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坵村距剑河县城东西北部距县城78公里,距乡政府驻地17.3公里,东邻平鸟、平教村,南邻下白斗,西接观么乡白胆村,北邻章沟村东怒寨,总面积13.66平方公里,平均海波760米。
全村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峦重叠,群峰挺拔,四周坏绕,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一2℃,年平均气温16.6℃,无霜期282至320天,年平均日照时间1071.8小时,年降雨量1228.3毫米。
资源概况:全乡总面积173平方公里,主要以林地为主。森林覆盖率达65.5%,水资源较为丰富,高丘溪全长达25公里,属雨源性河流,河两岸自然风景保护好,河流缓急适度,有待开发为梯级电站及漂流河;生物多样性突出,有野生动20余种,有国家级保护动物栖息。植物种类丰富,优以杉木林著称。
高坵村全村均为苗族,主要林木有杉木、松木等用材林,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薯、等,农民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业、中药种植为主。近年来,高丘村支两委积极引导广大村民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村级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调高,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一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根据地理环境,宜药则药,宜鱼则鱼,充分利用各村优势资源,发挥资源效益。
近年来,在经济文化得到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敏洞乡的各项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坚持项目、资金、措施、帮扶“四到户”,通过以整村推进为主的扶贫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为全镇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基础。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629205 | 556400 | -- | 查看 高坵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敏洞村 |
敏洞村,辖6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寨,170户,人口总数767人,耕地面积257亩,田229亩,土28亩。行政区面积7.38平方公里,驻地海拔620米。全村为苗族、侗族混居。是敏洞乡的主要产玉米、稻谷、红薯、黄豆、缬草油的村寨。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大米、红薯、小米、玉米。养殖:猪、牛、羊、渔业。乡村旅游景点裤衩小溪等。特色美食腌鱼、欧羞菜、渣辣、酸菜、腌肉、腌肉等。 |
小高坵村 |
小高坵村,位于敏洞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东邻干达、沟洞村,南接上下白都村,西接下白斗村,北接平教村。辖4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168户,人口总数697人,行政区面积6.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8亩,田307亩,土20亩。驻地海拔800米。全村均为苗族。是敏洞乡的主要产稻谷的村寨。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大米、红薯、小米、乌饭米。养殖:猪牛羊。特色美食腌鱼、欧羞菜、渣辣、酸菜、腌肉等。 |
干达村 |
干达村,辖2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112户,人口总数484人,耕地面积218亩,田200亩,土18亩。行政区面积4.89平方公里,驻地海拔800米。全村为苗族、侗族混居。是敏洞乡的主要产玉米、稻谷、红薯、黄豆、缬草油的村寨。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大米、红薯、小米、玉米。养殖:猪、牛、羊、渔业。乡村旅游景点裤衩小溪等。特色美食腌鱼、欧羞菜、渣辣、酸菜、腌肉、腌肉等。 |
孟恩村 |
孟恩村,辖2个村民小组,1个自然寨,126户,人口总数429人,耕地面积228亩,田213亩,土15亩。行政区面积6.82平方公里,驻地海拔550米。全村为苗族、侗族混居。是敏洞乡的主要产玉米、稻谷、红薯、黄豆、缬草油的村寨。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大米、红薯、小米、玉米。养殖:猪、牛、羊、渔业。乡村旅游景点裤衩小溪等。特色美食腌鱼、欧羞菜、渣辣、酸菜、腌肉、腌肉等。 |
高桂村 |
高桂村,辖12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寨,240户,人口总数1031人,耕地面积606亩,田533亩,土73亩。行政区面积16.58平方公里,驻地海拔730米。全村为苗族、侗族混居。是敏洞乡的主要产玉米、稻谷、红薯、黄豆、缬草油的村寨。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大米、红薯、小米、玉米。养殖:猪、牛、羊、渔业。乡村旅游景点裤衩小溪等。特色美食腌鱼、欧羞菜、渣辣、酸菜、腌肉、腌肉等。 |
