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湳村位于南明镇西北部,南明至三穗县顺洞公路穿境而过,距镇政府有6公里。全村分居于石音寨、老寨、登寨和里党4个大自然寨。辖19个村民小组,395户,1658人。大部分村民均为侗族。
全村有田面积857亩。境内有仙人洞、白岩洞、亚假坝溶洞、空山龙坝的双鼻孔洞等溶洞群,洞中有暗河,常年流水潺潺,洞内石钟、石乳畸形怪异,最典型的溶洞是仙人洞,洞中最大的地方高三丈,长近百丈,可容纳全村人民在里面召开大会,白岩洞位于悬崖岩洞中,至今无人能进去,是未开放的处女洞;登寨还有清朝嘉庆年间修建完整的石拱桥,周围还有许多参天古树映衬,极具保护价值,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629103 | 556400 | -- | 查看 小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南明社区 |
南明镇社区位于集镇永兴村,现社区人口840人,共四个居民小组,少数民族有侗族,苗族,汉族,仡佬族等。 --主要民族成分:侗族,苗族,汉族,仡佬族 --所辖村:四个居民小组生产总值:1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名特产品:大米,杨梅办公所在地:永兴村 |
孟优村 |
孟优村——一个红军经过的侗乡圣地。座落于剑河县南明镇东南方向,距南明镇政府9公里,东面接天柱县,南面与磻溪、敏洞两乡毗邻,交通便利,地厚物丰,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 全村共有十四个村民小组,254户人家,1120人。分散居住在孟优大寨、龙塘、高埂、下磨、盘磨五个自然寨。耕地面积768亩,用材林4387亩,原始森林849亩,森林覆盖率达84.3%,森林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农产品和用材林的开发及劳务输出。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财政奖补政策的大力支持及全村村民的努力下,村级道路硬化基本完成,孟优村红军亭修建完毕,再现当年红军风采。孟优村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建成了龙塘水电站并已发电使用,优势资源得到了充分而合理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孟优村的全面发展。 如今的孟优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和谐,呈现出一片和谐新农村的面貌。 |
凯寨村 |
凯寨村位于南明镇东南部,东与孟优村相连,南与敏洞乡相邻,西与平凡村连接,北靠河口村、漂寨村相毗邻,距离剑河新城革东109公里,距政府所在地4公里,有满堡油路和八卦河穿境而过,交通较为便利。凯寨村共有凯寨和高浪等六个自然村寨,6个村民小组,228户,930人,耕地面积1788亩,收入主要是靠外出务工和种植农作物,2010年未人均年纯收入1650元,主要出产水稻、玉米、红薯、大豆、菜油等农作物。 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8°54′36"~108°55′26",北纬26°49′29"~26°49′54"之间。气温温和,水源丰富,系黑、黄土壤,地力肥跃,自然条件优厚。 |
小湳村 |
小湳村位于南明镇西北部,南明至三穗县顺洞公路穿境而过,距镇政府有6公里。全村分居于石音寨、老寨、登寨和里党4个大自然寨。辖19个村民小组,395户,1658人。大部分村民均为侗族。 全村有田面积857亩。境内有仙人洞、白岩洞、亚假坝溶洞、空山龙坝的双鼻孔洞等溶洞群,洞中有暗河,常年流水潺潺,洞内石钟、石乳畸形怪异,最典型的溶洞是仙人洞,洞中最大的地方高三丈,长近百丈,可容纳全村人民在里面召开大会,白岩洞位于悬崖岩洞中,至今无人能进去,是未开放的处女洞;登寨还有清朝嘉庆年间修建完整的石拱桥,周围还有许多参天古树映衬,极具保护价值,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
岑戈村 |
岑戈村地处南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与永兴村、漂寨村、屯侯村、桂花村接边。全村辖11个自然寨,20个村民小组,364户,1632人,有党员29人,其中女党员5人。耕地面积883亩,其中田765亩,土118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3亩。 近年来,岑戈村以“-”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以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契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紧扣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村两委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带领农民走社会主义共同致富的道路。 |
桂丹村 |
桂丹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属于交界地界。与敏洞张沟村,三穗的良上相连,现马路已连通桂丹村寨。 桂丹村现有村民772人,6个村民小组,行政土地面积1301.7公顷,耕地面积94.56公顷。盛产杨梅、黄豆,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条件优越。 |
桂花村 |
桂花村地处南明镇政府所在地北面,距镇政府12公里,与三穗县毗邻,与岑戈村接壤,岑桂公路(岑戈至桂花),桂等公路(桂花至等溪)两条公路穿村而过。村内的土牢高坡为南明镇最高峰,海拔1144.5米。桂花村植被良好,气候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村12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156户,618人,耕地面积868亩,其中稻田228亩,土390亩,主产水稻、玉米、大豆、薯类等农作物。 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群众生产积极性普片提高。水稻亩产保持在700至800公斤以上,大牲畜常年存栏860头以上,经济作物580亩,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基本得到解决,群众生活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在党的领导下,全村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
台沙村 |
