人。   

巫沟村

  巫沟村位于岑松镇政府西南面,距剑河县城13公里,距镇政府8公里,全村总面积1957亩,其中耕地面积219亩(田147亩、土72亩)。村辖6个村民小组,123户,564人,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占561人,非农业人口3人,是一个人多田少苗族居住的村寨。全年生产总值为67.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00元,主要经济产业为稻谷、花生、辣椒、玉米、小米、黄金李等。1996年以来,巫沟村群众自愿投工投劳,修通了320国道至巫沟进村公路,全长1.5公里,建成体育场、村级活动室和村级步道硬化。因环境风貌基础差,至目前还没有旅游景点,特色美食有腌鱼、腌面辣子、酸菜等。   

岑松村

  岑松村距剑河县城20公里,玉凯高速公路、320国道穿村而过,岑松村辖4个村民小组,386户,158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60%,侗族人口占30%,汉族人口占10%,农业人口1490人,非农业人口90人。耕地面积800亩,其中:田250亩,土550亩。岑松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销售、建筑为主。   

对门村

  对门村距剑河县城21公里,距岑松镇政府1公里,玉凯高速公路、320国道、岑松至镇远旅游公路穿村而过,对门村辖4个村民小组,116户,66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657人,非农业人口3人。耕地面积337亩,其中:田186亩,土251亩。对门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农业、经果林,全村生产总值47万元,名特产品有刺绣,特色美食有腌鱼、腊肉、香肠等。   

马山村

  马山村距剑河县城35公里,距岑松镇政府14公里,马山村辖4个村民小组,116户,445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445人。耕地面积185.22亩,其中:田98.22亩,土87亩。马山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花生、玉米等,特色美食有腌鱼、腊肉、香肠。   

报谷村

  报谷村距剑河县城15公里,距岑松镇政府10公里,报谷村辖5个村民小组,95户,398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393人,非农业人口5人。耕地面积145.93亩,其中:田98.93亩,土47亩。报谷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有花生、玉米、西瓜,全村生产总值12万元。   

交界村

  交界村距剑河县城15公里,距岑松镇政府6公里,交界村辖4个村民小组,122户,518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518人。耕地面积192.82亩,其中:田150.82亩,土42亩。交界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杨梅、西瓜、李子,全村生产总值27万元。   

下巫门村

  下巫门村距岑松镇政府13公里,下巫门村辖4个村民小组,144户,533人,全部是农业人口,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4亩,其中田面积160亩,土面积44亩,劳动力307人,其中男劳动力158人,女劳动力149人,下巫门村主要经济生产业有水稻、玉米、花生、油菜为主。下巫门村旅游资源丰富,有极具开发价值的溶洞群,下巫门村森林履盖率高,林木绿化率为62%。   

上岩村

  上岩村距剑河县城30公里,距岑松镇政府20公里,上岩村辖4个村民小组,153户,906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886人,非农业人口20人。耕地面积282亩,其中:田220亩,土62亩。上岩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玉米、花生、小米为主,全村生产总值15万元。上岩村旅游景点主要是平塘坡,名特产品有小米,特色美食有小米酒。   

苗寨村

  苗寨村位于贵州省剑河县的东部,岑松镇的西部,320国道穿境而过,距离镇政府4公里,距离县城10公里,距沪昆高速公路入口3公里,交通便利,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为岑松镇中学所在地。全村总人口488人,农业人口483人,非农业人口5人,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4.59亩,全村年生产总值130万元,苗族占99.6%,侗族占0.2%,汉族占0.2%。下辖4个组,主要经济产业有水稻、玉米、花生、李子、杨梅、梨子,主要特产品有猕猴桃,特色美食有欧修、淘米酸汤,苗家腌鱼、腌肉,苗家特色苕辣,烟熏腊肉等。   

养坪村

  养坪村距新剑河县城18公里,距岑松镇政府2公里,养坪村辖6个村民小组,102户,454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4%,侗族人口占4%,农业人口450人,非农业人口4人。耕地面积193.51亩,其中:田153.51亩,土40亩。养坪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水果、玉米,全村生产总值69万元,养坪村旅游景点有老孟坡,乡村驿站有散居的民宿,特色美食有腌鱼、酸菜、炸辣子。   

大坪村

  大坪村距剑河县城23公里,距岑松镇政府4公里,大坪村辖1个村民小组,80户,39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389人,非农业人口1人。耕地面积137亩,其中:田120亩,土17亩。大坪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外出务工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稻谷,全村生产总值13.6万元。   

南岑村

  南岑村距剑河县城32公里,距岑松镇政府7公里,南岑村辖4个村民小组,138户,538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8%,农业人口535人,非农业人口3人。耕地面积230亩,其中:田212亩,土18亩。南岑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种植业、外出务工为主。   

