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剑河县 >> 磻溪镇 >> 下盘溪村

下盘溪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下盘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盘溪村简介

  下盘溪村位于剑河县中部,属磻溪乡政府所在地,距剑河新县城98公里。全村辖4个自然寨,15个村民小组,305户,1769人,国土总面积1024.9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022亩。村支部、村委会办公楼设在下盘溪自然寨,有一所乡级小学、一所乡级初中。下盘溪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小麦、豆类等,林木资源较为丰富。村内土壤肥沃、风调雨顺,气候条件、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优越,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村支部、村委会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村群众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美好幸福新生活的小康道路上迈步前进。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629204 556400 -- 查看 下盘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盘溪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下盘溪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大广村

  大广村位于磻溪乡西南面,距乡政府9公里,辖四个村民小组,168户,765人,总面积379.4公顷,其中耕地661亩,是一个侗族聚居的村寨,以种植水稻、玉米、大豆、洋芋、红薯等主要粮食作物,森林覆盖率为67%,村内建有红军亭和风雨桥等建筑,被黔东南州列为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进入“十二五”,大广村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以发展农业、林业资源开发和红色旅游建设为突破,创建文明村寨。   欢迎各界人士投资开发。   

团结村

  团结村位于磻溪乡南部,距乡政府15公里。系小广三村之一,为三村的东门户。辖区面积672.91公顷,204户6个村民组930人。耕地面积783.8亩,其中田693.8亩,土90亩。东与大广化敖接壤,南抵兴勤.岑本及南加镇,西与南寨乡相邻,北接岑广。几乎全是侗族居民,纯侗乡村寨。名胜古迹有小广环龙庵,小广腌鱼风味独特。   走进小广,民风淳朴。每年的农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三次庙会四面香客云集前来上香祈福,上祈风调雨顺,下求老少平安。其中以6月19日庙会最为隆重,届时小广三村两委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吸引四邻八乡群众前来参加。小广人民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到团结村观光。   

岑本村

  岑岑本村位于磻溪乡西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2.25公里,距县城126公里。东与兴勤村,南与锦屏彦洞乡,西与剑河南加镇,北与小广相邻。总面积157.5公倾,有耕地面积245亩,其中田205亩,土40亩。平均海拔800米,森林覆盖率达80%.村内有二个村民小组,1个自然寨,79户309人,是一个纯侗族村寨。是全乡最偏远的一个小村。   全村1998年实现实现通电、2006年实现通公路、通电话,是全乡发展较慢的村寨。村内土特产品主要有腌鱼、侗家米酒、腌菜、糍粑等,村内还盛产薇菜、蕨菜、石竹笋、藠头等绿色食品。   村内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大豆、茶叶、茶油、桐油等农产品。境内森林密布,植被保持完好,森林资源丰富,主要有杉木、马尾松、竹类、槐树、漆树、桦树、杨树等树种,有银杏、女贞、樟树、红豆杉、青冈等稀有树种。   岑岑本村森林资源,绿色食品丰富,气候宜人,欢迎各界人士到岑岑本村开发利用.岑本人民热情地欢迎你.   

兴勤村

  兴勤村位于剑河县西南部,距磻溪乡政府所在地16公里,距剑河新县城120公里。全村辖3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218户,928人,国土总面积636.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743.6亩。村支部、村委会办公楼设在勤闷自然寨,有一所村级小学、一所村卫生室。1998年通电,2006年通公路,磻溪至锦屏县彦洞乡县际公路穿村而过,2010年开始实施公路扩宽改造建设和村级活动室建设,2011年启动实施村级一事一议项目和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兴勤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小麦、豆类等,竹资源较为丰富,特色资源有薏仁米。   村内土壤肥沃、风调雨顺,气候条件、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较为优越,发展潜力较大,前景广阔。目前,村支部、村委会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村群众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美好幸福新生活的小康道路上迈步前进。   