台沙村处于大洋至桂丹中间地段,交通便利,上走中寨、台沙,下走大洋、南明,天然植被丰富,人杰地灵。 台沙村现有村民980人,11个村民小组,行政土地面积972.87公顷,耕地面积113.16公顷。盛产杨梅、水稻,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条件优越。 |
大洋村 |
大洋村位于南明集镇西南面,距集镇30公里,北与台沙村毗邻,西与升洞村与坪洋接壤,东与高兴村紧贴,辖22个村民小组,分布于大洋、上大洋、中大洋、愿冷、高拐五个自然寨。2010年末总户数305户,总人口1286人,总劳力1042人,土地总面积13.6平方公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农产品和用材林的开发及劳务输出。大洋村交通便利,地厚物丰,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 全村总耕地面积754.6亩,其中水田面积154亩,旱地面积600.6亩;2010年粮食总产量345吨,人均达到595公斤;人平纯收入达1284元。 待开发的水能资源——八卦河,目前已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建设项目,大洋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1年村支两委换届后,共有村干部6人。村支部书记易孔培,男,现年51岁,高中文化程度;村主任罗杰,男,现年43岁,初中文化程度。 |
永兴村 |
永兴村是南明镇集镇中心,与桂花、平珍、大坪、漂寨、岑戈等5村接壤,国土面积2057.34公顷,耕地面积226公顷,辖14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寨,共532户,2476人;居住着侗、苗、水、瑶、壮、汉等民族,其中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 永兴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洋芋等粮食作物和油菜、花生、烤烟、柑橘、西瓜、杨梅、金秋梨等经济作物。永兴大坝是南明镇的粮食主产区,也是剑河县的农业示范基地之一。 永兴村生态完好,森林资源丰富,境内气候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溶洞成群、水绿山青,人居环境极佳,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避暑的理想胜地。 永兴村地下资源丰富,据资料记载,地下富含铁、金、铅锌等矿产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永兴村两委带领全村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村内有木器加工厂、建材厂、矿山等企业十余家,各类服务行业、门店百余家,逐步形成以农业为主,工业、服务行业、各类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 目前,永兴村两委正带领全村人民,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永兴将处处载满商机。 |
杨柳村 |
杨柳处于南明至堡子中间地段,交通便利,出行方便。既可以到三穗款场赶集,又可以到南明集镇赶场。农民群众买卖东西可以自行选择。 杨柳村现有村民658人,11个村民小组,行政土地面积759.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41公顷。盛产竹子和水稻,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条件优越。 |
高兴村 |
高兴村位于南明镇西北部,距南明镇12公里,与三穗县接壤。村管辖面积1.2平方公里,9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寨,共181户,725人;居住着侗、汉等民族,其中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 高兴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水稻、玉米、红薯、洋芋等粮食作物和油菜、花生、桐油、西瓜、金秋梨等经济作物。 |
大坪村 |
大坪村,位于南明镇东面,距南明镇集市所在地7.5公里。全村共有240户,1240口人。耕地面积,田700亩;土600亩;退耕还林400亩。森林资源丰富,占全村总面积65%。大坪村辖区内有5个大自然寨,九个小组。通村公路为3公里,通组公路为8公里。辖区居民为侗族。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大豆。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曾一度成为南明镇烤烟输出大村。现大坪村村民积极探索新的致富道路,努力发展农村经济。 |
平珍村 |
平珍村在南明镇政府东面,距镇8公里,东与天柱凤城镇圭研村毗邻,南与天柱县石洞镇金凤村接壤,西与大坪和北与三穗款场相连,全村6个自然寨,辖13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总户数318户,总人口1116人,非农业人口26人,总劳力786人,土地面积1688.68公顷。 平珍村属全镇典型的优质大米之村,山地地形复杂。全村总耕地面积1074亩,其中水稻面积872亩,旱地面积202亩,2010年粮食总产量305吨,人均达到273公斤,林地5万亩,畜牧业稳步发展,当年牧猪出栏180头,山羊出栏360只,人均纯收入2180元。 2010年平珍村两委换届后,共有村干部18人,村支部书记姜再刚,村委会主任姜继良,村副主任彭仁杰。 |
河口村 |
河口村位于南明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行政区域面积4905亩,全村辖4个自然寨16个村民组,总户数234户,人口1030余人,全村总耕地面积704亩,其中稻田345亩,土360亩,主产水稻、玉米、大豆、洋芋等粮食作物,盛产蜜桃、金秋梨、柑桔、枇杷、板栗等经济作物。 全村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人均现金收入1300元。进村公路和寨内步道全部完成用混凝土硬化。 |
中寨村 |
中寨村位于剑河县东南部,东邻桂丹村,南抵三穗县良上乡,西接台沙村,北肶敏洞乡高桂村,村驻地距镇政府21公里,土地面积507.05公顷,辖3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至2010年底止共有104户,475人,居住着苗,侗民族,其中苗族人口 占80%。 中寨人勤劳,勇敢,崇尚知识和文明,自古以抚育子女读书为荣,人与人之间相处和睦,在全镇享有“文明村寨”之 美誉。 |
平凡村 |