圭息村 |
圭息村,位于敏洞乡东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东邻南明凯寨村,南接麻龙村,西接高桂村,北接南明镇大洋村。辖9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寨,159户,人口总数663人,行政区面积10.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2.2亩,田250.6亩,土31.4亩。驻地海拔650米。全村均为侗族。是敏洞乡的主要产稻谷、晒烟、木材、玉米的村寨。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大米、红薯、小米、玉米。养殖:猪牛羊。乡村旅游景点龙角、芭蕉坪等。特色美食腌鱼、欧羞菜、渣辣、酸菜、腌肉等。 |
麻龙村 |
麻龙村,辖4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155户,人口总数565人,耕地面积302亩,田212亩,土89亩。行政区面积11.39平方公里,驻地海拔480米。全村为苗族、侗族混居。是敏洞乡的主要产玉米、稻谷、红薯、黄豆、缬草油的村寨。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大米、红薯、小米、玉米。养殖:猪、牛、羊、渔业。乡村旅游景点裤衩小溪等。特色美食腌鱼、欧羞菜、渣辣、酸菜、腌肉、腌肉等。 |
平教村 |
平教村,辖2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111户,人口总数516人,耕地面积222.7亩,田212.7亩,土10亩。行政区面积2.92平方公里,驻地海拔840米。全村均为苗族。是敏洞乡的主要产玉米、稻谷、红薯、瓜豆的村寨。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大米、红薯、小米、玉米。养殖:猪、牛、羊、渔业。乡村旅游景点裤衩小溪等。特色美食腌鱼、欧羞菜、渣辣、酸菜、腌肉、腌肉等。 |
沟洞村 |
沟洞村,辖8个村民小组,1个自然寨,257户,人口总数1028人,耕地面积956亩,田846亩,土109亩。行政区面积12.79平方公里,驻地海拔720米。全村为苗族、侗族混居。是敏洞乡的主要产玉米、稻谷、红薯、黄豆、缬草油的村寨。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大米、红薯、小米、玉米。养殖:猪、牛、羊、渔业。乡村旅游景点裤衩小溪等。特色美食腌鱼、欧羞菜、渣辣、酸菜、腌肉、腌肉等。 |
高坵村 |
高坵村距剑河县城东西北部距县城78公里,距乡政府驻地17.3公里,东邻平鸟、平教村,南邻下白斗,西接观么乡白胆村,北邻章沟村东怒寨,总面积13.66平方公里,平均海波760米。 全村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峦重叠,群峰挺拔,四周坏绕,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一2℃,年平均气温16.6℃,无霜期282至320天,年平均日照时间1071.8小时,年降雨量1228.3毫米。 资源概况:全乡总面积173平方公里,主要以林地为主。森林覆盖率达65.5%,水资源较为丰富,高丘溪全长达25公里,属雨源性河流,河两岸自然风景保护好,河流缓急适度,有待开发为梯级电站及漂流河;生物多样性突出,有野生动20余种,有国家级保护动物栖息。植物种类丰富,优以杉木林著称。 高坵村全村均为苗族,主要林木有杉木、松木等用材林,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薯、等,农民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业、中药种植为主。近年来,高丘村支两委积极引导广大村民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村级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调高,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一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根据地理环境,宜药则药,宜鱼则鱼,充分利用各村优势资源,发挥资源效益。 近年来,在经济文化得到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敏洞乡的各项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坚持项目、资金、措施、帮扶“四到户”,通过以整村推进为主的扶贫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为全镇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基础。 |
新槐村 |
新槐村位于敏洞乡北部,距乡镇所在地3公里,东邻高桂村,南接敏洞村,西接圭怒村,北接高桂村,总面积14.3平方公里,人均收入1500元,人均占有粮300斤。辖4个自然寨、共4个村组、总人口905人。聚居侗,苗两个名族。 近年来,新槐村按照“十一五”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十二五”方针,锐意进取,是全村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先后被乡党委,乡政府授予“无毒村”、“文明村寨”等荣誉称号。 生态农业发展迅速,已建成的田、土基地年产180吨以上,林地面积198371.84亩,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 贵州省剑河县敏洞乡新槐村,位于敏洞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东邻高桂村,南接敏洞村,西接圭怒村,北接高桂村。辖4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寨,200户,人口总数905人,行政区面积1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4亩,田417亩,土87亩。驻地海拔860米。全村均为侗族。是敏洞乡的主要产稻谷、小米、小米酒、木材、玉米的村寨。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大米、红薯、小米、玉米。养殖:猪、牛、羊。乡村旅游景点归农湾、小圭白、高拐、高进、高学等。特色美食腌鱼、欧羞菜、渣辣、酸菜、腌肉、小米、小米酒等。 |