洞庭村

  洞庭位于磻溪村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总面积270公顷,有耕地面积314亩,其中田259亩,土55亩。平均海拔880米,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5.7°C,年均降水量1500mm,森林覆盖率达67.14%。   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69户287人,纯侗族村寨,主产水稻、玉米、薯类、板粟等农产品。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建有240平方米的村组级综合楼一栋,全县第一条通村水泥公路已修通,村内道路硬化已完成,活动场所已硬化。   洞庭村以“产业富民,旅游兴村”为目标,建有党员示范基地一个,引进高山紫葡萄1亩,完成坡改梯350亩,现已种上油茶,大力培育产业富民新路子。   

圭仁村

  圭仁村位于磻溪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距剑河新县城114公里。与高引村、平岑村、平鸠村、洞庭村、盘乐村相邻。全村辖4个自然寨(一条小溪贯穿3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137户,610人,现有党员9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44亩,有丰富的木材资源。村支部、村委会办公楼设在中圭仁自然寨。   

平鸠村

  平鸠村位于磻溪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总面积380公顷,有耕地面积224亩,其中田199亩,土23亩。平均海拔980米,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5.7°C,年均降水量1500mm,森林覆盖率达65%。   全村辖3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145户668人,纯侗族村寨,主产水稻、玉米、薯类、茶叶等农产品。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建有90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楼一栋,已通电、通路。   平鸠村以“产业富民,旅游兴村”为目标,随着城镇规模日益壮大,平鸠村将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格局,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平鸠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乡村。   

平岑村

  平岑村位于磻溪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剑河、锦屏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270公顷,221户。   --行政区面积:6.97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8.55亩   --主要民族成分:侗族发展口号:大力加快农业发展建设现代和谐农村   --所辖村:16个村民小组生产总值:23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稻谷种植,油茶种植,土鸡养殖,黄牛养殖名特产品:油茶,土鸡山鸡,高山葡萄,办公所在地:平岑村   

高坝村

  高坝村坐落磻溪乡东南部,东与锦屏县皮所村比邻,南与锦屏县下高坝村杂居,西与锦屏县新寨村接壤,北与磻溪乡平岑村相连,“素有一脚踏两县”之称。全村有两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168户,758人,距磻溪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总面积5.846平方公里,属侗族集居村。   高坝村现已实现“三通”,85年“磻高”公路全线通车,97年仲夏接通国家电网,05年接通人、畜、消防引水工程。高坝村有历史悠久文化传统节日“7月20日”民族赶歌节。森林覆盖率70%,有重金石、白土、硅岩石等矿藏;有珍稀的娃娃鱼、国家重点保护红豆杉。高坝是一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的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好地方。   

塘沙村

  塘沙村位于剑河县东部,距磻溪乡政府所在地26公里,距剑河新县城130公里。全村辖2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122户,509人,国土总面积321.1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74.12亩。村支部、村委会办公楼设在新塘沙自然寨,有一所村级小学、一所村卫生室。塘沙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小麦、豆类等,林木资源较为丰富。村内土壤肥沃、风调雨顺,气候条件、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较为优越,发展潜力较大,前景广阔。   目前,村支部、村委会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村群众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美好幸福新生活的小康道路上迈步前进。   

光芒村

  光芒村是小广侗寨三个村之一。这里距乡政府所在地有12.5公里,是剑河县最大的侗族村寨,这里居住着三千多侗家儿女,是贵州省北侗文化的一个代表。   --主要民族成分:侗族发展口号:发扬传统文化,提高民族旅游品味   --所辖村:6生产总值:8.8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小广红米,高山油茶名特产品:红米,山油茶,腌鱼,草鞋办公所在地:村办公室   

化敖村

  化敖村位于磻溪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东邻洞庭村,南与兴勤村毗连,西与大广侗寨相隔,北与乡政府所在地交界,有耕地面积880亩,其中田800亩,土80亩。平均海拔850米,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8°C,年均降水量1500mm,森林覆盖率达78%。   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299户1310人,纯侗族村寨,主产水稻、玉米、薯类、板粟等农产品。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建有侗族特色的村级综合楼一栋,盘溪至观音渡公路穿村而过,村内道路硬化已完成。   随着城镇规模日益壮大,化敖村将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格局,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前丰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乡村。   化敖村以“产业富民,旅游兴村”为目标,在村两委领导下,大力培育产业富民新路子。   

