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么村距乡政府10公里,行政面积12平方公里,一个自然村寨,4个村民小组。97户,393口人,16名党员,耕地面积407亩。人均吃粮367斤,人均纯收入1916元。
--人口总数:393人农业人口:393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629206 | 556400 | -- | 查看 牙么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牙么村 |
牙么村距乡政府10公里,行政面积12平方公里,一个自然村寨,4个村民小组。97户,393口人,16名党员,耕地面积407亩。人均吃粮367斤,人均纯收入1916元。 --人口总数:393人农业人口:393人 |
老屯村 |
老屯村位于观么乡政府所在地西北方向12公里处,村域面积11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78亩其中田353亩、土25亩。 2010年有117户524人,其中劳动力292人。有党员13名。人均占有粮381公斤,人均年纯收入1832元,主要经济来源为种养殖。2008年已修通通村公路。通电、电视、电话。 |
翻滚村 |
翻滚村距乡人民政府16公里,区域面积13平方公里,有两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518口人,16名党员,总耕地面积390亩,人均纯收入2021元。 --人口总数:518人农业人口:518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
平下村 |
平下村距乡人民政府9公里,区域面积13平方公里,全村共882口人,党员26人,耕地面积587亩,人均纯收入1968元, --人口总数:882人农业人口:882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7.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
白胆村 |
白胆村位于观么乡西部,海拔900米,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分为白胆自然寨和白垒自然寨,全村有三个村民小组,94户549人,村内有苗、侗两个民族,是一个民族风情多样的村。白胆村属仰阿沙湖区,辖区内高山峡谷、青山环绕,风景优美,是游人渡夏的圣地。 位于贫困山区的白胆村近年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山羊、缬草为龙头,用协会带动农户,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现有山羊1500只,缬草种植面积200亩,年村内总产值达20万元,人民逐步摆脱困境,向新农村建设迈出稳健的步伐。 宽阔的荒山草地,较高的海拔和凉爽的气候,十分合适各种中药材种植及各种绿色食品的种植。在省委“整乡推进”扶贫项目的推动下,白胆村拓展产业发展思路,不断摸索致富路子,现又引进辣椒种植项目进行尝试性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
巫包村 |
巫包村位于观么乡西南方向,东抵南包村,西、西南接柳川,北连观么村,坐落在巫包溪两岸。地处芭蕉弯峡谷源头,山高谷深,层峦叠嶂,是典型的浸蚀剥蚀地形地貌。属亚热带高原山区,湿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65%,平均海拔630米,年均气温16度,无霜期290天,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巫包溪水流量大,水资源丰富,天然纯净。 巫包村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包括:水稻种植、稻田养鱼、金秋梨及优质冬桃种植、山羊养殖和家庭饲养牲畜,并以民族文化旅游为支柱产业。 巫包村交通便利,距老县城柳川12公里,距新县城革东38公里。建成的三板溪湖区水位沿巫包溪上升至距巫包村1.5公里处,展锦、剑南、剑观公路穿境而过,是全县东连库区,西通县城,南到锦屏、黎平的必经之路。 巫包村为纯苗族聚居村寨,辖3个自然寨(坳上、平寨、大寨)5个村民小组,274户1254人,耕地688亩,其中水田649亩,土39亩,人均纯收入1970元。苗族建筑风格保存较好,木瓦结构房屋占96%,80%的房屋为苗家吊角楼,其房屋面积均为70平方米左右。苗族民族民间文化保存完整,有“中国苗族红绣第一村”及“仰阿莎文化的发祥地”的美誉,是黔东南首批公布的民族民间文化村寨之一,也是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之一。 巫包村基础设施较为齐全,通电、水、电视、电话,有村级完小一所,村级活动室一栋,芦笙坪一个,球场两个,防洪堤1200米,沼气90余口,全村步道硬化基本完成。 |
观么村 |
观么乡观么村位于剑河新县城东南部,距剑河县老县城柳川镇17公里,距新县城革东43公里,系乡政府所在地。村民以汉族居多,且居住集中。全村辖1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298户,共920人,其中劳力有522人。观么村有耕地550亩,其中田486亩,土64亩。人均吃粮395公斤,人均纯收入2073元。有中学1所、小学1所、新经济组织1个。 观么村特色产业以农业为主,主要有:优质冬桃种植、晚熟西瓜种植。尤其是冬桃,因其果大(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可达1050克)、特晚熟(中秋节至国庆节)、口感好、清香爽甜、色泽鲜红、外型美观等特点,享有“仙桃”之美誉;晚熟西瓜也因瓤沙、汁甜、口感好等特点有不错的销售市场。 |
苗岭村 |
苗岭村位于乡政府东北部,全村214户、936人,辖8个村民小组,1个自然寨。苗族聚集地,人均耕地面积531,发展项目种植业和养殖业。 --人口总数:936人农业人口:936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3.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
民村村 |
民村位于观么乡西南部,与敏洞乡的高丘、平鸟两村接壤。辖马安山、烂木桥两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共计354人,全部为苗族。全村耕地面积200亩。民村村大多数山地海拔都在八百米以上,是我乡主要的撷草油生产地之一。目前民村村在省党建帮扶队的帮助下,正大力发展撷草、钩藤种植和山羊、黄牛养殖。 |
新民村 |
新民村位于观么乡东南部,与岑松镇,柳川镇南岑塘村接壤。辖巫满、巫烧、稿蒙、新民四个自然寨12个村民小组,共计2474人,苗族居多。全村耕地面积974亩。是我乡人口户数最多的村寨。目前新民村在省党建帮扶队的帮助下,正大力发展钩藤种植和山羊、黄牛养殖。 |
新合村 |
新合村距观么乡人民政府15公里,区域面积11平方公里,全村共18221口人,耕地面积671亩,党员20人,人均纯收入1795元。 --人口总数:1821人农业人口:1821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1.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