圭怒村 |
圭怒村,辖4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175户,人口总数717人,耕地面积281亩,田233亩,土48亩。行政区面积7.95平方公里,驻地海拔780米。全村为苗族居民。是敏洞乡的主要产玉米、稻谷、红薯、黄豆、缬草油的村寨。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大米、红薯、小米、玉米。养殖:猪、牛、羊、渔业。乡村旅游景点圭怒村大坡等。特色美食腌鱼、欧羞菜、渣辣、酸菜、腌肉、腌肉等。 |
和平村 |
和平村,辖2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160户,人口总数638人,耕地面积245亩,田175亩,土70亩。行政区面积6.64平方公里,驻地海拔1040米。全村为苗族、民居。是敏洞乡的主要产玉米、稻谷、红薯、黄豆、缬草油的村寨。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大米、红薯、小米、玉米。养殖:猪、牛、羊、渔业。乡村旅游景点高山林区等。特色美食腌鱼、欧羞菜、渣辣、酸菜、腌肉、腌肉等。 |
章沟村 |
章沟村,位于敏洞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东邻高桂村,南邻和平村、西接观么乡翻滚村,北接高桂村。辖6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166户,人口总数734人,行政区面积14.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0.24亩,田294.74亩,土35.5亩。驻地海拔870米。全村均为苗族。是敏洞乡的主要产稻谷、小米、小米酒、缬草油、玉米的村寨。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大米、红薯、小米、玉米,缬草。养殖:猪、牛、羊。乡村旅游景点林场等。特色美食腌鱼、欧羞菜、渣辣、酸菜、腌肉、小米、小米酒等。 |
下白斗村 |
下白斗村,位于敏洞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东邻上都村,南接小高丘村,西接上斗村。辖5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130户,人口总数572人,行政区面积5.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亩,田104亩,土10亩。驻地海拔650米。全村均为苗族。是敏洞乡的主要产木材、玉米、渔业产业的村寨。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大米、红薯、小米、玉米。养殖:猪、牛、羊、渔业。乡村旅游景点仰阿莎湖泊等。特色美食腌鱼、欧羞菜、渣辣、酸菜、腌肉、腌肉等。 |
上白斗村 |
上白斗村,位于敏洞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东邻上都村,南接南寨乡反白村,西接白胆村,西接高丘村。辖4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170户,人口总数789人,行政区面积9.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9亩,田196亩,土33亩。驻地海拔900米。全村均为苗族。是敏洞乡的主要产木材、玉米、稻谷、红薯、瓜豆的村寨。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大米、红薯、小米、玉米。养殖:猪、牛、羊、渔业。乡村旅游景点白牙坡等。特色美食腌鱼、欧羞菜、渣辣、酸菜、腌肉、腌肉等。 |
平鸟村 |
平鸟村,辖7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336户,人口总数1204人,耕地面积742亩,田696亩,土46亩。行政区面积9.55平方公里,驻地海拔1020米。全村均为苗族。是敏洞乡的主要产玉米、稻谷、红薯、瓜豆、缬草、油茶的村寨。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大米、红薯、小米、玉米。养殖:猪、牛、羊、渔业。乡村旅游景点平鸟坡阶梯、千亩油茶基地、平鸟梯田等。特色美食腌鱼、欧羞菜、渣辣、酸菜、腌肉、腌肉等。 |
朗洞村 |
朗洞村位于敏洞乡东部距乡所在地10公里,东邻麻龙村,南接磻化村,西接孟恩村,北接圭息村。总面积9.3平方公里,人均收入650.00元,人均占有粮150公斤,辖自然寨4个,共5个自然组,总人口606人,聚居一个名族,是敏洞乡产粮之村。 近年来朗洞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锐意进取,使得全乡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生态农业发展迅速。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