岑广村

  岑广村位于磻溪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总面积6.4平方公里,东邻洞脚村,南与小广毗连,西与南寨乡隔江相望,有耕地面积462亩,其中田409亩,土53亩。平均海拔900米,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8°C,年均降水量1500mm,森林覆盖率达80%。   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112户476人,纯侗族村寨,主产水稻、玉米、薯类、板粟等农产品。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建有160平方米的村组级综合楼一栋,盘溪至革东公路穿村而过,村内道路硬化已完成,活动场所已硬化。   岑广村以“产业富民,旅游兴村”为目标,在村两委领导下,大力培育产业富民新路子。   

前丰村

  前丰村位于磻溪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总面积10平方公里,东邻化敖村,南与兴勤村毗连,西与南寨乡隔江相望,北与洞脚村交界,有耕地面积774亩,其中田682亩,土95亩。平均海拔930米,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8°C,年均降水量1500mm,森林覆盖率达65%。   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215户1002人,纯侗族村寨,主产水稻、玉米、薯类、板粟等农产品。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建有侗族特色的村级综合楼一栋,盘溪至观音渡公路穿村而过,村内道路硬化已完成。   随着城镇规模日益壮大,前丰村将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格局,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前丰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乡村。   前丰村以“产业富民,旅游兴村”为目标,在村两委领导下,大力培育产业富民新路子。   

盘乐村

  盘乐村位于剑河县磻溪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5公里,距剑河新县城108公里。全村辖3个自然寨,12个村民小组,175户,821人,国土总面积520.3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42.70亩。盘乐村是黔东南侗族磻溪至锦屏县际旅游公路必经之村,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豆类,邻散油茶,分散户土鸡和猪,牛养殖等,资源较为丰富。   村内土壤肥沃、风调雨顺,气候条件、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较为优越,有高银地豆乐塘,美凉坳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八卦村

  八卦村位于剑河县东部,距县城112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东与天柱县石洞镇接壤,南低高引村,西与斗八卦村相连,北与香洞村相邻。总面积862.98平方公里,有耕地611.42亩,森林覆盖率68%。全村辖4个自然寨,15个村民小组,210户980人,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的典型侗族聚居村。   八卦村交通较为便利,八卦公路穿村而过,村内有学校一所,党员活动一栋。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有一个全乡最大的钩藤基地,木材资源丰富。   八卦村土壤肥沃、风调雨顺,气候条件、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较为优越,发展潜力较大,前景广阔。   目前,村支部、村委会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村群众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美好幸福新生活的小康道路上迈步前进。   

斗我村

  斗斗我村位于剑河县东部,距县城106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东与八卦接壤,南低归面溪,西与磻溪乡白水洞瀑布群相连,北与香洞村相邻。总面积936公顷,有耕地870亩,森林覆盖率68%。全村辖3个自然寨,18个村民小组,267户1180人,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的典型侗族聚居村。   斗斗我村交通十分便利,八卦公路穿村而过,村内有学校一所,党员活动一栋。   斗斗我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有一个全乡最大的金秋梨基地,木材资源丰富。   斗斗我村土壤肥沃、风调雨顺,气候条件、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较为优越,发展潜力较大,前景广阔。   目前,村支部、村委会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村群众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美好幸福新生活的小康道路上迈步前进。   

香洞村

  香洞村位于磻溪乡北部,距乡政府8公里,东与天柱县隔河相望,南接斗香洞村盘溪村,西北连敏洞乡。全村辖2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70户,人口658人,有党员19名。2010年人均吃粮350公斤,人均纯收入1350元。   全村稻田面积568亩,土面积52亩,由于缺水,约四分之一的稻田改种玉米等农作物。   香洞村海拔高低适中,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森林以杉树为主,其次是松树等,经济林主要是大板粟、杨梅、油桐。   “红心木”是香洞村的一大品牌,自古以来,香洞村杉木材畅销省内外,全村杉木材储量约有一万立方以上,但由于林区内未通公路,人工搬运花费大而使经济效益不高。   养殖业还是以传统的家庭散养猪、牛为主。   香洞村已实现通路、通电,自来水每年约有半年时间到户。   跨入“十一五”,香洞村仍是以继续发展种、养殖业提高经济收入,继续加大劳务输出提高家庭收入,继续搞好村寨建设,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我们的近期目标是村寨建设和小型水利建设,中长远目标是公路油路化,公路延伸两头通,公路进深山,木材出山,为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富裕的新农村而努力。   