稿旁村

  稿旁村距剑河县城20公里,距岑松镇政府26公里,稿旁村辖5个村民小组,355户,1258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1255人,非农业人口3人。耕地面积745.74亩,其中:田563.74亩,土182亩。稿旁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全村生产总值71万元,名特产品有辣子、刺绣等,特色美食有欧馐。   

南高村

  南高村距剑河县城7公里,距岑松镇政府10公里,玉凯高速公路、320国道穿村而过,南高村辖5个村民小组,196户,96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9%,汉族人口占0.1%,农业人口958人,非农业人口2人。耕地面积200亩,其中:田104亩,土96亩。南高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养殖业,全村生产总值20万元。   

暗拱村

  暗拱村距剑河县城33公里,距岑松镇政府13公里,暗拱村辖8个村民小组,163户,78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774人,非农业人口6人。耕地面积400亩,其中:田315亩,土85亩。暗拱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农业,全村生产总值25万元。   

平加村

  平加村距新剑河县城20公里,距岑松镇政府2公里,320国道穿村而过,平加村辖2个村民小组,67户,247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247人。耕地面积193.51亩,其中:田153.5亩,土40亩。平加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玉米、辣子、土豆、花生,全村生产总值14万元。   

六府村

  六府村距剑河县城28公里,距岑松镇政府17公里,六府村辖7个村民小组,146户,687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687人。耕地面积402.73亩,其中:田324.73亩,土87亩。六府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种植业、养殖业,全村生产总值14.8万元,名特产品有苗族红绣,特色美食有朝天辣、欧馐、腌鱼。   

展亮村

  展亮村距新剑河县城24公里,距岑松镇政府26公里,展亮村辖4个村民小组,73户,312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312人。耕地面积237亩,其中:田199亩,土38亩。展亮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辣椒、花生,全村生产总值18万元。   

柳旁村

  柳旁村位于岑松镇政府所在地西南部,在清水江河畔,距仰阿莎湖3.5公里,距镇政府驻地32公里,距县城23公里,全村共辖9个村民小组,194户,860人,有党员9名,耕地面积374亩。柳旁村有两个自然寨,分别是柳旁大寨和党开小寨,大寨与党开自然寨相距1公里;柳旁村东面与柳川镇的党翁村接壤,南面是柳川镇的交沙村,西面是清水江,北面与展亮村和稿旁村接壤。柳旁大寨与清水江之间有面积达千亩的原始深林,清水江河畔也是旅游度假休闲胜地。   

温泉村

  温泉村苗寨因有温泉而得名。这是剑河县的一个苗族大村寨。全村572户人家,2210人。清明如镜,热气升腾的温泉,滋润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温泉人民,他们天性豁达、热情好客,您只要乐意进家作客,他们便会端出自己酿制的醇香美酒与您一醉方休。   剑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画乡”,其绘画主要出自温泉村的苗族人民,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没有名师行家的指点,全凭着自己对生活的领悟和苗家人特有的灵气,画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追求,表达了苗家心中的期盼与向往。他们的作品曾获得过不少的奖励和奖章,引起国际美术办的高度重视,他们的作品被日本、韩国、法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人士争相收藏。   剑河现代民间绘画自1988年以来,积极参与国内外展出和文化交流活动,作品曾在北京、上海、浙江、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及中国西南地区展出,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欧美友人多次收藏剑河画乡的作品。2004年9月,在浙江省举办的中国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建设成果展暨第二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中,剑河县的农民画作者欧德花又获得了“全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画家”称号。   绘画与刺绣这对孪生姐妹,在温泉村是山民茶余饭后追求艺术的空间,这里的苗族姑娘从小就热衷于刺绣,个个都是绣花能手。她们的刺绣往往是随心所欲,刺绣图案上的山川花鸟、神话传说、人物画像和象征吉祥如意的福、禄、寿喜等应有尽有,形态逼真。   

张往村

  张往村距剑河县城12公里,距岑松镇政府12公里,张往村辖9个村民小组,265户,140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1383人,非农业人口17人。耕地面积531.78亩,其中:田403.78亩,土128亩。张往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外出务工为主,全村生产总值51万元,名特产品有花生、小米、玉米。   

湾根村

  湾根村距剑河县城14公里,距岑松镇政府7公里,玉凯高速公路、320国道穿村而过,湾根村辖6个村民小组,119户,495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470人,非农业人口25人。耕地面积246亩,其中:田146亩,土100亩。湾根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3种,全村生产总值13万元,湾根村旅游景点有油菜花,乡村驿站有兴隆饭店,还有很多散居的民宿,名特产品有李子、杨梅、黄酒,特色美食有农家酸汤鱼。   

展丰村

  展丰村距剑河县城30公里,距岑松镇政府32公里,展丰村辖4个村民小组,97户,53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523人,非农业人口7人。耕地面积171.43亩,其中:田130.43亩,土41亩。展丰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蔬菜、水稻、板栗,全村生产总值25.8万元。   


下岩寨村特产大全




下岩寨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