平凡村位于南明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辖登凡寨、上平凡、下平凡三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168户,680人。 全村有耕地面积608亩,其中田228亩,土380亩。主产玉米、水稻、大豆、梨、桔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群众年人均纯收入2000-2200元,人均吃粮300-350公斤。 全村交通方便,通讯无阻,人畜饮水困难得到解决。村内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1.7%,土地肥沃,有着发展特色农业和商品经济得天独厚的条件。 |
漂寨村 |
漂寨村位于南明镇中部,距集镇所在地1.5公里。全村辖6自然寨19个村民组,293户1331人,劳力659个。全村拥有土地面积9.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0%。林地面积5395亩,其中:经济林2300亩,果园面积365万亩;农用耕地面积960.26亩,其中稻田面积636.26亩,旱土324亩,宜农荒地1980亩。据2010年年报统计,全村人均占有粮427公斤,年人均纯收入3600元。 漂寨村属低山区,地势开阔、耕地集中。区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根据县气象站(海拔500m)多年的统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6.6℃,≥10℃积温4906℃,年降水量1147mm,无霜期270—300天,多年平均日照为1105小时,年均降水量为1217mm,但降水极不平衡,一般集中在5~9月。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暖湿共节,光照相宜的丰产型农业气候组合,土壤肥力较好,有机质含量较高,孔隙度较大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是南明镇烟、粮、油、瓜、果、鱼、猪的主产区之一。 漂寨村主要以发展烤烟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支柱产业,种植烤烟的农户收入最高年收入2万元。养殖业主要以发展养猪为主,养殖大户养殖最多达300余头,年收入10万余元。部份村民仅靠发展这两种产业已走上了富裕之路。 |
屯侯村 |
屯侯村处于南明至高兴中间地段,上走小湳、高兴,甚至到三穗,下走岑戈、南明,南走小路可以到升洞。 屯侯村现有村民1200人,14个村民小组,行政土地面积1725.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1.59公顷。盛产水果,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条件优越。 |
升洞村 |
升洞村现有村民840多人,农业人口830人,非农业10人,行政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0多亩,盛产西瓜、柑橘等水果。 --主要民族成分:侗族,苗族,汉族,水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10个村民组生产总值:5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名特产品:大米、西瓜办公所在地:升洞村 |
坡王村 |
坡王村是剑河县南明镇行政村之一,距镇政府28公里,东抵南明镇八十村,南抵南明镇八十村、平珍村,西抵南明镇平珍村及三穗县款场乡圭深组,北抵三穗县,全村共170户,8个村民小组,766人。 坡王村属典型的农业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大部分来自土地,生产生活条件还相对落后。 |
八十村 |
八十村位于剑河县南明镇偏北面,距集镇30公里,北与天柱县邦洞镇毗邻,西南与三穗县款场乡接壤,南与本镇坡王村紧贴,辖4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总户数128户,总人口530人,总劳力380人,土地总面积724.93公顷。是著名将军李世荣的故乡。 八十村属典型的山大人稀之村,全村总耕地面积1816.35亩,其中水田面积180亩,旱地面积140亩;2011年粮食总产量150吨,人均达到283公斤;林地面积6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0亩;畜牧业稳步发展,当年牲猪出栏120头,山羊出栏200只;人平纯收入达3080元。 待开发的有铅锌资源,目前已受到县委县政府重视,八十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0年八十村两委换届后,共有村干部10人。村支部书记李昌培,男,现年45岁,高中文化程度;村主任刘显新,男,现年43岁,初中文化程度,0党员。 |
坪洋村 |
坪洋村位于南明镇西部,距集镇所在地5公里,六洞河、南明至观么、三穗顺洞公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全村辖5自然寨5个村民组,146户611人,劳力517个。全村拥有土地面积7.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5%。林地面积9206亩,其中:经济林1200亩,果园面积153万亩,其他林地面积7853亩;农用耕地面积2029亩,其中稻田面积277亩,旱土34亩,宜农荒地1715亩。据2010年年报统计,全村人均占有粮329公斤,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 坪洋村属低山区,地势开阔、耕地集中。区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根据县气象站(海拔500m)多年的统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6.6℃,≥10℃积温4906℃,年降水量1147mm,无霜期270—300天,多年平均日照为1105小时,年均降水量为1217mm,但降水极不平衡,一般集中在5~9月。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暖湿共节,光照相宜的丰产型农业气候组合,土壤肥力较好,有机质含量较高,孔隙度较大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是南明镇粮、油、瓜、果、鱼、猪的主产区之一。 坪洋村通电率达100%,户户通电话率达92%、通电视率达100%、儿童上学率达100%,具备较好的通讯条件。现有小(三)型蓄水小山塘1处,蓄水量6万方,各类农业机械123台(套)。 坪洋村自然资源丰富,全村用材林蓄积量2.3万方,银平电站开发一座,拦河造田200亩,荒山开发1500亩,境类河流通过多年电、毒、炸的打击治理,河流拥有桂鱼、鲶鱼、鲤鱼、鲢鱼、角角鱼、黄伟鱼、牛尾巴鱼、铜鱼等野生鱼类不胜枚举,是一个投资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避暑的好场所。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