高下柳村

  高下柳村位于剑河县西北部,距剑河新县城104公里,距磻溪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东与盘溪村接壤,南与谢寨村毗邻,西与敏洞乡勾洞村相连,北与敏洞乡孟恩村相邻。国土总面积377.6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21.41亩。森林覆盖率70%,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108户,459人,村支部、村委会办公楼设在寨中心,有一所村卫生室。   1987年通电,2003年通公路,2010年实施户与户串寨道路硬化改造建设和村级活动室建设,高下柳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小麦、豆类等,木材及竹资源较为丰富,特色资源有薏仁米,土鸡。   高下柳村土壤肥沃、风调雨顺,气候条件、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十分优越,发展潜力较大,前景广阔。村支部、村委会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全村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造幸福生活。   

下盘溪村

  下盘溪村位于剑河县中部,属磻溪乡政府所在地,距剑河新县城98公里。全村辖4个自然寨,15个村民小组,305户,1769人,国土总面积1024.9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022亩。村支部、村委会办公楼设在下盘溪自然寨,有一所乡级小学、一所乡级初中。下盘溪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小麦、豆类等,林木资源较为丰富。村内土壤肥沃、风调雨顺,气候条件、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优越,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村支部、村委会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村群众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美好幸福新生活的小康道路上迈步前进。   

上磻溪村

  上磻溪位于磻溪乡南部,总面积278公顷,有耕地面积471亩,其中田400亩,土71亩。平均海拔817.46米,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5.7°C,年均降水量1500mm,森林覆盖率达67.14%。   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118户532人,纯侗族村寨,主产水稻、玉米、薯类、金秋梨、大板粟等农产品。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话,有党员活动室等。   上磻溪村以“产业富民,旅游兴村”为目标,建有党员示范基地一个,引进高山紫葡萄50亩,大力培育产业富民新路子。   

谢寨村

  谢寨村位于磻溪乡政府所在地西南部,距乡政府4公里,距县城102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积750亩,其中田480亩,土豆250亩,海拔850米,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8C左右,年降水量1500mm,森林覆盖率达80%。   全村辖2个自然寨,9个村小组,145户750人,总人口中青年99。8%为侗族,有传统的民族风俗。全村主产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村里古树参天,绿树成荫。植被保持完整,有杉木,松树等树种;有几百年树龄的银杏,红豆杉等稀有树种。有丰富的大青石石材,能开出长辈。3。5米m,宽2m的表石板。还有许许多民间传统手工竹制品:簸箕,饭钵,画眉笼等。   全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话,是盘溪乡实现村村通的重要之一。   村寨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谢寨人民欢迎你前来投资、观光。   

洞脚村

  洞脚村位于磻溪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5公里,分别与磻溪乡岑广村、谢寨村、团结村、大广村及敏洞乡的沟洞村、南寨乡北都村为邻。全村总面积9402.15亩,其中耕地446.51亩,林地面积8955.64亩,森林覆盖率95.25%。辖1个自然寨,有128户728人,全村侗族人口占总人的99.9%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的侗族聚居村寨。   洞脚村平均海拔867.56米,最高峰为杨家塘海拔1216米,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5.9°C,年均降水量1500mm。村境内风景迷人,有自然景观——同岩王洞、岩妈及洞脚鼓楼、风雨桥等侗族特色建筑物,同时沿袭和形成了“祭祖”、“桃源洞”、“对歌”、“七月半”等民间传统文化。   

高引村

  高引村位于磻溪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4公里,总面积516公顷,有耕地面积754亩,其中田689亩,土65亩。平均海拔850米,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5.7°C,年均降水量1500mm,森林覆盖率达90%。   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69户730人,纯侗族村寨,主产水稻、玉米、薯类、板粟等农产品。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建有90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楼一栋,已通电、通路。   高引村以“产业富民,旅游兴村”为目标,大力培育产业富民新路子。   


下盘溪村特产大全




下盘溪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